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菩萨蛮

更新时间:2023-01-26 16:23:03 阅读: 评论:0

新东方初三冲刺班学费-清澈的近义词是什么


2023年1月26日发(作者:建党节画画图片一等奖)

第1页共8页

《菩萨蛮》原文及赏析

《菩萨蛮》原文及赏析篇一

原文:

萧萧几叶风兼雨,离人偏识长更苦。欹枕数秋天,蟾蜍下早弦。

夜寒惊被薄,泪与灯花落。无处不伤心,轻尘在玉琴。

注释:

①长更:长夜,南唐李煌《三台令》:“不寐倦长更,披衣出户行。”

②蟾蜍句:谓月亮已过了上弦,渐渐地圆了。蟾蜍,代指月亮。早弦,即

上弦。

③玉琴:琴之美称。

赏析:

萧瑟的枝条上只余几个叶片,又兼风雨交加。孤单的人儿在长夜里相思正

情炽。靠着枕头数着秋天,月亮是初七八的半拉子,唉!连月都不圆哪,情,

就更孤单了。秋风雨夜薄衾难敌寒,灯花闪烁,星光闪烁,泪光闪烁。(如果能

穿透雨夜,在云层的上方,仍是星光璀璨的)知音,要有人欣赏才称得上啊,

我的知音知心知疼知热的人儿那么的远,琴也没心绪弹了,蒙了一层灰尘。触

景伤心哪。我咋总是想着他捏?

《菩萨蛮》原文及赏析篇二

菩萨蛮·半烟半雨溪桥畔

半烟半雨溪桥畔,渔翁醉着无人唤。疏懒意何长,春风花草香。

江山如有待,此意陶潜解。问我去何之,君行到自知。

古诗简介

《菩萨蛮·半烟半雨溪桥畔》是北宋词人黄庭坚所作的一首词。这是一首

集句词,词的上片描摹了一幅溪桥野渔图,表现了渔翁与自然交融的微妙乐

趣,下片写江山美景。这首词效法王安石,巧妙地采用了移花接木的写作手

法,通过细腻的文笔汇集唐代诗人杜甫的几句诗,描写出山川、溪桥等自然美

景,表达了词人步先哲后尘、隐匿踪迹的决心。

翻译/译文

第2页共8页

烟雨迷蒙的溪边桥畔,有渔翁正醉酒酣睡,四周阒无声息,没有人惊破他

的好梦。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闲适、安逸的生活真是情意绵长。

美好的江山好像在那儿等着我似的,这种感觉大概只有陶潜能理解吧。想

要问我到底去何方,无可奉告,你随之而来,自然就知道了。

注释

1、菩萨蛮:唐教坊曲名,又名《菩萨篁》、《重叠金》、《花间意》、《梅花

句》等。

2、集句:即集句词,即用前人诗句杂缀成词。

3、梢梢:树梢。

4、关情:使人关情。

5、疏懒:懒散、悠闲,不习惯于受拘束。

6、有待:有所期待。

7、陶潜(qián):即陶渊明,名潜,东晋诗人。

创作背景

这首词约作于宋元丰七年(1084年)春,时值黄庭坚过金陵、扬州赴德州

德平镇任。王安石曾在宋元丰五年(1082年)营居半山园时作了一首集句诗

《示元渡》。词人曾批评王安石的这首诗是“百家衣”,以为“正堪一笑”(见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后来自己也效法王安石写了这首集句词。

赏析/鉴赏

这首词词人移花接木,诗人谙熟前人的诗句风韵,考虑到句式长短、对偶

声韵,使这首词词情达意、情思连续,使之如出己口,置身于宽阔寂寥的环

境,突出隐逸的主题,同时表达了词人对于荣利的摒弃以及对先哲的崇敬之

情。

上片描绘了一幅闲适悠雅的溪桥野渔图。在一片氤氲迷蒙的山岚水雾中,

是烟是雨,叫人难以分辨,真是空翠湿人衣。在溪边桥畔,有渔翁正在醉酒酣

睡,四周阒无声息,没有人来惊破他的好梦。“疏懒意何长,春风花草香”,

这就是杜甫的两句诗“无人觉来往,疏懒意何长”(《西郊》)、“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绝句二首》)的十分熨帖的表现,而且从原作的意境看,也与

第3页共8页

上片情相合,更重要的是通过这诗句的媒介,使读者感受到杜甫的诗境,这些

诗境又反过来丰富了这首词本身的意蕴。从“春风花草香”会使人联想到“迟

日江山丽”以至整首杜甫绝句。由联想再回到词意,在“春风花草香”后面,

不单是春风花草的幽香,而且是“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

暖睡鸳鸯”,美丽的景致让词人沉浸其中,如痴如醉,一幅风光明媚生机勃勃

的春天画面。

下片写江山形胜,四时的美景吸引自古至今着无数的隐人逸士。“江山如

有待”是杜甫《后游》中的诗句,作者向往大自然的美好,却推开自己不说,

而从对面着笔,将自己热烈的感情移植到无生命的江山自然上,通过拟人化的

描写,表现“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那种人与自然交流相亲、

物我不分的情感意绪,黄庭坚巧妙地移植了这一诗意,将前面“疏懒意何长,

春风花草香”词意发展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时候,作者自然地想到

了开隐逸风气的陶靖节先生,又随手拈来了杜甫的另一句诗“此意陶潜解”

(《可惜》),使读者想到陶潜返朴归真退居田园的隐逸事迹,将自己对山川自然

的企慕之意,又落实到对这位抛弃荣利的田园先哲的景仰上,从而挑出了全词

隐逸的主题。“此意陶潜解,吾生后汝期”(杜甫《可惜》),杜甫感叹生不逢

时,恨不能与陶渊明同归田园。这首词的最后二句“问我去何之,君行到自

知”,是接住杜甫诗意,表明自己的态度,他不学杜甫的感慨而是步先哲的后

尘。词人决心归隐,但到底去何方,是山野,是林莽,是田园,却无可奉告,

不过如随之而去,一定会明白他的踪迹。这二句诗句在这首词里,贯串下面的

情志意趣,结束得非常工稳,飘逸而含蓄。

整首词虽连缀前人诗句而成,但是主题集中,联系紧密。上下相承有序、

言近而旨远,凭着自己的诗才学力,通过精心的构思安排,却创造出比原句更

高的美学价值。这篇词是集句词的代表词作。

《菩萨蛮》原文及赏析篇三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宋朝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愁予一作:愁

第4页共8页

余)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译文

郁孤台下这赣江的流水,水中有多少苦难之人的眼泪。我举头眺望西北的

长安,可惜只看到无数青山。

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挡住?浩浩江水终于还是向东流去。江边日晚我正满怀

愁绪,听到深山传来声声鹧鸪悲鸣。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注释

菩萨蛮:词牌名。

造口:一名皂口,在江西万安县南六十里。

郁孤台:今江西省赣州市城区西北部贺兰山顶,又称望阙台,因“隆阜郁

然,孤起平地数丈”得名。

清江:赣江与袁江合流处旧称清江。

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为汉唐故都。此处代指宋都汴京。

可怜:可惜。

愁余:使我发愁。

无数山:很多座山。

鹧鸪:鸟名。传说其叫声如云“行不得也哥哥”,啼声凄苦。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赏析

辛弃疾此首《菩萨蛮》,用极高明之比兴艺术,写极深沉之爱国情思,无愧

为词中瑰宝。

词题“书江西造口壁”,起写郁孤台与清江。造口一名皂口,在江西万安

县西南六十里。词中的郁孤台在赣州城西北角,因“隆阜郁然,孤起平地数

丈”得名。“唐李勉为虔州(即赣州)剌史时,登临北望,慨然曰:‘余虽不

及子牟,而心在魏阙一也。’改郁孤为望阙。”清江即赣江。章、贡二水抱赣

州城而流,至郁孤台下汇为赣江北流,经造口、万安、太和、吉州(治庐陵,

今吉安)、隆兴府(即洪州,今南昌市),入鄱阳湖注入长江。

“郁孤台下清江水。”起笔横绝。由于汉字形、声、义具体可感之特质,

尤其郁有郁勃、沉郁之意,孤有巍巍独立之感,郁孤台三字劈面便凸起一座郁

第5页共8页

然孤峙之高台。词人调动此三字打头阵,显然有满腔磅礴之激愤,势不能不用

此突兀之笔也。进而写出台下之清江水。《万安县志》云:“赣水入万安境,初

落平广,奔激响溜。”写出此一江激流,词境遂从百余里外之郁孤台,顺势收

至眼前之造口。造口,词境之核心也。

“中间多少行人泪。”行人泪三字,直点造口当年事。词人身临隆祐太后

被追之地,痛感建炎国脉如缕之危,愤金兵之猖狂,羞国耻之未雪,乃将满怀

之悲愤,化为此悲凉之句。在词人之心魂中,此一江流水,竟为行人流不尽之

伤心泪。行人泪意蕴深广,不必专言隆祐。在建炎年间四海南奔之际,自中原

至江淮而江南,不知有多少行人流下无数伤心泪啊。由此想来,便觉隆祐被追

至造口,又正是那一存亡危急之秋之象征。无疑此一江行人泪中,也有词人之

悲泪啊。

在“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中,长安指汴京。本句是诗人因记起朋

友被追而向汴京望去,然而却有无数的青山挡住了诗人。境界就变为具有封闭

式之意味,顿与挫级有力。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满怀忠愤的情感。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赣江北流,此言东流,词人写胸怀,正不

必拘泥。无数青山虽可遮住长安,但终究遮不住一江之水向东流。换头是写眼

前景,若言有寄托,则似难以指实。若言无寄托,则遮不住与毕竟二语,又明

显带有感情色彩。周济云:“借水怨山。”可谓具眼。此词句句不离山水。试

体味“遮不住”三字,将青山周匝围堵之感一笔推去,“毕竟”二字更见深沉

有力。返观上阕,清江水既为行人泪之象喻,则东流去之江水如有所喻,当喻

祖国一方。无数青山,词人既叹其遮住长安,更道出其遮不住东流,则其所喻

当指敌人。在词人潜意识中,当并指投降派。“东流去”三字尤可体味。《尚

书·禹贡》云:“江汉朝宗于海。”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江河行地与日月经天

同为“天行健”之体现,故“君子以自强不息”。杜甫《长江二首》云:“朝

宗人共挹,盗贼尔谁尊?”“浩浩终不息,乃知东极临。众流归海意,万国奉

君心。”故必言寄托,则换头托意,当以江水东流喻正义所向也。然而时局并

不乐观,词人心情并不轻松。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词情词景又做一大顿挫。江晚山深,此一

第6页共8页

暮色苍茫又具封建式意味境界,无疑为词人沉郁苦闷之孤怀写照,而暗应上阕

开头之郁孤台景象。。

此词写作者登郁孤台(今江西省赣州市城区西北部贺兰山顶)远望,“借

水怨山”,抒发国家兴亡的感慨。上片由眼前景物引出历史回忆,抒发家国沦

亡之创痛和收复无望的悲愤;下片借景生情,抒愁苦与不满之情。全词对朝廷

苟安江南的不满和自己一筹莫展的愁闷,却是淡淡叙来,不瘟不火,以极高明

的比兴手法,表达了蕴藉深沉的爱国情思,艺术水平高超,堪称词中瑰宝。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赏析

辛弃疾的毕生志愿就是要北伐中原,恢复大宋江南的统一。他有将相之国

而无从施展,不管何时何地,无论所见所闻,种种物象,都会激发他的报国之

志和悲愤之情。公元1129年(建炎三年),金兵南侵,直入江西,隆祐太后在

造口弃船登陆,逃取赣州。四十七年后,辛弃疾途经造口,想起从前金兵肆

虐、人民受苦的情景,不禁忧伤满怀。况且中原仍未收复,举头眺望,视线却

被青山遮断;但浩浩荡荡的江水冲破重重阻碍,奔腾向前。这既是眼前实景,

又暗喻自己百折不回的意志,也增强了他争取最后胜利的信心。但一想到南归

后的遭遇,又愁上心头,而那“行不得也哥哥”的鹧鸪啼声,更使他愁上加

愁。全词一波三折,极尽回环宛曲之美;善于运用比兴手法,笔笔言山水,处

处有兴寄。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题解

“造口”,即造口镇,在今江西省万安县西南。宋孝宗淳熙三年(一一七

六),作者任江西提点刑狱(掌管刑法狱讼的官吏)时,途经造口。在宋高宗建

炎三年(一一二九),金兵南下,攻入江西。隆裕太后由南昌仓皇南逃,金兵一

直深入到造口。作者想起当时人民的苦难,写了这首词,题在墙壁上。

从这首词里可以看出,作者怀念中原故土的感情和广大人民是一致的。

它反映了四十年来,由于金兵南侵,祖国南北分裂,广大人民妻离子散,

流离失所的痛苦生活,也反映了作者始终坚持抗金立场,并为不能实现收复中

原的愿望而感到无限痛苦的心情。这种强烈的爱国思想,也正是辛弃疾作品中

人民性的具体表现。

第7页共8页

上片四句在写法上,由近及远,又由远及近。“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

少行人泪。”意思是说:郁孤台下清江里的流水呵!你中间有多少逃难的人们

流下的眼泪啊!作者把眼前清江的流水,和四十年前人民在兵荒马乱中流下的

眼泪联系在一起,这就更能够表现出当时人民受到的极大痛苦。四十年来,广

大人民多么盼望着能恢复故土、统一祖国啊!然而,南宋当局根本不打算收复

失地,只想在杭州过苟延残喘、偷安一时的生活。因此,作者抚今忆昔,感慨

很深,在悲愤交集的感情驱使下,又写出了“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两

句,以抒发对中原沦陷区的深切怀念。“郁孤台”,古台名,在今江西省赣州

市西南贺兰山顶。“清江”,即赣江,流经赣州市和郁孤台下,向东北流入鄱

阳湖。“长安”,即今陕西省西安市,西汉、隋、唐都建都在此。唐朝李勉曾

经登上郁孤台想望长安。这里的“西北望长安”,是想望北方沦陷区,反映作

者的爱国感情。“可怜无数山”意思是说:很可惜被千山万岭遮住了视线。

“可怜”,作可惜讲。从望不见长安到视线被无数山遮住,里边含有收复中原

的壮志受到种种阻碍、无法实现的感叹。

下片紧接着上片,继续抒发对中原故土的怀念。“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

去”两句是比喻句,意思是说:滚滚的江水,冲破了山峦叠嶂,在奔腾向前。

它象征着抗金的正义事业,必然会克服一切阻力,取得最后的胜利。这里表明

作者对恢复中原充满了坚定的信心。但是,作者并没有脱离现实,沉醉于未来

理想的幻想之中。十几年来,他目睹了抗金事业受到的重重阻力,不禁又愁绪

满怀。“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两句说:傍晚,我在江边徘徊,正在为了

不能实现恢复大计愁苦着呢,可是恰巧,又从山的深处,传来鹧鸪鸟的哀鸣。

这叫声听起来,仿佛是“行不得也哥哥”。从鹧鸪的悲鸣声中,恰好透露出作

者想收复失地,但又身不由己的矛盾心情。

这首词写得非常质朴、自然、流畅。尤其“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两句,十分含蓄,耐人寻味。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创作背景

淳熙二、三年(公元1175至1176年)间,辛弃疾任江西提点刑狱,经常

巡回往复于湖南、江西等地。来到造口,俯瞰昼夜奔腾的滔滔江水,词人的思

第8页共8页

绪也似这江水般波澜起伏,绵延不绝,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菩萨蛮》原文及赏析篇四

原文:

回塘风起波文细,刺桐花里门斜闭。残日照平芜,双双飞鹧鸪。

征帆何处客?相见还相隔。不语欲魂销,望中烟水遥。

诗词赏析:

这首词写一女子的无名相思。上片写女子所在的环境,用“双双飞鹧鸪”

一句兴起下片。下片写女子对“征帆何处客”的爱恋,语浅情深,清音有余。

本文发布于:2023-01-26 16:23: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4084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望月怀远
标签:菩萨蛮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