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7《散文诗两首》教案新人教版
第一篇:七年级语文上册7《散文诗两首》教案新人教版
7.散文诗两首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积累字词,掌握“读一读,写一写”的词语。学习
诗歌的朗读技巧,提升朗读能力。2.过程目标:在自主、合作、探究
中完成朗读训练及诗歌的理解。3.情感目标:激发关爱母亲、回报母
亲的情感。二.教学重难点
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完成朗读训练及诗歌的理解。激发关爱母
亲、回报母亲的情感。三.教学课时:2四.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
课时1
一、导入
是什么让孩子那么快乐,那么活泼,那么可爱?是母爱。今天让
我们变成一朵金色花,用我们的馨香回报母亲。(板书课题)
二、初步感知
1、学生介绍泰戈尔情况,教师补充:泰戈尔,印度著名作家、诗
人、社会活动家。著名散文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园
丁集》等,小说有《沉船》等。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请学生读准并解释以下词语:祷告、匿笑、沐浴、罗摩衍那。
3、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体会语调、语速、重音、节拍、
情感)
(2)教师做朗读技巧提示: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根据情感需要
确定语速;根据意境确定轻重音及停顿。
(3)学生练习朗读,教师作积极性评价。
4、体味诗情,理解诗意: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小组讨论后由小组
代表回答。
1(1)这篇文章里的金色花是一朵怎样的花?(由具备了神力的
小男孩变的花。)
(2)为什么“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为了实现自己小小的愿
望:为妈妈做点事,给妈妈带来一些幸福。)
(3)“我”变成金色花后什么事?(三次嬉戏:母亲做祷
告时,开放花瓣散发香气。母亲读书时,将影子投在书页上。母亲去
牛棚时,和她开玩笑,恢复原形。)
(4)“看着你工作”“你会嗅到花香”“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
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都是为了什么?(回报妈妈的关爱,
给妈妈带来一些幸福。)
(5)“‘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
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这一句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妈妈寻找孩子的焦急和找到孩子后的惊喜心情;“我”为妈妈做好
事保密的高兴和调皮。)
(6)请同学们说说这首诗给你怎样的感受。(主要突出表现孩子
天真调皮、热爱母亲,母亲慈爱善良、喜爱孩子。母子情深。)(教
师板书)
三、小结
教师归结本文写法:这首诗诗人想像“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来
表达纯真的母子之爱,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来抒情是本文的独特写法。
四、练习朗诵比赛。
五、作业
感情真挚的背诵这首诗。板书
金色花
泰戈尔
孩子:天真调皮、热爱母亲。
母子情深。
母亲:慈爱善良、喜爱孩子。
课时2
一、导入
纯洁的母爱,总在我们遇到风雨时悄然而至,给我们慰藉和力量。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体会冰心老人的深情之作《荷叶母亲》中的慈母之
爱。(板书课题)
二、授新
1、学生介绍冰心情况,教师补充:冰心,原名谢婉莹,五四时期
第一批现代女作家。创作风格被称为“爱的哲学”:母爱、童心和自
然。代表诗集《繁星》《春水》。
2、请学生读准并解释以下词语:并蒂、花瑞、菡萏、敧斜、慈怜、
荫蔽
3、朗读诗歌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体会语调、语速、重音、节拍、
情感)
(2)教师提醒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做朗读技巧提示。(把握诗歌的
感情基调;根据情感需要确定语速;根据意境确定轻重音及停顿)
(3)学生练习朗读,教师作积极性评价。
4、体味诗情,理解诗意: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小组讨论后由小组
代表回答。
(1)这首诗向我们展现了哪些内容?由此你联想到了什么?(风
雨中荷叶为红莲遮挡风雨的画面;联想到了为我们遮风挡雨的母亲)
(2)围绕“红莲”,作者描写了哪几个情景?(三看红莲:雷雨
到来之前的红莲——雨打红莲——荷叶覆盖的红莲)(教师板书)
(3)作者三次描写红莲,每次对红莲的描写都不一样,她的情绪
也各不相同,请找出来,并思考:为什么作者的情绪随着花的处境而
变化?(三种情绪:烦闷——不适意——不宁的心绪散去。作者情绪
的变化与红莲的命运紧紧地连在一起。)(教师板书)
(4)“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
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这一句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荷花”是“我”,“荷叶”是母亲,母爱博大无边,“心中的雨”
指人生的风雨坎坷,只有母亲是保护我们度过人生坎坷磨难的人。)
三、小结
本诗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具体形象而感情真挚。
四、练习
1、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母爱的光辉下,请结合你的实际,谈谈你
是如何体会到母爱的无私与伟大的。
2、有感情的背诵比赛,评出优胜者。
五、作业
用比喻的修辞仿写几句话或者一首小诗,表达我们自己对母亲的
爱和赞美之情。板书设计
荷叶
母亲
冰心
三看红莲:雨前红莲、雨打红莲、叶覆红莲
三种情绪:
烦闷、不适意、不宁心绪散尽六.教学反思
第二篇:人教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文诗两首》教案-word文档
人教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文诗两首》教案
《散文诗两首》教案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指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以物喻人的写法。
3、培养学生通过咀嚼诗歌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
力和创造力。
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人间挚爱亲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品味诗歌的语言,领会诗歌美好的母子深情。
教学难点:
把握诗歌情感基调,通过诵读揣摩逐步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首三分钟说话训练
一、导入
二、研读《金色花》
1、介绍作者、金色花
泰戈尔[1861—1941]是印度著名的诗人、小说家、艺术家、社会
活动家。一生创作了五十多部诗集,十二部中、长篇小说,一百多篇
短篇小说,二十多个剧本,一千五百多幅画,以及大量的歌曲和文学、
哲学、政治方面的论著。一九一三年十一月,泰戈尔的《吉檀迦利》
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金色花:印度圣树,木兰花属植物,金黄色花。
2、初读感知
1)、一首诗就像一幅画,这首诗向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图画呢?
这首诗向我们展现了“我”想像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与妈妈嬉
戏的画面。
2)、我从诗中读到了一个____的孩子。
我从诗中读到了一个_______的妈妈。
3、品读诗歌
仔细品读课文再结合语句与小组同学谈一谈。
文中的母子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4、写法研讨
这首诗诗人想像“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来表达纯真的母子之爱,
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来抒发感情是本文一个巧妙的手法。即是托物寄
情的写法
5、小结
三、共同学习《荷叶母亲》
1、导入
2、作者介绍、文体
冰心(1900—2019)原名谢婉莹,福建人,我国现代散文家、
诗人、儿童文学家,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她的诗以抒
写纯真的童心和圣洁的母爱为主,影响很大。
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体,一般篇幅短小,具有
诗的意境和散文的表现力。
3、检测字词
4、整体感知
听读课文后的直接感受是什么?
5、合作研讨
文中写了几次看红莲,当时的环境、心情、红莲的样子?
6、品读文章
找出诗中感受最深或自己比较喜欢的一个语段,分析体会其中的
情感!
7、拓展练习
发挥你的想象,仿照文中的语言写一段献给母亲的诗句。
例如:母亲啊!您是_________,我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8、小结
四、作业
借助一种形象写一段话或一首诗,表现对父母的爱。
板书设计:
散文诗两首
金色花
泰戈尔
三次嬉戏——————————母子情
荷叶母亲
冰心
《散文诗两首》教案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
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
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提高朗读和鉴赏能力。
2、学习和借鉴诗中借助一种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写法。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金色花》)
一、预习课文:
1、学生课前诵读课文,借助工具书为生字新词注音释义。
匿(nì)笑:偷偷地笑。匿:隐藏,不让人知道。
祷(dǎo):祷告,向神祈求保佑。
并蒂(bìngdì):指两朵花并排地长在同一个茎上。
花瑞(huāruì):瑞雪;花中的祥瑞;指特异而不常见的奇花。
菡萏(hàndàn):荷花。
攲斜(qīxié):倾斜、歪斜。
慈怜(cílián):爱怜。
荫蔽(yīnbì):(荫今读yīn)遮蔽、隐蔽;庇荫。
2、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
二、导入课文:
1、导语设计:
有人说:世界上只有一种最动听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声音;世
界上只有一个最美丽的身影,那就是母亲的身影。母爱是一个人类吟
咏不绝的主题。同学们,你们和母亲朝夕相处,是否感受到母亲那细
微的点点滴滴的爱?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散文诗两首》中的第
一首《金色花》就是一首歌咏母子之情的散文。
2、作家简介:
泰戈尔,(1861年5月7日—1941年8月7日)是一位印度著
名诗人、文学家、作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
义者,生于加尔各答市一个有深厚文化教养的家庭,属于婆罗门种姓。
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长篇小说有
《沉船》、《戈拉》、《家庭与世界》、《两姐妹》等。1913年凭借
宗教抒情诗《吉檀迦利》获诺贝尔文学奖。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
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
高尚、最纯洁的爱。
他与黎巴嫩诗人纪哈纪伯伦齐名,并称为“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
的两位巨人”。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范读课文(播放音乐配音),学生仿读。(教师的朗读一定要
有示范作用,在朗读中把学生带入诗歌的意境。)
2、学生自由朗读,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一个调皮的孩子的口
吻来读。
教师指导朗读:注意重音、语速、节奏、感情(这首诗的感情基
调是舒缓、温馨、深情的。但不同的地方,朗读处理方法不同。如果
学生读不好,可一句一句地教。)
例:“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妈妈不见了孩子,多么着
急,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嗔怪孩子。这句应读出妈妈惊喜的语
气。
“我不告诉你,妈妈。”孩子撒起娇来了,为自己能给妈妈做些
好事而高兴,还要对妈妈保密,让她莫名其妙。这句应读出孩子撒娇、
调皮的语气。
3、思考:
(1)这首诗写了什么事?表现了什么?
(这首散文诗,让我们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爱。在这
首表现母子情深的散文诗中,作者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
中心人物是“我”,“我”想象变成一朵金色花,在一天的时间里与
妈妈三次嬉戏。)
(2)为什么“我”那么快乐,那么天真,那么活泼,那么可爱?
“我”是怎样回报母爱的呢?(因为孩子沐浴着母爱)(想到变成一
朵金色花。)
四、赏读课文,品味探究:
1、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
2、三次嬉戏具体指什么?
(三个场景:妈妈祷告时,孩子变成的花散发香气;读书,投影
书页;拿灯去牛棚,恢复原形。)
3、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
妈知道?
4、为什么妈妈见了面,说“你这坏孩子”?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参与交流。
五、体验反思:
1、母爱就在我们身边,它像一股涓涓的溪流时时刻刻地滋润着我
们。学习这首诗,你从中感悟到什么?请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
(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谈感受,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2、诗人以其新奇而美妙的想象,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母子情深的故
事,现在请同学们再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课堂小结:
《金色花》的篇幅短小,意蕴丰富。写的是一个假想,“假如我
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由此生发想象——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
“捉迷藏”,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感情,构成一幅儿童嬉
戏的画面,表现了家庭之爱和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我们要在体味
诗歌感情基调上,控制好语速、节奏和重音,提高朗读质量。在反复
朗读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提高感悟诗的能力,还要注意体会联想和
想象在诗歌中的作用。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进行朗诵比赛。
2、抄写课文词语。
3、选作基础训练作业。
第二课时(《荷叶母亲》)
一、复习检查:
背诵课文。
二、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
草心,报得三春晖”。唐代诗人孟郊的这首诗,道尽了天下儿女回报
母恩的真切心声,可以说是古人对母爱赞美的千古绝唱了。从古至今,
歌咏母爱的作品实在太多,因为我们都生活在母亲用“爱”作支架撑
起的翅膀下。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荷叶母亲》,是又一曲儿女发自
肺腑的心声。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作家冰心对母亲的深情倾诉
吧……
冰心(1900年10月5日─2019年2月28日)享年99岁,籍
贯福建福州长乐横岭村人,原名为谢婉莹,笔名为冰心。取“一片冰
心在玉壶”为意,被称为“世纪老人”。现代著名诗人、作家、翻译
家、儿童文学家。曾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副主
席,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顾问,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名誉理事等
职。她崇尚“爱的哲学”,母爱、童真自然是其作品的主旋律。她非
常爱小孩,把小孩看作“最神圣的人”,深受人民的敬仰。她的作品
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代表作有《繁
星》、《春水》(诗集),《超人》(小说、散文集),《寄小读者》
(散文集)等。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配乐范读,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生自由朗读或仿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要求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进入
诗的意境,要读得深情、低沉。教师引导学生划分节奏、重音等。)
3、思考:这首诗向我们展现了怎样的一幅图画呢?这幅图画中包
含了哪些内容?由此你联想到了什么?
(风雨中荷叶为红莲遮挡风雨的图画——荷叶护莲图;图画中包
含了莲花、荷叶;联想到了为我们遮风挡雨的母亲,联想到了母爱。
因此,要读出感情,语速要稍慢,读出温馨和深情。)
四、赏读课文,品味探究:
1、课文围绕“红莲”作者描写了哪几个情景?体会一下弥漫在这
首诗中的情绪的变化。
(三看红莲:雷雨到来之前的红莲——雨打红莲——荷叶覆盖的
红莲;三种情绪:烦闷——不适意——不宁的心绪散尽;用心体会诗
歌所表达的对母爱的赞美之情:荷叶因有保护红莲这一伟大的举动,
形象更美更高大了,像荷叶一样的母亲。这样文章由景生出对母亲的
赞美之情——由景及情,情景交融。)
2、红莲是作者描写的重点,作者又为什么要写九年前与祖父在一
起赏莲的情景呢?请说说自己读后的理解。
(把花与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下文以花喻人埋下伏笔。)
3、“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
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心中的雨点”指什么?体会这句
思想感情。
(“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
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母爱是伟大的,可以使我
在痛苦的时候得到安慰,在孤独中的到欢乐,在失望中得到希望,在
冷落时得到幸福。)
五、体验反思:
在大自然的风雨中,那一朵白莲早早凋谢了,而这一朵红莲因有
了荷叶的荫蔽必将开得愈加灿烂。同学们,联系你们的生活实践,说
说这场暴风雨让你们联想到了什么?
(人生的风雨——挫折、困难;红莲——因为有母亲的时刻关怀
和安慰。)
六、课堂小结:
这篇文章所描给的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场景,十分温馨感人,
既充满了浓浓的爱意,又让人顺理成章的联想到母亲的呵护及关爱,
从而使荷叶母亲的形象美好又伟大。的确,母爱是纯洁的,总在你遇
到风雨时悄然而至,给你慰藉和力童;母爱是无私的,她将永远保护
着你,伴你一生。作者通过对荷花的细腻观察,得出人生感悟,这正
是我们学习写作的最好蓝本。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请以具体的形象作喻,来完成下列句子。
母亲,如果我是_____,你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
母亲,如果我是_____,你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仿课文写法(借助具体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写一篇随笔。
4、课外阅读冰心的《繁星》和《春水》,了解冰心对母爱、童真
和大自然的歌颂,同时也体会寄情于物写法的妙处。
板书设计:
《金色花》
泰戈尔
在妈妈身边幸福、快乐
孩子的纯洁、可爱
母爱的光辉
对母亲的爱
温馨、快乐
妈妈祷告时孩子变成的花散发香气
读书投影书页
拿灯去牛棚恢复原形
《荷叶母亲》
冰心
借景抒情
景情
情景交融
雷雨到来之前的红莲烦闷
雨打红莲不适意
荷叶遮蔽红莲不宁的心绪散尽
联想
母亲无私爱护子女
《散文诗两首》教案三
知识与技能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
过程与方法
在学习中遇到疑难语句或意蕴丰富的形象,可以采用质疑讨论的
方法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诵读中,体会文中浓浓的母子情。
重点
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难点
体会散文诗的写作特色。
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1.歌曲《烛光里的妈妈》。
2.作者冰心的简介。
3.课文录音。
4.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5.制成PPT演示文稿。
2课时
唐朝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
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一首母爱的颂
歌。母爱是世上最伟大、最崇高、最美好的情感。它不会因为时空的
流转而改变。同学们,当你沐浴着母爱的光辉时,你是否想过应该用
什么方式来回报母亲的爱呢?今天,我们大家就一起来欣赏一首表达
母子间亲密感情的散文诗——《金色花》。
泰戈尔(1861~1941),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
动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生于加尔各答市的一个富有哲学和文
学艺术修养的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泰戈尔是具有
巨大世界影响的作家。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代表
作有《新月集》和《飞鸟集》等。
1.学生自由朗读,先确定一下这首诗的感情基调,用自己的朗读
来表达母爱带给我们的心灵震撼!
例句:
(1)“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长在那棵树的
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
吗?”(孩子的调皮、快乐)
(2)“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母亲的焦急惦
念)
(3)“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母亲的嗔怪、担忧、焦
虑和欣喜)
(4)“‘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
了。”(孩子的淘气、撒娇和对母亲的爱恋)
2.小组赛读,每组代表选择自己喜爱的段落朗读。
3.齐读,再次感受语言美。
1.《金色花》写了“我”和妈妈的哪几次嬉戏?
三次嬉戏:
母亲做祷告时,“我”开放花瓣散发香气。
母亲读书时,“我”将影子投在书页上。
母亲去牛棚时,“我”和她开玩笑,恢复原形。
2.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和一个怎样的妈妈?
孩子:天真可爱、活泼淘气、孝顺机灵、天性善良。
母亲:关爱孩子、沉静安详、善良慈爱、有修养,有生活情调、
有虔诚的信仰。
3.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
妈知道?
孩子总想为妈妈做点事,变成一朵金色花,可以看着妈妈工作,
可以让妈妈嗅到花香,可以投影在妈妈读书读到的地方。孩子懂得,
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
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所以他只是撒娇,就是为了瞒着妈妈。
4.为什么妈妈见了面,说“你这坏孩子”?
当妈妈一整天都找不到儿子,那种惶急的心情肯定与时俱增,一
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责怪孩子,但责怪中透出的是至真的母爱。
5.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
一是印度人喜欢用花比喻儿童;二是泰戈尔借美丽的圣树上的金
色花赞美孩子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
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总写“我”想变成金色花的愿望及
目的。
第二部分(第4~9自然段):三次嬉戏场面。
母亲祷告时,悄悄开花散发香气。
母亲读书时,将影子投在书页上。
母亲寻找时,恢复原形跳到母亲面前。
《金色花》用充满童真的想象,细腻地刻画了孩子天真可爱又稍
带顽皮的心理,含蓄巧妙地表达了他与妈妈难舍难分的感情,表现了
家庭之爱以及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1.富有童趣。
《金色花》是以一个活泼、调皮可爱的孩子的口吻来写的。一开
始,这个孩子想象自己变成了一朵金色花,长在树的高枝上。为什么
要长在树的高枝上呢?“为了好玩”,这样的回答就完全是儿童的逻
辑了。当妈妈寻找他时,他“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顿时,一个调皮、狡黠的孩子形象便跃然纸上。最后一句又将孩子的
调皮描写得淋漓尽致。
2.清新隽永。
纵观全诗,没有华丽刻意的辞藻,所用都只是平常语句,但却丝
毫没有给读者苍白贫乏之感。相反,这些简单清新的语句,更好地表
现了作品的主旨。
3.意蕴深刻。
《金色花》可说是一首雅俗共赏的好诗,作为读者,我们既可以
从我们平常的生活经验出发,认为这是一首表现母子之爱的散文诗。
也可以结合诗人的一贯风格,从宗教感情、宗教思想的角度来分析本
诗,把本诗的主题理解为敬颂神灵。
三次嬉戏母亲孩子(金色花——圣树)祷告散发香气读书投影书
页拿灯(去牛棚)恢复原形纯真的母子之爱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一种感情,也最能集中地体现亲情,在中
外文学史上,母爱是文学作品中一个永恒的主题。上节课我们已经学
习了泰戈尔的《金色花》,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篇关于母爱的文章,
看看作家冰心是如何表达自己对母亲的依恋的。
冰心(1900~2019),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
家。原名谢婉莹。冰心的著作丰富,小说有《两个家庭》《斯人独憔
悴》等,散文集有《寄小读者》、《往事》等,诗集有《繁星》《春
水》等。
1.老师示范朗读,学生圈点勾画,把握文章大意。
这是一篇借景写人、托荷赞母的散文。写荷花是为了写“我”,
写荷叶是为了写母亲,达到“我”是雨打风摆的荷花,而母亲则是替
荷花抵挡风雨的荷叶的境界。
2.理清结构层次。
文章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重点写雨中的莲花,在雨中作者
发现荷叶掩盖起莲花,触动了自己,于是产生了联想,想起了母亲,
想起了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景,于是借此景抒发自己对母亲保护儿女成
长的感情。
1.园里莲花有很多,作者选择了其中两朵来写,这里采用了什么
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衬托两朵莲花,一白一红,一谢一安然,以白衬红,更突出表现
了红莲在勇敢慈怜的荷叶的庇荫下的幸福。
2.文章写莲,先作平平淡淡的叙述,“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
四蒂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红莲是全文着力用墨的重点。作者先作平平淡淡的铺垫,接着把
花放在人的背景中认识,花瑞人祥,三蒂莲的开放展示出吉祥的征兆,
把花与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下文的以花喻人埋下伏笔。由父亲的朋
友送的莲花引出下文九年前在家中院子看到的红莲,引入自然。有八
年未看到莲花,但却对九年前看到的莲花记忆犹新,说明莲花给自己
的印象深刻。
3.作者在风雨中几看红莲,当时的环境是怎样的?红莲呢?作者
的心境又是如何变化的呢?
一看红莲
心情:烦闷
环境:繁杂的雨声浓阴的天
红莲:开满亭亭
“一切景语皆情语”,写白莲的凋谢,恰是自己心境的刻画。写
红莲由菡萏到盛开,观察细腻。红莲首次登场。
二看红莲
心情:不适意徘徊
环境:雷声作了雨愈下愈大
红莲:左右攲斜无依无靠
三看红莲
心情:不宁的心绪散尽感动
环境:雨肆意地下着
红莲:在大荷叶的覆盖下不摇动
由荷叶保护荷花自然联想到母亲对女儿的爱护,联想丰富,文章
结尾,升华主题。
4.这一朵红莲正是在这勇敢慈怜的荷叶的庇护之下,安全地成长
着,如果没有了荷叶的荫蔽,红莲会怎样呢?
学生回答(花瓣凋零、枯萎;被风吹倒了,压断了)
是啊,如果没有荷叶的庇护,红莲可能会像文中写到的那朵白莲
一样凋谢。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描写白莲的句子。
品读课文描写白莲的部分,指导学生朗读时融入作者的情感。
5.你能找出文中表达作者心灵感悟、点明题旨的句子吗?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
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6.文章结尾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全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运用比喻,把子女比作红莲,把母亲比作荷叶。抒发了对伟大无
私的母爱的赞美之情。点明主旨,深化情感。
“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
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母爱是伟大的,可以使我在
痛苦的时候得到安慰,在孤独中得到欢乐,在失望中得到希望,在冷
落时得到幸福。文章结尾卒章显志,升华主题。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父亲的朋友送我们两缸莲花,引
起“我”对往事的回忆。
第二部分(第3~7自然段):描绘雨中荷叶护红莲的动人情景。
第三部分(第8、9自然段):点明主旨,表达作者对母亲由衷的
感激与爱恋。
《荷叶母亲》通过描写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场景,联想到母亲
的呵护及关爱,从而使荷叶母亲的形象美好又伟大,抒发了对母爱由
衷的感激和赞美之情。
荷叶母亲
寄寓→
荷叶―→母亲
(无畏遮蔽)联想(无私爱护)
红莲―→“我”
象征→
心中的雨―→人生路上的坎坷磨难
本课教学,由于两首散文诗都有很强的抒情成分,因此我加强了
对学生的朗读指导,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表现力、熟悉文
章内容。这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对诗歌的赏析上升到一定的审美层次。
第三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文诗两首教案
24、诗两首《金色花》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积累字词。
2、解诗歌中所表达的感人至深的亲情。
3、熟读背诵诗歌。能力目标
1、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继续提高朗读能力。
2、学习和借鉴诗歌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真情的写法。德育目
标
诗歌展示、歌颂母爱。学习它,激发我们关爱母亲、回报母亲的
炽热情怀,把独特的歌喉献给我们至爱的母亲。教学重点
1、准确领悟诗歌所抒发的感情,把握机诗歌托物言情的写法。
2、熟读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深层品味诗句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合作式学习,注重学生情感的熏陶、能力
的培养。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有人说:世界上只有一种最动听的声音,那便是母
亲的声音;世界上只有一个最美丽的身影,那就是母亲的身影。
同学们:世上有一部书是永远也读不完、写不完的,那就是母爱!
母爱就象一首田园诗,幽远纯净,和雅清淡;
母爱就是一幅山水画,洗去铅华雕饰,留下清新自然;母爱就象
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轻吟浅唱;
母爱就是一阵和煦的风,吹去朔雪纷飞,带来春光无限。
这个世界上,我们什么都可以忘记,但不能忘记母亲给予我们的
一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通过散文诗两首来再一次感受伟大的母爱
吧。
二、了解散文诗:
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
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从本质上看,它有诗的情绪和幻想,
给读者美感和想像,但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从形式上
看,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乐
美和节奏感。它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诗篇,即“散文其形,诗意其
质”。
三、作者简介
印度近代伟大作家、诗人、艺术家、社会活动家。一生创作丰富,
早期作品有诗集《暮歌》、《晨歌》和剧本《修道士》、《国王和国
后》等。著名散文诗集有《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
《飞鸟集》等。诗歌格调清新,具有民族风格,带有神秘色彩和感伤
情调。一九一三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其创作对印度文学的发展影响很
大,对中国诗特别是散文诗影响也是广泛的。他还擅长作曲和绘画,
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一九五○年被定为印度国歌。
四、朗读感悟----从整体上把握诗歌所表达的主要内容与感情。叶
圣陶先生说:“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亲
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这是
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
不尽。”
朗读,既是语感的,又是技能的;既是文学的,又是审美的。朗
读中要做到:
(1)循序渐进。朗读诗歌时,要使学生的情感自然而然地与作者
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入情入境,使学生朗读真正做到流畅自如,感情
丰富。因此,在朗读教学中绝不可急于求成,应引导学生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逐步深入。
(2)把握基调。一篇诗歌反映的总的感情倾向即感情基调,朗读
一篇诗歌的主要语调就是朗读基调。要朗读好一篇诗歌,领会中心,
首先就要把握好基调。所以开始阶段,老师要指导学生朗读,把握诗
歌大意及朗读基调,为理解诗歌作基础。
(3)体验情感。在理解诗歌时,要注意讲解和朗读的有机结合,
让学生用情的读,深入的理解。感受、体会其节奏和音韵的优美,体
验其思想和艺术、情感的魅力,增强诗歌语感。(4)教学中可以采用
集体读,分组读,男女声轮读的方法,读出诗的气韵。
1、由一个学生读诗,然后师生一起来朗读体会。(读音、节奏、
停顿、轻重缓急等)①读准字音
嗅(xiù)闻(气味)花瓣(bàn)罗摩衍那(mó,yǎn)------印度长
篇叙事诗。
匿笑(nì)------匿,隐藏,不让人知道;匿笑,偷笑。祷告(dǎo)--
-----向神祈求保佑。
沐浴(mùyù)----------洗澡。比喻承受润泽、培育。
②一首诗就像一幅画,这首诗向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图画呢?
明确:这首诗向我们展现了“我”想像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与
妈妈嬉戏的画面。③顽皮可爱的孩子变成一朵盛开的金色花,与慈爱
的妈妈逗乐嬉戏,他是怎样和妈妈逗乐嬉戏的呢?请用“当妈妈的时
候,我就”说一说。
示例:母亲做祷告时,我就开放花瓣散发香气(沁入妈妈的心
脾)。
母亲读书时,我就将影子投在书页上(阳光太刺眼,这样可以保
护母亲的视力)。母亲去牛棚时,我就恢复原形求她讲故事。
④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和一个怎样的妈妈?请你用“我读出了一
个____________的孩子和一个____________的妈妈”的句式来回答。请说
说你的理由。
示例:我读出了一个淘气的贪玩的孩子,一位慈祥的爱读书的妈
妈。我读出了一个伶俐可爱的孩子,一位温柔善良的妈妈。我读出了
一个活泼机灵的孩子,一位勤劳美丽的妈妈。我读出了一个爱妈妈的
孩子,一位爱孩子的妈妈。我读出了一个聪明的孩子,一位圣洁的妈
妈。我读出了一个神奇的孩子,一位笃信宗教的妈妈。
2、学生散读,把握整首诗的朗读基调。你认为该用什么样的语速
和感情基调来朗读?
(明确:稍快,喜悦、舒缓、温馨、深情,读出母子之爱和儿童
特有的调皮)
3、学生朗读,深入理解,体验情感。以下诗句应读出怎样的语气:
①、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
嘻嘻的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要读出
孩子的调皮,得意,骄傲。)②、你要是叫到:“孩子,你在哪里
呀?”(要读出母亲的焦急惦念。)③、“我不告诉你,妈妈。”
(要读出孩子的淘气、机灵、撒娇、调皮和对母亲的爱恋。)④、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为什么妈妈见了面,说“你这
坏孩子”?(要读出母亲的嗔怪、担忧、焦虑和欣喜。)
五、意境感悟(3个步骤)
1、音乐感悟(配乐朗诵-----步骤1)
(1)选取与诗歌意境或感情表达相一致的音乐。例如,《烛光里
的妈妈》《春野》《乡村小路引我回家》。使选用的乐曲能够起到营
造氛围,把握基调的作用。
(2)配乐朗诵,在音乐与诗歌的整合中酝酿相应的情感、丰富诗
歌的表现力。
(3)欣赏后放音乐,可以强化感情,提升诗歌感染力。既与诗人
情感达成共鸣,又在另一方面领悟到诗歌音乐美的特点。
六、合作学习,质疑探究
探究质疑:这首诗写了什么事,表现了什么?讨论并归纳:写孩子
与妈妈的三次嬉戏,表现了纯真的母子之情探究质疑:三次嬉戏具体
是什么?讨论并归纳:
明确:(1)王老师哑笑。(2)王老师公布自己的绰号。(3)王
老师让同学们到黑板上画圆和三角形。(4)同学们在黑板上画圆和三
角形,却画成了鸡蛋、鸭蛋、苹果、梨和丑陋的三角架。
9.王老师在课堂上展示的绝活是什么?他这样做的用意何在?
(用原文语句回答)文章中的这段描写,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明确:反手画圆和三角形。他这样做的用意是向大家说明一个简
单朴素的道理——只要功夫深,铁杵可以磨成针!要大家牢记的是一种
热爱知识和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这段描写在结构上总结了上文,在
内容表达上点明了主旨。
三、再读课文,咀嚼精华
10.“一个方头大耳、矮胖结实的中年人夹着一本厚书和一个大圆
规、一个大三角板挤.进门,眨眼功夫....就站到了讲台上。”
这句话主要采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句中的“挤”、“眨眼功夫”
有何表达作用?
明确:外貌描写、动作描写。一个“挤”字,突出了老师的胖;
“眨眼功夫”写出了老师虽然胖而动作却十分敏捷的特点。
11.“眉梢、眼角、鼻孔、嘴巴、耳朵,可以说,他脸上的每一个
器官,每一条皱纹,甚至每一根头发都在微笑!”这句话采用了什么
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明确:夸张。突出了老师“笑”的姿态之特
别,读后让人忍俊不禁。12.“全班同学再也忍不住了,大家弯腰,摇
头,挤眉,弄眼,一齐哄堂大笑!”这句话写的是学生的各种种表现,
对刻画王老师有什么作用?
明确:通过对学生的动作、神态等描写从侧面烘托王老师的与众
不同,突出了老师的风趣与幽默。
13.“矮胖老师站在讲台上,双目含笑,右嘴角微微斜翘,胖脸上
一副得意洋洋的表情”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表达作用?
明确:神态描写。极其生动逼真地写出了老师得意洋洋的神态。
14.“这就是那些老同学给我取的绰号。天啦,本人太喜欢这美妙的绰
号了!可惜,从来没有一位同学当面喊我‘王几何’„„”这句话用的
是什么描写?表现了王老师怎样的特点?
明确:语言描写。突出了王老师语言幽默、风趣的风格,也表现
了王老师的思想的民主与开放。
15.“同学们对王老师第一堂课的评价只有两个字:痛快..!”结
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痛快”的理解。
明确:王老师通过富有感染力的微笑、绝活表演、公布自己的绰
号、让学生到黑板上画圆和三角形等,制造了喜剧效果,使学生身心
彻底放松,情感得以自由发泄,充分享受了课堂带来的乐趣。
四、归纳主旨,拓展延伸
16.结合全文,说说王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明确:王老师是一位业务水平极高,幽默风趣,平易近人,笑和
严肃集于一身,受学生尊敬和喜爱的好老师。
17.你喜欢王老师的这种教学方式吗?为什么?略。课后学习
第四篇:7、《散文诗两首》教案
7、《散文诗两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
诗歌的能力。②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③情感、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
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学习借助一种具体形象抒发感情的写法。教学难点:体验人间至
爱亲情
学习借助一种具体形象抒发感情的写法。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
准备:
学生查字典解决生字词;熟读课文;以“妈妈,我想说爱您”为
题,写一段话,准备在班里交流。阅读冰心表现母爱的诗篇。查阅有
关泰戈尔、冰心的资料。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金色花》教学设计
一、导入
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
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从本质上看,它有诗的情绪和幻想,
给读者美感和想像,但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从形式上
看,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乐
美和节奏感。它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诗篇,即“散文其形,诗意其
质”。
泰戈尔(1861-1941)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
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生于加尔各答市的一个富有哲学和文学艺术修养的家庭,13岁即
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泰戈尔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作家。他共
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代表作有《新月集》和《飞鸟集》
等,爱、欢乐、光明是他歌唱的永恒主题。
二、检查字词预习
注音:嗅
xiù
匿nì
沐浴mù摩mÓ衍yǎn祷告dǎo惊讶yà
瓣bàn词语:匿笑——偷偷地笑。沐浴——洗澡,比喻承受润泽
培育。
祷告——向神祈求保佑。至爱——最喜爱的人或物。无端——没
有来由,无缘无故。
金色花:印度圣树,开金黄色碎花,神圣而又美丽。
三、初读课文,感悟韵律:本文该用什么样感情基调来朗读?
应是喜悦、舒缓、温馨、深情
要读出母子之爱和儿童特有的调皮、天真、稚气。教师范读课文
(或播放磁带),学生仿读。
例1:“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妈妈不见了孩子,多么着
急,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嗔怪孩子。这句应读出妈妈惊喜的语
气。
例2:“我不告诉你,妈妈。”孩子撒起娇来了,为自己能给妈妈
做些好事而高兴,还要对妈妈保密,让她莫名其妙。这句应读出孩子
撒娇、调皮的语气。
四、再读文章,感知内容
1、这首诗向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图画呢?
展现了“我”变成金色花与母亲嬉戏的画面。
2、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
妈知道?为了能给妈妈做点事:可以看着妈妈工作,可以让妈妈嗅到花
香,可以让妈妈看书不伤眼睛。
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他也要无私地来回报母爱。
3、课文写了“我”和妈妈的哪几次嬉戏?(“我”变成金色花后
什事?)早上母亲做祷告时:“我”开放花瓣散发香气。中午母
亲读书时:“我”将影子投在书页上。
黄昏母亲去牛棚时:“我”和她开玩笑,恢复原形,求妈妈讲故
事。五、三读文章,感悟主旨
1、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金色花是印度最美的圣
树上的花朵,泰戈尔借美丽的圣树上的金色花赞美孩子可爱。人们喜
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
2、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和一个怎样的妈妈?
孩子:天真可爱、活泼淘气、孝顺机灵。
母亲:关爱孩子、沉静安详、善良慈爱、有修养,有生活情调、
有虔诚信仰。
3、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感情(主题)?
表现了家庭之爱、母子之爱(亲情美),表现了人性的美好与圣
洁(人性美)。
六、写法探究:
这首诗诗人想像“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来表达纯真的母子之爱,
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来抒发感情是本文一个巧妙的手法,这就是托物
寄情的写法。
请用“假如我变成了……”说一句话来表达对母亲(父亲)的爱。
如:
假如我变成了一条清清的溪流,我要在妈妈工作累时,让妈妈来
到我身边,听我唱一支欢快的歌曲,抖落满身的疲惫;我要在妈妈口
渴时,让妈妈品尝我甘甜的水,使她重新变得容光焕发!
假如我变成了一盏灯,我要为妈妈照亮夜行的路……
这就是托物寄情的写法。
七、积累语言:
母爱就是一首田园诗,幽远纯净,和雅清淡;
母爱就是一幅山水画,洗去铅华雕饰,留下清新自然;母爱就是
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轻吟浅唱;母爱就是一阵和煦的风,吹去
朔雪纷飞,带来春光无限。
八、作业
1、背诵课文《金色花》,准备朗诵比赛。
2、预习《荷叶母亲》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荷叶母亲》教学步骤
一、介绍作者: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
学家。代表作有:散文集《寄小读者》,诗集《繁星》、《春水》。
冰心的创作内容大致包括:母爱、童真、自然三个方面。以宣扬“爱
的哲学”著称,而母爱,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
二、检查字词预习
姊妹zǐ
花瑞ruì
菡萏hàndàn
并蒂dì
徘徊páihuái
梗gěng
荫蔽bì
遮蔽zhē
欹斜qī
心绪xù并蒂——指两朵花并排长在同一茎上。花瑞——花开的
好预兆。菡萏——荷花。文中指含苞待放。攲斜——倾斜、歪斜。慈
怜——仁慈而怜爱。荫蔽——(枝叶)遮蔽;隐蔽
徘徊——①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②比喻犹豫不决。
三、朗读诗歌:教师配乐范读(或放磁带),学生体会作者的思
想感情。
四、整体感知
1.这篇文章抒写和歌颂的对象是什么?(母亲)2.作者是借助哪种
具体形象来歌颂的?(荷叶)
3.课文重点描写了一幅什么景象?(雨打红莲、荷叶护莲)
五、合作探究感悟
1.文章主要写“雨中三次看红莲”,红莲的形态是如何变化的呢?当
时的环境是怎样的?作者的心境又是怎样?
2.最后一段,“心中的雨点”指什么?如何理解这段话?”它在
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3.本文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红莲环境心情
一写看红莲二写看红莲三写看红莲
开满亭亭
左右欹斜无依无靠在大荷叶的覆盖下不动摇
繁杂的雨浓阴的天雷声作了雨愈下愈大雨势并不减退
烦闷
不适意徘徊不宁的心绪散尽,感动
2、象征着人生路上的风雨、坎坷、磨难等。
母亲是保护我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对母亲感激、赞美。
点明主旨,深化中心。
作者将自己比作红莲,从文中看,她们之间的相似点在哪里?—
—莲花会被风吹雨打,我也有“心中的雨点”。从文中看,荷叶的什
么特点与母亲相似?——荷叶为莲花遮蔽风雨,这与生活中母亲为子
女遮风挡雨,对孩子细心呵护和关爱相似。
(物和人有相似想通之处,就可以以物喻人。)
3、借景抒情:指作者借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来抒发感情、表
达思想的写作手法。
以物喻人:是一种比较通俗的写作手法。它构思的着眼点就是由
物及人,即在对某种事物进行描述之后,引起对某一类人的评价。
六、体验拓展
1、这首散文诗是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来抒发对母亲的爱。你也可
以用这种手法写一句话表达对母亲的爱。例子:
母亲,如果我是红莲,你就是荷叶,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
空下的荫蔽?仿写:
母亲,如果我是__,你就是__,除了你,谁_______
___。示例:(1)母亲啊,你是雨露,我是禾苗,除了你,谁能滋
润我干枯的心灵?(2)母亲啊,你是大地,我是种子,除了你,谁能
让我茁壮成长?(3)母亲是伞,我是伞下的孩子…….(4)母亲是灯
塔,我是夜航的船儿…….(5)母亲是挺拔的树,我是树上的果
儿…….2、仿造句子,感激和赞美母爱:
例子:假如我变成了一朵康乃馨,我要放在妈妈的床头,让她的
梦也有香味。示例:
假如我变成了一只小鸟,我要时刻飞在妈妈的身边,唱出美妙的
歌给她听。
假如我变成了一串珍珠项链,我要挂在妈妈的脖子上,让她更加
年轻漂亮。
假如我变成了一个可爱的小丑,我要表演有趣的节目,逗妈妈开
心,让她笑口常开。
假如我变成了一盏灯,我要为妈妈照亮夜行的路。
假如我变成了一把伞,我要为妈妈遮风挡雨。
3、分享泰戈尔名言:
(1)如果错过了太阳时你流了泪,那么你也要错过群星了。
(2)谢谢火焰给你光明,但是不要忘了那执灯的人,他是坚忍地
站在黑暗当中呢。
七、作业:
摘抄“体验拓展、积累语言”中的优美句子。
第五篇:7《散文诗两首》
7《散文诗两首》教案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圈点勾画,阅读母爱
2.朗读课文,感受母爱;
3.积累语言,吟诵母爱;
4.学习写法、仿写母爱。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母亲是孕育万物的源泉,是推动世界走向光明的根本动力。母爱
是人类情感中最崇高、最美好的。孩子们,每当我们想家时,总会想
起家的温暖,因为那里有慈爱的妈妈,下面,就让我们带着对母亲的
这份情愫,走进我们今天的语文之旅。(板书:课题)
2.认识生词
匿笑祷告并蒂花瑞菡萏敧斜慈怜荫蔽
3.走进课文
A.《金色花》
(1)听朗读,思考:从文章中,你听到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你听出
了一个什么样的母亲?
一个慈爱的母亲和一个机灵活泼的孩子;宽容的母亲和一个孝顺的
孩子;……
(2)进一步询问: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学生思考作答,教师板书)
母亲:做祷告,读书、找孩子……
“我”:散发香气、投射影子、突然现身……
(3)在这一伟大的母亲和这个可爱的孩子身上,有着一种共同的东
西,那就是——爱(板书:爱)
(4)深情朗诵课文,读出母亲的慈爱、宽容,读出孩子的机灵、可
爱。
B、《荷叶母亲》
过渡:在伟大的印度诗人泰戈尔的笔下,我们感受到了母爱那神
奇的魔力,它可以让一个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可以让一个家庭洋溢
着淡淡的金色花的芳香。如何去写这种伟大的情感,让我们回到祖国,
去看看现代著名作家冰心的《荷叶母亲》板书课题
(1)自读课文,勾画描写荷叶的语段,描写母亲的语段。
(2)读描写荷叶语段,说说荷叶最打动你的地方。这使你联想到关
于你妈妈的什么事情?
(3)读文中提到母亲的语句,感受母爱的崇高。
孩子们,母爱的付出是不计成本的,是无私的。在名家的笔下,
母爱如花,散发着阵阵幽香;母爱如水,漫湿我们枯涸的心田。平淡人
生也有舞,凡人小事也有歌下面,让我们去看看凡人是如何抒写母爱
的,请看我们的补充课文《艰辛的历程》
C.《艰辛的历程》
听朗读,说说文中最让你感动的文段,读一读,要求读出母亲的
艰辛,读出儿子的感动。
教师总结:文章从看到与母亲离别时的情景写起,通过回忆,为
我们刻画了一位伟大而坚强的母亲。(教师板书:四处借钱为誓言带病
送钱为儿女)
小结:孩子们,让我们摘下两颗星星,点亮母亲的眼睛;掬起一捧
月华,抚平母亲脸上的皱纹;拿起手中的笔,诉说对母亲的爱……作业
设计
1.比较《散文诗两首》异同。
2.假如你也可以变化,你最想变成什么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呢?
3.课外阅读名著导读:《繁星》、《春水》、《新月集》。
【附】板书设计
【附】艰辛的历程
“娘,您别送了,”我喉咙涩涩的,“天不早了,您回去吧!”
“娘晓得。我儿上了大学,娘心里高兴,我儿给娘和你爹争了
气。”车窗外的娘眼眶红红的,笑着说,“娘没文化,讲不出什么大
道理。娘只指望我儿今后碰到什么不顺心的事要多挺一挺,咬咬牙,
也就过去了……”
“我记住了,娘……”我哽咽着,低下头……
娘终于回家了。一直没有回头——我知道,娘一回头,就又舍不
得走了,娘每走几步,便伸起手擦眼泪。娘瘦小的背影渐渐模糊,泪
水顺着我的脸颊毫无顾忌地流下来。(由与母亲离别的情景,引起关于
母亲的回忆)
那一晚,我失眠了——想娘,为了儿女苦了一辈子的娘。(过渡)
娘不识字,小时没念过书,就因为家里穷。十三四岁的时候,就
跟着别人到大山中去砍柴,晒、晾,再挑到十几里外的集市
上去卖。收购干柴的老板欺负娘不识字,记数用“壹贰叁肆”,故意
克扣柴的重量。娘气得不行,只有哭。她一边骂,一边暗暗发誓:以
后就是典家什、当土地,也要供自己的孩子识字念书,不能当“睁眼
瞎”。(回忆母亲的艰辛,引出誓言)穷人的孩子当家早,理事早。哥哥
和我小时念书用功,期中、期末总是每人摞着一叠奖状回家,这是娘
最高兴的时候。但一到开学,娘就犯愁了。兄妹三人都念书,三双要
钱的手都伸向娘。爹心眼儿实,只能靠卖气力挣钱,可那点微薄的收
入仅够敷衍油盐酱醋。娘只有一个办法——借!
跑东家,串西家,鞋底磨穿了,嘴皮也磨破了。大清早出去借,
往往半夜才能回来。好几次梦中醒来,我听见娘和爹的叹息声、交谈
声,还有娘低低的抽泣声。娘为凑齐兄妹三人的学费,好几天都吃不
下饭,却从来没抱怨过半句——娘一辈子也忘不了那个誓言。(为誓言,
忙借钱)
我读高二那年,家里已经穷得叮口当响。欠了一屁股债不说,屋
破偏逢连绵雨,娘在干活时又不慎扭伤了脚。赤脚医生费了九牛二虎
之力也没能医好娘的脚。由于没钱进医院,娘从此走起路来一瘸一瘸
的。可娘粗活、重活照样干。那时,我在校寄宿。礼拜六,我回家拿
伙食费,看娘的表情,我没忍心问。礼拜天,娘一大早就出去了,傍
晚还没回来。我苦着脸,正打算返校时,远远地,我看见娘了——娘
拄着一根竹竿,一瘸一拐地走回来了!长长的大路上,夕阳的余辉将娘
的身影拉得好长好长。每走一步,娘都要咬一下嘴唇——娘分明疼啊!
但娘为了省那五角钱车费,硬是咬着牙从十几里外的亲戚家一步一拐
地走回来了!五角钱!就为了省五角钱给儿子做伙食费啊!
我跑过去,扶着娘,看见娘的嘴唇已咬得裂开了一个大口子。娘
从怀里掏出两张10元钞票,吃力地笑着说:“儿,总算借到了,天快
黑了,快回学堂吧!”
我拿着钱,无言地跪下了,泪水一点一滴地洒在钞票上。(带病送
钱,母爱让我感动)
前几天,妹妹来信说,娘收到我在天安门前照的相片后,用一块
新手绢小心地包着。几乎每天晚上她都要就着昏暗的灯光细细地瞅着,
看的时候,总是一个人乐着……
读着读着,泪水不由得又盈满了我的眼眶,我又想起了娘,想起
为儿女苦了一辈子的娘……(读信,又想起了老母亲)
本文发布于:2023-01-26 06:19: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3802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