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丽人》电影与剧本的小对比
赫克托发布于:2011-01-0816:26
一、不同之处
《美国丽人》的电影和剧本的相异之处大多集中前半部分,许多场次的戏在顺序上
有所调整;整体上还有不少情节被删去了。
在前小半,剧本情节的顺序如下:
“①拉拉队舞、莱斯特偷播安吉拉电话
②俩个同性恋拜访上校、里奇父子车上暗战
③凯罗琳售房、凯罗琳和莱斯特参加酒会
④莱斯特一家的生活展
示
⑤莱斯特与上司布雷德的交流
⑥莱斯特一家第一次晚餐”
而电影前小半环节,情节顺序如下:
“①莱斯特一家的生活境况展示
②莱斯特与上司布雷德的交流
③莱斯特一家第一次晚餐
④凯罗琳售房
⑤拉拉队舞、莱斯特偷播安吉拉电话
⑥凯罗琳和莱斯特参加酒会”
其次,剧本的开场戏是里奇与简在法庭受审,电影中则是里奇所拍摄的简谈论的
关于弑父的录像带;剧本结尾的法庭和监狱戏同样被删去;一些描写弗兰克上校为同性
恋的细节也被删去;电影中凯罗琳和莱斯特参加酒会的几场戏是连贯的,在剧本中则被
拆成了俩部分。剧本和电影比较重要的差别大体就这些了。
二、剧作构思的差别
笼统的说,《美国丽人》讲述的是一个关于美式中产阶级家庭虚伪性的故事。片
中的每一个人物,都经历了一个自身对原初状态的背反,最后到达相反状态的过程——
或者说都被揭示出了人性的另一面。对于莱斯特,是老好人到坏小子的转变:他改变的
原动力是安吉拉唤醒了心中年少的激情,但一旦有机会推倒安吉拉,他却放手了;对于
凯罗琳,是性冷淡到性享受的转变,是强势到弱势的转变;对于简,是乖乖女到叛逆女
的揭示;对于上校弗兰克,是反同性恋者到同性恋的揭示,是勇者到懦弱者的揭示;对
于里奇,则是规矩的小孩到毒贩的揭示;对于安吉拉,则是一个浪荡女到处女的揭示—
—这一点扭转了莱斯特的行为,堪称影片最有意味的背反。
既然诸多人物都存在俩个不同的状态,那么最原初的状态展示无疑是很重要的。
剧本和电影在这一点上出现了分歧。剧本采取了非线性的叙事策略:把促使莱斯特性格
释放的啦啦舞这一场戏提到了第一场,直接点明了人物面对的最大的窘境和最大的诱
惑;紧接着有展现了邻居弗兰克上校对同性恋的价值取向,同样直接点明了弗兰克所面
临的最大困境;再是凯罗琳售房和参加舞会的戏份,点明了其个性中最突出的虚荣冷漠
的因素。这三场戏依次呈现,开门见山,三个人物的主要性格和矛盾冲突就基本建立了,
很精练。
但是电影选取的叙述策略是相当的陈规:先由莱斯特简明的叙述自己的生活,介
绍了自己的妻女;其次是与上司的对戏,展现了一个男人家庭空间之外的社会空间——
同样是窘迫而不受重视的;再是一家晚餐、凯罗琳售房的情节,完成了对这个家庭的另
外两个组成个体妻女的描述,凸显了其各自的病态性格;再是啦啦舞的情节,点明了莱
斯特这个弱势男人面对的最大诱惑;紧接着的偷听戏又表明了他改变的动力。电影的开
场不温不火,纯粹的展现了一个美式中产家庭的世俗风情画而已。
毫无疑问,是剧本的开场更好看,三段极具张力的戏如三个板斧向人劈去,颇有
目不暇接之势。但是电影的开头无疑更好——《美国丽人》讲述的是诸人对自己原初状
态的逆反,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对人物生存状态进行探讨描绘。而剧本的情节编排太
过于炫目了,一下子就把实质性的问题抛将出来,未免太快,三个用意相似的情节并置
也显得层次感略有不足。电影则不然,最陈规的手法说的恰恰是最常规的事情:莱斯特
的生活图景由家庭层面再到社会层面,依次递进;一切都指向的是一个阴盛阳衰的家庭
生活剧,直到啦啦舞那一场才杀机初显。正因为前面的常规做铺垫,后面的乱象才会表
现得有力度,这方面电影对剧作构想的贯彻比剧本本身来的更为清晰更为有层次。
三、删去情节的取向
剧本中的法庭戏在电影中被尽数删去。法庭戏的介入使得剧本停留在简单的道德
层面,电影删去了这些戏份的同时做到了一种超越,使得这个世俗家庭剧上升到了“表
/里背反”的哲学层面,从而更具有了一定的普世价值,不再局限于揭露美式中产阶级
的虚伪生活,而达到了一些人性的共通之处——这一切仅仅是删去了框定这个故事的道
德意义上的审判而已。
其次,弗兰克上校的行为在电影中被简化了许多——直接指涉他的同性恋倾向的
几场戏均被删去了,计有三场:私下看自己年轻时和战友的合照;关注儿子转录的枪手
游戏里裸体男性的场景;在窗前留意裸身锻炼的莱斯特。上校性格的突变时影片最震惊
的逆反之一,适当少的铺垫可以更增加人物揭底那一瞬间的震撼,尤其是辅线人物——
但并不意味着不做铺垫,在父子车上对戏的环节中,儿子表明自己极端厌恶同性恋的同
时,眼睛一直怒视父亲,父亲的表现也略有紧张,这些都有在剧本里写到,且被完整用
到了电影之中。铺垫做的要适当要巧妙,有可供二次发现的余地。
《美国丽人》的剧本计有两百多场,颇为冗长,若是尽数拍摄,大概比最后的的
成片要多将近二十几分钟。但是我想尽可能多的写写还是必须的吧。在追求每个场景每
个对话描写精炼的同时,剧本和电影一样,还要完成营造氛围的目的。但笔的表现形式
和摄影机差别比较大,多写一点,虽然不一定有用,但至少传达编剧自身的感受和想法
上,还是有益处的。
本文发布于:2023-01-26 04:43: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3756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