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
课外古诗词诵读《峨眉山月歌》
一、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
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
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
《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
《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二、创作背景
这首诗出自《李太白全集》卷八,是李白年轻时的作品。峨眉山是蜀中大山,也是
蜀地的代称。李白是蜀人,因此峨眉山月也就是故园之月。此诗是李白初离蜀地时
的作品,大约作于开元十三年(725年)以前。
三、理解诗义
注释
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县西南。
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影:月光的影子。
平羌:即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源出四川芦山,流经乐山汇入岷江。
夜:今夜。发:出发。
清溪:指清溪驿,属四川犍为,在峨眉山附近。
三峡: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今在四川、湖北两省的交界处。一说指四川
乐山的犁头、背峨、平羌三峡,清溪在黎头峡的上游。
君:指峨眉山月。一说指作者的友人。
下:顺流而下。
渝州:治所在巴县,今重庆一带。
译文:半轮明月高高悬挂在峨眉山前,平羌江澄澈的水面倒映着月影。夜间乘船出
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只能依依不舍顺江去向渝州。
四、作品赏析
此诗是作者李白于开元十三年(725)出蜀途中所作。这首诗意境明朗,语言浅
近,音韵流畅。全诗意境清朗优美,风致自然天成,为李白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前两句是说,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
秋月。
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秋
高气爽,月色特别明亮。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月只“半
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在峨眉山的东北有平羌江,即今青衣江,源
出于四川芦山县,流至乐山县入岷江。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
动句式,是说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定位观水中月
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不动的。“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观者顺流而下,
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境。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
夜行船之事。意境空灵入妙。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后两句是说,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
三峡。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
次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正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
去。这位“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江
行见月,如见故人。然而明月毕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了。末句“思君不见下渝州”,表达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可谓语短情长。
诗中连用了五个地名,构思精巧,不着痕迹,诗人依次经过的地点是:峨眉山──平
羌江──清溪──三峡──渝州,诗境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
除“峨眉山月”以外,诗中几乎没有更具体的景物描写;除“思君”二字,也没有更多的
抒情。然而“峨眉山月”这一集中的艺术形象贯串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触媒。由它
引发的意蕴相当丰富:山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愈加深
沉。明月可亲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接,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征。凡咏月处,皆抒发
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连用五个地名,精巧地点出行程,既有“仗剑去国,辞亲
远游”的豪迈,也有思乡的情怀,语言流转自然,恰似“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本来,短小的绝句在表现时空变化上容易受到限制,因此一般写法是不同是超越时
空。但这首诗在时间和空间跨度上达到了驰骋自由的境地,二十八个字中出现了五
个地名,共计十二个字,这在万首唐人绝句中是仅见的,人们不但不感到重复,而
且认为是绝唱,其原因就在于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江行的经验和思友之情,无处不
贯穿着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它把广阔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统一起来。
其次地名的处理也富有变化。“峨眉山月”、“平羌江水”是地名附加于景物,是虚用;
“发清溪”、“向三峡”、“下渝州”则是实用,在句中的位置也有不同,所以读起来就觉
得不着痕迹,自然入妙。
五、课文主题
这首诗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全诗用了五个地名,通过山月和江水展现
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抒发了作者离乡江行思友之情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江南逢李龟年
一、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
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
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
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
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二、创作背景
此诗大概作于公元770年(大历五年)杜甫在长沙的时候。安史之乱后,杜甫漂
泊到江南一带,和流落的宫廷歌唱家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第频
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而感慨万千写下这首诗。
三、理解诗义
【注释】
李龟年: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的著名乐师,擅长唱歌。因为受到皇帝唐玄宗的宠
幸而红极一时。“安史之乱”后,李龟年流落江南,卖艺为生。
岐王: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名叫李范,以好学爱才著称,雅善音律。
岐王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名叫李范,以好学爱才著称,雅善音律。
寻常:经常。
崔九:崔涤,在兄弟中排行第九,中书令崔湜的弟弟。玄宗时,曾任殿中监,出
入禁中,得玄宗宠幸。崔姓,是当时一家大姓,以此表明李龟年原来受赏识。
江南:这里指今湖南省一带。
落花时节:暮春,通常指阴历三月。落花的寓意很多,人衰老飘零,社会的凋弊
丧乱都在其中。
君:指李龟年。
【译文】
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
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熟。
四、作品赏析
诗是感伤世态炎凉的。李龟年是唐玄宗初年的著名歌手,常在贵族豪门歌唱。杜
甫少年时才华卓著,常出入于岐王李隆范和中书监崔涤的门庭,得以欣赏李龟年
的歌唱艺术。诗的开首二句是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寄寓诗人对开元初年鼎
盛的眷怀;后两句是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仅仅四句却概括了整个
开元时期(注:开元时期为713年—741年)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语极平淡,
内涵却无限丰满。
李龟年是开元时期“特承顾遇”的著名歌唱家。杜甫初逢李龟年,是在“开口咏
凤凰”的少年时期,正值所谓“开元全盛日”。当时王公贵族普遍爱好文艺,杜
甫即因才华早著而受到岐王李隆范和中书监崔涤的延接,得以在他们的府邸欣赏
李龟年的歌唱。而一位杰出的艺术家,既是特定时代的产物,也往往是特定时代
的标志和象征。在杜甫心目中,李龟年正是和鼎盛的开元时代、也和他自己充满
浪漫情调的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紧紧联结在一起的。几十年之后,他们又在江南
重逢。这时,遭受了八年动乱的唐王朝业已从繁荣昌盛的顶峰跌落下来,陷入重
重矛盾之中;杜甫辗转漂泊到潭州,“疏布缠枯骨,奔走苦不暖”,晚境极为凄
凉;李龟年也流落江南,“每逢良辰胜景,为人歌数阕,座中闻之,莫不掩泣罢
酒”(《明皇杂录》)。这种会见,自然很容易触发杜甫胸中原本就郁积着的无
限沧桑之感。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诗人虽然是在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
触,流露的却是对“开元全盛日”的深情怀念。这两句下语似乎很轻,含蕴的感
情却深沉而凝重。“岐王宅里”、“崔九堂前”,仿佛信口道出,但在当事者心
目中,这两个文艺名流经常雅集之处,是鼎盛的开元时期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的
集中的地方,它们的名字就足以勾起诗人对“全盛日”的美好回忆。当年诗人出
集中的地方,它们的名字就足以勾起诗人对全盛日的美好回忆。当年诗人出
入其间,接触李龟年这样的艺术明星,是“寻常”而不难“几度”的,多年过后
回想起来,简直是不可企及的梦境了。这里所蕴含的天上人间之隔的感慨,读者
是要结合下两句才能品味出来的。两句诗在迭唱和咏叹中,流露了诗人对开元全
盛日的无限眷恋,犹如要拉长回味的时间。
梦一样的回忆,毕竟改变不了眼前的现实。“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
君。”风景秀丽的江南,在承平时代,原是诗人们所向往的作快意之游的所在。
诗人真正置身其间,所面对的竟是满眼凋零的“落花时节”和皤然白首的流落艺
人。“落花时节”,如同是即景书事,又如同是别有寓托,寄兴在有意无意之
间。这四个字,暗喻了世运的衰颓、社会的动乱和诗人的衰病漂泊,但诗人丝毫
没有在刻意设喻,这种写法显得特别浑成无迹。加上两句当中“正是”和“又”
这两个虚词一转一跌,更在字里行间寓藏着无限感慨。江南好风景,恰恰成了乱
离时世和沉沦身世的有力反衬。一位老歌唱家与一位老诗人在飘流颠沛中重逢
了,落花流水的风光,点缀着两位形容憔悴的老人,成了时代沧桑的一幅典型画
图。它无情地证实“开元全盛日”已经成为历史陈迹,一场翻天覆地的大动乱,
使杜甫和李龟年这些经历过盛世的人,沦落到了不幸的地步。感慨是很深的,但
诗人写到“落花时节又逢君”,却黯然而收,在无言中包孕着深沉的慨叹,痛定
思痛的悲哀。这样“刚开头却又煞了尾”,连一句也不愿多说,显得蕴藉之极。
清代沈德潜评此诗:“含意未申,有案未断。”诗人这种“未申”之意对于有着
类似经历的当事者李龟年,是不难领会的;对于后世善于知人论世的读者,也不
难把握。像《长生殿·弹词》中李龟年所唱的“当时天上清歌,今日沿街鼓板”,
“唱不尽兴亡梦幻,弹不尽悲伤感叹,凄凉满眼对江山”等等,尽管反复唱叹,
意思并不比杜诗更多,倒很像是剧作家从杜甫的诗中抽绎出来的一样。
四句诗,从岐王宅里、崔九堂前的“闻”歌,到落花江南的重“逢”,“闻”、
“逢”之间,联结着四十年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尽管诗中没有一笔正面涉及
时世身世,但透过诗人的追忆感喟,却表现出了给唐代社会物质财富和文化繁荣
带来浩劫的那场大动乱的阴影,以及它给人们造成的巨大灾难和心灵创伤。可以
说“世运之治乱,华年之盛衰,彼此之凄凉流落,俱在其中”(孙洙评)。正如
同旧戏舞台上不用布景,观众通过演员的歌唱表演,可以想象出极广阔的空间背
景和事件过程;又像小说里往往通过一个人的命运,反映一个时代一样。这首诗
的成功创作表明:在具有高度艺术概括力和丰富生活体验的大诗人那里,绝句这
样短小的体裁可以具有很大的容量,而在表现如此丰富的内容时,又能达到举重
若轻、浑然无迹的艺术境界。
五、课文主题
全诗语言极平易,而含意极深远,包含着非常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表达了时世凋
零丧乱与人生凄凉飘零之感。
本文发布于:2023-01-26 12:31: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3977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