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冬至的由来和习俗

更新时间:2023-01-26 00:05:43 阅读: 评论:0

对明星网红的看法作文-口里面一个女是什么字


2023年1月26日发(作者:聊城辱母案)

冬至节的由来和习俗有哪些

下面一起来了解冬至有哪些由来和习俗吧,希望对你有帮助!冬至

节的来历与习俗在我国古代对冬至节很重视,冬至节被当作一个较大

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

《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

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

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

冬至这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

长。

所以,永定河沿岸民间又把冬至俗称为“日短。

他们认为,从冬至开始,阳气四开,又有了“冬至一阳生的说

法。

故冬至有3种意义:一是阳极之至;二是阳气之至;三是日行南

至,故谓“冬至。

从冬至这一天起,到惊蛰节后6天,共有九九八十一天,九天称

为一个“九,即:公历从12月21日或22日至次年3月11日或

12日。

永定河沿岸民间称这段时间为“数九寒天,还曾有一首歌谣: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河边看杨柳。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永定河两岸民间的“冬至大如年的说法,俗称“亚岁。旧时,

每到冬至前几天,各家各户要准备好鱼肉、蔬菜等食物,

先祭祖先,后拜父母尊长。

冬至节还要吃饺子,这源于一个故事:医圣张仲景,原是一名官

员,时值寒冬,他告老还乡。

在途中,他看到很多穷人面黄肌瘦,衣不遮体,好多人的耳朵甚至

都冻烂了。

孙仲景看到这种情况后,心里非常难过。冬至这天,他在空地上,

搭起大棚,架起大锅,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温热的药材,熬煮

炼制“祛寒娇耳汤。煮好后,分给每人一碗。

另外,把羊肉和药材捣碎,用面粉皮包成耳朵形状的“娇耳,分给

冻伤人每人两只。

人们食后,顿觉浑身发热,两耳起暖。从冬至到大年三十,张仲景

用这种方法把人们的耳朵冻伤都治好了。

从此,每到冬至这一天,人们便模仿“娇耳的样子,做成了“饺

子。过了农历十一就到了冬至(大约阳历为十二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二

日),开始数九。

入九以后,民间流行消寒活动,逢九日饮酒消寒,席间惯摆九碟九

碗,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明、清两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谓之“冬至郊天“。宫内有百官

向皇帝呈递贺表的仪式,而且还要互相投刺祝贺,就

像元旦一样

但民间并不以冬至为节,不过有些应时应景的活动。满族人则不

同,为了消灾祈福,于冬至日五更时分,邀请本家嫡亲姑表及挚友齐

聚庭院席地而坐,杀猪祭天,即祭“祖宗杆子。

在大门的东南角立一高旗杆,顶端为葫芦形,稍下放一方形木

框,内装用碎猪肠,猪腔骨拌的米饭祭祀乌鸦,乌鸦是满足古老氏族

的图腾(氏族标志,北方氏族多以飞禽为族标),亲朋围坐吃“白

肉,这种白肉俗称“神余。

冬至过后,我国各地都相继进入寒冷的季节。此时正值我国的小

寒、大寒节气。

俗话说:“腊七腊八冻掉下巴,又有“小寒大寒寒冷冰团之说。

小寒表示寒冷的程度,从字面上理解,大寒冷于小寒,但在气象的记

录中,则往往是小寒却比大寒寒冷,可以说是全年24节气中最寒冷

的节气。

常有“冷在三九的说法,而“三九又恰在小寒节气内。

之所以叫小寒而不叫大寒,是因为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月初寒当小⋯⋯月半则大矣。按当

时的情况延续至今而已。

据说早年黄河流域的农家每逢小寒,家家用“九九消寒图来避

寒。正因为如此,人们在寒冬腊月在衣食住行等方面要特别注意防寒

保健,平安度过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欢欢喜喜迎新春。

特别是年轻人在寒冷的腊月,有的人穿着则“只要风度不要温

度。

这种极端的着装是不合理的

衣服的保暖程度与衣服内的空气层的厚度有关。

羽绒服有一定的厚度,羊毛织物气孔不直通,两种保暖性能都很

不错。

寒冬腊月外出时,应注意以保暖为主。

“寒从脚起,人们脚的保暖尤为重要。

《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

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

一个吉日,应该庆贺。

《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

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

人们还会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

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

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

祭天祭祖的习俗。

冬至节是闰月的参照标准在中国传统的阴阳五行理论中,冬至是

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

在十二辟卦为地雷复卦,称为“冬至一阳生。

同时,闰月的设置也以冬至为标准(因为冬至总在冬月,冬月建

子,为周正农历的第一个月)。

亚岁殷周时期,规定冬至前一天为岁终之日,冬至节相当于春

节。

后来实施夏历。

但冬至一直排在24个节气的首位,称之为“亚岁。

从汉代以来,都要举行庆贺仪式,高峰时期朝廷休假三天,君不

听政;民间歇市三天。

热闹程度不亚于过年。

冬至有一年中最长的一夜,许多人家会用糯米粉做“冬至圆,为

了区别于后来的春节前夕的“辞岁,冬节的前一日叫做“添岁或

“亚岁,表示“年还没过完,但已经长了一岁。

冬至的养生方法中医养生,是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天人

合一、阴阳五行的原理,对人体进行顺应天地裱花的调养,以保持生

命健康。

中医传统经典《黄帝内经》,对养生做了鼻祖式的启迪。

黄帝内经素问第二篇《四气调神大论》,就讲明了冬季如何养:

冬三月,此谓闭藏。

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

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

养藏之道也。

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天气,清净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天明则日月不明,

邪害空窍,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云雾不精,则上应白露不下,

交通不表,万物命故不施,不施则名木多死。

恶气不发,风雨不节,白露不下,则菀稿不荣。贼风数至,暴雨

数起,天地四时不相保,与道相失,则未央绝灭。唯圣人从之,

故身无奇病,万物不失,生气不竭。

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

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

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

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

反顺为逆,是谓内格。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如渴而穿井,斗而铸

锥,不亦晚乎?据“养生堂节目讲,恰逢秋冬季节,天气变化急促,

起居失节,人体易受寒气而生寒冰、痛病。

常年应用灸法,只要开展寒凝经脉、阳虚内寒性疾病的灸法治

疗,如胃痛、泄泻、脱肛、失眠、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痛经、月经

不调、遗尿等。

有需求者可向医生咨询

现在,人们过冬至节虽不如过去那样热闹了,但冬至饺子和冬至

肉还是要吃的。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冬至这天人们所吃的食物也越来

越科学了越来越健康了。

猜你喜欢:1.关于古尔邦节的来历2.圣诞节的由来及习俗3.11

11日光棍节的由来和习俗4.国庆节的由来简介以及节日习俗5.关于

元宵节的来历和习俗

本文发布于:2023-01-26 00:05: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3628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下一篇:猴年成语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