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千金的故事
【成语故事】
战国末期,秦国有一个大商人,名叫吕不韦,他因在赵国经商时,
曾资助过秦庄襄王(名子楚)又把他的妾赵姬送给子楚为妻,待子楚接
王位后,便被封为文信侯,官居相国。庄襄王在位仅三年便病死了,
由他十三岁的儿子政(赵姬所生)接王位,便是历有名的秦始皇,尊吕
不韦为仲父,行政大权全操在吕不韦和赵姬的手中。当时养士之风甚
盛,有名的战国四公子便都养有门客数千人,吕不韦也养了三千门客,
作为他的智囊,想出种种办法来巩固他的政权。这些门客,三教九流
的人,应有尽有,他们各人有各人的见解和心得;都提出来写在书面上。
汇集起来,成了一部二十余万言的巨着,提名“吕氏春秋”。吕不韦
就把这部书作为秦国统一天下的经典。当时吕氏把这书在秦国首都咸
阳公布:悬了赏格,说有人能在书中增加一字或减一字者,就赏赐千
金(合黄金一斤)。这段记载,见“史记”:“吕不韦传”。
后来的人,根据这个故事,引申成“一字千金”一句成语,用来
形容一篇文章的价值很高,或者称赞一篇文章在修辞上特别出色,字
字珠矶,不可多得。例如我们读到一位名学者的新作,他提出了一个
新的教学方法,不但能提升学生的学业水准和品质,还能相对应增加
教师本身的进修,对这样的一篇价值极高的文章,我们便可说它“一
字千金”了。在近代的社会中,样样都成了商品,文章也不列外,那
么我们说,某著作家的一篇文章,稿费价格之高,相当于“一字千
金”。不过,通常我们还是用来形容文章的价值或修辞的美妙比较妥
当。
【成语解释】增损一字;赏以千金。形容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典故出处】南朝梁钟嵘《诗品古诗》:“文温以丽,意悲而
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近义词】一字千钧、一字一珠、字字珠玑
【反义词】一文不值
【成语举例】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
金(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上)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本文发布于:2023-01-25 15:27: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3402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