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二月兰

更新时间:2023-01-26 16:23:37 阅读: 评论:0

中考必做的36道压轴题-原因英文


2023年1月26日发(作者:书路)

托物⾔志,咏物抒怀,历来都是⽂⼈墨客写⽂、歌诗、填词惯⽤的⼿法。在这⾥,“物”作为载

体,寄寓着仕途维艰之⼈的激愤和⽆奈;寄寓着热⾎慷慨之⼠的雄⼼和抱复;寄寓着跋涉异乡之⼦的惆

怅和⾟酸,还寄寓着愤世嫉俗者的逍遥和洒脱……

⽽对花草的歌咏,尤其是对“梅”“兰”“菊”“⽵”的歌咏,千百年来,古⼈给我们留下的名⾔佳句,更

是浩如烟海。

“疏影横斜⽔清浅,暗⾹浮动⽉黄昏”,是唐·林和靖《⼭园⼩梅》对梅花的赞颂,寄寓着他乐居⼩

园,“不须檀板黄⾦樽”的志趣;

“春晖开禁苑,淑景媚兰场。映庭含浅⾊,凝露泫浮光”,是唐·李世民《芳兰》对兰草的歌咏,抒

发了他志得意满的情怀;

“铁⾻霜姿有傲衷,不逢彭泽志徒雄。夭桃枉⾃多含妒,争奈黄花耐晚风?”是清·秋瑾《菊》中的

赞叹,展现了她不媚世俗,⽆惧⿊恶的'⽓节;

“咬定青⼭不放松,⽴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是清·郑板桥《⽵⽯》中

对⽵的咏叹,鲜明了他孤傲、耿介的处世观。

翻开唐诗、宋词、元曲,随处可见对“梅”“兰”“菊”“⽵”特质的品评,随处可见对“荷”“松”“牡丹”“枫

叶”风⾻的描写,但是,对花中的“灰姑娘”“⼆⽉兰”的讴歌,或许是孤陋寡闻,我却没有找到⼀⾸。

初识⼆⽉兰,还是读了季羡林的《⼆⽉兰》之后。

始读季羡林的《⼆⽉兰》,我被季⽼笔下的⼆⽉兰深深地震撼了。在⽂中,季⽼极尽赞美之能

事,对⼆⽉兰的长势,进⾏了倾情渲染:“只要有空隙的地⽅,都是⼀团紫⽓,间以⽩雾,⼩花开得淋漓尽

致,⽓势⾮凡,紫⽓直冲云霄,连宇宙都仿佛变成紫⾊了.”“⼤有凌驾百花之上的势头”“仿佛发了狂,从⼟地

深处吸来⼀股原始的⼒量,⼀定要把花开遍⼤千世界,紫⽓直冲云霄”。

这那是花中的“灰姑娘”,这分明是花中之魁,花中之伟丈夫!

季羡林是誉满世界的学术泰⽃,他对中印佛教史独到的研究,对世事、⼈⽣的参悟,在《⼆⽉

兰》⾥得到了印证:

“东坡的词说,‘⽉有阴晴圆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但是花们好像是没有什么悲欢离

合。应该开时,它们就开;该消失时,它们就消失。它们是‘纵浪⼤化中’,⼀切顺其⾃然,⾃⼰⽆所谓

什么悲与喜”“天运转动,否极泰来”。

作者借⽤东坡的词,和⼆⽉兰花开花落⾃然之理,托物⾔志,咏物抒怀,袒露了⾃⼰的⼈⽣态

度,字⾥⾏间充满了深沉的哲理和禅机——“天⾏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凡事顺其⾃然,遇事

不为它动,处之泰然。

写到这⾥,我不禁想起了庄⼦,想到了鲍鹏⼭的《庄⼦:在我们⽆路可⾛的时候》。

鲍鹏⼭在《庄⼦:在我们⽆路可⾛的时候》⼀⽂⾥,分析了庄⼦思想形成的原因,提出了在我们

⽆路可⾛的时候,不妨学学庄⼦的主张。

庄⼦⽣活的时代是个战乱频仍的时代。⼈世间的种种荒唐和罪恶让庄⼦⽆所适从,亦⽆可奈何,

他感到极度的痛苦、愤怒和绝望,所以,他以极端的荒唐、怪诞、孤傲、偏激的个性来对待⼈事。但

是,庄⼦的精神世界⼜是⽭盾的,他⼼肠很热,对⼈世,⼈类⽆法释怀,不能忘情,现实和⼈性的冲

撞与⽆奈,迫使庄⼦选择了彻底否定现实,和现实彻底决裂的⼈⽣态度——出世。

《秋⽔》记载了这样⼀段故事:庄⼦钓于濮⽔,楚王使⼤夫⼆⼈往先焉,⽈:“愿以境内累矣!”庄

⼦持竿不顾,⽈:“吾闻楚有神龟,死已千岁矣。王中笥⽽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贵

乎?宁其⽣⽽曳尾于涂中乎?”⼆⼤夫⽈:“宁⽣⽽曳尾涂中。”庄⼦⽈: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季羡林散⽂《⼆⽉兰》赏析

庄⼦拒绝为官治国,顺其⾃然,逍遥终⽣,在战国时期,不失为⼀种修⾝养性,洁⾝⾃好的出路;

在今天,当我们个体⽣活、事业遇阻,深感⽆路可⾛的时候,庄⼦的做法的确不失为⼀种调节⼼理的

好⽅法。

但是,应该指出的是,“出世”,只能是⼀时的权宜之计,决不能成为我们时代的主流,我们需要

的还是积极进取的“⼊世”精神,否则,国运难以昌盛,⼩康难以实现。

⼆⽉兰冲天紫⽓的描写,是季羡林坎坷⼈⽣的写照,是季羡林不畏强权,坚持⾃我,⽆私⽆畏⼈

格魅⼒的写照。

愿⼆⽉兰的精神,光照⼈间。

本文发布于:2023-01-26 16:23: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4084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下一篇:格列佛游记
标签:二月兰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