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探析论文
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探析论文
一、立论依据
研究意义
健康的心理素质是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的基础与核心,同时也是
智能正常发挥的保证。因此,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当前
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小学生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正处于生理、心理迅速发育的
关键时期,容易出现各种心理健康问题。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和调
查表明,心理问题的“低龄化”趋势明显,小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
水平令人担忧[1,2]。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严峻现实,反映了在
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为了有目的、有计划地
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我们必须关注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只有了解了这些影
响因素,才能很好地利用或控制这些因素,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
育,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为此,从小学生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四方面,分析了影响小
学生心理健康的诸多因素,说明了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是社会、
家庭、学校和小学生自身等诸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小学生
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只要我们从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入
手,有的放矢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能维护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文献综述
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物质和精神二者缺一不可。小学生的天生素
质如何发展,有赖于他的周围环境,而其心理怎样发展,则取决于
他的生活过程。一般来说,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与遗传、营养、家庭
环境、学校教育、社会环境以及学生心理的自我强度等方面有着密
切的联系。
李建军.青少年自杀行为的低龄化问题研究。新世纪以来,我国
青少年自杀呈现低龄化趋势。应试教育与学习压力的超负荷造成少
儿身心的“亚健康”。心理疾患的高发是造成自杀行为的低龄化的
重要原因。我国未成年人在情感、人格、人性教育方面存在一定缺
陷。普遍存在的校园欺侮现象也是造成少儿自杀的原因之一。家庭
因素对于青少年的自杀行为有着重要关联。青少年的综合素质的发
展与“减负”问题是社会转型时期我国中小学教育亟需解决的重要
问题,也是有效防治自杀的重要途径。[1]
田云兰.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学校心理健康教
育的发展情况与目标取向关于心理健康教育,国内比较常见的提法还
有心理卫生教育、心理品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心理教育等。这
类提法含义基本一致,即离不开“心理”二字,最终还在于教育,成为
素质教育的一部分。还有一类提法比较普遍,如心理辅导、心理咨询、
心理治疗、心理诊断、心理卫生等。这类提法沿用了专业的心理咨
询、心理治疗的术语,但含义十分广泛,在学校也多指心理健康教育。
如果我们沿用心理咨询这个术语,从心理咨询自身的发展来看,国际
心理科学联合会编辑的《心理学百科全书》(1984年)认为,心理咨
询应遵循两种定义模式,即教育模式和发展模式。指出“咨询心理要
始终遵循着教育的而不是临床的、治疗的或医学的模式,咨询对象
(不是患者)被认为是在应付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和任务方面需要帮助
的正常人。咨询心理学家的任务就是教会他们模仿某些策略和新的
行为,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已经存在的能力,或者形成更为适
当的应变能力。咨询心理学强调发展的模式,它试图帮助咨询对象得
到充分的发展,扫除其正常成长过程中的障碍。[2]
高平[3]从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可以分为生理因素、心理因
素和环境影响三方面分析得出:生理因素是基础,心理因素是依据,
环境影响是条件。要想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全发展,必须从改善外部环
境入手,开展广泛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不断增强心理适应能力,从根
本上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以上各种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充分认识到小学生心理健康对小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强调了就安康
的实质;认识到了健康不仅是没有躯体的残缺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
生理、心理状态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适应
问题、情感问题、学习问题、行为和人格偏离四大类,这些问题的
产生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我们应当从自身、家庭、学校、社会等
生物的、环境的、教育的几个方面来分析。
二、研究方案
研究目标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国力竞争日
趋激烈。在倡导素质教育的`同时,人们提出了全面素质的概念,即
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和身
体心理素质。从一定意义上说,心理素质决定着其他各种素质的质
量水平,甚至于决定着学生最终能否成才。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
为了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全发展。
1、通过研究,全面了解小学生心理状况,获得小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的内容。
2、通过实验研究,获得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典型个案,
探索出适应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研究内容
1个体自身所具有的内在的因素;2家庭环境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
影响;3学校教育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4社会环境小学生心理健
康的影响。
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文献法、行动研究法、心理测试法、经验总结法、
成果分析法。
1个体自身所具有的内在的因素
(1)遗传因素;(2)生理因素;(3)心理因素等。
2家庭环境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1)家庭结构;(2)家庭氛围;(3)家庭关系;(4)教养方式;(5)家长
的榜样;(6)家长的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
3、学校教育是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导因素
(1)校风与班风;(2)学校环境;(3)教学内容和方法;(4)教师素
质;(5)师生关系。
4、社会环境是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诱发因素
(1)社会政治、经济生活;(2)大众传媒;(3)社区环境。
四、主要参考文献
[1]李建军.青少年自杀行为的低龄化问题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
(社科版),2006,24(6):70-72.
[2]田云兰.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J].教育理论与
实践,2004,(8):39–40
[3]高平.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J].天津师范大学学
报(社科版),2002,(2):76-80.
本文发布于:2023-01-25 17:05: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3443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