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3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书笔记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后感篇一
初读《朝花夕拾》时,我十分喜爱鲁迅笔下的那个丰富多姿的儿童世界,
描写得最详细的莫过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小时候在百草园里捉虫捕
鸟等干的一切趣事,充满童真童趣,生气盎然。文中,充分描绘出百草园这个
荒原充满着无限的乐趣,那儿有“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
树,紫红的桑椹;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
(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这里无疑不是一座儿童的乐园,无
一不充满生气,无一不充满快乐,难怪鲁迅先生喜欢这儿了。再次读后,从中
又看出了作者对一些为人处事的批判和对当时封建思想习俗的批判。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后感篇二
拥有无限童真,获得许多童趣,享受缤纷童年——题记
童真是每个孩子拥有的钥匙,童趣是每个孩子寻宝的道路,童年是每个孩
子最宝贵的宝藏。
孩子的童真使他们获得童趣的基本,他们善于用他们那发现的眼与童真的
心去观察,去发现,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会获得成长,还会学到很多知识,增长
经历,这些探索的过程和所得,都将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成为我们人生中
宝贵的一部分。
在用童真的心发现后就会获得我们的童趣,或许这些在大人们的眼中是幼
稚甚至是无知的,但是我们却乐在其中,不是吗?这是因为我们那童真的心和
丰富的想象力带给我们的是与别人不同的感受,是与众不同的思想与思考方
式。虽然别人或许不赞同我们的看法,但是这就是我们自己的童趣
在童趣中我们享受了我们最珍贵的童年,也是我们最宝贵的时光,我们要
珍惜我们的童年,让我们不留遗憾地度过童年,在以后回想起现在,一定会充
满微笑。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文篇三
从百草园到教室(仿写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我们的校园里有一个小园子,入口处的牌匾上刻着三个清晰的大字“百草
第2页共3页
园”。
不必说高大的梧桐树,翠绿的竹叶,金黄的金桔,窄窄的铁桥;也不必说
辛勤的蜜蜂在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与人作伴,一只白鸽似是被人所惊,
“嗖”的一下冲进了天空。单说这小小的水池,就有无限乐趣。
看!这池水虽是青绿色的,但却十分清澈,连沉入水中的盆瓦、泥沙都能
看得一清二楚;透过青绿地池水,我们仍能知道,这落入池中的圆盆原本是米
白的,现在却像是溅上了墨汁,表面上有了几个黑斑;靠岸的水面上生出了一
层薄薄的植物,似是青苔,又好像浮萍。
姑娘们都是爱美的,闹着,跑着来到花丛中,挑出几朵颜色不一的五色
梅,插在头发里看着池水里自己的倒影,学着古代女子梳妆打扮,仿佛又回到
了小时候,“咯咯咯”地笑着;男孩们对这些一点儿也不感兴趣,他们就站在
铁桥上,望着青绿的池水,吐露出自己童年时的一件件“糗事”,让人发笑。
玩罢,笑罢,也该回教室了。打扮过后的我们,纷纷将发间的花儿拿下,
把上边的小花聚在手心里,又向空中抛去,来了个“仙女散花”;男孩儿们就
在这“仙女散花”中,领着我们,踏上了归途。
一路上,我们几个伙伴依旧说说笑笑,路边的绿叶好似正在倾听着我们的
故事,树上的花儿仿佛也在对我们笑。
我们几个刚回到座位上,铃声就响起来了。又是新的一节课。我们几个伙
伴正巧对上了眼,相视一笑。
刚刚的笑声会永远在我们心中回荡,回荡……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文篇四
不必说崎岖的小路,潺潺的流水,高大的假山,飘香的桂花树;也不必说
鱼儿在水底自由自在地嬉戏,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但是周围小小的草丛一
片,就有无限趣味。蟋蟀们在这里开演唱会,蚂蚱们在这里练习跳远,同学们
在这里玩耍。翻开泥土来,有时会遇见蚯蚓,还有西瓜虫,倘若用手指按住它
的尾巴,它便会蜷缩成一团,把自己盘成一个球,等危险过去后才慢慢放松下
来。如果不怕脏,还可以从地上捡到只剩脉络的树叶,样子比普通的树叶要好
看得多,放在太阳底下一照,好看极了。
第3页共3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书笔记篇五
对这篇文章,对于我来讲非常有趣。的确,初读此文,最大的感受就是这
个“趣”。
渐渐地,我感受到了文章的气息,“鲁迅式”的写作手法的确巧妙,我竟
有两种不同的感受!
第一种是:鲁迅认为在“百草园”和在“三味书屋”一样快乐,玩耍有玩
耍的乐趣,学习更有学习的乐趣。使人全文感受到了鲁迅对童年时光的留恋与
爱恋。
但是,当时的教育是封建的,所以,第二种就是:鲁迅用在“百草园”的
无忧无虑、自由自在,来反衬“三味书屋”的封建,从而批判封建的教育。
对于我个人来讲,我更相信第二种,鲁迅,这位民主战士不就是用笔当武
器,一直为改善人民的生活和精神,日复一日、锲而不舍的奋斗吗?就手法而
言,这种反衬、暗讽的手法更符合鲁迅。
但是,我更愿意相信第一种,我希望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所有的孩子们
都能享受到科学的教育,都能感受到童年的快乐。
这是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也是我认为最值得人们回味的。
当然,鲁迅先生描写“百草园”的方法却让我获益颇多。例如:鲁迅对百
草园的描写不仅细致入微,但却不显得“散”,因为他是按层次描写,使人理
所应当的进入情境。另外,他用了多种感官,有看到的、听到的还有问到的。
正是这样,人们不仅感受到了百草园的生机,更赞叹鲁迅先生的高明。
通过读鲁迅的文章,不仅有文学上的收获,更是一种心灵的洗礼,洗掉现
代的虚伪,重新听听最真诚、最感人的东西;重新感受人类的智慧。
本文发布于:2023-01-26 12:22:1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3974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