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南乡子

更新时间:2023-01-26 00:48:29 阅读: 评论:0

中考政治满分-九宫格填数字规律口诀


2023年1月26日发(作者:母亲节广告语)

《南乡子》古诗词鉴赏

《南乡子》古诗词鉴赏1

《南乡子·怅望送春杯》

宋朝:苏轼

怅望送春杯,渐老逢春能几回。花满楚城愁远别,伤怀,何况清丝急管催。

吟断望乡台,万里归心独上来。景物登临闲始见,徘徊,一寸相思一寸灰。

《南乡子·怅望送春杯》古诗简介

《南乡子·怅望送春杯》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这是一首集句词,其体式

源于集句诗。这首词是苏轼贬谪黄州的词作,既有他为人熟知的豁达开朗、处之泰

然的一面,亦有痛苦、挣扎的灰暗一面。全词取唐人诗句不仅均符合词人当下的境

遇、身世、心态,而且信手拈来,仿若己出,经过他贯注心血的再创造获得了新的

生命力。

《南乡子·怅望送春杯》翻译/译文

惆怅地望着手中这杯送春酒,身体逐渐变老又有几回能再逢见春。楚城繁花什

锦心里却伤愁远方离别,非常感伤,更何况酒宴上清丝急管奏出的别离之音。在望

乡台断断续续的吟诵,纵使与故土远隔万里,却仍然归心似箭。此时归心万里,同

筵的诸君,又何人会此登临之意,辗转徘徊,反思内心。相思之苦,心如寒灰。

《南乡子·怅望送春杯》注释

①怅望送春怀:截取唐人杜牧《惜春》:“春半年已除。其余强为有。即此醉

残花,便同尝腊酒。怅望送春杯,殷勤扫花帚。谁为驻东流,年年长在手?”渲染

对酒伤春的情话。

②渐老逢春能几回:此句取杜甫《漫兴九首》第四首:“二月已破三月来,渐

老逢春能几回。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为杜甫流落成都时所作之绝

旬。

③花满楚城愁远别,伤怀:稍稍改动了许浑《竹林寺别友人》一诗:“骚人吟

罢起乡愁,暗觉年华似水流。花满谢城伤共别,蝉鸣萧寺喜同游。前山月落杉松

晚,深夜风清枕簟秋。明日分襟又何处,江南江北路悠悠。”

④何况清丝急管催:此句选自刘禹锡的《洛中送韩七中丞之吴兴》五首之三:

“今朝无意诉离杯,何况清弦急管催。本欲醉中轻远别,不知翻引酒悲来。”

⑤吟断望乡台:取自李商隐《晋昌晚归马上赠》一诗:“西北朝天路,登临思

上才。城闲烟草遍,村暗雨云回。人岂无端别,猿应有意哀。征南予更远,吟断望

乡台。”

⑥万里归心独上来:来自许浑《冬日登越王台怀旧》诗:“月沈高岫宿云开,

万里归心独上来。河畔雪飞扬子宅,海边花盛越王台。泷分桂岭鱼难过,瘴近衡峰

雁却回。乡信渐稀人渐老,只应频看一枝梅。”

⑦景物登临闲始见,徘徊:取自杜牧《八月十二日得替后移居譬溪馆,因题长

句四韵》尾联:“万家相庆喜秋成,处处楼台歌板声。千岁鹤归犹有恨,一年人住

岂无情。夜凉溪馆留僧话,风定苏潭看月生。景物登临闲始见,愿为闲客此闲

行。”

⑧一寸相思一寸灰:结尾之笔取自李商隐的《无题》二首之二:“飒飒东风细

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贾氏窥帘韩掾少,宓

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南乡子·怅望送春杯》创作背景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

“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

为黄州团练副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而这首词便作于苏轼贬谪黄州时期。

《南乡子·怅望送春杯》赏析/鉴赏

“怅望送春杯。渐老逢春能几回。”花繁叶盛的春日虽好,然而它终会远去,

惆怅地望着手中这杯送春酒,心里涌起的伤春之情比酒更浓郁,千回百转,才下眉

头,却上心头。由春日的归去不由联想到自己年华的流逝。“渐老”,谓逐渐衰

老,语调悲哀沧桑。“逢春”,忽一喜,词情上扬。“能几回”,情绪再次跌落,

由扬而抑,更显悲怆,人已衰老,有生之年还能看到几个春天。一句之中一咏三

叹,笔法缠绵而苍老,正是苏轼贬谪黄州哀伤心情的写照。

“花满楚城愁远别,伤怀。何况清丝急管催。”作者所处之时节恰是盛春,繁

花似锦,故日“花满”。楚城,正是作者贬谪之地--黄州。词人流离飘零于此,远

离故乡和亲人,怎能不满怀愁绪深如海。在万红飘香的季节里,词人不仅没有感受

到春的蓬勃和喜悦,反而备觉凄凉难耐,完全是基于受打击、遭放逐的现实原因。

此深层次的意蕴悄然表露,使其伤春之情更加意味深远。“伤怀”二字极有分量,

淋漓尽致地概括了词人伤春意愁离别的种种凄苦之情。且这二字为作者自述,它将

所集唐人诗句熔铸为一体,表现出古为今用的绝妙之处。伤别之人本已悲哀不堪,

哪里还禁得住送行酒宴上清丝急管奏出的别离之音。“何况”两字,尽显不胜悲情

之态。词人在上片结尾处用此句,其沉痛心情不言而喻。

“吟断望乡台。万里归心独上来。”下片词人着重抒写自己思念故土之情。这

里虽然只取原诗下旬,实际上句诗意亦隐含其中。词人即使四处飘零宦游,却终不

曾忘却西蜀--他的家乡,更何况愈往南走离故土愈遥远。登高饮酒之际,岂能不倍

加思念家乡。一个“断”字形象地描绘了其望乡情切的心态。词人纵使与故土远隔

万里,却仍然归心似箭,同宴的伙伴们谁能领会这份情怀。“独”字突出了词人孤

身漂流在外的孤独、寂寞之感。

“景物登临习始见,徘徊。一寸相思一寸灰。”原诗两句之中三次用到了

“闲”字,苏轼取其诗意,化为己用,意蕴颇深。只因此时了无官职,一身轻闲,

悠然从容中登台眺望,才能将这春日的美景尽收眼底。苏轼表面上叙述了自己无官

一身轻的悠闲自在,实际深深流露了遭受贬逐,无法作为,一事不成的巨大痛苦。

正因为如此,词人才会在此地久久徘徊,不愿离去,其实是那无论无何都挥之不去

的烦忧在心头盘旋,时时折磨着他。结句为全词点睛之笔。功业不可建。故土无法

还。两种相思,一种愁绪,纠结在一起,令词人辗转反侧,心如寒灰。

此词落墨于酒筵,中间写望乡,结穴于一寸相思一寸灰的反思,呈现出一个从

向外观照而返听收视、反观内心的心灵活动过程。由外向转而内向,是此词特色之

一。而此词则证明,东坡词横放杰出风格之外,更有内敛绵邈之一体。若进一步知

人论世,则当时东坡之思想蕲向,实已从前期更多的向外用力,转变为更多的向内

用力。

《南乡子·怅望送春杯》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

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嘉祐(宋仁

宗年号,1056~1063)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

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

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

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

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

并称“苏辛”。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南乡子》古诗词鉴赏2

南乡子·戊申秋隽喜晤故人

清代高鹗

甘露洒瑶池,洗出新妆换旧姿。今日方教花并蒂,迟迟,终是莲台大士慈。

明月照相思,也得姮娥念我痴。同到花前携手拜,孜孜,谢了杨枝谢桂枝。

注释

甘露:古人认为国君德至大,和气盛,则甘露降。瑶池:古代传说中西王母所

居宫阙中的地方。这里似指宫廷。

迟迟:久远。

莲台:佛语,莲华之台座。大士:菩萨之通称。

孜孜:殷勤恭谨貌。

杨枝:佛徒净齿之具。桂枝:唐以来传说月中有桂,登科为月中折桂枝。本词

语意双关:因佛门助他与故人畹君相会,故谢杨枝;又庆幸中举,故谢桂枝。

评解

此词写于乾隆五十三年秋、高鹗中顺天乡举时与恋人畹君久别相会的情景。作

者科举得意之时,又与所恋之人久别重逢,天从人愿。字里行间透露出由衷的欣喜

之情。全词写得情真意挚,缱绻缠绵,雅丽和婉。

《南乡子》古诗词鉴赏3

古诗原文

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

暮。

译文翻译

烟雾苍茫,风雨凄迷。岸边的花儿已凋谢,只听得鹧鸪声声啼。远方的来客乘

着一叶扁舟靠近荒野渡口。这种地方最容易引发阵阵乡愁。看江上潮水已退水面平

静,时间已到暮春时候。

注释解释

南乡子: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原为单调,有二十七字、二十八字、

三十字各体,平仄换韵。

漠漠:烟雾迷蒙的样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俄倾风定云墨色,秋

天漠漠向昏黑。”

凄凄:寒凉貌。《诗经·郑风·风雨》:“风雨凄凄,鸡鸣喈喈。”

鹧(zhè)鸪(gū):鸟名。形似雌雉,头如鹑,胸前有白圆点,如珍珠。背

毛有紫赤浪纹。足黄褐色。以谷粒、豆类和其他植物种子为主食,兼食昆虫。为中

国南方留鸟。古人谐其鸣声为“行不得也哥哥”,诗文中常用以表示思念故乡。

扁(piān)舟:小船。临野渡:靠近荒野渡口处。

水平:水面平静。

诗文赏析

这首《南乡子》,是一幅着墨不多的水墨画,一片江乡暮春景色,却被作者弄

得满纸春愁。说起来,烟当然漠漠,而雨却未见得人人都觉得凄凄。以愁眼看世

界,雨不免凄凄。至于岸花零落,当然是自然现象,但斯时也故有斯落也。它自落

它的,根本不买任何人的账,看落花泛乡愁的人,即使给他看花开,他也只会看到

“愁”。有人说,这是点明时间,却没有想到乡愁与时间全不相干,没有任何人可

以证明,乡愁只能在某个时间段才会产生。作者只是把他无处发泄的思乡之情,像

喷泉一样喷射,谁碰上也免不了变成“愁根恨苗”。作者的感情,使这些烟枝雨叶

改变了它们的本来面目。只有这样,才能从这些被扭曲了的事物身上表现出作者内

心的感情。

此词给读者的是“愁云恨雨,满目凄清”的感觉,而拆碎下来,却是烟、雨、

落花与鹧鸪的叫声而已。但就在开头这十三个字里,却使人觉得这些碎玉零珠滚滚

而来,既是互相连贯,又能互相配合。说到底,这都是作者那条感情丝线上悬挂的

琼瑶,它们是由感情组织在一起的。

这首词属于“单调小令”,但它有个特色,那就是前十三字用平韵,后十七字

换仄韵。从韵脚的改变,使人产生一种分了上下片的错觉。实际上这首词在行文方

面也的确如此。前十三字,以比兴见作者情思;后十七字,用叙述方式说明上文的

情思是自己的乡愁。在韵脚上似断,而在文字和内容上却一气呵成。

野渡扁舟,水平潮退,是不得不思乡处,客路风雨,又值春意阑珊,又是不得

不思乡之时。野渡凄寂无人,不堪鹧鸪之啼也。前后照应,结构完整,字少思深,

平易感人。

《南乡子》古诗词鉴赏4

《南乡子》

(清:纳兰性德)

何处淬吴钩。一片城荒枕碧流。曾是当年龙战地,飕飕。塞草霜风满地秋。

霸业等闲休。跃马横戈总白头。莫把韶华轻换了,封侯。多少英雄只废丘。

注释:

(1)淬(cuì):浸染,此处犹言“血染”。吴钩:兵器,形似于刀,古时吴

地以善于铸造这种锋利的兵器闻名,诗词中常以“吴钩”泛指锐利的兵器,犹言

“宝刀”、“宝剑”;

(2)龙战地:比喻群雄逐鹿天下的.战场;

(3)废丘:废弃的坟丘。

赏析:

此为边塞词。上片写景,由荒凉凄冷的塞外之景联想到当年此处正是群雄逐

鹿、硝烟弥漫的战场,那时的“龙战地”曾是何等喧嚣、何等豪迈。歇拍又跌入

“塞草霜风”的荒凉现实。下片抒情,转入对历史、对人生的感慨。过片“霸业等

闲休。跃马横戈总白头”两句,道出词人真实内心:青丝会被时间染成白发,英雄

壮志会被岁月磨灭,当年横戈跃马、气冲斗牛的豪情最后只能变成英雄末路的老

迈。“莫把韶华轻换了,封侯。”大好的年华、短暂的人生,不能在追名逐利中虚

度。拜相封侯,那都不过是表面的辉煌。君不见,多少功业彪炳一时的英雄,在历

史的长河中留下的也只是一座座废弃的坟丘。如果说少年时期性德亦曾有过横戈跃

马、建功立业的壮志,那么侍卫生涯的身不由己让性德渐生厌倦,年华老大,昔年

壮志却无一实现,从雄心勃勃的少年壮志,到升任侍卫、丧失自由后的怀疑与茫

然,官场的历练并没有让性德变得世故圆滑,反而让他更清醒地意识到:用牺牲自

我的个性作为代价,去换取所谓的仕途显达,对于他的人生追求而言是多么的虚

幻。性德曾对朋友如此感叹:“弟比来从事鞍马间,益觉疲顿。发已种种,而执殳

如昔,从前壮志,都已隳尽。昔人言,身后名不如生前一杯酒,此言大是。”

(《与严绳孙书》)可为此词作注。

本文发布于:2023-01-26 00:48: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3649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四季缤纷
下一篇:孟子劝学篇
标签: 南乡子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