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庭中有奇树

更新时间:2023-01-26 16:49:11 阅读: 评论:0

2020上海中考报名条件-名什么大什么


2023年1月26日发(作者:important的名词)

《庭中有奇树》教案

【教学目标】理解诗歌的思想内涵,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难点】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板书“兴象玲珑,意致深婉”--胡应麟《诗薮》)这八个字

是明朝著名学者、诗人和文艺批评家胡应麟对《古诗十九首》的评价,原

句是:《十九首》及诸杂诗,随语成韵,随韵成趣,辞藻气骨,略无可寻。

而兴象玲珑,意致深婉,真可以泣鬼神、动天地。”说明《古诗十九首》

风韵自然,意象丰富。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便是其中的《庭中有奇树》。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品读一下这首诗,从中体会《古诗十九首》的巨大

魅力。

二、文学常识介绍(辅助手段:幻灯片)

(请一个学生解释“古诗”的意思)“古诗”的原意是古代人所作的诗。

约在魏末晋初,流传着一批魏、晋以前文人所作的五言诗,大多是抒情诗,

具有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由于既无题目,也不知其作者,被统称

为“古诗”。后来,在渐渐发展中,“古诗”形成了一个具有特定涵义的

专类名称。它与乐府歌辞并称,专指汉代无名氏所作的五言诗,并且发展

为泛指具有“古诗”艺术特点的一种诗体。

(引语:那么,《古诗十九首》是什么呢?)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文选》,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

为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昭明文选》而成,

编者把这些作者已经无法考证的五言诗汇集起来,冠以此名,列在“杂

诗”类之首,后世遂作为组诗看待。

(提问学生:有没有人知道《古诗十九首》是哪十九首诗呢?)

《古诗十九首》习惯上以句首标题,依次为:《行行重行行》、《青青河

畔草》、《青青陵上柏》、《今日良宴会》、《西北有高楼》、《涉江采

芙蓉》、《明月皎夜光》、《冉冉孤生竹》、《庭中有奇树》、《迢迢牵

牛星》、《回车驾言迈》、《东城高且长》、《驱车上东门》、《去者日

以疏》、《生年不满百》、《凛凛岁云暮》、《孟冬寒气至》、《客从远

方来》、《明月何皎皎》。

三、文学价值及地位(辅助手段:幻灯片)

(引语:从古至今,人们对于《古诗十九首》,历来是赞许有加。刘勰的

《文心雕龙》称它为“五言之冠冕”,钟嵘的《诗品》赞颂它“天衣无缝,

一字千金”。那么,《古诗十九首》的价值究竟在哪里呢?)《古诗十九

首》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古诗十九首》深刻地再现了文人在汉

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理想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痛苦与觉醒,给文人

们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转而对个体生存价值进行了广泛的关注,而正是这

一点,使他们与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建立起更为广泛而深刻

的情感联系。诗人的现实生活、精神生活、友谊、爱情,都成为了诗人们

极力讴歌的题材、抒发感情的对象。艺术风格也向朴素自然,生动真切,

浑然天成转变。此外,《古诗十九首》在五言诗的发展上有着里程碑式的

意义,在中国诗史上也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的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常为

后人所效仿。它的艺术风格,也对后世诗歌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诗歌细读及释义(辅助手段:朗诵音频及幻灯片)(首先播放朗诵音

频,然后让全体学生模仿音频的语调将此诗齐读一遍。)

(全诗共八句,可分为两层。第一层释词:第一句中的“奇”是指“不一

般、珍贵”;第二句中的“华”同“花”,“滋”指“繁”,“发华滋”

的意思就是“花开得正繁盛”;第三句中的“荣”也是指“花”,“木本

之花曰荣,草本之花曰华”这里上下句互通);第四句中的“遗”读作

“wi(去声)”意为“赠送”。)

(接着给学生两分钟的时间,每4个分成一组翻译诗句,并根据翻译进

行合理的想像。)

(请两位同学讲述一下各自所在的小组所讨论的结果,描绘一下前四句

诗句所描绘的景象。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前四句诗描绘了这样一幅图景:

在春天的庭院里,有一株嘉美的树,在满树绿叶的衬托下,开出了茂密的

花朵,显得格外生气勃勃。春意盎然。女主人攀着枝条,折下了最好看的

一树花,要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

(第二层释词:第五句中的“馨香”是指“香气”,“盈”意为“满”;

第六句中的“莫”意为“没法”,“致”是指“送到”;第八句中“别经

时”的意思是“离别已经有相当长的时(接着给学生两分钟的时间,每4

个分成一组翻译诗句,并根据翻译进行合理的想像。)

(请两位同学讲述一下各自所在的小组所讨论的结果,描绘一下前四句诗

句所描绘的景象。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花的香气染满了我的衣襟和衣袖,

天遥地远,花不可能送到亲人的手中.只是痴痴地手执著花儿,久久地站在

树下,听任香气充满怀袖而无可奈何.这花有什么珍只是因为别离太久,

想借著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

五、思考问题(辅助手段:幻灯片)(提出问题,每题给学生三分钟的思考

时间,然后每题请两位学生作答并点评,然后说出自己的答案。)

1、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一个怎样的主题?为什么要以折花写起?有什么样

的作用或意义?参考答案:这诗表达了一个妇女对远行的丈夫的深切怀念

之情的主题。

古代女子受到封建礼教的严重束缚,常被锁在闺门之内,生活的圈子很

狭小,周围的一切永远是沉闷而缺少变化的,因而她们对气候的变化,季

节的转换非常的敏感。所以古诗中写女子的相思之情,就总是以季节的转

换来引出下文的情感变化。将这种场面和思妇怀远的特定主题相结合,触

景生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形成了一种深沉含蕴的氛围,引起读者无

限的联想。

2、点明全诗主题的是哪一句?在这首诗中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点明全诗主题的是“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大意是

说:“这花有什么稀罕呢?只是因为别离太久,想借着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

了。”这是主人公无可奈何、自我宽慰的话,同时也点明了全诗的主题。

诗人在前面先极力赞扬花的珍奇美丽,在最后却又突然说“此物何足

贵”,是采用了先抑后扬的方式,一抑一扬之间,诗的感情增强了,也就

凸显了思妇怀远这一主题。然而题外之意,仍然耐人寻味:主人公折花,

原是为了解脱相思的痛苦,从中得到一点慰藉;而偏偏所思在天涯,花儿

无法寄达,平白又添了一层苦恼;相思怀念,更加无法解脱。

六、课后作业

1.自己查找《古诗十九首》中的其他十八首古诗并阅读。

2.熟练阅读《庭中有奇树》并背诵。3.认真阅读《庭中有奇树》的翻译,

并能在没有辅助资料的情况下自主翻译。

本文发布于:2023-01-26 16:49: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4096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overcome
下一篇:水龙吟
标签:庭中有奇树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