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元宵节快乐的动态图片

更新时间:2023-01-26 11:00:38 阅读: 评论:0

杭州市2019年中考数学答案-都道是金玉良缘


2023年1月26日发(作者:借方和贷方)

作为⼀名⽆私奉献的⽼师,常常要写⼀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

点,进⽽选择恰当的教学⽅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是店铺帮⼤家整理的⼩学元宵节教案(通⽤6

篇),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学元宵节教案1

〖教学⽬标〗

1、抄写6个单韵母。

2、学习填写《偏旁表》。

3、⿎励学⽣了解更多有关元宵节的知识和习俗。

〖教学过程〗

⼀、了解灯谜、⾃读课⽂《元宵节》,试编谜语

1、学过了元宵节这⼀单元的两⾸⼉歌,能说⼀说你对元宵节的了解吗?

2、元宵节还有⼀个有趣的活动就是猜灯谜,灯谜就写在各种五彩的花灯上,它可以供⼈们观赏、猜

测,可有趣了。看花灯时,你发现这些灯谜了吗?请⼤家猜⼀猜。

3、⽼师这⾥就有⼏条谜语,(课件出⽰花灯,上⾯有灯谜)聪明的⼩朋友,准能猜中。

⼩鱼花灯:⼀群⼩孩排成队,⼿拉⼿⼉臂挽臂。碰上⽕星就散开,噼噼啪啪叫声脆。(谜底:鞭炮)

⼭⽺花灯:⼀群⼩⽩鹅,纷纷跳下河。个个能浮⽔,全都上餐桌。(谜底:⽔饺)

[教师放慢读谜语的速度,可⽰意学⽣会读的地⽅和⽼师⼀起读,这也是⼀个识字的过程,以猜灯谜

形式激发学⽣识字的兴趣,体验语⽂就在⽣活中。]

4、我们的好朋友丁丁也喜欢猜谜语,你想知道丁丁猜的谜语是什么吗?借助拼⾳⾃⼰来读读课⽂

《猜灯谜》。

5、和⼩组内同学合作读⽂章,订正读⾳。并找到丁丁猜的谜语,想想为什么是元宵。

6、(课件再出⽰⼀个花灯,上⾯写着课⽂中的谜语。)请知道的学⽣或教师讲讲元宵的制作过程。

7、齐读谜语,争取记住它,回家说给⼩伙伴或爸爸妈妈听。

[课⽂中谜语语句优美、形象。以多读、多记的⽅式⿎励学⽣积累。从学期初随学随记,形成积累,

形成学习语⽂的良好习惯。]

8、像丁丁那样也编个谜语。⼩组合作,全班交流。

⼆、仿造句⼦说⼀说

1、元宵节的晚上,丁丁的全家⼈在⼀起看电视、猜灯谜。你能像他这样也来说⼀说吗?(课件同时

出⽰例句:元宵节的晚上,全家⼈⼀起看电视。)

1、元宵节的晚上,______在⼀起______。

2、换个时间,再来说⼀说。______,______在⼀起_____。

三、⼝语交际

1、过年时,家⼈在⼀起多快乐。⼝当、⼝当、⼝当,门敲响了,客⼈来了。猜猜他会是谁呢?

2、你要怎样招待他呢?(学⽣各抒⼰见)

3、和⼩组内同学演⼀演。

4、全班汇报。其他同学做⼩评委评⼀评,请扮演⼩客⼈的同学来谈谈感受。

评出最热情的⼩主⼈,最有礼貌的⼩客⼈。

四、作业

元宵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关于它还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和传说。课后同学们可以多收集⼀些资

料,讲给⼤家听。

⼩学元宵节教案2

活动⽬标:

1、学习⽤湿糯⽶粉搓元宵并能团得较圆。

2、能感受到元宵节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请⼩学⽣收集花灯,布置活动室。

2、⽤湿糯⽶粉适量,消毒过的盘⼦⼀组⼀个。

3、⼩学⽣⽤肥皂洗净双⼿。

活动过程:

⼀、观赏花灯,感知元宵节。

1、⼩学⽣⾃由观赏花灯,相互欣赏。

2、引发⼩学⽣讨论:为什么现在要玩花灯?

3、⼩结:元宵节这⼀天,⼤家都要看花灯、玩花灯、做元宵、吃元宵。

⼆、引导⼩学⽣搓元宵。

1、⽼师介绍做元宵的材料,湿糯⽶粉。

2、讨论制作⽅法引导⼩学⽣将湿糯⽶粉搓成长条,再分成⼀段⼀段的,最后将每⼀段搓圆。

三、⼩学⽣操作。

⽼师将湿糯⽶粉分给⼩学⽣,让⼩学⽣⾃⼰动⼿操作。提醒⼩学⽣不能把元宵掉到地上,以免弄脏。

然后将⼩学⽣做好的元宵送到厨房请师傅帮助煮沸熟。

⼩学元宵节教案3

教学⽬的:

1、通过资料交流让学⽣了解中国传统节⽇的由来、风俗,通过赏花灯、猜灯谜,让学⽣体验、熟悉

我国传统的元宵节活动的热闹氛围,亲⾝感受到中华民族⽂化的魅⼒所在。

2、在元宵节活动中能表现出探究的意识,发现元宵节活动的新鲜事,有趣事;学习收集与元宵节活

动相关的资料,锻炼学⽣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络、他⼈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

教学过程:

⼀、解释“元宵”的含义

1、同学们,你们知道星期天是什么⽇⼦吗?

2、有谁知道“元宵”⼀词的含义呢?

农历正⽉⼗五⽇,是中国的传统节⽇元宵节。正⽉为元⽉,古⼈称夜为"宵",⽽⼗五⽇⼜是⼀年中第

⼀个⽉圆之夜,所以称正⽉⼗五为元宵节。⼜称为"上元节"。

⼆、了解元宵节的由来

1、那么元宵节是怎么来的呢?

学⽣交流。

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据说是汉⽂帝时为纪念"平吕"⽽设。汉惠帝刘盈死后,吕后篡权,吕⽒宗族把持

朝政。周勃、陈平等⼈在吕后死后,平除吕后势⼒,拥⽴刘恒为汉⽂帝。因为平息诸吕的⽇⼦是正⽉⼗五

⽇,此后每年正⽉⼗五⽇之夜,汉⽂帝都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纪念。并把正⽉⼗五⽇定为元宵节。汉

武帝时,"太⼀神"的祭祀活动在正⽉⼗五。司马迁在"太初历"中就把元宵节列为重⼤节⽇。

三、知晓元宵节的习俗

学⽣交流。

(⼀)我国民间有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民间相传,元宵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昭王。某个正⽉⼗五

⽇,楚昭王经过长江,见江⾯有漂浮物,为⼀种外⽩内红的甜美⾷物。楚昭王请教孔⼦,孔⼦说"此浮萍

果也,得之主复兴之兆"。元宵和春节的年糕,端午节的粽⼦⼀样,都是节⽇⾷品。吃元宵象征家庭象⽉

圆⼀样团圆,寄托了⼈们对未来⽣活的美好愿望。元宵在南⽅称"汤圆"、"圆⼦"、"浮圆⼦"、"⽔圆",由糯

⽶制成,或实⼼,或带馅。馅有⾖沙、⽩糖、⼭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

(⼆)元宵节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五⽇为上元节,七⽉⼗五⽇为中元节,⼗⽉

⼗五⽇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元宵节燃

灯放⽕,⾃汉朝时已有此风俗,唐时,对元宵节倍加重视;在元宵节燃灯更成为⼀种习俗。唐朝⼤诗⼈卢

照邻曾在《⼗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悬。"元宵节燃灯的习俗,

经过历朝历代的传承,节⽇的灯式越来越多,灯的名⽬内容也越来越多,有镜灯、凤灯、琉璃灯等等。元

宵节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三)"猜灯谜"⼜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都临安每逢元宵节

时制迷,猜谜的⼈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的彩灯上供⼈猜。因为谜语能

启迪智慧⼜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

动。那就是"⾛百病"⼜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他们结伴⽽⾏或⾛墙边,或过桥过⾛郊外,⽬

的是驱病除灾。

(四)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踩⾼跷、

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等活动。

四、赏花灯,猜灯谜

1、学⽣相互欣赏各⾃的花灯,教师引导学⽣⽤连贯的语⾔介绍⾃⼰花灯的形状、颜⾊、名称、制作

⽅法及特别之处等;评选出最能代表班级⽔平的花灯。

2、猜灯谜。

五、畅谈元宵节的意义

1、同学们,你们将如何度过这次元宵节呢?

2、学⽣畅谈

六、作业

1、周⽇,元宵节,学⽣与⽗母、长辈⼀吃元宵、观赏电视元宵庆祝晚会,让他们感受⼀下渐渐淡去

的年味,体验元宵节的快乐;

2、拍⼀张团圆照。选出5张最温暖⼈⼼的“团圆照”,在3⽉展板上予以展⽰。

七、⼩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学元宵节教案4

教学⽬的:

1、引导学⽣了解元宵节的风俗习惯,并通过欣赏,感受元宵节热烈的⽓氛,培养热爱中华民族⽂化

的情感。

2、引导学⽣进⾏彩灯的设计制作,并布置展⽰。

教学重点:

了解元宵节习俗,欣赏彩灯并学习设计制作彩灯。

教学难点:

引导学⽣掌握彩灯的基本制作⽅法并能较好地完成作品。

教学过程:

第⼀课时

⼀、组织教学

⼆、激趣导⼊:

1、引导学⽣欣赏各种花灯图⽚,并说说⾃⼰的感受

(1)花灯美吗?为什么美?

(2)各有什么特点?

(3)你还见过什么样的花灯?

2、请学⽣说说元宵节的来历及有关元宵节的传说

正⽉是农历的元⽉,古⼈称夜为“宵”,所以称正⽉⼗五为元宵节。正⽉⼗五⽇是⼀年中第⼀个⽉圆之

夜,也是⼀元复始,⼤地回春的夜晚,⼈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称为“上元

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悬的夜晚,⼈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庆贺。出门赏⽉、燃灯

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3、让学⽣拿出⾃⼰带来的花灯,引导他们观察:

(1)花灯的制作材料

(2)花灯的基本结构

(3)花灯的⼏种制作⽅法,不同材料有不同的制作⽅法

第⼆课时

⼀、与学⽣⼀起探讨、演⽰菱形花灯的制作过程和⽅法

1、演⽰制作⽅法、过程

2、你认为还可以怎样制作更漂亮或更简便?

⼆、学⽣分组进⾏讨论、设计,合作

三、课堂⼩结

1、请学⽣谈谈本组制作思路

2、互相参观提看法:造型⾊彩设计理念

3、交流好的制作放

四、继续制作完成

五、作品展览,评议

六、课堂延伸

除了⽤纸质来做,还可以⽤什么材料来做?⽐如:釉⼦⽪、废弃物等

欣赏国外的各种灯饰作品!

⼩学元宵节教案5

活动⽬的:

1、让⼩学⽣学习运⽤重叠折剪的机能制作华灯。

2、让⼩学⽣在活动中相互交流,体验元宵节的民俗风情,感受⽣活美。

活动准备:

收集花灯、剪⼑、胶⽔、针、线

活动过程:

1、以“元宵节闹花灯”为题,引导⼩学⽣观赏花灯。

2、讨论:

(1)花灯美吗?美在哪⾥?

(2)若是想制作花灯,要⽤到哪些出来材料?

3、请⼩学⽣⽤完整话回答讨论的结果。

4、师讲解制作步骤,重点强调折时要⽤⼿将折痕按平,⼏层纸张要捏紧。

5、师提出制作要求:

(1)⼩⼼使⽤剪⼑,胶⽔不要粘太多。

(2)⼤胆制作,看谁的花灯美。

6、⼩学⽣动⼿,师巡视帮助能⼒弱的⼩学⽣完成作品。

7、让⼩学⽣把制作的花灯悬挂起来,互相观赏评价。

活动结束:

⼩朋友⼀起欣赏。

鲁达当和尚(打⼀成语)。谜底:半路出家

哑巴打⼿势(打⼀成语)。谜底:不⾔⽽喻

娄阿⿏问卦(打⼀成语)。谜底:做贼⼼虚

超级好⽛刷(打⼀成语)。谜底:⼀⽑不拔

猫狗像什么(打⼀成语)。谜底:如狼似虎

电锯开⽊头(打⼀成语)。谜底:当机⽴断

空对空导弹(打⼀成语)。谜底:见机⾏事

⼩学元宵节教案6

教学⽬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字;理解24个新词语的意思;会⽤“不由得”、“要是”各写⼀句话。

2、学会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给课⽂分段。

3、会按照课后思考题边读边思学习课⽂,理解内容。

4、有感情地朗读课⽂。

5、感受热爱军属⽼奶奶的思想感情,初步养成热⼼为军属做有益的事的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数学重点:会按照课后思考题边读边思学习课⽂。

教学难点:理解课后题中的两个长句的意思,感受⼈物的思想品质。

第1课时

(⼀)教学⽬标

1、学会本课14个⽣字,理解“元宵、⼀年⼀度、愣住、惦记”等词语的意思。

2、学会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给课⽂分段。

3—理解课⽂第⼀段。

(⼆)教学过程

1、揭⽰课题。

(1)出⽰课题,读⼀读,认识“宵”,查字典理解“宵“在词浯中的意思,说说元宵节是指哪⼀天?

(2)这节课我们⼀起来看看在元宵灯会上发⽣的⼀件感⼈的事情。

2、听课⽂录⾳思考课后问题1,感知课⽂内容。

3、⾃学课⽂。

(1)读通课⽂,⽣字多读⼏遍,记字形。

(2)划出⽣字所在的词语,想想词义,完成课后作业1。

4、检查⾃学。

(1)认读⽣字、新词、正⾳。

(2)识记字形,提出难写、易错的字。重点指导:郎、鹤、牌、属。

(3)交流课堂作业1,并说说还学懂了哪些词语的意思。

5、指导分段。

(1)再读课⽂,找到与课后问题相对应的内容。

(2)课⽂开头、结尾分别写了什么?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分段。(说分段理由。)

6、学习第⼀段。

(1)指名读第⼀段,学⽣边听边想象雪后夜晚的景⾊。

(2)⽤⾃⼰的话描述当时的景⾊。

(3)出⽰句⼦:“天上挂着明⽉,地上泻满银辉。”

①给“泻”换个词。

②对⽐读⼀读体会“泻”在句⼦中表现出的动态美。

(4)有感情地读第⼀段。

7、作业。

(1)抄写⽣字、词语。

(2)课堂作业第2题。

第2课时

(⼀)教学⽬标

1、按照课后思考题边读边思边学习课⽂,理解课⽂第⼆、三段,理解“灯⽕辉煌”、“栩栩如⽣”、“亭亭

⽟⽴”等词语在课⽂中的意思。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第⼆、三段。通过对重点句的`理解体会星星和李⽼师关⼼热爱军属张奶奶的

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1、学习第⼆段。

(1)边默读课⽂边思考。

课⽂怎样写出学校灯会热闹的情景?⽤“⼀”划出概括写灯会热闹的句⼦,⽤()划出具体写灯会热闹

的句⼦。

(2)引读第⼆段。

(3)交流总起句、总结句,理解“灯⽕辉煌”,⽤上“因为……所以……”说说学校礼堂灯⽕辉煌的原

因。

(4)细读分述部分。

①课⽂写到了哪些灯?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理解:“栩栩如⽣”、“亭亭⽟⽴”、“凌空欲飞”在课⽂中的意思。

②找出课⽂中写灯笼的颜⾊、样⼦的词语。

理解:“五彩缤纷”的意思。

③看图想象:灯会上还会有什么灯?⽤上“有……有……有……”说⼀说。

(5)有感情地朗读课⽂第⼆段。

(6)⼩结:作者运⽤“总起——分述——总结”的⽅法写出了元宵灯会的热闹场⾯。

2、学习第三段。

(1)边读边思考:星星看到元元捎来的娃娃灯,想到了什么,她⼜怎么做?

(2)交流讨论:星星看到元元捎来的娃娃灯,想到了什么?

①按照“星星是怎么看到娃娃的——娃娃灯是哪⼉来的——星星想到了谁”引读第三段。

穿插理解词语:停留(联系上下⽂)、记挂、好评(换词)。

②划出写星星想到张奶奶的句⼦,读⼀读,体会到星星是⼀个⼼地善良、关⼼⽼⼈的好孩⼦。

(3)星星是怎么做的?

①稍作⾃由准备后,指名表演星星、李⽼师搀扶张奶奶以及对话的过程。

②表演中理解“搀扶”、“⼩⼼翼翼”、“乐呵可”等词语的意思,评议中使学⽣体会星星、李⽼师对张奶奶

的关⼼和爱护o

③出⽰句⼦:

她看见有个穿⼤红风雪⾐的阿姨,搀扶着张奶奶,正⼩⼼翼翼地向学校⾛来。

“搀扶”、“⼩⼼翼翼”反映了⽼师怎样的思想感情?

抓住这两个词,有感情地读这句话。

(4)军属⽼奶奶为什么那么⾼兴?

3、有感情地朗读课⽂⼆、三两段。

4、作业:完成课堂作业第3、4、5(1)题。

第3课时

(⼀)教学⽬标

1、理解课⽂第四段,体会含义深刻的句⼦。

2、能⽤“不由得”、“要是”各写⼀句话。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进⼀步感受热爱军属⽼奶奶的思想

感情,初步养成热⼼为军属做有益的事的习惯。

(⼆)教学过程

1、复习引⼊:

(1)听写句⼦:她看见有个穿⼤红风雪⾐的阿姨,搀扶着张奶奶,正⼩⼼翼翼地向学校⾛来。

(2)评议,有感情地读这句话。

(3)通过上两节课的学习,你知道星星和李⽼师是怎样的⼈?从哪些地⽅看出来?

(4)导⼈:李⽼师和星星关⼼、尊敬、热爱军后张奶奶,在元宵灯会的助上没有忘记她。师⽣俩搀

扶着张奶奶向学校⾛去。这节课我们学习课⽂最后⼀段。

2、学习第四段。

(1)出⽰这⼀段话,指名读。

(2)“闪动着两簇⽕苗⼉”指什么?(李⽼师的红⾊雪⾐和星星的红领⼱。)

(3)为什么要这样写?(学⽣如有困难,教师可以“⽕苗⼉”所代表的意义和师⽣俩表现出来的品德加

以引导。)

(4)抓住重点词有感情地朗读第四段。

3、有感情地朗读全⽂。

学了课⽂后,你和星星⽐⼀⽐,要向她学习什么?你打算以后怎么做?(关⼼、尊敬、热爱⽼⼈,为

⽼⼈多做好事。)

4、造句指导。

(1)⽤“不由得”造句。

①出⽰句⼦,星星看着看着,不由得想起了元元的邻居军属张奶奶。

②“不由得”是什么意思?(不禁、不由⾃主地。)

③分析句⼦,注意写出:在什么情况下,谁不由得怎么样。

④⼝头造句。

(2)⽤“要是”造句。

指导⽅法同上,使学⽣理解—“要是”表⽰⼀种假设。

(3)完成课堂作业第6题。

5、作业。

(1)听写⽣字、词。

(2)完成课堂作业第5(2)题。

【⼩学元宵节教案(通⽤6篇)】

本文发布于:2023-01-26 11:00: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3934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下一篇: 黄鹤楼 李白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