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简介
《孟⼦》
《孟⼦》,语录体散⽂集,孟轲及其弟⼦万章著,记录孟⼦与其弟⼦们的活动和⾔论。全书原11篇,现存7篇,共261章。
《孟⼦》记载了孟⼦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唯⼼主义的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注释本甚多,主要有赵岐《孟⼦章
句》、朱熹《孟⼦集注》、清焦循《孟⼦正义》及近⼈杨伯峻《孟⼦译注》等。
孟⼦的政治主张的核⼼是仁政论。仁政论在经济⽅⾯的内容是“井⽥制”。在井⽥制度下,“死徙⽆出乡,乡⽥同井,出⼊相友,
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家皆私百亩,同养公⽥;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孟⼦提出
恒产恒⼼论。他说:“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并进⽽由“恒产”描写出⼀幅理想的图景:“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者
可以⾐帛矣。鸡豚狗彘之畜,⽆失其时,七⼗者可以⾷⾁矣。百亩之⽥,匆夺其时,⼋⼝之家可以⽆饥矣、谨痒序之教,申之
以孝悌之义,颁⽩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者⾐帛⾷⾁,黎民不饥不寒,然⽽不王者,未之有也。”这⼀图景的描写,在《孟
⼦》书中凡三见,内容⼤同⼩异,《尽⼼上》说,这是周⽂王时候的制度。它反映出耕织结合、⾃给⾃⾜、使劳动⼒束缚在⼟
地上的封建⼩农经济;也具有村公社授⽥制的⾊彩。它主张在“黎民不饥不寒”的条件下,进⾏“孝悌”的教化,以家庭的长幼有
序来促使社会秩序的稳定。同时,这也是孟⼦所向往的“以德服⼈”的“先王之道”的理想。
孟⼦反对所谓“暴君汙吏必慢其经界”,即“为⽥开阡陌封疆”。他提出了“正经界”的主张,并把这说成是施⾏仁政的⾸要任务。他
说:“夫仁政,必⾃经界始。”这种主张的实际内容,是要使贵族保存封⼟,维持世禄,所谓“经界既正,分⽥制禄可坐⽽定
也”。孟⼦认为,只顾“君之仓廪实,府库充”,⽽不管⼈民的疾苦,国君只顾享乐⽽使⼈民处于⽔深⽕热之中,这样,上下的阶
级⽭盾尖锐,劳动⼒逃亡,⽼百姓“放辟邪侈,⽆不为⼰”。消除这种社会危机的办法,只有“君⾏仁政,斯民亲其上矣。”
“政在得民”与“民贵君轻”,是孟⼦仁政论的重要政治内容。在孟⼦看来,国君能否保持政权,主要是能否得到⼈民的拥护。他
在《离娄上》说:“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他反对“虐民”、“暴民”:“暴其民甚,则⾝弑国亡;不甚,则⾝危国削;
名之⽈幽、厉。虽孝⼦慈孙,百世不能改也。”他认为得民,在于得民⼼:“得其民有道,得其⼼,斯得民矣”。“桀、纣之失天
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也。”怎样才能得到民⼼呢?他说:“得其⼼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天下不⼼服⽽王者,未之有也。”孟⼦
强调以统治阶级的道德意识向⼈民灌输以稳定社会秩序外,也注意到保障⼈民的物质⽣活,是使⼈民⼼服的重要条件。“明君
制民之产,必使仰⾜以事⽗母,俯⾜以畜
妻⼦,乐岁终⾝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总之,统治者应考虑到⼈民的疾苦,不能独⾏其乐,
更不能“陷溺其民”。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天下。他在《梁惠王下》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政在得民”的思想,是针对当时⼤量⼈⼝流失,企图解决“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之民不加多”的劳动⼒危机问题。他曾对
齐宣王说:“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之⼠皆欲⽴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旅皆欲出于王之
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就是这个意思。他认为“得民”的效果,是要使“效死⽽民弗去。”
孟⼦于“政在得民”的思想基础上,进⼀步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把⼈民看作国家不可
缺少的要素:“诸侯之宝三:⼟地,⼈民,政事。”他认为在⼀个国家中,⼈民是⽆所谓变换的,⽽象征政权的社稷,执掌政权
的国君,乃⾄天⼦,都可能变换。他说:“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祀以时,然⽽旱乾⽔溢,则变置社
稷。”《梁惠王下》记,齐宣王问孟⼦:“汤放桀,武王伐纣,”“⾂弑其君,可乎?”孟⼦回答说:“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
残。残贼之⼈,谓之⼀夫。闻诛⼀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要求国君⾏仁政和重民的出发点,都是维护君权。他说:“君仁
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正君⽽国定矣。”但在他那个时个时代,这仍不失为光辉的思想。
孟⼦仁政论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孟⼦认为⼈都有“良知”、“良能”。“⼈之所不学⽽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知者,其良知
也。”这种不待学习便能做到的“良能”,不待思考便会知道的“良知”,是⽣下来就具有的“善性”。“测隐之⼼,⼈皆有之,羞恶之
⼼,⼈皆有之;恭敬之⼼,⼈皆有之;是⾮之⼼,⼈皆有之。”⼈⼼中的这四种善良的本质构成了四种“善端”,也就是四种道德
品质,所谓“测隐之⼼,仁也;羞恶之⼼,义也;恭敬⼈⼼,礼也;是⾮之⼼,智也。”他把这种“善端”⽐作⼈的四肢,说“⼈之
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也就是说,这四种“善端”和肢体⼀样是作为⼈不可缺少的东西。凡是没有这四种“善端”的⼈,都被
孟⼦看作“⾮⼈也”。这些道德品质,不仅是⼈⼈具备的,⽽且“仁义礼智根于⼼”,即“仁义礼智⾮由外铄(授)我也,我固有
之”的先天本性。这就⾛上了唯⼼主义先验论的道路。但孟⼦也认为环境和教育对⼈有影响。他说:“逸居⽽⽆教,则近于禽
兽。”孟⼦还宣称:“尽其⼼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养其性,所以事天也。”这种尽⼼,知性、知天的认识
路线,及其存⼼、养性、事天的认识⽬的,⼜把⼈性论引向神秘主义的“天⼈相应论”。⾃然他教⼈注意存⼼养性,深造⾃得,
⾏有不得,反求诸⼰,要求达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也有他的积极⾯。但他过
分强调⼈的主观精神作⽤,断⾔“万物皆备于我矣,”“浩然之⽓”“⾄⼤⾄刚,以直养⽽⽆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就钻进神秘主义
的死胡同了。
孟⼦在《离娄上》对仁义礼智的解释,突出仁义的地位,礼智的作⽤是在加强仁义的重要性。“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
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斯⼆者是也”。他⼜以⼉童“天⽣”的“爱亲”、“敬长”来说明仁义是天下通
⾏的品德。“孩提之童⽆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从这⾥可以看出,孟⼦反复
强调的“根于⼼”的“四端”,主要是仁义之端。⽽他所说的仁义,其实际内容⼜是儒家所强调的忠孝:“未有仁⽽遗其亲者也,未
有义⽽后其君者也。”这就显⽰出孟⼦要维护的是封建地主阶级“亲亲”、“尊尊”的道德原则。孟⼦特别反对杨朱、墨翟的学说,
他在《滕⽂公下》,痛斥:“杨⽒为我是⽆君也,墨⽒兼爱是⽆⽗也,⽆⽗⽆君是禽兽也。”这也是从尊君、亲亲的⾓度来⽴论
的。既然⼈性天⽣都是善的,仁义礼智等道德都是“根于⼼”的,为什么⼜有⼈发⽣不善的⾏为,不能“居仁由义”呢?这在孟⼦
看来,是由于⼈们追求“利欲”⽽失去“善性”所造成的,不是由于天⽣的不同,是由于环境使其变坏了。“⾮天之降才尔殊也,其
所以陷溺其⼼者然也。”为此,他提倡⽤⾃我修养的办法,把失掉的“善性”找回来。他认为教育的⽬的也是:“⽆他,求其放⼼
⽽已矣。”
孟⼦把“仁义”和“利欲”看成是两种根本对⽴物。他虽然提出⼈⼈皆有善性的主张,⽽实际上却认为“⼩⼈”把“善性”丢掉了,只有
君⼦才把“善性”保持了下来;“庶民去之,君⼦存之。”“君⼦所以异于之者。以其存⼼也。君⼦以仁存⼼,以礼存⼼。”他把“仁
义”“利欲”看成是区分君⼦和⼩⼈,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标志。“欲知舜与蹠之分,⽆他,利与善之间(异)也。”“鸡鸣⽽起,孳
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起,孳孳为利者,蹠之徒也。”基于这种偏见,孟⼦在宣扬他的政治主张时,对国君和国君如何
统治⼈民的侧重点是有所不同的。他向国君宣传“仁义”,“先王之道”,“仁政”;⽽讲到国君怎样统治⼈民时,却说明要给予⼈民
⼀定的物质利益,并强调“教化”,才能巩固统治。
孟⼦仁政论的历史根据是“先王之道”。孟⼦所说的“先王之道”,是指“先王”的政治。他所说的“先王”,是指尧舜禹汤⽂武,⽽⼜
常常以尧舜为代表,所谓“⾔必称尧舜”,“⾮尧舜之道不敢以陈”。孟⼦称颂禹汤⽂武,更称颂尧舜,不仅备极称颂尧舜的道德
品质,⽽且把尧舜作为政治标准、⾏为的楷模。他说:“尧舜,性之也。汤武,⾝之也。五霸,假之也。”⼜说:“规矩,⽅员之
⾄也;圣⼈,⼈伦之⾄也。欲为君,尽君道;欲为⾂,尽⾂道。⼆者皆法尧舜⽽已矣。不以舜之所以事尧事君,不敬其君者
也。不以尧之所以治民治民,贼其民者也。”当孟⼦与⽩圭讨论税制问题时,他认为收税“欲轻之于尧舜之道者,⼤貉⼩貉也;
欲重之于尧舜之道者,⼤桀⼩桀也”。在孟⼦看来,“仁政”,就同规矩、⾳律的功
⽤⼀样,应作为政治的准则。他说:“离娄之明,公输⼦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员。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
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今有仁⼼仁闻⽽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先王之道也。……遵先王之法⽽过
者,未之有也。圣⼈既竭⽬⼒焉,继之以规矩准绳,以为⽅员平直,不可胜⽤也;既竭⽿⼒焉,继之以六律正五⾳,不可胜⽤
也;既竭⼼思焉,继之以不忍⼈之政,⽽仁覆天下矣。故⽈:为⾼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为政不因先王之道,可谓智
乎?”从这⼀⼤段引⽂中可以看出,孟⼦所说的“仁政”,就是“不忍⼈之政”。他⼗分强调“先王之道”,更突出原始社会末期的传
说⼈物尧舜,是为了便于阐发他的政治见解。他说“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是在抬⾼他所理想的仁政的地位。孟
⼦的仁政论及为其所制造的历史根据,正如荀⼦所说是“按往旧造说”⽽他使⽤的⽅法也是牵强的⽐附。
孟⼦提出“先王之道”,是企望⽤“仁政”来矫正当时的政治,他认为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是历史的倒退。他说:“五霸者,三王之
罪⼈也。今之诸侯,五霸之罪⼈也。今之⼤夫,今之诸侯之罪也。”⼜说:“⾃今之道,⽆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朝居
也。”他认为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是治乱的循环。他说:“天下之⽣久矣,⼀治⼀乱。”这种往复循环,⼤约五百年是⼀个周
期。五百年必然要有“圣王”出现,开创太平盛世。在这期间也必然会产⽣辅佐“圣王”的显赫⼈物,所谓“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
间必有名世者”。孟⼦充满信⼼地说“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哉”。好象他就是当时的“名世者”了。在孟⼦看来,治国的道理,古今
没有两样。他说,舜和⽂王,⼀个⽣在东⽅,⼀个⽣在西⽅,两地相隔⼀千多⾥,时代相距⼀千多年,“得志⾏乎中国,若合
符节,先圣后圣,其揆⼀也。”⼜说:“⼈皆有不忍⼈之⼼。先王有不忍⼈之⼼,斯有不忍⼈之政矣。以不忍⼈之⼼,⾏不忍⼈
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孟⼦认为战国时期实现“先王之道”有很好的条件,他说:“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时者也;民之
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饥者易为⾷,渴者易为饮。……当今之时,万乘之国⾏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
半古之⼈,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孟⼦不懂得政治是随着社会经济⽣活的发展⽽变化;他也不懂得原始社会末期⽒族部落
的⾸领尧舜与阶级社会的君主有本质的不同。他企望“先王之道”在战国时期重现,⽽提出历史循环论。社会历史本来是以螺旋
的形式不断的向前发展,⽽孟⼦“五百年必有王兴者”的说法,是把“螺旋”曲解为“循环”。这种治乱更替循环的观点,实际上是认
为历史是变⽽不变,“先王之道”是永恒的真理。这反映出他的历史唯⼼主义的观点。孟⼦是封建地主阶级的思想家。从他“仁
政”的内容及其理论基础“性善论”和历史根据“先王之道”来看,他的出发点是唯⼼主义的,保守的,调和的;但有古代民主的⼀
⾯。那种痛恨暴政,重视⼈民经济⽣活及其在政治上重要性的思想,是有进步意义的。这种思想,在历史上的不同时期
起过不同程度的作⽤,影响是很⼤的。
《孟⼦》⼀书虽属对话体,但篇幅加长,议论增多,不像《论语》那样简括含蓄,⽽是洋洋洒洒,⽓势滔滔。《孟⼦》⽂章的
特点是具有雄辩性,富于逻辑⼒量,利⽤⽣动形象的寓⾔,深⼊浅出地说明道理。《孟⼦》⽂章⽓势磅礴,感情充沛,深为后
代散⽂家推崇。唐宋古⽂⼋⼤家之⼀的苏洵曾说:“孟⼦之⽂,语约⽽意尽,不为巉刻斩绝之⾔,⽽其锋不可犯。”(《上欧阳
内翰第⼀书》)
本文发布于:2023-01-26 16:02: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4075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