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整理能力的培养策略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的
教育原则。小班幼儿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期,也是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
生活习惯的最佳期。而小班幼儿整理能力的培养、整理习惯的形成不是一蹴而
就的,需要老师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用生活化、游戏化的方法和策略,
让幼儿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不知不觉地、循序渐进地学习整理的方法,养成整理
的习惯。
一、创意回家,收纳趣多多家是小班幼儿最熟悉、最喜欢的地方,因为家
让他们感到安全和亲切,因此对于刚刚从家庭来到集体的小班幼儿来说,“送
玩具回家”这一生活化情景是对他们进行整理习惯培养的最好启蒙。
1.说一说“玩具回家啦!”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告诉我们,声音提示对孩
子行为的引导最直接有效。所以游戏结束时,教师边收玩具边说:“积木宝宝
回家啦!”“橡皮泥宝宝回家啦!”“小汽车回家啦!”⋯⋯孩子们就会被吸引
过来,跟着老师一起收纳玩具,其乐融融。
2.念一念《回家歌》小班幼儿好模仿,情绪与兴趣很易受身边人和物的影
响,所以教师用儿歌作提示,带领幼儿整理物品,幼儿更乐意接受这种方法。
“玩具宝宝回家咯!”随着轻快的音乐,伴随着老师“宝宝有家,玩具有家,
玩具回家,宝宝送它”的朗朗儿歌,宝宝们纷纷将玩具收起,放进玩具箱。在
儿歌的反复提示下,宝宝们自觉地坐回到了各自的小椅子。随后播放的轻缓音
乐,还起到了调节幼儿情绪的作用,帮助幼儿完成行为的动静交替和情绪转换。
3.唱一唱《收玩具咯》巧虎是小朋友熟悉而喜欢的卡通形象,其中的“收
玩具歌”歌曲旋律朗朗上口,歌词简单明了,小朋友很喜欢学唱:“大家一起
来收玩具了,大家一起来收玩具了⋯⋯”有时到了游戏快结束的时间,孩子们还
沉浸在游戏情境中。这时打开“收玩具歌”,孩子们就会自然而然地跟着唱起
来、收起来,歌曲成了他们的“行动伴奏”,这样的整理物品成了一件很快乐
的事情。可见,歌曲可以激发孩子做事的积极性。
二、巧妙设家,整理乐无穷幼儿是在直觉中行动的,环境对幼儿的行动具
有极大的影响。在整理物品时,环境材料对幼儿的整理行为具有暗示作用。
1.“一大家”——简单收纳,培养幼儿整理意识对于小班刚入园的孩子,
他们的情绪还没完全稳定时,如果老师也要按照常规分门别类地收放玩具,那
是不切实际的,这个阶段培养孩子们最初的整理意识才是最重要的。于是,在
游戏结束时,我牵个大篮筐饶有兴趣地边跑边说:“我们送玩具宝宝回家啦!”
我边说边将掉落在地上的玩具捡了起来放进了大筐里。听到老师的话,看着老
师的行,孩子们也纷纷跟着将手中的玩具放进了大框子。
2.“家变变”——轻松分类,提升幼儿整理能力我们习惯用大小、颜色划
一的收纳筐收纳玩具,这样达到整齐的效果。但是对于小班孩子来说,这样的
材料很难完成把玩具分类送回家,孩子在整理的时候很容易出现混搭的情况。
于是,我尝试用不同的收纳器,比如:蓝色的盒子是橡皮泥的家,红红的网袋
是毛绒玩具的家,绿绿的框子是头饰的家⋯⋯这些新奇的收纳容器一下子把宝宝
们吸引住了,他们饶有兴致地分门别类,把手里的玩具送回了新家。这样的容
器不仅帮助孩子轻松分类,而且还锻炼了孩子不同的动作,如盒子——放、网
袋——塞、水果树——夹,这些动作幼儿既能做,又乐做,可谓一举两得。
3.“创意家”——随机应变,让整理成为习惯在进行区角游戏时,有时材
料比较多。比如美工区中的撕贴活动,有主材料、辅助材料,还有工具,桌子
上比较满,老师只能提供比较小的筐子给幼儿放边角料等,很容易出现边角料
散落到桌上。这时候,我把区域中的塑料小凳子一翻,变成了一个“垃圾桶”,
对宝宝们说:“凳子垃圾桶来了,看看谁的凳子垃圾桶本领大,把纸屑全部请
到它的家里去。”显然,宝宝们对新“垃圾桶”很感兴趣,很快就把地上的纸
屑拣拾干净。一个宝宝还主动地将小凳子抱起来,将纸屑倒进了垃圾桶。以后
遇到类似的情况,孩子们就会就地取材,找个容器把散落在地的玩具收在里面,
再一一送回柜子。
三、激发情感,行为润心田众所周知,教育的关键是心育,成功的教育是
直抵孩子心灵的,行为习惯的培养也不例外。我国教育先驱梁启超认为:“用
情感激发人,好像磁力吸铁一般,有多大分量的磁便引多大分量的铁,丝毫不
得躲闪。所以情感是人类一切动作的原动力。”可见,情感是将好的行为有效
转化为习惯助推器。
1.共情——激发孩子的行为动机小班幼儿在收纳玩具的过程中,总难免会
出现一些小的材料散落在地上或某个角落的情况。于是,我创设了如下情境:
“玩具宝宝都回家了,它们真开心呀!“咦!谁在哭呀?哦,原来是积木宝宝。
我们来问问积木宝宝为什么哭呀?”。积木宝宝说:“我迷路了,我找不到家
了!”这样通过创设“玩具宝宝迷路了”的情景,激发孩子的同情心,从而自
发产生给玩具宝宝找家、送玩具宝宝回家的行为动机,逐渐养成在游戏过程中
随时捡起掉落的玩具和在游戏结束后仔细检查有无玩具散落的习惯。
2.怡情——强化孩子的行为习惯研究表明,孩子在愉悦的情境中习得的经
验是最稳固的,因此,在孩子的学习生活中,如果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得到不
断的肯定、鼓励,就能有效地激发他们的成就感、愉悦感,从而使这些好的习
惯在孩子幼儿的心灵生根、发芽、成长。在游戏讲评的时候,我用笑脸宝宝来
评价整理玩具的情况,通过“XX宝宝回家了吗”的问答,将笑脸宝宝分别贴在
他们的家里,这样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让孩子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使良
好的行为习惯成为其内在的活动需要。
本文发布于:2023-01-26 07:01: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3820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