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5篇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
时隔至今,我犹记得这部由朱塞佩·托纳托雷执导的电影—
—《海上钢琴师》。记得几年前第一次观影的时候,1900留给
他朋友最后的话语曾令我泪流满面。
1900,是一个出生在海上的孤儿,他被水手收养,他的名字
只是一个年代。他是无师自通的天才,面对钢琴的88个键,他
能够弹奏出惊人的音乐,受到船上无数人的追捧和掌声。他也开
始爱,爱一个女孩,静默且深情,令人曾揣测他是否会为了她而
下船面对外面的世界。
然而他最后选择的却仍是他的钢琴,他的大海。他为什么不
离开大海呢。他说,钢琴只有88个键,但是外面的世界,却是
有着无数黑白键的巨大钢琴。他无法驾驭。外面的世界是一个没
有尽头的键盘,他又怎能在这样的键盘上弹奏呢?成长,学习,
工作,赡养父母,抚养子女,然后老去,听来仿佛一切都已明了,
人生却还是那样长。
我尤记得1900留给他朋友最后话语时的眼神,是那样孤独,
坚决,而又温柔。我也曾在高楼中凝视远方的地面,想象自己纵
身一跳,人生的乐章戛然而止。然而我终究不是他。
后来我渐渐明白,1900代表着一种理想,代表着这个尘世
中的多数人,注定不会付诸行动,却有始终心怀向往的理想。矗
立在那里,自由,决绝,而悲伤。
我们是生活在外面的世界里的人。这个世界的意义在于“传
承”。就像一个游戏,每个人都是其中的玩家,然而获得的任务,
却是如何使这个游戏永远存在。诸多必须背负的责任令前行显得
缓慢而艰难。然而我们的人生对于整个游戏而言,存在的时间或
许只有一秒,或者更短。也唯有越短暂,这个游戏的运行时间才
会越长,才有可能永不结束。
这样一想会不会又心有不甘呢?辛苦奋斗的一生,其实不过
一粒微尘,轻得仿佛随时都会消失。
然而在闭上眼的那一瞬还会不会含笑着想起,自己的孩子在
不久前,正带领他们的孩子在绿草地上放起风筝;会不会含笑着
想起,自己曾拥有良人在侧,从此不再无枝可依;会不会含笑着
想起更久远的从前,父母曾令你无忧无虑,而那些萌生的小情绪,
或许唯有感慨地大笑出声,无奈地摇摇头,道一句,那时真小。
我们为什么不会像1900一样,选择在漫天火光中永沉海底。
这样壮烈,却获得永生的自由?
因为,我们一直生活在这个“外面的世界”,清楚地看见它
的混乱,却因为某一瞬间体验到的那些温情,那些无以伦比的美
好,而心甘情愿地忍受着它所给予的伤害,努力弹奏出最华美的
人生乐章。
我们或许从来都不是天才,但是我们至少能做到勤恳、踏实。
我们从坚硬和纯白开始,学会圆滑,学会世故,但内心深处,终
究会一直记得,这一生所做的种种妥协,不过是为了在这个微尘
世界,在这架上帝给予的钢琴上,创作出独属于自己的旋律与琴
音。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2
《海上钢琴师》是一部颇具争议的影片。有人厌恶它的矫情,
有人喜欢它的梦幻。
在我看来,能打动人的便是一部好作品,可以从1900的故
事里找到自己。
我不知道是否找到了生活的真谛,或许只是对生活多了某些
感悟。我反复回放1900留给他朋友的最后话语,一遍遍地听,
试图去寻找他不肯下船的真正原因,到最后,我仍然是似懂非懂。
他出生在海上,被水手收养。他只有水手给予的名字,一个
年代,1900。他面对钢琴,无师自通,是真正的天才,受到无数
人的追捧和掌声。他在偶然的一次,悄悄爱上一个女孩,静默且
深情,令人曾揣测他是否会为了她而下船面对新的世界……
而他最后选择的却仍是他的钢琴,他的大海。他说,钢琴只
有88个键,但是外面的世界,却是有着无数黑白键的巨大钢琴。
他无法驾驭。
1900或许代表着一种理想,代表着多数人,他们注定不会
付诸行动,却会始终心怀向往的理想。矗立在那里,自由,决绝,
悲伤。
相较于1900,我们是生活在“外面的世界”的。这个世界
的意义在于“传承”。它像一个游戏,每个人都是其中的玩家,
而任务,却是如何使这个游戏永远存在。学习,工作,结婚、赡
养,繁衍……抛不开的责任令前行显得缓慢而艰难。我们的人生
对于整个游戏而言,存在的很短暂。也唯有越短暂,这个游戏的
运行时间才会越长,才可能,“永不结束”。
我们为什么不会像1900一样,选择在漫天火光中永沉海底。
这样壮烈,获得永生,自由。
大多数的我们,生活在这个“外面的世界”,虽清楚地看见
它的混乱,也会因为某一瞬间体验到的温情,那无以伦比的美好,
而心甘情愿地忍受着它所给予的伤害,努力弹奏出最华美的人生
乐章。对我而言,“外面的世界”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相较1900我们从来都不是天才,但我们勤恳、踏实。从单
纯和执拗开始,变得圆滑,世故,但内心深处,终究会记得,这
种种妥协,是为了在这世界,在这架上帝给予的钢琴上,创作出
独属于自己的旋律与琴音。
而天才心灵第一,生死次之。很多人说这是悲剧,我却认为
这是1900的追求,他热爱船上的生活,那里是他的世界,离开
这里,生活就不是他的了。
被炸毁的前一刻,1900为了心爱的女孩所即兴演奏出的爱
语。钢琴的声音,干净而轻灵,仿佛是1900那颗安定的心一般,
平缓的旋律倾泻着柔情,不仅是对那个曾经出现在1900生命里
的姑娘的柔情,更是1900膜拜着钢琴、膜拜着音乐时,心里自
然而然的散溢出的柔情。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3
“只要你有好故事可以讲,有人肯听,你就还未完蛋。问题
是,谁也不相信我这故事。”没错,一九九零的人生经历的确令
人难以置信。
他是一个被父母遗弃的孩子,在维珍尼亚号轮船内的钢琴
上,被一个船员偶然中发现并收养。船员给他起名叫做丹尼·博
德曼·TD·林蒙·一九九零。前面的是船员的名字,一九九零是
那一年的年份。在一九九零八岁的时候,船员在工作的时候意外
死亡,一九九零又变成了孤儿。八年,船员为一九九零编制了一
个纯洁,美好的童年。我想,这也赋予了他洁净的灵魂,造就了
他纯粹的生命吧!
电影的画面总会定格在一九九零淡蓝色的眼眸上,他透过船
舱的玻璃,望着波涛汹涌的海面,从孩童一直到成年。他若有所
思,却不能被猜测出眼神中到底藏着什么,他那么的平静,那么
的怅然……
八岁之后,他的音乐才能逐渐展露出来,凡是听过他弹奏钢
琴的人,都觉得他是上帝派来的,专门为有幸上船的人演奏。一
九九零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天分,也从一开始就被安排好了一生的
宿命。在这片海洋上他弹着钢琴,直到与维珍尼亚号一起消失。
海洋、船、钢琴、一九九零,冥冥中自有定数。
“陆上的人喜欢寻根问底,虚度了大好光阴。冬天忧虑夏天
的姗姗来迟,夏天则担心冬天的将至。所以他们不停四处游走,
追求一个遥不可及、四季如夏的地方,我并不羡慕。”在好朋友
麦士劝他离开维珍尼亚号去大陆发展的时候,他丝毫不为所动。
他的愿意把自己的生命全部交给维珍尼亚号,和它一起经历四季
的变换。然而,当爱情降临时,他也想勇敢地走出去,为心爱的
女孩子登陆。可当他走到楼梯的一半时,他忽然停住脚步,望着
眼前陌生的城市,眼神里流露出未知的情感,是畏怯,还是恐惧?
或许世人永远不能理解他,就像不能理解上帝的诗篇。最终,他
回过头,眼神坚定,一步一步走上船来。他的眼里,容不得拥挤
的城市,他的心里,只有纯粹的音乐。
多年后,维珍尼亚号已是一艘即将被炸毁的破船,麦士得知
消息后上船去找一九九零,好不容易找到了他,结果,他仍旧坚
持着,不肯离开。如他所言,外面的世界太广阔了,陌生得让他
害怕,那些城市里的街道无边无际,就像有无数个琴键的钢琴一
样,没有尽头,让他感到恐惧。他宁可退出生命的舞台,给自己
一个尽头,也不愿意茫然无措地面对一个无边无际、无所适从的
生活。
就这样,他生于船,死于船,从未离开过维珍尼亚号,也从
未离开过他的音乐。船爆破前的那一刻,他腾空弹奏着乐曲,仿
佛面对的不是死亡,而是一场熟悉的航行。
最终,他与维珍尼亚号一同消失在苍茫的海上。他最后的希
望,便是天堂能有钢琴。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4
《海上钢琴师》,一部教科书级别的经典影片。如果要向别
人推荐此生必看电影,母庸质疑,它一定会被列入名单之上。该
影片首映于1998年。近日,其在我国各大影院上映,反响良好。
多亏这次4K修复版的引进,观众终于能在大银幕上重温这部经
典电影。
影片由蒂姆·罗斯、比尔·努恩、梅兰尼·蒂埃里主演。《海
上钢琴师》是意大利著名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的“时空三部曲”
之一。这部影片可以算得上是封神杰作。豆瓣评分达9。2分之
高。没有看过的观众可不要错过这次难得的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海上钢琴师》中国区纪念版海报,由黄海
操刀设计,灵感来自于电影中的经典一幕:“时隔多年,依然清
楚记得,栈桥上的1900,选择放弃、扔出帽子、挥别纽约的一
幕。”
影片以宏大的时间线勾勒出一个时代的沧桑变幻,讲述了一
个钢琴天才传奇的一生。1990年,Virginian号豪华邮轮上,一
个孤儿被遗弃在头等舱,由船上的水手抚养长大,取名1990。
1990慢慢长大,有着无师自通的非凡的钢琴天赋的他,在船上
的乐队表演钢琴,每个听过他演奏的人,都被深深打动。
爵士乐鼻祖杰尼听说了1900的高超技艺,专门上船和他比
赛,最后自叹不如,黯然离去。可惜,这一切的事情都发生在海
上,1900从不愿踏上陆地。直到有一天,他爱上了一个女孩,
随着女孩的下船离去,1900的心开始波动。
这部影片堪称是艺术创作者的终极浪漫,每一帧画面都是艺
术。全片音乐和故事内核完美结合,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其中最
精彩的是斗琴片段,全程高能。当1900弹奏着激昂的曲子,突
然在玻璃窗上看见女孩的面容时,连曲子都不知不觉变得温柔的
一幕令人心悸。
也许大部分看过这部电影的人的直观感受便是:孤独。拥有
着一颗孤独而又自由的灵魂的1990独居于他的海上乌托邦。影
片最后,殉身于大海的1990真正诠释了“生命诚可贵,爱情价
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的真意。或许我们不需要为
1990的孤独而伤神扼腕,1990只是忠于自我,他坚守着自己的
精神家园,这种孤独反倒成就了他生命的丰盈。
不得不说,《海上钢琴师》连台词都极为经典。“连绵不绝
的城市,什么都有,除了尽头,没有尽头。”“宁愿一生孤独,
我不愿随波逐流。”“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销魂的船长,但是可
以让梦想起航。”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5
海上钢琴师在海上出生;也在海上结束了他的生命;
一天他突然想要去到陆地上;可当他走到铁梯的中间;他停
下了脚步;然后回到了船上;
他说:陆地上的路太多了,我不知道该走哪一条,你看到那
数不清的街道吗?如何只选择其中一条去走,一个共渡一生的
女人,一幢属于自己的屋子,一种生与死的方式。你甚至不知
道什么时候才是尽头,一想到这个,难道不会害怕、会崩溃吗?
那架钢琴太大;我无法弹奏。
他到底在说什么鬼?
首先,会不会真的有人有这样的想法,做这样的决定,甚至
是有这样的经历?
在这地球上存在过的人的数量,从古至今可能已经比我们能
看得到的星星还要多,存在过什么样的人一定已经超出了我们的
想象力。
但是,也不一定说明像钢琴师这类人就是极少数,他的人生
经历可能罕见,但与他相同的对生死的选择并不稀少—因为迷茫
而选择结束生命。这样的选择从古至今都不稀少。
钢琴师说出的迷惑说不定是大多数在这个星球上生存过的
和正在生存的人都迷惑过或正在迷惑中。
曾经没有生活阅历的我多次对自己说,那只不过是一个故事
而已,导演只是为了拍一部戏,讲一个故事,再把它拿来卖钱而
已。但是隐约中感觉,这并不能说服我自己,其中一定还有什么
我不能理解。现在看来,从前是真的太年轻,活得太少。其实钢
琴师说的正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伴侣,房子,怎么活,
怎么死,而导演也正是想讨论活法和死法。
面对陌生的真实世界,钢琴师选择让生命随轮船一起消失在
海上。
以世俗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来看,钢琴师的态度是消极的,所
有轻生的人都是消极的,如果我们要把”消极”这个概念解释给
小孩子听,我们还会说:就是不好的。
我不能肯定地说生活有没有正确的生活和错误的生活;好的
和不好的。
但是我们是有相对的自由选择生活的方式,我认为钢琴师也
只是选择了自己的方式:如果轮船可以一直存在,那我愿意一直
呆在这船上弹钢琴,在我喜欢的地方,做我喜欢的事情,既然不
能了,那么我觉得这辈子也活得差不多了,就这么结束也挺好。
我猜钢琴师就是这么想的。
导演和小说家的确只是在讲故事,但正如美国剧作家罗伯
特?麦基所说:故事是生活的比喻。人之所以要用到比喻,是为
了让一件复杂的事物更易于理解而用一种更简化和更具象的方
式来表达。
钢琴师的故事是一个比喻,钢琴师人物本身也是一个比喻,
比喻的是那些因不能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而选择结束生命的
那些人。
在钢琴师从舷梯上回到船舱中的钢琴旁时,观众已经知道了
结局,但是导演还是让镜头对准钢琴师久久不离开,他弹钢琴时
的表情,他的手,他的琴键。这正是导演在向那些主动选择自己
生命的结束方式的人表达理解和致敬!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6
大海、游轮、钢琴如果只这三个事物就构筑起一个人的一生,
那将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在深邃的蔚蓝中颠簸飘泊,在悠扬的音
乐中领悟人生。世界很小,从船头到船尾,在舞厅中的那架钢琴
前,从左到右,总共88个琴键;世界很大,那一片碧海蓝天下,
用心灵演绎出的乐曲融入世间百态,宽广无边。朱赛佩:托那托
雷的《海上钢琴师》给我们描述了这样一段诗意浪漫的人生传奇。
《海上钢琴师》描述了男主角1900,一个被遗弃在豪华的
“弗吉尼亚人号”邮轮上的婴儿,由一个黑人船工丹尼抚养长大,
因此取名1900。他有一个传奇的名字,他也有一段传奇的身世,
他出生在船上,成长于船上,他死于船上,他的一生与陆地无缘。
1900从小在丹尼细心的关怀和善意的谎言中自由健康地成
长。丹尼因意外事故不幸去世后,1900一次无意间鬼使神差地
来到一等舱舞厅的落地窗外,他第一次见到了那与他一生命运交
织在一起的乐器——钢琴。
随着1900的长大,他显示出了无师自通的钢琴天赋,谁也
说不清楚究竟是什么原因,反正听过他演奏的人都被他的琴声给
深深的打动,音符仿佛是自他的血液里流出一样,随性而至,信
手拈来,却每每动人心弦。
后来,1900有机会登上城市,但是最后他却放弃了,当他
看到又边界的城市时,他说道:“我出生在这艘船上,在这里,
世界流动,每次两千人。这里也有欲望,但无法超越从船头到船
尾的空间。你弹奏自己的幸福,在那并非没有边际的键盘上。对
我来说,大地是一艘太大的船。是一段太漫长的旅程。是一个太
漂亮的女人。是一种太强烈的香水。是一种我无法弹奏的音乐。
请原谅我。我不会下船。让我回去吧。拜托了。现在,朋友,
请你试着去体会,试着去体会,如果你可以。眼中的整个世界。
美丽,可怕。”一艘轮船是他的一生;一架钢琴,是他的一切。
1900始终明白自己内心里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无论代价如
何,他都选择听从内心,这种平凡的伟大,最难能可贵,这也带
给我们思考,面对灯红酒绿和纸醉金迷的时代,我们也会迷茫,
能做的也都有限;在面对不顺的处境时,我们能始终坚持做真实
的自我,找到对自己最重要的东西;我们要面对的诱惑太多,只
有勇敢追随内心最真实的声音,才能不忘初心。
在故事的最后,游轮废弃,被装满了炸药,有机会逃跑的他,
却选择了留在船上,麦克斯的劝说也无法使他回心转意,在巨轮
炸毁的前一刻,1900双手灾凭空弹奏,这个落入凡间的天使要
回归天堂了。
1900虽然死了,但他避免了被世俗玷污,被磨去棱角,成
为一个平凡的人。我们也应该如1900般追随自己的内心,保持
自己的初心,不被世俗所诱惑!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7
我是深夜一口气看完这部片子的。海上钢琴师所在的邮轮,
就像是一座移动的海上孤岛长期漂泊在大海之中,只有靠岸时离
大陆才近在咫尺,人们之所以选择这座孤岛之旅,多半是慕名而
来亲身感受这位钢琴大师杰出表演,按理说他应该有一大群粉丝
和知音的,但命运对他确实不公,他就像贝多芬一样一生追求他
的音乐梦想,却不为名利所动,当他被迫应战赢了大陆一位目空
一切的所谓钢琴家,博得了在场所有人目瞪口呆的惊叹和经久不
息的掌声同时,却没有遇上一位真正的伯乐和知音,而有的只是
为了复制他作品的资本逐利者,其实艺术是无价的,是完全不能
用金钱衡量的,他为什么一刻都不离开这艘船,在他眼里大陆就
是名利场,只有他的孤岛才是块净土,才是他施展才华的地方,
他不是怕充满诱惑的城市街道无边无际,而关键是他在这座孤岛
奋斗的几十年中居然没有遇上一位真爱自己的红颜知己,这就是
男人在成功以前的悲哀,但等到自己功成名就之时,更不可能找
到一位真心爱自己的爱人,不是吗?当今这个现实世界像这类例
子实在是太多了。
这不禁让人想起《向日葵》作者大画家梵高凄美的爱情故事:
1853年3月30日,荷兰鹿特丹市的一对牧师夫妇生下了他们的
长子梵高,一位神秘的预言家对尚是婴儿的梵高说出了可怕的预
言:你会到巴黎,英格兰,当店员,当教师;你会恋爱,遭到拒
绝,成为传教士,再恋爱,再遭到拒绝,成为艺术家,你会和x
女结合画800幅画,在普罗旺斯变疯,37岁时自杀,你一生只
卖出一幅画……事实真的如这位预言家说的那样,从小孤僻寡言
的梵高只有小他四岁的弟弟提奥做朋友,长大后做过传教士,画
商,教师,足迹遍布欧洲的许多地方,感情生活非常不顺,连着
向三个女人求爱,遭到三次残酷的拒绝。被拒绝后的他再也不相
信还有谁会追求自己这样穷困潦倒的疯子,居然拒绝了一位庄园
主的女儿的疯狂追求,最终双双变成了真的疯子,真是让人扼腕
叹息命运对他的不公,他死时很年轻和徐志摩一样都是37岁,
但他们都给世人留下了许多伟大的经典作品。
这同样不禁让人想起为了崇高理想而奋斗且多次与爱情擦
肩而过的保尔柯察金的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人只有
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由
于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由于碌碌无为而羞愧,当他临死的时
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
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人应当赶紧的充分的生活,
由于意外的疾病和悲惨的事故随时都可能结束他的生命。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8
在我看来,这个意大利电影讲了一个真正浪漫的故事。
不过,说是故事,也许还不如说是心愿,一种不顾一切的对
纯粹的追求。
我觉得世上必定会有一个这样的故事,因为在我们的心中,
生命唤起的感慨,虽然也许是隐约的,但却恒在。有一种心愿,
它要求擦除一切杂质,来表达对存在的最纯粹的呼应。《海上钢
琴师》,在我眼里,就是一个这样的呼应。
我们中国把那种人人都会有的生命的感慨叫做“人生如梦,
此身如寄”什么的,西方则叫做1900——影片主人公的名字。
他的世界在一条叫做弗吉尼亚的游轮上。作为一个人,他的附属
关系被减到最少。没有生日,没有身份,没有家庭,没有爱人,
没有社会纠葛,也没有性冲动,没有发育烦恼……他什么都没有,
但碰巧是一个天才,碰巧是最虚渺的音乐的天才。他活着,却等
于不存在,他死去,正如不曾活着。他爱过一个女孩,但止于凝
视,至多是黑暗中轻若鸿毛的一吻。
1900,他孓然一身,轻盈地、洁净地、无邪地、忧伤地,悬
浮在无垠的大海之上。
影片较出我意外的是,1900不是一个像《Lolita》(港译:
一树梨花压海棠)里的那个忧郁而变态的中年男人,他像儿童一
样无忧无虑,嘴角总是挂着漫不经心的游戏一样的微笑。还有,
他也讲粗口,但无论如何算不上一个玩弄人生的自恋狂。他真是
干净的。
但是,当人生被减去得太多,就会失去还原真相的能力。我
总是害怕那些过于纯粹的东西,我害怕它们破坏生活的根基,轻
巧地擦除了生活所必须的杂质。它们把一些罗曼蒂克放入人们眼
中,同时偷去一些朴素。
罗曼蒂克就是充满巧合。罗曼蒂克的优美建立在脆弱的平衡
之上。但在我们那一脚深一脚浅的人生里,却没有办法去维持这
种平衡。
二战后,残破的弗吉尼亚号将被爆破,但1900躲过所有人
的搜索,留在船上。当他的朋友最后找到他,他倾诉了自己对陆
地与城市的恐惧,解释了他将与弗吉尼亚赴黄泉的打算。
我想,也许不要让他讲这么多话吧。不要太自信。如果真有
1900这个人,难道真有人知晓他在生命的终点想了些什么?生
命的神秘,一个人对生命的感知,真能用一二三四甲乙丙丁来解
释清楚么?
我的设想是,1900始终没有出来与康恩相见。在浩瀚的海
中,爆破前一刻,他从船窗玻璃露出一贯微笑的脸,朝这个世界
挥手作别。康恩也早知道他不会出来,他只是设想了几种1900
可能对他说的话。这样,是不是更符合影片虚渺轻盈的质地呢?
可是,康恩是个太笨的朋友。这个小胖子,总是激动万分的鼓动
1900下船,列举了陆地的千般利诱,名利啊,妻子啊,孩子啊。
正是他的憧憬吓坏了1900。要我就不这么说。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9
“伟大的弗吉尼亚号孕育出了这个不可一世的天才钢琴师,
决定下岸的时候,他的心是坚定无比的。可真正看到了那一刻,
他却退缩了。城市中各种各样的琳琅满目,令他畏惧、退缩,只
想等待在自己那有限的天地里。船已破败不堪,只有他仍然坚守
着,最终与它一起,走向灭亡。
或许正是这样,每个人,这一生,都有自己下不了的船。
再见了,我的钢琴师。
你走了。
而我,此生未完……”
我是想说,你为啥下不了船,你拿的是毛宁老师的旧船票,
登不上别的客船啊?哈哈。
《海上钢琴师》大约是我在初二时候看的电影,它和《天堂
电影院》、《密西西比里的美丽传说》并称为托纳多雷时空三部
曲,是每一个影迷必看的电影系列。那时候看这三部曲真的是迷
迷糊糊,懂了什么,好像又不懂是个什么,唯一理解的是《密
西西比里的美丽传说》,毕竟处于青春期看青春期视角的电影。
当年看《海上钢琴师》的时候,这是一部有点点奇幻色彩的
故事,一个弃婴在船上成长为一个钢琴大师1900,虽然是个神
奇的人,但他有他的烦恼,面对心爱的人却不能和她去新大陆,
面对身负名气却有未知的赞赏与挑衅,当他可以开始新的生活
时,却选择回到原来的那条船,和他共存亡。
属于1900的欢乐时光。
在狂风暴雨中,摇摆不定的船舱大厅内,1900淡定的弹着
琴,而影片的斗琴桥段也十分经典,周杰伦的《不能说的秘密》
还有致敬过,一根烟,一个带假发的贵妇,整段戏份酣畅淋漓。
大海是蓝色的,蓝色代表着孤独,没错,1900就是孤独的,
他对于情感的理解只停留在他的养父、朋友、恋人,他的情感是
不完整的,所以他不是一个完整的人,但就是因为这份孤独和不
完整造就了他敏锐的艺术天赋,所以沉浸在钢琴的世界里时,影
片采用了暖色调,那时的1900是快乐的。
大雨哗啦啦。
对于最后是否下船,我的朋友是希望他有新的生活的,但我
却是相反意见,原因是“不习惯”。1900看惯了大海和一波波
带着希望和欢乐的乘客驶向新的生活,当他比赛之后,再看到城
市支起的烟囱,他看到的是一个忙忙碌碌、物欲横流的世界,他
为了保持他的纯粹,宁可把自己的天赋绑在船上共存亡,也不愿
去寻找他的爱人。有人说这样的结局未免太不圆满,如果1900
真的要圆满他随时都有机会下船找他的恋人,然后电影结束,但
就是这样的残忍才让我们看到了与众不同的1900,他的那份潇
洒和纯真。
1900准备下船。
我不想进行太多的说教,什么在俗世要洁身自好之类的,我
只想说每个人都有追求,为了自己心里的那点东西,你可以不像
1900那样狠心去割舍一切,但你是否有原则的,为自己的内心
留一片净土,不妥协。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0
这部电影闻名已久,一部非常棒的电影,评分很高,推荐的
人也多,只是自己一直没有观看的欲望,今天突发奇想利用午休
的时间看一看,到底这部电影好在何处,令那么多人喜爱。
《海上钢琴师》主要讲述了一位从船上出生的小孩,被他母
亲遗弃,后来被一个火炉工给收养,但从小表现出惊人的音乐天
赋,对钢琴能够自学成才。记得主角那时候才7—8岁,第一次
弹钢琴,便将头等舱的乘客和船上的船员给震惊了,从此这艘从
欧洲到美国来往的豪华游轮上多了一位钢琴师—称为海上钢琴
师。因为是被人收养的,而且时间很特别,最后被取名为1900,
后面也一直被当做称呼。主角就这么一直在船上生活中,从出生
在船上,一直到他声明卓著,这期间他从未下过船,唯一的一次,
已经做好准备下船,最终半途而废,就差半个船梯,就下去了,
但致死也未下船。一直到船被炸毁那一刻,他仍然坚持不下船,
认为自己属于这条船,只有这艘船上,弹奏着钢琴,自己就有活
着的意义。在自己看来,主角确实属于这艘船,他的音乐也只能
那里表达出来,如果上了岸,也许会变成另外一个样子。如同在
最后,他自己所言
在这艘船上,只有船头到船尾的距离,是有限的,但是下到
一半的船梯,他看见了那座城市不断地向远处伸延,包含一切,
除了尽头,无数的街道,每个街道又有多个道路,我看不见尽头,
我知道哪里是尽头,但是不知道。
钢琴有有限的键,只要自己可以创作,可以有无限的音乐。
这部电影一个琴技决斗的片段,令自己热血沸腾。随着主角
一直在这艘豪华游轮上,在一次又一次的演出,琴技被无数人称
赞和吹捧,名声斐然。这时候有个爵士乐的创始人,听到主角的
名声后,当做媒体面前表示很不屑,一个从不下船的钢琴师,会
有多高的弹琴水平,这个仁兄不惜在媒体面前大肆宣传,口出狂
言,要上船挑战主角,将其按在地上摩擦。他们的琴技切磋,在
自己看来,是最震撼的一个片段,20分钟的钢琴表演,令自己
沉醉其中。可能自己对钢琴了解太浅了,在主角第三首曲子弹奏
之时,自己同电影中听众一样,被它深深地吸引,音乐的魅力如
此之大,此时此刻也希望时间永远停止,这一幕即将载入史册。
在我看来上天给了他音乐天赋,也给了他胆怯的心,不愿尝
试下船,也许他再次见到那个女孩,就会大胆地上岸了,最终会
过得很好,可惜是假定。有点像《肖申克的救赎》,在监狱里是
没有自由,出去了,心飞出去了就是自由,对1900而言,在船
上是自由的,上了岸反而会是监狱。与好朋友聊完人生最后一次,
他乐观地对待接下来的炸船,感觉很平常,就像一次告别而已,
只是换了一个地方继续这段人生,唯一犯愁的是能不能继续弹钢
琴罢了。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1
我觉得《海上钢琴师》真的是一部好电影,但是我不太明白
为什么这个时候他在电影院放,以前为啥不放呢?被禁?为啥
啊?这样的片子,又有什么理由被禁呢?
不用纠结这些,还是多关注影片吧。挺好的故事,当然了,
我作为一个外行人,首先看的肯定是剧情。说到剧情,我特别佩
服这个片子的编剧、导演。佩服编剧,是他把故事设定的特别完
美,从一个官方都不承认的人的历程,从被人捡到,到取名,到
天赋被发现,弹琴,中间还有爱情,这样的故事。
佩服导演,是这样的故事,他用了两个视觉的感觉。一个是
从1900这位伟大的钢琴师的角度来经历这一切;另一个视觉就
是寻找钢琴师的小号手,姑且叫肖恩吧,因为他的小号是肖恩牌
的,他真实的姓名我还真记不住。
看到最后,钢琴师还是选择留在即将炸毁的船上,我觉得整
个片子就提升了。反正我看到那儿,特别感动。那个船,可以理
解为是钢琴师的故乡、故国,毕竟从他的时间跨度来说,肯定是
经历了一战二战的嘛,不管这个故乡是多么颠沛流离,不管官方
是否承认他,他眷恋这个故乡,愿意与之共存亡。他站在下面,
肖恩站在台阶上,位置略高,他仰着头,描述他缺胳膊短腿去见
上帝的时候,真的特别感人,有种哀而不伤的惆怅,看得我内心
唏嘘不已……
故事当中可能最有意思是那种含蓄、没有结果的爱情。但是
我觉得,这段爱情,只是男主角蓬勃的感情世界的一次外露而已。
在我看来,他其实一直都有丰富的感情,他总是如同旁观者一样,
看着船上的人。并且通过对这些人的观察,来编写曲子,宣泄他
的感情。终于,在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群中,他看到了一个干净、
纯洁、单纯的姑娘,他心动了。就有了这部电影比较高潮的一件
事,他曾经想过要离开这艘船——当然我把这艘船理解为主角的
故乡、家国。
我最喜欢的肯定不是主角和爵士乐的大咖茬琴那一段,那肯
定是电影最大的高潮,钢琴演奏最精彩,但是我不懂音乐,没太
在意这些音乐、弹奏这些。在乎的是主角恬淡,无招胜有招的,
这个金庸的令狐冲已经很极致了,我就不多说了。
我最喜欢的关于弹琴、音乐方面的片段,肯定是主角带着肖
恩在颠簸的船上,钢琴的滑轮被打开,他们随着钢琴的滑动弹琴,
就像是一首冰上舞蹈的钢琴曲,像极了奔放的青春,自由的青春。
在撞开了船长的寝室门时,都是那么轻松、自然、又让人有种青
春恶作剧的快乐。
看完了,我都要感叹:我啥时候能写出这样的剧本,能有这
么缜密的故事情节,从朴素的情节里凸显出不同人看有不同体
会、感悟的“故事”呢?也许还是来生吧,今生就好好修炼吧。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2
电影《海上钢琴师》讲述的是一个在“维珍利亚”号船上的
弃婴——1900在轮船上成长的故事,他在钢琴上的天赋和造诣
让我叹为观止。然而,才华横溢的他最终未离开轮船,并选择与
船同归于尽。这似乎是一个悲剧,常人无法理解,我觉得这与他
的身份——弃婴有很大的关系。父母的抛弃,与母亲的分离,对
一个孩子来说这是最大的创伤,而钢琴成了他的过渡客体,充当
着母性客体的代理人。我们看到,以后这一生他都与钢琴相伴。
1900一出生就没看到妈妈,一出生就没有爱。他遭受了两
次被抛弃,第一次是他的父母在他一出生就放弃了他,后来虽然
有丹尼抚养他,丹尼在他8岁时也死掉了,未成年就遭受如此创
伤。丹尼虽然非常爱他,但丹尼向来传递给他的信息就是说船以
外的世界有多么可怕,让1900不要离开船,1900由于没有足够
的安全感,因此始终不敢走下船。在丹尼的葬礼上听到了音乐,
从此音乐成了他能依恋的客体1900无师自通成了一个钢琴大
师,弹琴,是他生命中唯一可做的事情,然而,1900两次能依
恋的客体都离他而去,他无法相信这世界还有什么安全感,无法
感受那种爱。1900留在船上,他的生命意义在那里,他与船构
成了紧密的关系,船是证明他存在的客体,假如他下了船,而船
被炸毁,和他有关系的客体也就随之一起都会消失,那么他就感
觉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一个完成“自我同一性”的人,对自己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知道自己是我认为的这个人。但1900没有真正出生,由于一个
人的出生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1900在生理、心理上出生了,
也成熟了。但在社会层面上没有出生过,他从来没有走入过真正
的社会,不敢走下船,人是社会的,他没有走进真正的社会过,
也无法扮演他的社会角色,因此他走在悬梯的半中就不敢往下走
了,他感到了恐惧,他不是一个真正的人,他从来没有出生过。
影片一开始就有句旁白“他没有国籍,没有出世纸,连生日
也没有,能说还未出世”从心理层面,1900确实还停留在未出
世的婴儿状态。呆在母亲的子宫里,感觉肯定是最安全舒适的,
他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姑娘离开之后,他改变人生的动力彻底
被激活,决定下船。也许对于普通人来说不算什么,但对1900,
下船是一个重生的过程,1900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他走
下舷梯,却又慢慢地停下来,整个世界在他的眼中变得黑暗,恐
惧充满了内心。最终他选择与船同归于尽,这是偶然,但却也是
命运的安排。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3
两天内看了两遍《海上钢琴师》虽然是一部老片,但还是让
人推荐才知道。个人所言它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片,看完后的感
受没有其他电影结束时的压抑、难受或者开怀大笑,而是直击灵
魂,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所以今天想写点东西。
看完以后看了评论有的人说很好有些人说很一般我想这就
是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想法而1900他是什么样的人,他是被人
丢弃在头等舱的孤儿被锅炉工“妈妈”收养一生中都生活在船
上从未踏进大陆半步有着天赋异禀的音乐细胞却因为从小的
封闭环境让他成为了一个不敢直面未知事物的人哪怕他遇见了
心爱的人他最终还是选择了走回甲板。
最后1900说的话直戳泪点眼泪跟着情不自禁最后他告诉
观众为什么走了一半他又回去了他这样说的站在那里并不是
我看见了什么而是我什么也看不见我看不见尽头尽头?拜托!
拜托你给我看它的尽头在哪?当时,站在舷梯向外看还好。我那
时穿着大衣,感觉也很棒,觉得自己前途无量,然后我就要下船
去。放心!完全没问题!可是,阻止了我的脚步的,并不是我所
看见的东西,而是我所无法看见的那些东西。你明白么?我看不
见的那些。在那个无限蔓延的城市里,什么东西都有,可惟独没
有尽头。根本就没有尽头。我看不见的是这一切的尽头,世界的
尽头………陆地对我来说是一艘太大的船,一个太漂亮的女人,
一段太长的旅行,一瓶太刺鼻的香水,一种我不会创作的音乐。
我永远无法放弃这艘船,不过幸好,我可以放弃我的生命。反正
没人记得我存在过,而你是例外,max,你是唯一一个知道我在
这里的人。你是唯一一个,而且你最好习惯如此。原谅我,朋友,
我不会下船的。原谅我当时看到之处已经哭的稀里哗啦你能说
他是懦弱吗很明显不能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哪
怕是他遇见了心爱的女人知道了她的地址可他还是没有下船的
勇气他害怕看不见的尽头他害怕数不尽的街道琴键是有限的
创作是无限的在他的眼中要想让他变成凡人宁可抛弃他的生
命这也许就是我们凡人无法理解的幸福只要踏上陆地他可以
拥有普通人无法企及的一切可他不在乎名与利他只要活在自己
的世界里他的世界神奇浪漫他的'世界自由安宁,这也许就够
了我希望你会喜欢这部影片我希望未来的某一天可以抱着心
爱的人再去回味这部影片希望她也能喜欢!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4
曾有人言,美国电影善于创造奇迹。如果说《阿甘正传》是
巧合的奇迹,漫威英雄是热血的奇迹,那《海上钢琴师》便是诗
意的奇迹。
何为《海上钢琴师》的奇迹?这世界上天才千千万万,难得
的是美好逝去时对我们心灵的直击与触动:遗憾的味道,遗忘的
音符。
当我看1900,我看到了什么?孩子般的执拗,还是骨子里
漂泊一生的孤独。仿佛跨越了古典之殇,他是再世嵇康。“袁孝
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公元263
年,嵇康为司马昭所害。身为魏晋琴师,嵇康对那些传世久远、
名目堂皇的教条礼法不以为然,正如1900所说:“陆上的人喜
欢寻根问底,虚度了大好光阴。冬天忧虑夏天的姗姗来迟,夏天
则担心冬天将至。所以他们不停四处游走,追求一个遥不可及、
四季如夏的地方——我并不羡慕。”不幸的是,嵇康与1900那
卓越的才华和逍遥的处世风格,都终为他们的谢幕埋下了祸根。
“他”要过一架琴,在高高的刑台上,面对成千上万前来为
他送行的人们,弹奏了最后的《广陵散》,铮铮的琴声铺天盖地,
弹进众人心里,弹毕,嵇康从容地引头就戮,时年叁十九岁。“他”
以心为弦,以身为琴键,坐在布满灰尘的车间,不吃不喝也高贵
得像个王子。承担他的是汹涌与平静共存的美丽神秘大海,面对
不可挽回的命运,一张破碎的碟盘唤醒往昔,奏鸣,在大爆炸中,
1900向死而生,没有太多人难过,但没有人会高兴。
宁愿一生孤独,不愿随波逐流;宁愿氐惆尘封,不愿抛却纯
真。在鲜花与诟病当中,人们总是嘲讽着这部电影的琴艺只是围
绕着表面的“唯快不破”,而选择性地忽略故事中遗忘的凄美。
你未曾漂流过,却一直漂流着;你或许未曾孤单过,却始终
会感到孤独;你从未停下脚步,却从未曾离开。1900的懦弱,
懦弱得真实。“比起奔向未知的茫然,守着旧梦湮灭是多么浪漫
的一件事!”
又有谁能说,泯然于世不是理想的一种,成也大海,败也大
海。若以世俗的眼光论处,为何要将陆地的重量强加在一名海之
子身上?他所不见的无数种选择,他所见的只是一种选择:回到
船上,再一次从船头走到船尾,“世界从身边经过,但只有两千
人一次……这才是我生活的陆地。”
义无反顾。
大概是早已阅尽,最后在人群中都已无法找到一席之地,因
为他是连耶稣都要问他是谁的一个传说、一段故事、一串音符。
叁十年来,在船上他对世界冷眼旁观,却得其神髓。
“只要你有一个好故事和一个可以倾诉的人,你就永远不会
完蛋。”
哪怕一分离就是永别,一遗忘就是永远。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5
或许每一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个专属他的圣地,在心百回千转
的褶皱。——题记
海边的细沙洴澼在湛蓝的浅滩里,微风拂过海面,泛起世间
最美的涟漪。无边的光向四面聚拢,投射世间的美好。黄昏的海,
晚霞与蔚蓝酿就炫目的晕。那一抹光的猩红,海底深处,恍惚中
那是绚烂的圣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蓦地想起《海上钢琴师》中的一句话:你只要留神,就能从
那些人眼中看见自由女神,看见美国。或许在那一刻,美国已不
是单纯意义上的美国。就在布达拉宫山脚下,听着古老梵唱那钟
声想起,从头往下精神的肃穆。或许那就是圣地的意义。
不知道为何,这几天难以入眠,耳畔总是响起流水的声响。
又或许是在睡梦的世界里下起了雨。每一滴的雨仓促砸在我的眼
前,我的耳畔。鼻子能嗅出那洁净中淡淡的海腥味,感受那从天
穹微弱的呼唤,血脉中来自蔚蓝的亘古复鸣。那是海水圣洁的遗
体,涤荡世间的黑暗。或许这个世界就是一艘大船,而我们乘着
它,在茫茫大海之中泅渡,寻找人生的圣地。殊不知我们早已身
处其中。
侧耳聆听的少年,化作万千,溯游岁月的圣地。那一刻,心
与精神同在,遁入无边的浩渺。
人们从中诞生,海就是我们的母亲。从氨基酸道蛋白质,从
细胞到胚胎,从弱小到强大,我们从中一步步地走来。而她已矢
志不移的心包容着我们,为我们孕育文明。人类同时也一步一步
了解自己的母亲。新航路的开辟,航海贸易的发展,我们进一步
了解她,同时她也进一步地付出。当海上军事的发展,一个又一
个的强国拔地而起,那不也有她的功劳。当无边的硝烟蔓延,一
条又一条的破船流淌水面,她只能暗自神伤。
海洋的历史就是一段人类的发展史。海洋与中华民族亦是不
可分割的。我们拥有300万平方千米的海洋面积,拥有者“四海”,
拥有悠久的海洋历史。在海上,我们既有过卓越的功勋,也有着
屈辱的曾经,但我们相信长风大浪,任重道远。
经久的回忆在脑海缓缓流淌。一切投入深不可测的海洋,圣
洁覆盖了一切。曾几何时,我们忘却了一切,以为离开了海。但
海与天空一样,包裹着我们孱弱的身躯,用温暖的心为我们付出
一切。我们其实并没有离开海,血液是圣洁的分流,他与我们同
在。
詹·耶·沃尔德曾言:日子纸牌搭的房子崩塌了,我在海底
醒来。是的,那是我们共同的圣地,永远……
本文发布于:2023-01-25 21:37: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3567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