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更新时间:2023-01-26 05:00:19 阅读: 评论:0

初中美术考试试题及答案-argue的名词


2023年1月26日发(作者:美发护发产品)

第1页共14页

2022年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2022年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教学内容:

1.分数的乘法

2.分数混合运算

3.用分数解决问题

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

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学习分数除法和百分数的重要基础。与

整数、小数的计算教学相同,分数乘法的计算同样贯彻《标准》

提出的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会和理解数学的理念,通过实际问

题引出计算问题,并在练习中支配肯定数量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内

容,以丰富练习形式,加强计算与实际应用的联系,培育学生应

用数学的意识和实力。依据本套教材的编写思路,本单元将解决

一些特别数量关系问题的内容单独支配。

三维目标:

学问和技能: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驾驭分数乘整

数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娴

熟的进行计算。通过视察比较,培育学生的抽象概括实力。知道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学会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经验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

第2页共14页

体验归纳概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进行分数乘整数的计算过程

中,能够感知计算方法

情感、看法和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探究学问间的内在联系,

激发学生学习爱好,感悟数学学问的魅力,领悟数学美。

教法和学法: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

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驾驭分数

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授课时数:10课时

2022年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

教学内容:“整理和复习”第1—5题,练习三的第1—6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对利息、成数等概念有进—步的了解。能

够比较娴熟地解答有关利息、成数的应用题,将百分数应用于实

际生活。

教具打算: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等概念

1.做“整理和复习”第1题。

请一名学生读题。另请两名学生加以回答,老师补充完整。

提问:“同学们打算用自己的存款做些什么事情呢?”让学生

第3页共14页

自由探讨,老师刚好表扬那些打算用自己存款做些有意义的事情

的学生,适时进行勤俭节约的教化。

2.做“整理和复习”第2题。

请一名学生读题。

提问:“什么叫本金、利息、利率?利息的意义是什么?”

“利息是怎样计算的?”

让几名学生回答.然后将本金、利息、利率的概念用幻灯显示,

请学生齐读一遍。板书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3.做“整理和复习”第4题。

请一名学生读题:另请两名学生分别对两个问题加以回答。

4.做练习三的第3、4题。

把全体学生分或两组.一组做第3题,另一组做第4题,答案

干脆写在课堂练习

本上:老师巡察.刚好订正学生中间出现的错误。最终进行集

体订正。

二、复习有关利息、成数的应用题

1.做“整理和复习”第3题:

请一名学生读题。

提问:“要求利息,必需知道哪些数据?”(引导学生在题中

找出本金、利率、时间各是多少。)

“计算利息的公式是什么?”(引导学生看黑板上的公式。)。

第4页共14页

让一名学生到黑板前做,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老师一边

巡察,一边刚好订正学生中出现的错误。最终集体订正。

2.做练习三的第1题。

请一名学生读题。老师无需用任何提示,干脆让学生计算利

息。老师行间巡察,然后集体订正:

小结:我们国家还有很多贫困地区的儿童因为家庭困难而失

学,很多小挚友都像小英一样把零用钱节约下来存入银行,既支

援了国家建设,又可以把利息捐献给“希望工程”。我们也应当

向他们学习,平常勤俭节约,不乱花钱,为贫困地区的儿童献一

份爱心。

3.做练习三的第2题。

请一名学生读题。

老师说明:购买建设债券是支援国家建设的另一种方式,和

储蓄在实质上是一样的。只是债券的利率一般高于定期储蓄。

抽取两名学生到黑板前做,其余学生做在课堂练习本上。老

师巡察,等全体学生做完以后,集体订正。尤其要提示学生留意

题目要求的是“到期时一共能取出多少元?”所以在求出利息以

后,不要遗忘把本金加上。

4.做“整理和复习”第5题。

请一名学生读题。

提问:“一成五是多少?”

第5页共14页

“这道题里单位‘1’是谁?”

“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哪种方法更简便?”(方程解法和算

术解法)

分别请两名学生回答这两个问题。

请两名学生到黑板前做,分别用方程解法和算术解法进行解

答,其余学生做在课堂练习本上。老师边巡察,边订正学生出现

的错误。最终进行集体订正。

5.做练习三的第5题。

请一名学生到黑板前做,其余学生做在课堂练习本上。老师

巡察,集体订正.

三、作业

练习三的第6题。

2022年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加深对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内在联系

的相识.明确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驾驭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分析、解答方法.

教学重点

训练学生分析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明确分数乘除法应用

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学难点

第6页共14页

精确推断单位“1”,正确地解答分数应用题.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一)导入:我们已经学过了三种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板书:

分数乘、除法应用题),请同学们想一想都是哪三种?解答分数乘、

除法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

(二)推断单位“1”.

1.鹅的只数是鸭的.

2.甲的是乙.

3.乙是甲的.

4.男生人数的相当于女生.

5.小齿轮的齿数占大齿轮的.

(三)列式计算.

1.4是12的几分之几?

2.12的是多少?

3.一个数的是4,求这个数.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3第(1)题

池塘里有12只鸭和4只鹅,鹅的只数是鸭的几分之几?

1.读题并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2.提问:应把谁看作单位“1”?是依据题中哪句话推断的?

第7页共14页

3.画图.

4.列式解答

答:鹅的只数是鸭的.

(二)教学例3第(2)、(3)题.

池塘里有12只鸭,鹅的只数是鸭的.池塘里有多少只鹅?

池塘里有4只鹅,正好是鸭的只数的,池塘里有多少只鸭?

1.画图理解题意

2.列式解答

3.集体订正

(三)小结

这三道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解题关键是什么?

1.结构上

相同点:都有3个数量,即鸭的只数,鹅的只数,鹅是鸭的

几分之几;

不同点:已知和未知不一样.

2.解题思路上

相同点:都要首先弄清谁作标准,把谁看作单位“1”;

不同点:依据已知、未知的改变,确定不同的解答方法.

解题关键是:正确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明确谁作单位“1”.

老师: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在结构、解题思路及方法上,既

有联系又有区分.我们在解

第8页共14页

答这类应用题时,肯定要仔细正确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精

确推断谁作单位“1”.这样才能提高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实力.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进一步学习了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并进行了比

较.解答时,要正确地推断单位“1”,从而确定解答方法.

四、巩固练习

(一)商店运来红毛衣25包,蓝毛衣15包,蓝毛衣的包数是

红毛衣的几分之几?

(二)商店运来红毛衣25包,运来蓝毛衣的包数是红毛衣的.

商店运来蓝毛衣多少包?

(三)商店运来蓝毛衣15包,正好是运来红毛衣包数的.商店

运来红毛衣多少包?

五、课后作业

(一)校内里栽了杨树144棵,栽的松树的棵数是杨树的,校

内里栽了松树多少棵?

(二)学校买了蓝墨水30瓶,红墨水24瓶.蓝墨水是红墨水的

几倍?

(三)农场有小牛40头,是大牛头数的.农场有大牛多少头?

六、板书设计

1.池塘里有12只鸭和4只鹅,鹅的只数是鸭的几分之几?

4÷12=

第9页共14页

答:鹅的只数是鸭的.

2.池塘里有12只鸭,鹅的只数是鸭的.池塘里有多少只鹅?

12×=4(只)

答:池塘里有4只鹅.

3.池塘里有4只鹅,正好是鸭的只数的.池塘里有多少只鸭?

4÷=12(只)

答:池塘里有12只鸭.

2022年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按比例安排问题的意义。

2.使学生驾驭按比例安排应用题的结构及解答方法。

3.驾驭解题关键:依据比算出总份数及各部重量占总数量的

几分之几。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按比例安排问题的意义。

2.驾驭怎样依据比算出总份数及各部重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

几的解题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打算

1.复习比的有关学问,为学习新学问做打算。

已知六年级1班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3∶4。

第10页共14页

男生人数与全班人数的比是∶。

女生人数与全班人数的比是∶。

2.创设情境,提出课题。

(1)妈妈有10块糖,平均分给哥哥和弟弟。每人可以得到几

块糖?(每人可分到5块糖。)

提问:妈妈是怎样分的?(平均分)

(2)假如妈妈分给弟弟6块,分给哥哥4块,弟弟和哥哥糖数

的比是多少?(弟弟和哥哥糖数的比是3∶2。)

提问:这样分还是平均分吗?

日常生活中,许多安排问题并不是平均安排,那么,你们想

知道还可以根据什么安排吗?好,今日我们接着探讨有关安排的问

题。

(二)学习新课

1.讲解例2。

例2一个农场安排在101公顷的地里种大豆和玉米,播种

面积的比是3∶2。两种作物各播种多少公顷?

2022年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页例1和第5页例2,完成第5页“做

一做”中的题目及练习二的习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成数的意义,知道它在实际生产生活

中的简洁应用,会进行一些简洁计算。

第11页共14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前面我们学习了百分数的一些应用,像计算发芽率,

出勤率,成活率,还有计算储蓄的利息等。今日我们来学习“成

数”,板书课题;成数

成数经常用来说明农业的收成,比如说今年的小麦比去上增

产二成,苹果比去上减产一成,这“二成”和“一成”是用来说

明收成状况的。

说明并板书;“一成”就是非常之一,改写成百分数就是

10%;“二成”就是非常之二,改写成百分数就是20%。

小麦比去年增产二成,也就是小麦比去年增产非常之二,即

百分之二十。下面让学生回答:

“苹果比去年减产一成,表示什么意思?”(表示苹果比去年

减产非常之一,即百分之十。)

“油菜去年比前年增产三成,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油菜去

年比前年增产非常之三,即百分之三十。)

二、新课

1.教学例1。

出示例1,让学生读题。提问:

“去年比前年多收了二成五,表示什么意思?”(多收了二成

五,表示多收了25%。)

第12页共14页

“怎样计算?依据什么?”学生口述。

老师板书算式:41.6十41.6×25%或者41.6×(1十25%)

2.教学例2。

老师:你们在商店有没有看到过某某商品打几折出售?比如

“运动服打八折出售”,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按原价的80%出售。

提问:

“衬衫打六折出售是什么意思?”(衬衫按原价的60%出

售。)?“书包打七五折出售是什么意思?”(书包按原价的75%出

售。)

出示例2,让学生读题,然后每个学生自己列式计算。

让学生说算式并说明依据。

老师板书算式:430—430×90%或者430×(1—90%)

三、课堂练习

1.做第5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先让学生自己做,做完后让学生说一说:

“是怎样做的?依据是什么?”“还有别的做法吗?”

老师:依据题意可以看出,一个水壶的85%是25.5元,所以

这道题可以用方程

解,也可以干脆用除法做。

用方程解,设:这个水壶的原价是2元。

85%×x=25.5

第13页共14页

x=30

干脆用除法做,25.5÷85%=30(元)。

2.做练习二的第1、2、5题。

指定学生每人口答一小题,其它学生核对。

3.做练习二的第4题。

让学生独立做,做完后一起订正。订正时可以提问:“减产

三成是什么意思?”

“去年收的萝卜是前年的百分之几?”(1—30%=70%。)

“怎样列式解答?”学生口述。

老师板书算式:15×(1—30%)或者15—15×30%。

4.做完上面的练习题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做练习二的第7

题。

让学生独立做,订正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老师:因为张大伯的120千克青菜是分两部分卖出的,其中

是按每千克2.40元卖出的,剩下的是打八折卖出的。所以可以

先求120千克的卖了多少钱,再求剩下的卖了多少钱,最终再

把两次卖的钱加起来,就是这些青菜一共卖了多少钱。

算式是:2.40×120×十2.40×120×(1一)×80%

四、作业

练习二的第3题和第6_题。

第14页共14页

本文发布于:2023-01-26 05:00: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3764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