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陈嘉庚办学》教案
平河小学邓金玲
教学目标:
1、正确地朗读课文。
2、抓住陈嘉庚的具体言行。弄清陈嘉庚为什么要办学,他是怎
么说的,是怎样办学的。
3、体会陈嘉庚的爱国精神,从而产生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
1、弄清陈嘉庚为什么要办学,他是怎么说的,是怎样办学的。
通过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体会陈嘉庚的爱国情感。
2、体会陈嘉庚的爱国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的是14课,它的题目是什么呢
2、填空,课文分为()段,第一段是第()自然段,第
二段是(),第三段是()自然段。
过度句:同学们,第一段说陈嘉庚是爱国华侨领袖和著名的
大实业家。那从哪里知道的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段吧。
二、细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学习第二段(2----8自然段,)
(1)齐读,边读边想下面的问题。
出示课件:陈嘉庚为什么要办学,他是怎样想的,怎么说的,
又是怎样做的
小组讨论,找出相关的句子。
提问回答问题
(1)陈嘉庚为什么要办学师出示因为他走过小时候念书的私塾门口,
私塾已经关闭,打听知道是孩子交不起学费。原因
过度:同学们,陈嘉庚知道了孩子们没书读的原因,他会怎么想呢
(2)他是怎样想的出示陈嘉庚心里很着急,他想:孩子是祖国的
未来,要是上不了学,那怎么行呢
陈嘉庚心里很着急,他急什么呢(急孩子们没学上)
同学们,这里运用了什么方法描写(心里描写的方法)
你们从心理描写中体会到什么
陈嘉庚看到孩子们上不了学非常担忧的心情,他对孩子、家乡、
对祖国的未来深深地担忧,表明了他非常爱国。
过度:陈嘉庚想到了这些,那他又会怎么说呢
(3)他是怎么说的出示(回到家里,他拿出自己的所有积蓄,
对妻子说:“我想用这些钱办所学校。我们自己有吃有穿就行了,有
钱多花,没钱少花。”
什么叫积蓄生:平时积存下来的钱。
同学们,这里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请说一说(语言描写方法)
你从语言描写中体会到什么
他拿出自己的所有积蓄,说明他为了孩子们的未来,民族的振兴,
慷慨解囊,毫无保留地献出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钱。
“这些钱是你下南洋辛辛苦苦挣来的呀!怎么能这样都用掉呢”
妻子有些犹豫。
“钱花掉可以再挣,孩子们学习的时间耽误了,可就再也补不回
来了!”在陈嘉庚的耐心劝说下,妻子被说服了。
从他们的对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充分表现了他以国家利益为重,愿意牺牲个人利益的崇高精神。
过度:陈嘉庚他能说做到吗
(4)陈嘉庚又是怎么做的
陈嘉庚特别喜欢到学校走走。每次到学校,他总要站一会儿,静
静地聆听,仿佛在欣赏美妙的音乐。
特别是什么意思(特殊,与众不同)
这里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行动描写方法)
这处行动描写有什么作用
表现了他对孩子们的爱,对他们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小结:同学们,我们从陈嘉庚看到的、想的、说的和做的知道了他是
一个爱国华侨人士。
那么,第二段的段意是什么:谁来谁一说。
(具体写了陈嘉庚是怎样为家乡办学的)
同学们,陈嘉庚办好了学校,后来他又是怎么做的
2、学习第三段(第9自然段):
(1)齐读第9自然段,填空:
陈嘉庚在海外拼命工作赚钱,是为了兴办学校
(2)陈嘉庚除了为家乡办学,还做什么
拼命工作”,因为这个词写出了陈嘉庚的无私奉献。‘源
源不断”,因为这个词写出了陈嘉庚为办学,花了很多钱。
还什么学校了(办起小学、初中……省略号的意思他办的学校还有
很多。出示创造福建省第一所大学--厦门大学图片讲解厦门大学的
校门厦门大学的教学楼厦门大学的图书馆4厦门大学的饭堂。5
厦门大学的全景。
3、陈嘉庚为什么要办这么多学校呢他常常对人们说:“要想让祖国立
足世界,不受外国欺侮,必须从兴办教育开始。”
师:这句话透露着他对祖国深沉的爱,他把自己的命运
与家乡,与祖国紧紧相连。把建设祖国,报效祖国作为他
一生的信念。
——这是陈嘉庚办学的思想动力,也是他创业打拼的动力。
4、同学们让我们来概括段意吧。出示陈嘉庚把毕生的积蓄和精力
都用在了兴办学校上。
三、课堂总结
谈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四、拓展思维,激发学生爱国精神。
师:我们现在还小,不能像陈嘉庚一样,出巨资支援家乡
学校。那我们应该怎样表达我们的爱国之心呢
生:努力学习
师:孩子们,爱国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关键是要有自己
的实际行动!只要你好好学习,按时完成作业,做好学生
该做的事情,就可以说你是非常热爱自己的祖国的。
板书:
14陈嘉庚办学
想说做
着急劝妻子拿、站、听
爱国
本文发布于:2023-01-25 23:22: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3616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