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

更新时间:2023-01-25 19:15:42 阅读: 评论:0

教育局网站建设方案-楚楚动人的意思


2023年1月25日发(作者:安慰失恋的人的话)

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1

一、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

1、能量来源:太阳中心的核聚变反应(4个氢原子核聚变成氦原子核,并

放出大量能量);

2、特点: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

3、意义:维持地表温度,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和生命活动等运动的

主要动力,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源。

太阳常数:表示太阳辐射能到达大气层上界的能量指标,大小为8.24焦

/cm2.分。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的外部结构:指太阳的大气结构,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

三层

2对地球的影响:(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周期约为11年)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2

天体:

概念: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

类型: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星际物质

2.天体系统

概念:宇宙中的天体恒星、星云,形成天体系统

层次: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宇宙

太阳:

1.太阳系中心天体:太阳质量占太阳系99.86%,在其吸引下其他天体绕

太阳运动

2.太阳辐射:

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

对地球影响: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与变化,是

人类活动和生产活动的能量源泉

3.太阳活动:

太阳大气层结构:自内向外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太阳活动类型:①光球层: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为11年

②色球层:耀斑

对地球影响:引起电离层扰动,使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产生“磁

暴”现象,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影响气候

地球:

1.地球的普通性:

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

据结构特征可以分为: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

2.地球的特殊性:有生命存在

宇宙环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处于安全宇宙环境中,太阳光

照稳定

自身条件:日地距离适中,使地表有适宜的温度,使液态水能存在:有适

中的体积和质量形成包围地球的大气层,自转公转周期适中,使地球表面温度的日

变化和季节幅度变化小,利于生物生长发育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3

一、东亚:

1、东南沿海:经济发展快,人口稠密区,四个新兴工业区(韩国,中国东

南沿海,香港,台湾)

2、西部内陆:畜产品加工业;

二、东南亚:

1、世界上的热带经济作物区:

(1)马来西亚:天然橡胶,油棕(第一);

(2)印度尼西亚:胡椒,金鸡纳霜(第一);

(3)菲律宾:椰子,蕉麻(第一);

2、粮食作物:水稻(泰国出口第一,世界上的水稻出口国);

3、矿产:锡(马来西亚),石油出口(印尼第一、文莱);

4、工业发展迅速;

三、中亚:

1、灌溉农业,畜牧业为主;

(1)有利因素:

a.平原、耕地面积大;

b.光照充足;

c.温差大;

(2)不利因素:水资源缺乏;

2、小麦,棉花,畜产品——主要出口物资;

3、矿产丰富,种类多样:煤,铁,石油;

4、工业:采矿业,冶金业,军事工业(重工业为主);

四、西亚和北非:

1、出口石油为主,主要向西欧,美国,日本;

2、特产:

(1)土耳其:安卡拉羊毛;

(2)摩洛哥:橄榄油;

(3)阿富汗:紫盖皮羊毛;

(4)伊拉克椰枣;

五、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热带经济作物;

2、采矿业;

注:二者为单一初级产品出口;

原因:由于移民经济长期侵略,经济大国操纵;

出路:振兴民族经济、开展多种经济;

六、西欧:

1、资本主义革命最早,大多数为发达国家;

2、工业中心多,形成工业密集带;

3、旅游业发达;

4、农业发达:荷兰,乳蓄业占65%,挪威:石油业;瑞典:森林业;

七、北美:

1、农业-高度机械┠烈底ㄒ祷?/p>

2、工业-现代化程度高,部门齐全,科技含量高;

八、拉丁美洲:

1、所有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

2、单一产品出口为主,一些热带经济作物产量巨大;

3、粮食以玉米为主,大多数国家粮食自给;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4

宇宙中的地球

(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多层次的天体系统: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

--地月系(2)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

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3)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自身条件:适宜的温

度、合适的大气,充足的水分外部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安全的宇宙环境

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为地球提供能量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发射的能

量。

(2)太阳活动影响地球太阳活动类型:黑子---光球层,耀斑和日珥---色

球层,太阳风---日冕层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耀斑→磁暴→影响短波通信,太

阳风→极光

3.地球的运动

(1)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自转:自西向东,恒星日(23时56分4秒),各

地相等15°/小时(两极除外),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公转:自西向东,恒星年

(365天6时9分10秒),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慢,平均1°/日。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周期为

一个回归年。(3)昼夜交替和时差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个太阳日。经度每隔15度,

地方时相差1小时。

(4)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

偏转。

(5)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那个半球昼

长赤道全年昼夜平分,春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方向递减,离直

射点越近太阳高度越大

(6)四季更替和五带四季更替在中纬度地区明显。夏季是一年中白昼较

长,太阳高度较大的季节,冬季反之。春秋两季是过渡季节。

4.地球的圈层结构

(1)地球的内部圈层地壳---(莫霍界面平均约17km)---地幔---(古登堡界

面2900km)----地核纵波(P波):能在固体、液体中传播,较快横波(S波):只能

在固体中传播,较慢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合在一起组成。软流

层:位于上层地幔中,一般认为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2)地球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拓展阅读:高一地理知识记忆技巧

字首记忆法

在高中地理复习中,采用字首记忆法效果显著,而且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具体方法为:先将地理概念的字头进行排列,形成固定的一句话,然后根据这句话

复述出概念的全部内容。很多同学对各种地理分界线混淆不清,而且由于其内容较

多,很难形成清晰而持久的记忆。复习这部分内容时,如果采用字首记忆法对这些

分界线进行重点记忆,就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例如,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

线较长,其中包括“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彦喀拉山―冈底斯山”的山脉,

我们可以将这组山脉名称的字首组合为“大阴贺巴冈”,这样记忆效果就会明显提

升。

趣味联想法

不少同学对地理学习缺乏兴趣,尤其是对地理概念的记忆更是表现出明显

的抵触心理。但是由于要高考,我们又不得不去学,与其厌烦、被动地学习,还不

如愉快、主动地学习。对此,在学习或者复习时我们可以采用趣味联想法,将地理

知识进行联想记忆。

例如,在复习“气候变化”的内容时,垂直气候的变化特点不易记忆,倘

若死记硬背,效果也不一定理想。对此,我们可以先以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

寺桃花始盛开”作为切入点,进行以下联想:一般桃花都是在农历三月盛开,但是

山寺的桃花由于地理海拔较高,所以开得比较晚。然后联想“海拔不同会产生温度

差异”这一概念,并以此为切入点对气候形成、气温变化等知识点进行复习。

比较记忆法

比较记忆法就是通过比较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来加深记忆的方法。不少

地理知识既有共性联系,又有个性化区别。我们可以对地理事物的特点进行分析归

纳,从而找到异同点。例如,在复习“地球的运动”这一内容时,在了解地球自

转、公转规律的同时,我们可以将地球运动方向、运动周期、运动结果这几个方面

的知识进行比较,从而加深记忆。

我们可以采用列表、图示、数据等形式进行对比。例如,在复习“世界人

口迁移”这一内容时,我们就可以采用列表法,从迁移时间、迁移路线、迁移原因

以及迁移特点等方面进行比较;在记忆“气候类型和物种分布”内容时,我们可以

采用图示比较法;在复习“地质和矿物资源”内容时,我们可以利用数据比较法,

将矿藏种类、储量、开采量以及出口量等知识进行列表比较,从而形成对具体数据

的清晰认识,达到加深记忆的目的。

口诀记忆法

口诀由于形式简单、朗朗上口,受到了很多同学的欢迎。通过口诀进行记

忆会使我们对地理概念的掌握更加清晰,而且由于口诀具有节奏感和韵律感,也会

使枯燥的记忆过程充满乐趣。例如,对于“二分二至”的相关内容,我们可以利用

“春分秋分,昼夜平分;夏至冬至,昼夜极致”这样的口诀进行记忆。口诀节奏明

快、表达形象,是我们加深地理记忆的一条捷径。

本文发布于:2023-01-25 19:15: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3502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