首页 > 试题

匮乏

更新时间:2023-01-26 17:47:00 阅读: 评论:0

2019中考冲刺六十天语文答案-大树的作用


2023年1月26日发(作者:ps半透明)

评述题:评点叔本华在《作为意志和表像的世界》一书中的一段有关匮乏和欲

望满足的论述;“欲望,也就是匮乏,是所有快感的前提条件……所以,所谓心

满意足不过是相对于痛苦而言的某种需要的满足”。

在看到“欲望”、“痛苦”、“匮乏”这些字眼的时候,我不禁想到了叔本华的“钟摆理论”,

即“人生就像钟摆,在痛苦和无聊中摆荡”。叔本华断言:人在各种欲望(生存和名利)不

得满足时处于痛苦的一端;得到满足时便处于无聊的一端。人的一生就像钟摆一样在这两端

之间摆动。

在叔本华眼中,人的本质便是痛苦,因为人类无法逃避死亡,而人们最大的忧虑就来源

于此。这里的“痛苦”和叔本华他的“钟摆理论”中的“痛苦”是同一个词语,这痛苦根源

于意志,而意志的本质就是盲目的欲望和不可遏制的冲动。

什么是“欲望”在叔本华的论述中,人们的欲望来源于“可望而不可及”,你有这个需

要,你内心想要得到某些你没有的东西,只有你缺少了、匮乏了,你才会无比的想要得到。

人所有的需求来源于欲望,只有达成欲望,才会有快感。换一种说法,也就是只有先有

了欲望,才会有之后的一系列痛苦的拼搏之后的满足欲望而产生的快感。所以说“欲望,也

就是匮乏,是所有快感的前提条件”。

人的欲望得不到满足,他就会沉浸在求而不得的痛苦中;为了满足他们的欲望,他们往

往要为之付出艰辛的努力,所以说在通往心满意足、抵达欲望“终点”(某一个欲望的终点)

的过程中,总是痛苦的。而这里的“心满意足”是人经历过痛苦之后好不容易达成了欲望、

满足了自己的需求后的短暂激情。它只是在欲望满足之后,感到无聊之前的那一小段稍稍幸

福的时光,并且这种这种满足的程度往往与痛苦的程度紧密相连,你愈加痛苦,自我满足的

程度便越高。因为满足是需要痛苦来为之衬托的。没有痛苦,就没有满足。为了得到满足的

快感,人们就必须不断地经历痛苦。所以,这词语的静态解释中已经包括了一个动态的“痛

苦——满足——痛苦”的循环过程。

一旦人们满足了自己的欲望,原先的欲望、需求由于被满足,其价值大打折扣,已经不

再具有魅力,人从而感到无聊,并且有了新的欲望,开始又一轮痛苦的循环。因为人类欲望

的没有极限,一个欲望的满足也许会牵引出十个新的欲望,所以人总是不断地痛苦,不断地

满足,不断地无聊。就像钟摆一样,永远在摆动,在痛苦和无聊中来回摆动。

叔本华在这里对“痛苦”和“心满意足”的阐释为他的理论做了一个名词释义,让我们

能够更好地理解他想要强调的人类的一种心理状态,揭示了人生即是痛苦的现实。

下面不妨用张爱玲的一段话来具体的解析一下“人的这种痛苦和心满意足的循环”。“也

许每一个男子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

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

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这一段话就包括了叔本华“钟摆理论”从“痛苦”到“痛苦”

的一个循环。在男人没有得到红玫瑰的时候,他是痛苦的,因为得不到而匮乏,因为匮乏而

产生欲望与需求,因为欲望与需求不得满足而痛苦。当他努力地得到了,经过暂时的心满意

足之后,他立刻就会对“得到红玫瑰”这件事感到无聊,久而久之“红玫瑰”变成了“蚊子

血”。而对于得不到的白玫瑰,因为需求得不到满足,而在心中为她增值,把她想象的愈加

美好,可因为得不到,则备受煎熬和痛苦。所以对于红玫瑰和白玫瑰来说,求而不得或许是

她们保留自己最好的方式。

不得不说,“痛苦”和“心满意足”这两个状态,揭示了人的劣根性,这种不断地循环

往复,让人们更加容易忽视自己的所得,因此你的痛苦有时候甚至来自“得而失之”。但是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这种不断地满足并膨胀自己的欲望为个人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

力。

说到“痛苦”,和室友们进行了讨论,也自己反思了一下。我“痛苦”吗室友认为,叔

本华的想法太过偏激,我们每天都很开心啊,没有什么可以痛苦的事情。这样一讲,我们好

像确实没有什么痛苦的事情,是叔本华他自己太过悲观。可是当被问到“找到工作了吗”、

“未来怎么办”、“工资很低怎么办”这些问题的时候,大家都沉默了。当被问到这些问题时,

可能没有达到痛苦的程度,但是,心中对于这些“求而不得”还是有着淡淡的感伤。

我想,如果真正的去钻牛角尖,确实是会发掘出心中潜藏着的痛苦。其实,不是叔本华

太悲观,是我们用“愚蠢”掩饰了内心深处的一些东西,不得不说,人是最善于装傻的动物,

他们总是站在“我很快乐”这一边,去谴责那些指出他们黑暗内心的人,或许这是人类的自

我保护机制在起作用。当然,不是说我是一个完全赞同叔本华的悲观主义者,我只是很欣赏

叔本华对人生的清醒认识。

本文发布于:2023-01-26 17:47: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4121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国家法定假日
下一篇:会当凌绝顶
标签:匮乏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