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育部高考改革是为减负还是公平?
北京新高考其实还是老一套!
2
2018年8月28日《北京晚报》刊登文章,澄清北京新高考
仍然是以分数决定考生去向,主观评判标准只针对极少数学
生。这可能是这几年高考改革中最耐人寻味的细节。
1
高考改革在浙江、上海等地试行后,考生、家长、学校、
社会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舆论揣测教育部的改革方向是降低高考难度,疑似“减
负”。
除了统考的语文、数学、英语兼顾文理外,剩下的“6选
3模式”(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6门科目中
任选3门)可以完全不顾文理分科,选择自己最得心应手的
科目参加考试,而且这3门还是地方(省、自治区、直辖市)
出题。
北京新高考照单全收,还强调英语可以考两次,取分数
高的一次计入总分。
相比以往的高考,教育部主导的新高考似乎赋予学生更
多选择权。但根据浙、沪学生的体验,考试频次提高,负担
没有减轻,反而有加重的倾向。
既然不是“减负”,新高考改革又是为了什么呢?
2
2020年新高考模式将在北京实施,意味着全国高考将进
3
入“新常态”,也就是说,新一轮的高考改革形式将尘埃落定。
“北京模式”非同小可,而其中引发争议的“综合素质评价”
让我们看到政策出台前后的博弈、妥协和欲言又止。
综合素质评价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思想品德、学业成
就、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
北京市教委在解读上述主观评估标准时一再辟谣,强调
不是普遍适用。目的是,探索从“选分”到“选人”的一个小规
模的试点项目。
这种“试点”已经显得越来越微弱了。
2014年开始,以奥数、文艺、体育为代表的高考加分项
逐步取消;
2015年5月发生的江苏、湖北“减招事件”中,教育主管
部门再次强调招生指标向西部落后地区倾斜……
这些标志性事件的背后,教育公平已经成为统领高考改
革的“主旋律”。
3
其实,北京市教委抛出的“综合素质评价”多半是给国内
大学高招办看的,看似残存的“自主招生”的政策尺度。
在民国时期,大学“自主招生”曾有过先例。
那时没有全国统一高考,大学各自出题,学生只能到处
参加不同学校的考试。被录取的人数非常有限,加上学费昂
贵,大学基本上是贵族学校,一般的社会阶层只能望洋兴叹。
4
新中国成立后,直到2003年,教育部才批准全国90所
高等院校“自主招生”。即便如此,大学得到的“自主权”非常
有限,还是要服从高考成绩的指挥棒。
2014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试
点工作的意见》出台后,“自主权”进一步收紧。
4
由此看来,新高考的基调已经确定,教育公平仍然是重
中之重,同时也呼应2020年全面消除贫困的国家整体战略。
教育部并没有放开高校招生自主权,国内大学仍然不能
自行出题考核。
主观评估标准只不过是“例行公事”,形式上与“自主招生”
相衔接。
以“北京模式”为代表的新高考其实没有脱离2014年出
台的一系列以教育公平为导向的“回调”政策。
本文发布于:2023-01-26 07:34: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3836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