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关于元旦的意义
关于元旦的意义1、中国古代称新年第一天为“元旦”或
元日、元长、元朔、元春,具体日期在西汉以前各不相同,西汉
汉武帝太初元年,司马迁创“太初历”,以正月初一日为元旦,从
此历代相沿,直至民国时期。
2、西历公元纪年法传入我国后,民国时期以西历元月一日为
新年,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议确立以西历元月一日为
“元旦”,旧历年正月初一改称“春节”
“元”有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时间,也通指白天。元旦,
便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人萧子云《介
雅》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宋代吴自牧《梦梁录》卷
一“正月”条目:“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
此为之首。”;汉代崔瑗《三子钗茗》中叫“元正”;晋代庾阐《扬
都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一篇《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中呼
为"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诗中谓之"元朔".
历来元旦指的是夏历(农历、阴历)正月初一。在汉语各地方言中
有不同叫法,有叫"大年初一"的,有叫"大天初一"的,有叫“年
初一”的,一般又叫“正月初一”。
元旦的演变我国历代元旦的月日并不一致。夏代在正月
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统一六国
后又以十月初一日为元旦,自此历代相沿未改(《史记》)。汉武
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帝太初元年时,司马迁创立了“太初历”,这才又以正月初一为元
旦,和夏代规定一样,所以又称“夏历”,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建立,孙中山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
便统计,定正月初一(元旦)为春节,而以西历1月1日为新年。
在当代,元旦指公元纪年的岁首第一天。自西历传入我国以
后,元旦一词便专用于新年,传统的旧历年则称春节。
而在此之前,元旦一直是指农历岁首第一天的。元是“初”“始”
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
年的第一天。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
议:“中华人民xxx纪年采用公元纪年法”,即是我们所说的阳历,
为了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
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
阳历一月一日定为“元旦”,至此,元旦才成为全国人民的欢乐节
日。庆贺新年的开始,欢度元旦可说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普遍习
俗。
在我国,还列入了法定假日。我国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地
区采用公历纪年法,把1月1日定为新年的开始,称作“元旦”。
由于世界各国所处的经度位置不同,各国的时间也不同,因
此,“元旦”的日期也有不同。如大洋洲的岛国汤加位于日界线的
西侧,它是世界上最先开始的一天的地方,也是最先庆祝元旦的
国家。而位于日界线东侧的西萨摩亚则是世界上最迟开始新的一
天的地方。按公历计,我国是世界上第12个开始新年的国家。
元旦传统食物年糕出现时间:南北朝
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综合简介:年糕,又叫粘粘糕,有年年高的寓意。年糕这一
食物历史悠久,但元旦吃年糕盛行于明清时代,尤以南方流行。
主要在江浙的苏州、嘉定等地方。
历史记载:明末《帝京景物略》,正月元旦,“夙兴盥激,吃
枣糕,日年年糕”。
饺子出现时间:明清时期
综合简介:饺子是由馄饨转化而来的,每到元旦佳节,北方
人都会吃饺子。但是元旦节吃饺子的习俗,兴盛于明清时期的北
方。
历史记载:《宛署杂记》说,北京郊区的宛平县元旦拜年“作
扁食,奉长上为寿”。
本文发布于:2023-01-25 16:57: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3439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