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伯牙善鼓琴

更新时间:2023-01-26 17:01:19 阅读: 评论:0

模型解题法免费下载-单立人加吴


2023年1月26日发(作者:吉林信息港)

《伯牙鼓琴》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伯牙鼓琴》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在我们的学习时代,许多人都接触过很多经典的文言文吧?文言

文注重典故、骈俪对仗、音律工整,包括策、诗、词、曲、八股、骈

文等多种文体。为了让更多人学习到文言文的精华,以下是小编为大

家整理的《伯牙鼓琴》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

读。

《伯牙鼓琴》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篇1

作品简介

《伯牙鼓琴》是讲述知音难求的一个故事,伯牙与钟子期是一对

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伯牙善于演奏,钟子期善于欣赏。这就是“知

音”一词的由来。后钟子期因病亡故,伯牙悲痛万分,认为这世上再

也不会有知音了,天下再不会有人像钟子期一样能体会他演奏的意境。

所以就把自己最心爱的琴摔碎,挑断琴弦,终生不再弹琴。《伯牙绝

弦》写出了俞伯牙和钟子期之间情谊深厚、重情重义的情感和知音难

觅的现象。

作品原文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

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

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作品注释

1、鼓:弹奏。

2、听:倾听。

3、绝:断绝。

4、志在高山:心中想到高山。

5、曰:说。

6、善哉:赞美之词,有夸奖的意思。即“好啊”、“妙啊”或

“太棒了”。善,好;哉,语气词,表示感叹。

7、峨峨:高。

8、乎:语气词,相当于“啊”。

9、若:像……一样。

10、少选:一会儿,不久。

11、志在流水:心里想到河流。

12、汤汤乎若流水:像流水一样浩荡。

13、汤汤:水流大而急的样子。

作品译文

伯牙弹琴,锺子期听他弹琴。伯牙在弹琴时心里想着高山,锺子

期说:“你弹得真好呀,就像那巍峨的太山。”不一会儿,伯牙心里

又想到流水,锺子期又说:“你弹得真好呀,就像那奔腾不息的流

水。”锺子期死了以后,伯牙摔琴断弦,终身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

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作品鉴赏

人生苦短,知音难求;云烟万里,佳话千载。纯真友谊的基础是

理解。中华文化在这方面最形象最深刻的阐释,莫过于俞伯牙与钟子

期的故事了。“伯牙绝弦”是交结朋友的千古楷模,他流传至今并给

人历久弥新的启迪。正是这个故事,确立了中华民族高尚的人际关系

与友情的标准。

作品故事

春秋时期,有一个人名叫伯牙,随成连先生学古琴。他掌握了各

种演奏技巧,但是老师感到他演奏时,常常是理解不深,单纯地把音

符奏出来而已,少了点神韵,不能引起欣赏者的共鸣。老师想把他培

养成一位真正的艺术家,有一天,成连先生对伯牙说:“我的老师方

子春,居住在东海,他能传授培养人情趣的方法。我带你前去,让他

给你讲讲,能够大大提高你的艺术水平。”于是师徒两人备了干粮,

驾船出发。到了东海蓬莱山后,成连先生对伯牙说:“你留在这里练

琴,我去寻师父。”说罢,就摇船渐渐远离。

过了十天,成连先生还没回来。伯牙在岛上等得心焦,每天调琴

之余,举目四眺。他面对浩瀚的大海,倾听澎湃的涛声。远望山林,

郁郁葱葱,深远莫测,不时传来群鸟啁啾飞扑的声响。这些各有妙趣、

音响奇特不一的景象,使他不觉心旷神怡,浮想翩翩,感到自己的情

趣高尚了许多。伯牙产生了创作激情,要把自己的感受谱成音乐,于

是他架起琴,把满腔激情倾注到琴弦上,一气呵成,谱写了一曲《高

山流水》。

没多久,成连先生摇船而返,听了他感情真切的演奏,高兴地说:

“现在你已经是天下最出色的琴师了,你回去吧!”伯牙恍然大悟,

原来这涛声鸟语就是最好的老师。此后,伯牙不断积累生活和艺术体

会,终于成了天下操琴的高手。

人物简介

俞伯牙(前387年—前299年),伯氏,名牙,后讹传为俞氏,

名瑞,字伯牙,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人。虽为楚人,

却任职晋国上大夫,且精通琴艺。伯牙抚琴遇知音就是他在探亲回国

途中发生的故事。

钟子期(前413年—前354年),钟氏,名徽,字子期,春秋战

国时代楚国汉阳(今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集贤村)人。相传钟子期是

一个戴斗笠、披蓑衣、背扁担、拿板斧的樵夫。历史上记载伯牙探亲

回国时,在汉江边鼓琴,钟子期正巧遇见,感叹说:“巍巍乎若高山,

洋洋乎若江河。”因兴趣相投,两人就成了至交。钟子期死后,伯牙

认为世上已无知音,终生不再鼓琴。

《伯牙鼓琴》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篇2

作品原文

伯牙善鼓琴

列子·汤问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

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

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

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

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作品注释

1、善:擅长,善于。

2、志:志趣,心意。

3、善哉,善:赞美之词,即为“好啊”。

4、峨峨:高耸的样子

5、若:好像

6、洋洋:盛大的样子

7、所念:心中想到的

8、必:一定

9、得:领会,听得出

10、之:代词或是结构助词"的“

11、阴:山的北面

12、卒(cù):通“猝”,突然。

13、援:拿,拿过来

14、鼓:弹

15、操:琴曲名。

16、穷:穷尽。

16、舍琴:丢开琴。意思是停止弹琴。

17、逃:隐藏。

18、逃声:躲开。隐藏自己的声音,在这里可以理解为隐藏自己

的心声。逃,逃避。

作品译文

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伯牙弹琴的时候,内心想着高

山。钟子期赞叹道:“好啊,高耸的样子就像泰山!”伯牙内心想着

流水。钟子期又喝彩道:“好啊!浩浩荡荡就像长江大河一样!”凡

是伯牙弹琴时心中所想的.,钟子期都能够从琴声中听出来。

有一次,伯牙在泰山北面游玩,突然遇上暴雨,被困在岩石下面;

心中悲伤,就取琴弹奏起来。起初他弹了表现连绵大雨的曲子,接着

又奏出了表现高山崩坍的壮烈之音。每奏一曲,钟子期总是能悟透其

中旨趣。伯牙便放下琴,长叹道:“好啊,好啊!你听懂了啊,弹琴

时您心里想的和我想表达的一样。我到哪去隐匿自己的心声呢?”

中心概括

本文通过伯牙寄情怀于琴音,而钟子期能领悟琴音传达出的情感

意趣,表现了两人高超的音乐造诣,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心意相通、惺

惺相惜的深厚情感,阐述了知音难得,知己难求的道理。

人物形象:钟子期:有极高的音乐鉴赏能力(善听)。伯牙:炉

火纯青的琴技(善鼓琴)。

写作特色

(1)运用比喻,化无形为有形。

(2)运用语言描写表现人物形象。

(3)本文以“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总领全文,再通过具体

的情景围绕“善”字一一铺陈,结构自然紧凑,让人读来有一气呵成

之感。

《伯牙鼓琴》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篇3

原文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

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

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

者。

非独鼓琴若此也,贤者亦然。虽有贤者,而无礼以接之,贤奚由

尽忠?犹御之不善,骥不自千里也。

译文

伯牙在弹琴,钟子期听他弹。伯牙正弹奏到意在描绘泰山的乐曲,

钟子期(仿佛就看到了高山)说:“弹得真好啊!我好像看到巍峨的

大山!”一会儿,伯牙又弹奏到意在描绘流水的乐曲,钟子期(仿佛

就看到了江河)又说:“弹得真美啊!我又好像看到浩浩荡荡的江

河!”

钟子期死后,伯牙悲痛万分,拉断了琴弦,把琴摔破,并发誓终

身不再弹琴。他认为这个世上没有值得再为之弹琴的人了。

不仅仅是弹琴这样,对人才也同样是这个道理。虽有能人,而不

能以礼相待,为什么要求人才对你尽忠呢?就好像不善于驾驶车马,

好马也不能发挥日行千里的才能。

道理

此后,由于这个故事,人们把“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

高妙,便也有《高山流水》的古筝曲。把“知音”比作理解自己的知

心朋友,同自己有共同语言的人,“伯牙绝弦”一词也渐渐演变成了

一种意思:由于知音逝世,从而弃绝某种特长或爱好,表示悼念。

注释

①伯牙:俞伯牙,春秋时楚国人,善弹琴。钟子期为其知音。

②方:正在。

③鼓:弹。

④志在太山:心里想到高山。

⑤曰:说。

⑥哉:语气词,表示感叹。

⑦巍巍:高。

⑧少选:不一会儿。

⑨汤汤(shāng):水流的样子。

⑩破:摔破。

以为:认为。

足:值得。

复:再次。

者:……的人。

本文发布于:2023-01-26 17:01: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4101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下一篇:模仿
标签:伯牙善鼓琴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