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假舆马者

更新时间:2022-11-13 23:33:21 阅读: 评论:0

初中初几决定中考成绩-迟到的英文


2022年11月13日发(作者:敬业福字图)

1

《寡人之于国也》

1.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咚咚地敲着战鼓,(两军的)兵器接触之后,

(有的士兵)丢弃盔甲拖着兵器逃跑。

2.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

笑百步,则何如?

有的人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住,有的人跑了五

十步然后停住。如果凭借跑了五十步的耻笑跑

了一百步的士兵,那么怎么样?

2

3.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不可以!只不过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这也

是逃跑呀。

4.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那就不要希望百姓

比邻国多了。

5.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

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3

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是使百

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百姓对生养死葬

没有不满,这就是王道的开端了。

6.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五亩住宅的场地,把桑树种植在这里,五十

岁的人可以穿丝绸做的衣服了。

7.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

戴于道路矣。

4

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

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须发花白的老人就

不会在路上背着、顶着重物行走了。

8.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

者,未之有也。

七十岁的人穿丝绸做的衣服,吃肉,百姓不

挨饿不受冻,这样却不能称王的,从来没有这

样的情况。

5

9.“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

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

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人死了,却说:‘这不是我的罪过,是年

成不好。’这和把人刺伤并杀了他说:‘这不

是我杀的,是兵器杀的’有什么不同呢?大王

不要归咎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就会来归顺

了。”

《劝学》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

6

于水。

靛青是从蓼蓝里提取的,却比蓼蓝的颜色更

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

2.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

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线,用火烤使它弯曲

成车轮,它的弯度合乎圆规的标准;即使又晒

干,不再挺直,是用火烤使它弯曲成这样的。

3.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

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7

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

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

地学习并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就智慧明

达并且行为没有过错了。

4.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走得快,却能到达千

里远的地方;借助船只的人,不是善于游泳,

却能横渡江河。

5.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8

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

于借助外物罢了。

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

黄泉,用心一也。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却能向

上吃泥土,向下喝泉水,(这是)用心专一(的

缘故)。

《过秦论》

1.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

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9

诸侯恐慌害怕,集会结盟来商议削弱秦国,

不吝惜珍奇贵重的宝器和肥沃富饶的土地,用

来招纳天下的优秀人才,采用合纵的策略缔结

盟约,互相援助成为一体。

2.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流血漂橹。

秦有富余的力量控制并利用他们的弱点,追

赶逃亡的败兵,百万败兵横尸道路,流淌的血

液可以使盾牌漂浮。

3.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震

10

四海。

登上皇位来控制天下,用严酷的刑罚来奴役

天下的百姓,威风震慑四海。

4.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

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收缴天下的兵器,把它们聚集到咸阳,销毁

刀刃和箭头,把它们铸造成十二个铜人,来削

弱天下百姓的力量。

5.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

何。

11

好的将领手执强弩守卫着要害的地方,可靠

的官员和精锐的士卒拿着锋利的兵器,盘问过

往行人。

6.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

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的心思,自认为关中的险固地势、方圆

千里的坚固的城防,是子孙称帝称王万世的基

业。

7.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

而景从。

12

砍断树木作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豪

杰像云一样汇集像回声一样响应,背着粮食像

影子一样跟从他。

8.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

同列,百有余年矣。

然而秦凭借着小小的地方,发展到兵车万乘

的国势,招致八州来归而使六国诸侯都来朝见,

已经一百多年了。

9.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13

一个戍卒发难国家就被毁掉了,自己死在别

人手里,被天下人耻笑,为什么呢?仁义不施

行,攻和守的形势不同了。

《师说》

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在我前面出生的,他们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

早,我跟从他并且以他为老师。

2.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

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也。

14

我学习道理,哪里管他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

小呢?因此无论地位高贵还是低贱,无论年龄

大还是年龄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

在的地方。

3.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

于此乎?

圣人成为圣人的原因,愚人成为愚人的原因,

大概都是出在这里吧?

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15

不懂得断句,不能解答疑惑,有的从师,有

的不从师,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却遗漏

了,我没有看到他们的高明之处。

5.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他与他年龄相近,学问和修养相近,以地位

低的人为师就感到羞耻,以官位高的人为师就

近乎谄媚。

6.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

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16

因此弟子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弟

子贤能,懂的道理有先有后,学问和技艺有专

门研究,像这样罢了。

《论语》

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

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

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

复习了呢?

17

2.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言,节用而爱

人,使民以时。”

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

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

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

不误农时”。

3.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

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

舒适,在做事上机敏,在言语方面谨慎,到有

18

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

了。”

本文发布于:2022-11-13 23:33: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405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水的容重
下一篇:衣字旁加者
标签:假舆马者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