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2019-01-15
作者简介:陈为兵(1974-),男,山东五莲人,贵州财经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古代文学研究。
2019年第1期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NO.12019
(总121期) JOURNALOFLIAONINGTEACHERSCOLLEGE(SOCIALSCIENCESEDITION)GeneralNo.121
谈《诛仙》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借鉴
陈为兵1 吴洪燕2
(1、2贵州财经大学,贵州贵阳550025)
摘 要: 萧鼎《诛仙》作为一部长篇网络仙侠小说,借鉴了大量中国古典文学素材,分为对古典诗词的借鉴、对中国神话传说中
形象的借鉴和对古代小说母题的借鉴三个方面。主要表现在小说借鉴了大量的词牌名、诗词形式、志怪小说中人物形象、神话传说中
动物形象和古代小说母题动物报恩、归隐及人妖之恋等。
关键词: 中国古典文学;玄幻小说;借鉴
中图分类号:I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898(2018)05—0037—03
作为一部近几年来兴起的网络玄幻小说,《诛
仙》继古龙和金庸构建的武侠世界之后,开辟了一
个全新的仙侠世界,在仙侠类小说中取得一席之地。
之所以有这样的成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诛仙》中
借鉴吸收了大量的中国古典文学因素,这些因素在
故事情节、人物塑造和表现主题等方面起到了不可
忽视的作用。
一、《诛仙》对古典诗词的借鉴
《诛仙》作为一部极具中国特色的玄幻仙侠小
说,作品中处处都体现出其浓厚的古典气息,这一点
在作者的诗词创作上尤为突出。这些诗词有的描写
人物心境,如《醉花阴·陆雪琪》、《蝶恋花·思碧
瑶》等;还有的描写人物性格,如《减字木兰花·林
惊羽》;有的描写人物遭遇,如《雨霖铃·鬼厉》等
等。下面将从词牌名、诗词片段以及诗词形式这三
个方面来分析《诛仙》对中国古典诗词的借鉴。
(一)对词牌名的借鉴
《诛仙》中有许多刻画人物的诗词,如《减字木
兰花·林惊羽》《菩萨蛮·陆雪琪》《西江月·金瓶
儿》《卜算子·田灵儿》等等。从词名不难看出,《诛
仙》中的这些词都借用了古代诗词的词牌名。一般
一个词牌名会固定词的句式,字数以及韵脚和平仄
限制。例如《诛仙》中有一首描写林惊羽的词《减字
木兰花·林惊羽》〔1〕:
御剑擎空,袖袍挥过风卷雾。
碧光驰骋,横扫剑芒尽戮魔。
怒海腾龙,乘风架浪踏云端。
亲斩鬼神,天地狂啸唤惊风!
这首词刻画了林惊羽御剑擎空,亲斩鬼神英勇
潇洒的形象。在句式上这首词和《减字木兰花》词
牌所设置的一样,都是四字句带七字句,两两相对,
又称为“扇对”,四字对四字,七字对七字。在押韵
上,《减字木兰花》遵循上下各两仄韵,两平韵的词
牌格律。双调,四十四字。又如《卜算子·田灵
儿》:
朱绫腰间缠,龙首暖心田。
虹桥之上定私身,可知旁怨语?
无意传法诀,但插深情种。
青梅竹马却无欢,再会知无缘?
这首《卜算子·田灵儿》用短短数十字,巧妙地
将田灵儿红菱缠腰的形象以及与龙首峰弟子虹桥定
终身后,青梅竹马的张小凡有情却无缘的惆怅心情
表达了出来。这首词同样借用了北宋词牌名《卜算
子》,在句式上《卜算子·田灵儿》严格遵循了词牌
31
《卜算子》“五五七五”的句式,双调,四十四字,在押
韵上押仄韵。再如《菩萨蛮·陆雪琪》借用了唐代
李白所创曲牌,后用作词牌的《菩萨蛮》,双调,四十
四字,以五七言组成;通篇两句一韵,凡四易韵,前后
片各两仄韵,两平韵,平仄递转。除一二句为七言
外,后面都为五言。除了以上这三首词外,《诛仙》
中还有许多这种借用古代词牌名的词如《浣溪沙·
小白》《青玉案·苏茹》《蝶恋花·思碧瑶》《钗头凤
·陆雪琪》等等。这些词同上面所介绍的词一样,
不仅借鉴了词牌名,同时作词都严格遵循该词牌名
的词牌格律。
(二)对诗词形式的借鉴
每一种类型的小说都有自己的叙事特点,换而
言之每种小说都是由特定的元素构成的,就好比仙
侠小说中就一定会涉及法术,修行,夺宝这些元素一
样。而涉及到法术修行,那么肯定会出现相关的口
诀,《诛仙》中就有许多口诀,如“痴情咒”“斩相思”
等等。在仙侠小说中一定会有一些绝世法宝,这些
法宝上很有可能会刻有字,这些字可能是口诀,也可
能是对法宝的介绍,如金玲夫人的法宝“合欢铃”上
的刻字就是合欢铃的介绍。很多小说中的口诀来源
于诸如《金刚经》《道德经》这种佛道经典著作,《诛
仙》中的部分口诀也有直接引用了《金刚经》中的内
容,如天音寺功法“大梵般若”的口诀。而《诛仙》中
的其他口诀或者法宝简介的来源则与中国古诗词有
关。例如合欢铃上的刻字:
铃铛咽,百花调,人影渐瘦鬓如霜。
深情苦,一生苦,痴情只为无情苦。
这段话乍一看除了语言比较古典外,在内容上
和情感上似乎与诗词并没有什么联系,实则不然。
仔细分析,这段话在写作形式上大致遵循“三三七”
的句式,这与宋代词牌《相思令》很是相似。
由此可见《诛仙》中的许多诗词的创作灵感皆
是来源于中国古典诗词,中国古典诗词对《诛仙》的
创作有着一定的借鉴和启发作用。
二、《诛仙》对古典小说中形象的借鉴
形象是文学艺术区别于科学的一种反映现实的
特殊方式,其可分为动物形象和人物形象。文本中
通过语言塑造的各种生动鲜明的形象对文学作品有
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可以说形象是文学作品的灵魂。
形象是作者观点的表达,是故事情节的载体,形象塑
造的好坏关系到作品的成败。《诛仙》作为一部极
具中国特色的长篇玄幻仙侠小说,书中很多形象的
塑造都深受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影响。
(一)对志怪小说中动物形象的借鉴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很多关于狐的典籍,志
怪小说中更是随处可见狐的身影,狐文学可以说是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一个低调而独特的存在。除《玄
中记》外,古代还有许多典籍中有关于狐的记载,如
《搜神记》和《太平广记》。《太平广记》中有大量关
于狐的记载,作者还把狐分类,并以大量的篇幅去描
写狐。清代的蒲松龄更是热衷于收集并描写关于狐
的故事,出于对狐的喜爱,蒲松龄笔下的狐大多美艳
而善良,在他的笔下人甚至还不如狐,相比人类狐更
具有“人性”,还常常以此来隐喻和讽刺人类。蒲松
龄笔下的狐可谓是描写到了入木三分,可谓极致。
在其所著的《聊斋志异》中就有四十三则是描写女
狐,如“婴宁”“三娘”“小翠”等。《聊斋志异》中狐
所幻化出来的女子多是貌若天仙,倾国倾城的,她们
不仅美丽善良还具有人情、人性且知恩图报。如
《聊斋志异·婴宁》中的婴宁“容华尽代,笑脸可
掬”〔2〕虽只有短短八字,但婴宁的美貌已跃然纸上。
《诛仙》中其实也有关于狐的描写,在张小凡去焚香
谷之前,九尾天狐小白一直被困在谷中的玄火坛中,
当小凡救下小白后,小白恢复了人形,不但美艳善良
还知恩图报。正是为了报答鬼厉将她从玄火坛中解
救出来的恩情,她才随鬼厉去往南疆寻找黑巫族以
求解救碧瑶的方法。
除了九尾天狐小白,《诛仙》中还有一个为爱而
死的三尾妖狐,三尾妖狐虽不如九尾美艳,但容貌仍
是柔媚而美丽的,且三尾可以为了自己的爱人六尾
妖狐拼上性命去抢玄火鉴来为他疗伤,最后更是因
此丧命。而小说中的女主人公碧瑶之母亦是狐族,
碧瑶乃是人狐之间的结合物,“凡瑶恋”其实也算是
41
“人狐恋”。虽然这段爱情并没有善始善终,碧瑶还
为了小凡挡下了诛仙剑,牺牲了自己,但碧瑶这种为
爱牺牲的美好品质是不会泯灭的。碧瑶、小白、三娘
身上的这些品质,我们在《聊斋志异》中《绿衣女》
《阿绣》《房文淑》等篇目中刻画的狐妖可以看到相
似和相通之处。这些都是《诛仙》对中国古典文学
的借鉴。
(二)对中国神话传说中动物形象的借鉴
中国有很多关于动物的神话传说,《山海经》中
在此间占有非常重要地位。《山海经》所涉甚广,其
中不仅描写了中国古代的神话、地理、风俗等,还记
述了巫术以及一些海外的山川虫鱼。这些神话传说
和动物形象也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蓝本。《诛
仙》也有许多鲜为人知灵怪异兽,而这些奇异而神
秘的动物其实与《山海经》有着紧密的联系,作者将
《山海经》中的动物形象与自己的想象力想结合,创
造出了许多生动形象的动物,为小说增添了许多奇
幻色彩。
《诛仙》中有许多诸如“夔牛”“黄鸟”“玄蛇”等
古老而神秘的神话形象,当然这些形象无一例外地
都是出自《山海经》。《山海经·大荒东经》中记载
东海流波山有一种动物叫夔牛,形状与牛非常相似,
头上没有犄角,只有一只脚长在腹中,出入海常常伴
有大雨,它发出的亮光如太阳和月亮一般,吼叫的声
音像打雷一样。《诛仙》中也有关于夔牛的描写,
“兴风雨、有亮光、声如雷”这些夔牛出现的景象与
《山海经》中的说法不谋而合,只是《诛仙》按照原文
的意思,重新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了出来。而且作者
章末的《神魔志异·妖兽篇》中所写的夔牛如《山海
经》中的夔牛也是极为相似,都是状如青牛,三足无
角,吼声如雷,且久居深海,出世则风雨起,雷电作。
《神魔志异》虽是以参考文献的方式被引注在文章
末尾,但这本所谓的上古奇书却是作者自己凭空捏
造出来的,也可以说是萧鼎在写《诛仙》时所作。从
这两者的描写中可以看出《诛仙》中的夔牛正是出
自《山海经》。
《诛仙》中塑造的这些动物形象都可在中国神
话传说中寻到它们的影子。不过正是因为作者对中
国古典文学的热爱,才使得《诛仙》的写作紧扣着厚
重而璀璨的中国传统文化,也正是因为扎根于中华
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并不断在古典文学的基础上
进行创造,不断吸收、借鉴中国古典文学中养分,才
会有这么一本极具中国特色,深受读者喜爱的东方
玄幻巨著———《诛仙》的诞生。
三、《诛仙》对古代小说母题的借鉴
“母题是美国著名民间文艺学家史蒂斯·汤普
森创造的民间文学分类体系,是指民间故事、神话、
叙事诗等叙事体裁的民间文学作品中出现的最小叙
事单元”〔2〕有学者认为“母题就是一个主题、人物、
故事情节或字句样式。”〔3〕简而言之母题就是在作
品中反复出现的,并且数量有限的一种较小的文学
因素,是作品的一部分,而且可以在作者加工后变成
各种各样的主题。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可谓是历史
悠久,在漫长历史长河中,博大精深中华传统文化孕
育出了各式各样的小说母题,如“动物报恩”“归隐”
“降妖”“历险”“人妖之恋”等等。
(一)对“动物报恩”母题的借鉴
佛教传入中国,主张因果报应,众生平等,认为
动物和人类一样具有感情,由此也产生了大量描写
动物报恩的志怪故事。六朝时开始出现动物报恩等
志怪小说,佛教书籍中也有很多动物报恩的故事,这
些对六朝以后的小说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动物
报恩的母题也渐渐形成。萧鼎在《诛仙》中塑造了
各种各样的动物,其讲述的动物报恩故事与六朝小
说中动物报恩母题有着紧密的联系。
虽然这些动物报恩各有各的理由,各有各的方
式,但是它们都是为了报恩,在本质上并无不同。而
各种报恩故事的展开都与报恩这一主题紧密联系在
一起,只不过相比古人笔下的动物报恩,《诛仙》的
故事篇幅更长,动物也更为人性化,甚至就小白来说
与人并无不同。但无论故事的长短,动物人性化的
程度深浅,总之这些故事除了形式上不同以外,本质
上都是一样的。
(二)对“人妖之恋”母题的借鉴
51
“人妖相恋”早在六朝时期的志怪小说中就有
体现。物老成精,古人称作魅。在志怪小说中,自然
界的一切生物在经过长时间的修炼之后就能幻化成
人形,而这种由修炼而化成人形的物体就叫做妖。
《抱朴子·登陟篇》中说“万物之老者其精悉能假托
人形,以眩惑人目”〔4〕。妖精“眩惑人目”最突出的
表现就是人与妖之间的爱情纠葛。人妖之恋在魏晋
南北朝志怪小说中非常普遍,如《搜神记》中的《阿
紫》《女化蚕》,《太平广记》中的《彭城男子》,以及
后来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也有许多人妖恋的故
事,如《小翠》《狐女》《婴宁》等等。
《诛仙》中也有许多妖或者魅,主人公碧瑶就是
其中之一,她虽不是因修炼而幻化成人形的,但她的
母亲是九尾狐,因此碧瑶身上也有“妖”的血缘。她
和主人公张小凡的感情,最后也没能修成善果,但不
是因为人们对妖的偏见,而是正魔殊途,碧瑶与小凡
便成为了这场争斗的牺牲品。《诛仙》中另一段人
妖之恋就是碧瑶的父亲鬼王与她母亲九尾天狐小
痴,这一段感情算是修成正果了,两人不仅在一起
了,还生下了碧瑶。不过后来因为鬼王的贪婪,让小
痴被人追杀丧命。
从人妖之恋的结果来看,《诛仙》与古代志怪小
说中人妖之恋的结果一样,都是以失败告终,不同的
是,志怪小说中的人妖之恋总会给人带来不幸,且妖
总是备受歧视的,这些在《诛仙》中明显被弱化,甚
至除了狐狸的天生媚态之外,甚至会让人忘了她们
是狐。而且《诛仙》中人妖之恋中的感情因素比较
明显,不像志怪小说中那样充满对性的渴望。志怪
小说的人妖之恋中很多男性都是被狐妖迷了心智,
而不是正常的两情相悦,对情感因素的渲染较弱,而
偏向于描写古代男性对性的追求。但这些人妖之恋
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妖几乎都为女性。
总之,不管是恋爱结果的异同,亦或是感情因素
的强弱,这些都不能否认志怪小说中的人妖之恋母
题对《诛仙》的创作有着重要的影响,也正是有了这
些丰富的故事母题,才使《诛仙》的内容更丰富,情
节更跌宕。
萧鼎创作的《诛仙》以其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赢
得了诸多读者的青睐,随着《诛仙》的热销和不断再
版,相信这部极具中国特色的东方玄幻小说,将会使
读者在感受小说起伏跌宕的情节的同时,也看到了
中国古典小说所具有的魅力。除了作者奇异诡谲的
想象力之外,还与作品中浓厚的中国古典文学气息
分不开。
参考文献
〔1〕萧鼎.诛仙〔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5.
〔2〕吴光正.中国古代小说的原型与母题〔M〕.北京:社会科
学文献出版社,2002.
〔3〕李达三.比较文学研究的方法论〔M〕.台北:联经出版公
司,1982.
〔4〕上海艺术研究所,中国戏剧家协会上海分会.中国神话
传说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
61
本文发布于:2023-01-26 04:34: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3751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