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为⼀体的民俗⼤节,它不仅清晰地记录着先民丰
富⽽多彩的社会⽣活⽂化内容,也积淀着博⼤精深的历史⽂化内涵。下⾯为⼤家带来端午节的习俗简介,
快来看看吧。
端午节的习俗简介1
我国民间过端午节是较为隆重的,庆祝的活动也是各种各样,⽐较普遍的活动有以下种种形式:
赛龙⾈:
赛龙⾈,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因舍不得贤⾂屈原投江死去,许多⼈划船追赶
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五⽇划龙⾈以纪念之。借划龙⾈驱散江中之
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体。竞渡之习,盛⾏于吴、越、楚。
其实,“龙⾈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
⼈,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
后来,赛龙⾈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区划龙⾈,兼有纪念当地出⽣的近代⼥民主⾰命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
梭,⽔上⽔下,情景动⼈,别具情趣。贵州苗族⼈民在农历五⽉⼆⼗五⾄⼆⼗⼋举⾏“龙船节”,以庆祝插
秧胜利和预祝五⾕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节赛龙⾈,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
划龙⾈的传说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富有⾃⼰特⾊的龙
⾈竞赛活动。
清乾隆⼆⼗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龙⾈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池
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五⽇都举⾏龙⾈竞赛。在⾹港,也举⾏竞渡。
此外,划龙⾈也先后传⼊邻国⽇本、越南等及英国。1980年,赛龙⾈被列⼊中国国家体育⽐赛项⽬,
并每年举⾏“屈原杯”龙⾈赛。1991年6⽉16⽇(农历五⽉初五),在屈原的第⼆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
⾏⾸届国际龙⾈节。在竞渡前,举⾏了既保存传统仪式⼜注⼊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龙头”被抬⼊屈⼦
祠内,由运动员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宣读祭⽂,并为龙头“开光”(即点晴)。然后,参加祭
龙的全体⼈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去汩罗江,奔向龙⾈赛场。此次参加⽐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的多达60
余万⼈,可谓盛况空前。尔后,湖南便定期举办国际龙⾈节。赛龙⾈将盛传于世。
端午⾷粽
端午节吃粽⼦,这是中国⼈民的⼜⼀传统习俗。粽⼦,⼜叫“⾓⿉”、“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菰叶(茭⽩叶)包⿉⽶成⽜⾓状,称“⾓⿉”;⽤⽵筒装⽶密封烤熟,称“筒
粽”。东汉末年,以草⽊灰⽔浸泡⿉⽶,因⽔中含碱,⽤菰叶包⿉⽶成四⾓形,煮熟,成为⼴东碱⽔粽。
晋代,粽⼦被正式定为端午节⾷品。这时,包粽⼦的原料除糯⽶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
称“益智粽”。时⼈周处《岳阳风⼟记》记载:“俗以菰叶裹⿉⽶,……煮之,合烂熟,于五⽉五⽇⾄夏⾄啖
之,⼀名粽,⼀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中掺杂禽兽⾁、板栗、红枣、⾚⾖等,品种增多。粽
⼦还⽤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的⽤⽶,已“⽩莹如⽟”,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本⽂献中就记载有“⼤唐粽⼦”。宋
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粽。诗⼈苏东坡有“时于粽⾥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粽⼦堆成楼台亭
阁、⽊车⽜马作的⼴告,说明宋代吃粽⼦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为箬叶,后
来⼜出现⽤芦苇叶包的粽⼦,附加料已出现⾖沙、猪⾁、松⼦仁、枣⼦、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直到今天,每年五⽉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洗粽叶、包粽⼦,其花⾊品种更为繁多。从馅
料看,北⽅多包⼩枣的北京枣粽;南⽅则有⾖沙、鲜⾁、⽕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为
代表。吃粽⼦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不衰,⽽且流传到朝鲜、⽇本及东南亚诸国。
佩⾹囊:
端午节⼩孩佩⾹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于襟头点缀装饰。⾹囊内有朱砂、雄黄、⾹药,
外包以丝布,清⾹四溢,再以五⾊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串,形形⾊⾊,玲珑可爱。
悬艾叶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家家都洒扫庭
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形或虎形,称为
艾⼈、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争相佩戴,⽤以驱瘴。
艾,⼜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油。它所产⽣的奇特芳⾹,可驱蚊蝇、⾍蚁,净
化空⽓。中医学上以艾⼊药,有理⽓⾎、暖⼦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
要药材。
菖蒲是多年⽣⽔⽣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也含有挥发性芳⾹油,是提神通窍、健⾻消滞、杀⾍灭菌
的药物。
可见,古⼈插艾和菖蒲是有⼀定防病作⽤的。端午节也是⾃古相传的“卫⽣节”,⼈们在这⼀天洒扫庭
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
统。端午节上⼭采药,则是我国各国个民族共同的习俗。
端午节的习俗简介2
端午节,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为⼀体的`民俗⼤节,它不仅清晰地记录着先民
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化内容,也积淀着博⼤精深的历史⽂化内涵。习俗主要有划龙⾈、祭龙、采草
药、挂艾草、打午时⽔、洗草药⽔、拜神祭祖、浸龙⾈⽔、吃龙⾈饭、⾷粽⼦、放纸龙、放纸鸢、拴五⾊
丝线、佩⾹囊等等。
端午节源于⾃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正南中央,正如
《易经》九五⽘:“飞龙在天”。古⼈在”飞龙在天“吉⽇拜祭龙祖,以及举办⼀些喜庆的活动,特别是与龙相
应的活动元素,如扒龙⾈这类活动,或是借此吉⽇做⼀些祈福辟邪的活动等。端午是“龙的节⽇”,龙及龙
⾈⽂化贯穿在端午节的历史传承中。
端午习俗内容丰富多彩,全国各地因地域⽂化不同⽽⼜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这些节俗围
绕着祭龙、祈福、攘灾等形式展开,寄托了⼈们迎祥纳福、辟邪除灾的愿望。传统的节⽇仪式与相关习俗
活动,是节⽇元素的重要内容。端午节期间通过各种传统民俗活动展演,既能丰富群众精神⽂化⽣活,⼜
能很好的传承和弘扬传统⽂化。
历史渊源
节⽇名称
端午节别称“端午”的“端”字本义为“正”,“午”为中。“端午”,“中正”也,这⼀天午时则为正中之正。据统
计,端午节的名称在中国所有传统节⽇中叫法最多,达⼆⼗多个,如有端阳节、重午节、龙⾈节、正阳
节、端五节、重五节、当五汛、天中节、夏节、上⽇、五⽉节、菖蒲节、天医节、草药节、浴兰节、躲午
节、屈原⽇、⼥⼉节、午⽇节、地腊节、诗⼈节、龙⽇节、粽⼦节、五黄节、解粽节、端礼节等。
节⽇由来
天象崇拜端午节源⾃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正南中央,正
如《易经·乾卦》第五⽘的⽘辞⽈:“飞龙在天”。我国古代的星象⽂化源远流长、博⼤精深,上古时代⼈们
定天之象、法地之仪,根据⽇⽉星⾠的运⾏轨迹和位置,将黄道和⾚道附近的区域分作“⼆⼗⼋宿”,在东
⽅的“⾓、亢、氐、房、⼼、尾、箕”组成⼀个完整的龙形星象,即为“苍龙七宿”。苍龙七宿的出没周期与⼀
年四时周期相⼀致,春季于东⽅抬头,夏季于南⽅腾升,秋季于西⽅退落,冬季即隐没于北⽅地平线下。
仲夏端午“飞龙在天”,苍龙的主星“⼤⽕”(⼼宿⼆)⾼悬正南中天,龙⽓旺盛。古⼈历来崇尚中、正之道,
在《易经》中,“飞龙在天”既“得中”⼜“得正”,⼤吉⼤利。
端午节古⽼节⽇是古⽼⽂化传承的载体,选择在端午举⾏祭龙节仪与苍龙七宿正处南中的时节天象有
关。在传统⽂化中,⽅位和时间以及卦象是联系在⼀起的,仲夏午⽉午⽇,龙星飞升⾄正南中天,即如
《易经·乾卦》⽈:“飞龙在天”;端午⽇龙星既“得中”⼜“得正”,处于“中正”之位,为⼤吉⼤利之象。《易·
乾》⽘辞中所⾔的“龙”,实质是对苍龙七宿⼀年四时运⾏的阐发。天象“飞龙在天”被赋予多重含义和寄托,
形成祭龙以酬谢龙祖恩德、祈福纳祥、驱邪攘灾的礼俗。端午⽂化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民“天⼈合⼀”的
⾃然观。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星象⽂化、⼈⽂哲学等⽅⾯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化内涵;在传承
发展中杂揉了多种民俗为⼀体,节俗内容丰富。
发展演变
古⼈对龙图腾的崇拜,源于对天象的崇拜。仲夏端午苍龙整个星座都出现在天空中最显著的位置,最
明显的标志是苍龙的主星“⼤⽕”(⼼宿⼆),位于南⽅正中天。《易经·乾卦》中的⽘辞“飞龙在天”、《尧
典》中的“⽇永星⽕以正仲夏”、《夏⼩正》中的“五⽉初昏⼤⽕中”,讲的都是此时的天象。仲夏端午,
是”飞龙在天“的吉祥⽇⼦,古⼈在端午举办与龙相应的活动,如拜祭龙图腾、扒龙⾈这类活动,或者是借
此龙降吉祥⽇⼦做⼀些祈福辟邪的活动等;端午是“龙的节⽇”,龙及龙⾈⽂化贯穿在端午节的历史传承
中。扒龙⾈历史久远,据河姆渡遗址和⽥螺⼭遗址的史前⽂化表明,早在7000年前,就有了独⽊⾈和⽊
桨,龙⾈最初原形是单⽊⾈上雕刻龙形的独⽊⾈。近代⼤量出⼟⽂物和考古研究表明:早在上古时代,先
民便创造出璀璨的⾼度⽂明。出⼟的⽂物和历史传说⽰明,他们有断发纹⾝以像龙⼦的习俗,⽣活于⽔
乡,⾃⽐是龙的⼦孙,端午节就是他们创⽴⽤于祭祖的节⽇。
汉代是中国统⼀后第⼀个⼤发展时期,南北的经济⽂化交流使风俗习惯也互相融合,这对节⽇习俗的
传播普及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端午节习俗就在南北风俗融合的基础上形成了。在北⽅有关龙⾈、粽
⼦、采药、浴兰等习俗的⽂字记载,最早是出现在两汉⽂献,据此可以推测,端午的习俗最初只在长江中
下游以南地区流⾏,后来各地⽂化交流融合,这种习俗才传到长江上游和北⽅地区。汉时期由于南北统
⼀,历法变动,朝廷为了⽅便过节,规定每年的端午节改为阴历五⽉五⽇。端午节风俗形成可以说是南北
风俗融合的产物,随着历史发展⼜注⼊新的内容。
南北朝后端午节⽇被赋予了纪念屈原的⼈⽂内涵,从⽂献记载来看,最早将屈原和端午节联系起来
的,是南北朝时南梁吴均的神话志怪⼩说《续齐谐记》,此时屈原已去世750年以上。据考,许多流传⾄
今的端午习俗与屈原毫⽆关系。但千百年来,屈原已⼴泛深⼊⼈⼼,⼈们“惜⽽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
焉”,在民俗⽂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竞渡和吃粽⼦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起。在历史发
展中,民俗“五⽉初五”被道教吸收作为腊祭⽇,为“三元五腊”之⼀。据《天皇⾄道太清⽟册》与《云笈七
笺》中说,五⽉初五名地腊,五帝攒会之⽇,此⽇五⽅⼤帝会于南⽅三炁丹天,查⽣⼈祖考及见世⼦孙所
⾏善恶,以定罪福,校定⽣⼈官爵。道教认为⼀年中的⼏个腊⽇是良⾠吉⽇,适合祭祀祖先和诸神以获得
福佑。
在⽂字记载上,隋唐时期端午节从风俗形式上都继承了前朝。但是从性质上讲,原来有特定意义的节
⽇风俗活动,到此⼤多演变为节⽇娱乐活动。唐⽞宗《端午三殿宴群⾂探得神字˙诗序》中记述:皇宫端
午⽇盛况,召来儒雅⾂僚,⼤张筵席,“⼴殿肃⽽清⽓⽣,列树深⽽长风⾄”。唐代端午龙⾈竞渡尤其值得
⼀道,在唐代全盛时期,⼈民⽣活相对稳定,在节⽇娱乐⽅⾯,⼀⽅⾯是上⾏下效,蔚成风⽓,另⼀⽅⾯
对民间的⼀些风俗活动也受到官府的⽀持。因此,竞渡之风尤为⿍盛。张说《岳州观竞渡》诗中描写当时
竞渡情景道:“画作飞凫艇,双双竞拂流。低装⼭⾊变,急棹⽔华浮。”
宋代以后,端午节许多风俗有了新变化。汉魏时以朱索、桃印施于门户,⽌恶⽓驱瘟避邪,⽽宋代却
讲究贴天师符。陈元靓《岁时⼴记》引《岁时杂记》云:“端午,都⼈画天师像以卖。”还有合泥作张天
师,以艾为头,以蒜为拳,置于门户上。苏⼦由作《皇太妃合端午帖⼦》诗中就有“太医争献天师艾,瑞
雾长绕尧母门。”端午节俗也被辽、⾦两国吸收。如《辽史˙礼志》就记载辽国重午朝仪,皇帝要系长寿彩
缕才升坐。对南北⾂僚也要各赐寿缕。此外⾦国在端午节还有拜天之礼、射柳之俗及击鞠娱乐活动。《⾦
史˙世宗本纪》就记载:⼤定三年重午,⾦世宗“幸⼴乐园射柳,胜者赐物有差,复御常武殿,赐宴击鞠,
⾃是岁以为常。”
明清时期,端午风俗活动形式变化虽不⼤,但是规模却愈来愈盛⾏。尤其南⽅龙⾈竞渡,成为轰动⼀
时的盛举。据《武陵竞渡略》记载,龙⾈竞渡已不限于端午⼀天。⽽是“四⽉⼋⽇揭篷打船,五⽇⼀⽇新
船下⽔,五⽇⼗⽇⼗五⽇划船赌赛,⼗⼋⽇送标”。还有“五⽉⼗七、⼋打船,⼆⼗七、⼋送标者”。可见竞
渡规模历时经⽉。对此事“或官府先禁后驰,民情先⿎后罢也。”龙船形制,中等长九丈五尺,长者有⼗⼀
丈,短者也七丈五尺。划龙⾈的桡⼿都是从渔家严格挑选募徵⾝强⼒壮的健⼉。龙船分⽩龙、黄龙、青
龙、红龙。不仅船⾝,就连船上那些旌旗罗伞的装饰,以及划船桡⼿们服装乃⾄船桨都是⼀⾊。⽐赛时规
定有赛龙场、⽐赛路线、并划定起点和终点。在终点设有船标,当竞渡龙⾈到达终点时,投标船就将标投
⼊⽔中,让各船争夺。
【端午节的习俗简介】
本文发布于:2023-01-26 16:07: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4077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