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沁园春·长沙》赏析
一、写作背景:
《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1925年秋所作,这首词最
早发表在1957年《诗刊》1月号。长沙是毛泽东人格形成的
地方,长沙也是中国农村革命的发源地,是毛泽东初期革命
活动的中心。1917年,毛泽东组织新民学会,抱着救国救民
的理想,开展了早期的社会活动,通过在社会中的磨练,他
接受了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1920年,毛泽东再度返
回长沙,那时他已经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1922年,毛
泽东在安顺曾经组织过工人补习学校,同年又领导过长沙土
木工人罢工,促进了湖南省总工会的成立。后来被通缉,在
1925年又辗转回到湖南继续从事革命活动。这年春夏,他回
乡养病时组织农民运动,后又遭湘潭县团防局缉拿。8月28
日,毛泽东在韶山共产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掩护下,摆脱了
敌人的追捕,经长沙等地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
沙,毛泽东重游了学生时代常游的岳麓山、橘子洲等地。时
值而立之年的他,站在橘子洲头,毛泽东回忆自己的前半生,
回忆起1911—1923年在长沙的求学生活和社会活动,想起
其间发生的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五卅惨案及国共合作的领
导权之争,感慨之余,写下这首词,展现出作者的激情壮志
和远大的理想抱负。
二、作品赏析:
2
这首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
生活的回忆,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抒发了对中华民
族前途的乐观主义精神和以天下事为已任的豪情壮志。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桔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
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
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
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一九二五年
词上片前三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时令是深秋,已有寒意,故
称“寒秋”。跟同学少年都不在一起,故称“独立”,与下
片的“同学少年”相应。地点在桔子洲。桔子洲在长沙西面
的湘江中。因此写眼前景物,有“湘江北去”。湘江源出广
西海洋山,向东北流贯湖南省东部,经过长沙,北入洞庭湖。
中间七句“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
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一个“看”
字,总领七句,描绘了独立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
的秋景图。向上看,看到长沙西南的岳麓山和湘江两岸的群
山,山上的枫树,到深秋,经过霜打,枫叶都红了,山上一
3
层层的枫树林,都好像染上了红色。再向下看,“漫江”指
满江的水,“碧透”即深绿透明,水深而清澄,所以称“碧
透”。江上有“百舸争流”。舸(gě):大船。“争流”,
争着流动,指航行。再看生物,向上看,有鹰在广阔的天空
里飞腾;向下看有鱼在清澄的水里游泳。击,搏击,这里状
鹰的飞腾,矫健有力。翔:飞,状鱼游动极其活跃。“浅底”
指水的清澈见底。《水经注·湘江》引《湘中记》:“湘川
清照五六丈,下见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众多动物都
在深秋里争着自由活动。诗人从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选
择了几种典型景物进行描写,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
明。这七句,为下面的抒情提供了背景,烘托了气氛。
后三句“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作者面对
着祖国的壮丽山河,看到众多的动物,在深秋里自由自在地
活动,想到当时人民的苦难,于是诗人惆怅地对着广阔的宇
宙发问道:这个苍茫大地的一切升沉得失,究竟是谁来主宰
的呢?“苍茫”有旷远迷茫的意思,指大地的广阔。大地自
然应该是由人民来主宰的,那才无愧于壮丽的江山。可是在
当时,人民还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重重压迫下,这才是
作者所以感叹发问的原因。在这个发问里面,表现出强烈的
革命精神。
上阕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并
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
4
下片首二句“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从
这种感叹发问里,唤起作者对年轻时的同学少年的革命活动
的怀念。上片跟下片就紧密地联系起来了。作者于1913年
到1918年,在湖南第一师范肄业,常常跟同学在桔子洲一
带游览或游泳,是“携来百侣曾游”,百侣指很多伴侣。“忆
往昔峥嵘岁月稠”,峥嵘,本是形容山的高峻,具有不平常
意,这里指不平常的斗争生活。稠,本指密,这里指丰富。
作者在1917年发起组织新民学会,于1918年4月18日正
式成立。当时入会的有蔡和森、何叔衡、陈昌、张昆荣、罗
学瓒诸。会上通过了一个由作者起草的章程,大意是要
有远大的志向,为国家民族办事。学会会员到五四运动时曾
发展到七八十人。在这一段时期里,作者和他的同学进行了
各种反对军阀的斗争。
中间七句“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
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一个“恰”
字统领,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
迈气概。当时这些“同学少年”,“恰”刚好,“风华正茂”,
风采才华正在丰盛的时候。“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他们
都是学生,意气奔放,劲头正足。意气指激昂的气概。挥斥:
犹奔放。《庄子·田子方》:“挥斥八极。”郭象注:“挥
斥,犹纵放也。”遒(qiú):强劲。“指点江山”,指议论
国事;“激扬文字”,指写出激浊扬清的文章;激浊,指攻
5
击恶浊的,扬清,指表扬善良的。如1915年9月,袁世凯
准备称帝,湖南军阀汤芗铭积极拥戴袁世凯,禁止反袁。作
者印发反对袁世凯称帝的小册子,人心大为振奋。又如1919
年年底,湖南开展赶走军阀张敬尧运动,作者是这个运动的
领导者之一。第一师范学生的每次爱国运动,同军阀作斗争,
作者是主要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粪土当年万户侯”,把当
时的反动军阀看得跟粪土一般;粪土,指秽土。古代的万户
侯,用来比当时的军阀。
末三句“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又是表
现同学少年的精神风貌的一件事。作者自注:“击水:游泳。
那时初学,盛夏水涨,几死者数。一群人终于坚持,直到隆
冬,犹在江中。当时有一篇诗,都忘记了,只记得两句:“自
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水击三千里,用《庄子·逍
遥游》中的寓言,鹏起飞时,用翅膀在水上扑击了三千里路
才飞上九万里的高空。这里用“水击三千里”来比同学少年
在游泳的豪情壮志,夸张地说击水的浪花可以阻遏一切如飞
前进的船。
下阕回忆了往昔峥嵘岁月,表现了诗人和战友们为了改
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形象含蓄地给出
了“谁主沉浮”的答案: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已任、
蔑视反动统治者、敢于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
三、写作特色:
6
这首词的描写景物、回忆往事,运用了对偶和对照的写
法。“万山红遍”跟“漫江碧透”是对偶也是对照,这是用
不同的颜色来构成鲜明的色彩。“鹰击”和“鱼翔”,是对
偶也是对照,这是用不同生物的同样活跃来说明“万类霜天
竞自由”的意思。“指定江山”跟“激扬文字”是对偶,来
加强“粪土当年“万户侯”的革命精神。这里还暗用对照手
法,革命的少年跟反动的万户侯相对照,万类的竞自由跟人
民的被压迫(这在词里没有说出,但从”谁与沉浮“里透露
出来)相对照。通过对偶写江山的壮丽,写万类霜天竞自由;
通过对照写人民被压迫的痛苦。这里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并
由爱国转到关心祖国的命运上,关心祖国人民的命运上,转
到革命青年的革命斗争生活上,层层深入,表现出革命战斗
精神。
再就用词和写景方面说,像“鹰击”“鱼翔”,唤起我们
想到《诗经·大雅·旱麓》:“鸢飞戾(至)天,鱼跃于渊”,
写“鸢飞”“鱼跃”的活跃。在这首词里改为“鹰击”“鱼
翔”,来比“万类霜天竞自由”,意义更为深刻了。这是新
的创造。再像王夫之在《姜村诗话》里讲“以乐景写哀,以
哀景写乐,则倍增其哀乐。”这词说“怅廖廓”,作者的心
情是惆怅的,写江山的壮丽,那末壮丽的景物同惆怅的心情
不一致,达到倍增其哀乐的效果。越写山河的壮丽,越使人
感到人民不能主宰大地的可悲,越感到革命的必要,作者正
7
从这不一致中突出了强烈的革命精神。
四、毛泽东与胡适的两首《沁园春》比较:
胡适一生学而无术,尤其不懂诗词。但是,他却曾经与
人争论,认为毛泽东不会写诗词。其实若以诗词而论,胡适
之诗词与毛泽东相比,差距不可以道里计。
胡在20世纪初也写过一首《沁园春》。不怕不识货,
就怕货比货。不妨以之与毛泽东的这首《沁园春》放在一起,
两相比较一下。胡适1917年作的《沁园春》咏俄罗斯二
月革命:
客子何思?冻雪层冰,北国名都。想乌衣蓝帽,轩昂少
年,指挥杀贼,万众欢呼。去独夫“沙(皇)”,张自由帜,
此意于今果不虚。论代价,有百年文字,多少头颅?冰
天十万囚徒,一万里飞来大赦书。本为自由来,今同他去;
与民贼战,毕竟谁输!拍手高歌,“新俄万岁”。狂态君休
笑老胡。从今后,看这般快事,后起谁欤?
胡适此词作于1917年俄国推翻沙皇政府的二月革命
爆发之际,故题名“新俄万岁”,登载在当年的《新青年》
月刊三卷四号(民国六年六月一号)。
但是,此词意境浅薄,用语生涩拗口,例如“本为自由
来,今同他去;与民贼战,毕竟谁输!拍手高歌,新俄万岁”!
什么“去独夫“沙(皇)”,张自由帜,此意于今果不虚。”
8
——乃是以政治口号直接入词,堪称20世纪流行的政治标
语诗体的开山之作。
古人云:诗言志,歌咏言,而诗如其人。毛泽东,人中
之龙,中国历史中第一大英雄也。万机之暇偶以诗词为余事,
而其诗词则多为言志之作。以毛泽东早期词作《沁园春·长
沙》与胡适之作相比,高下立判。
胡适与毛泽东的两首“沁园春”词,都写于20世纪初
叶。但是可以看出,无论是以思想内涵还是文学词章比照,
这两首词根本不在一个数量级上,相差不可以道里计。
胡词气势孱弱,想象乏力,文辞生硬。其词既无“怅寥
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雄伟意象,也不具有“书生
意气”,无力“挥斥方遒”“粪土当年万户侯”,更不配“指
点江山,激扬文字”。
而毛泽东早年的这首《沁园春》却意象雄伟,意味深长。
当时的毛泽东还是名不见经传的一个草根小人物,一介平
民。但是“栖凤枝头犹软弱,化龙形态已依稀”。正是写完
此词后,毛泽东永远地告别了他的家园,走向革命,走向政
治,走进历史,而且开始创造历史!
胡适那种酸人酸语,与青年毛泽东欲主宰天地,力挽沉
浮的气概,岂可以同日而语!
附
和毛词《沁园春·长沙》
9
苦乐耕耘,重担肩挑,赤膊汗流。历晴空日丽,金晖耀
野;幼芽叶嫩,玉露盈眸。蓓蕾初开,冰霜突降;桃李寒侵
心被揪。除污秽,伴锤镰摧瘴,雷震深秋。春回鸟语枝
头,有追梦吟蛰迷唱酬。见书山翰苑,蹊飞身影;风朝雨夕,
墨沃沙丘。杨柳垂青,鱼虾戏浪,逐霭驱云舞鹭鸥。操觚咏,
喜江天澄碧,绿满神州。
本文发布于:2023-01-26 15:03: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4047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