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四年级下册课文中心思想
第一单元主题:童年的足迹
1、《宿新市徐公店》的作者是宋朝诗人杨万里,他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儿童追春图。这首诗描写了
南方农村的暮春景色。在一派田园风光中,穿插了儿童追逐蝴蝶的场面,写出了儿童的天真烂漫,富
有儿童情趣.
徐公店,即姓徐的人开的店。
篱落:篱笆.径:小路。
疏疏:稀疏.
深:幽深。未:没有。
阴:树阴。急走:奔跑。
诗意:诗人留宿在新市徐家客店看到的情景。稀疏的篱笆下,一条小路伸向远方.
树上的花落了,但是叶子还没有长茂密。儿童奔跑着追逐黄色的蝴蝶,黄蝴蝶飞
入黄色的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清平乐》的作者是宋朝的辛弃疾。这首词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江南生活劳作的图
景。勾画了一幅古时南方农人依山水而居,勤于农时,满足、悠闲的生活画面。
茅:茅屋。
溪:小溪。
醉:酒醉。
吴音:具有南方口音的话语.
媚:柔媚.
好:问好,闲谈.
翁:老翁。
媪:老婆婆。
无赖:顽皮,是爱称。
词意:茅屋又小又低,小溪上长着绿油油的草。酒醉中,有人用柔媚的南方话语相互问好、
闲谈。这是谁家的老翁、老婆婆呢?大儿子在小溪的东边锄豆子。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最可
喜的是小儿子不懂世事,只是一味地调皮玩耍,趴在小溪岸边剥莲蓬吃。
2、《天窗》作者是矛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笔名矛盾,中国现代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天
窗给孩子们带来了“慰藉”(安慰)。也就是当孩子被大人唤回屋里,告别了疾风暴雨中的玩
耍,告别了月光下草丛中的嬉戏,天窗成了唯一的心灵寄托,唯一的自我安慰。孩子们通过
天窗展开无尽的遐想,体会到了无穷的快乐.
3、《快乐的足球赛》是一首叙事儿童诗,讲的是小学生放学后在河边草地上尽情踢足球的情
2
景.整首诗幽默、风趣,充满了童真童趣。
4、《芦叶船》作者吴珹,通过对童年快乐生活和游戏的回忆,写出了芦叶船给水乡的孩子所
带来的欢乐,表达了作者那种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对芦叶船的喜爱之情。
5、《女孩儿乌塔》这篇课文主要写一位十二岁的德国小姑娘乌塔独自一人游历欧洲的事.我们
要学习乌塔为了自己的目标勤奋努力去追求的精神以及独立自主的好品质。
第二单元主题:动物是人的一面镜子
6、《我们家的猫》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小说家、剧作家。这篇课
文细致、生动地描写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候的淘气可爱,全文字里行间都流漏出作者对
猫的喜爱之情,也渗透着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作者写猫的性格“古怪"是通过“老实”与“贪玩"、“贪玩"与“尽职”、“温柔可亲”与“一
声不吭”、“什么都怕”与“那么勇猛"等矛盾性格展现的,而猫的这些矛盾性格又不是同时表
现出来的.因此,作者运用“古怪"一词,无非是说猫的性格“变化不定”,“很难捉摸"。
7、《小狮子艾尔莎》作者是奥地利女作家乔伊。亚当逊.文章讲述了“我”精心驯养失去母亲
的小狮子艾尔莎,最终把它送回大自然的事.文章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了“我"对艾尔莎的真情
呵护以及艾尔莎对“我”的无限依恋,反映了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主题。
8、《树上的鞋》作者金波。这篇课文记叙的是一件“我”亲身做过的平凡而有意义的事。“我”
捉蟋蟀累了睡在一棵大槐树下,在睡梦中被惊醒,发现一只雏鸟钻进鞋窝里,于是,我想办法把
雏鸟送回鸟妈妈身边.而“送”的办法就是“我”将一只鞋作为鸟窝,放在树杈上.体现了儿童
热爱自然、热爱小生命的美好精神品质。
9《老人和鸟》这篇课文实际上为我们讲述的就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故事。通过本文学习,
体会老人的诚挚爱心,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贵与美好。
10《自然之道》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作者和同伴由一个生物学家作向导,结对来到南太
平洋加拉巴哥岛旅游,观察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他们拯救了一只被嘲鹰咬啄的海龟
“侦察兵",结果成群的幼龟得到错误的信息,而成为食肉鸟的口中之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如果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第三单元主题:生活中的智慧
3
11《锁不住的心》是一首现代儿童诗,诗歌以儿童和妈妈说心里话的方式表达孩子热切的渴
望:世界也是一本书,大自然是广阔的课堂,请不要锁住屋门,放我到大自然中去拥抱蓝天白
云,亲近小鸟、青蛙,在那里,我同样可以获取知识,获得营养。
12《小溪的歌》是儿童作家严文井。本文运用了拟人的写法,歌颂了勇往直前、永不停留、
奋斗不息的精神。
课文中的“枯树桩”属于社会生活中衰朽没落的事物,他们即将走完生命的历程,对未来没
有信心,只有牢骚。“乌鸦”属于社会生活中没有上进心,不思进取的人,他们考虑的只是有
没有“好玩意儿”。“泥沙”是跟时代或潮流前进了一段后,认为“已经走得差不多了”半途
停顿下来,甘愿掉队的人,他们从反面表现了小溪流坚持前进、坚持成长的可贵.
“小溪流的歌”是一首快乐的歌,勇往直前的歌,积极进取的歌,永不懈怠的歌。
13《成长》记叙了意大利小男孩儿约翰虽然生活在一个优越的环境中,却坚持用劳动——为
居民点送报纸,来挣自己的零用钱。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在劳动中磨练自己,才有利于他们的
成长。学习了本课后,我们要懂得珍惜自己和他人的劳动成果,学习小约翰自食其力的精神。
14《差别》讲了一个普通而又意味深长的小故事:两个年轻人同在一家店铺工作,一个能够
创造性地为老板做事,得到重用;另一个不能灵活地处理问题,得不到重视。从中我们懂得做
事应该多动脑筋、开拓思路,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主人翁精神.广泛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不拘
泥与固定的模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15《给予的故事》讲述了一个人在沙漠中迷路后,饥渴至极、几近死亡,面对一壶能救命的
水做出的选择:他选择了付出这壶救命水,结果不但自己喝上了甘甜的泉水,还给别人也留
下了救命之水。故事赞美了高尚无私、给予奉献的品格.
第四单元主题:人在画中游
16《颐和园》按照游览顺序,记叙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色。课文记叙的游览顺序大体是:长廊
——万寿山-—昆明湖及十七孔桥。全文蕴含着对建造颐和园的劳动人民的赞美,字里行间流
露出一种民族自豪感。
17《东北大森林》是一篇写景散文。作者按照时间的顺序,描绘了东北大森林一年四季的美丽
景色,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4
18《海市蜃楼》生动逼真地描绘了敦煌至阳关、玉门关附近的沙漠奇景海市蜃楼。它的神奇
美妙,给人以无限遐想,表达了作者的惊喜和赞美之情。
19《水乡行》作者沙白,这首诗由远及近,写了进水乡,游水乡,出水乡,意境非常优美。为
我们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图,绘出了生机勃勃的水乡风情,渲染了一种安
详、宁静的气氛。让我们感受到江南水乡淳朴的民风和水乡人的勤劳。
20《威尼斯的小艇》出自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笔下.作者为我们展现了世界闻名的“水
上城市”威尼斯绮丽、独特的风情。文章详细介绍了小艇的特点和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以及
小艇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第五单元主题:倾听探索者的脚步声
21《向卫星求救》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讲述了1982年9月的一天,为寻找失踪的儿子,西姆
和朋友乘飞机寻找而再次失事,就在他们的生命危在旦夕之际,人们利用救援卫星探测出他
们的确切位置,从而成功营救了他们的故事。通过本文的学习教育我们要从小爱科学、学科
学。
22《妙趣横生的太空生活》是一篇说明性的科普文章,用精炼、生动的语言向人们介绍了宇
航员奇妙有趣的太空生活,并通过对宇航员描述在太空看到的地球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我们
赖以生存的地球母亲的热爱之情。
23《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是一首饱含童真的儿童诗,处处洋溢着儿童情趣,写出了儿童的心事
与天真,心中的渴望以及他们的理想。全诗揭示了科技的进步、人类愿望的实现,要考我们
不懈地探索和努力。
24《蝴蝶的家》是一篇言辞优美的散文,以问题与思索为线,以雨天为蝴蝶躲藏在哪里而着
急的情感贯穿,真切地表达了作者对幼小生灵的关爱之情。
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篇课文通过年轻时代的伽利略对人人信奉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
所谓真理产生了怀疑,经过反复试验求证后,在比萨斜塔上公开试验,从而打破盲目崇拜和迷信
权威思想的故事,赞扬了伽利略不迷信权威的独立人格和执着追求真理的精神。
第六单元主题:永远的冰心奶奶(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1919年9月,她第一
次用“冰心”这个笔名发表作品。)
5
26《别踩了这朵花》这首诗里的“小黄花”也是一个象征物.诗人冰心呼吁请小朋友们热爱“小
黄花”、保护“小黄花”,实际也是希望小朋友们推而广之,热爱和保护一草一木,热爱和保
护大自然,使人类得以安身立命的生态环境不受人为的破坏.
27《再寄小读者》本文写于1958年3月11日,是冰心《再寄小读者》通讯的第一篇。所谓
“通讯”是一种新闻题材,是翔实而生动地报到客观事物或典型人物的文章。本文作者回顾了
三十年的生活经历中见证的祖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表达了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
强烈感情。
28《只拣儿童多处行》在这篇散文中,冰心描述了从香山归来游颐和园时和孩子们相遇的情
形,及由此引发的的思考与感触。文中最后,冰心由花的盛开联想到孩子的成长,和显示出旺盛
生命力的孩子们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和享受.盛开的花朵是春天的希望,充满活力的孩子们就是
祖国的希望和未来。
“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捡游人多处行。”意思是:孩子们不知道春天在哪里,只能捡游人多处
去玩儿。
“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意思是:游人被孩子们的气息所感染,他们会从孩子
们身上感受春天旺盛的生机与活力。只要能有一颗爱心,只要能找到孩子们的身影,那么就
一定能够找到春天。
29《肥皂泡》详细介绍了吹肥皂泡这种游戏的过程(做、吹、看、想),让我们体会了冰心奶
奶美好的童年生活。
30《大舞台》介绍的是童年的冰心在烟台海边居住的生活经历.冰心童年的大舞台指的是,营
房、旗台、炮台、码头和周围的海边、山上。生活在童年舞台上的冰心感受到的童年生活是
“无限的欢畅与自由”的.
31《送别冰心》描写了社会各界为世纪老人冰心送别的情景。写出了人们对冰心的崇敬和怀
念之情。
冰心的作品,显示爱和美的力量。——雷洁琼
爱,具有巨大的生命力,它是一棵稚嫩的幼芽,却能推开坚硬的石头,长出绿叶,挺直身
躯,带给世界真善美。--葛翠琳
6
老人给予大家无限的爱,也带着大家的爱远行了。-—陈恕吴青
我不再觉得失去了您,而是更广阔又真切地拥有了您;我不再觉得您愈走愈远,却感到
您从来没有此刻这样的贴近.--冯骥才
本册书要求背诵的课文及段落:
第1课《古诗二首》
第2课《天窗》第三至第五自然段
第6课《我们家的猫》最后一个自然段
第9课《老人和鸟》最后两个自然段
第16课《颐和园》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建议背诵全文)
第17课《东北的大森林》背诵全文
第19课《水乡行》背诵全文
第26课《别踩了这朵花》背诵全文
第29课《肥皂泡》第三至五自然段
第30课《大舞台》第二、三、七、八自然段
第31课《送别冰心》最后一个自然段
本文发布于:2023-01-26 03:03:1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3713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