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西村教案
游山西村教案九篇
游山西村教案篇1
一、导入
这首诗写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当时诗人罢官闲居,住在山阴(今
浙江绍兴市)镜糊的三山乡。诗题中“山西村”,指三山乡西边的村落。诗中记叙
了当地的风俗,饶有兴味。
二、读读讲讲问问
问:这首诗跟《钱塘湖春行》―样,也是记游的。诵读全诗两遍后,说说
它在记游上跟《钱塘湖春行》有何异同。(异:诗人在村民家做客;游踪用了概括
的写法。同:也写了游中可见;也用抒情作结。)
问:第一、二句的大意是什么?(山西村民家给客人备办了丰盛的饭食)表
现什么?(农家的热情和朴实)客人是谁?(诗人;也许还有他的游伴,以及主人请来
的陪客。)
讲:起势突兀,乍看似与游览无关,须读到最后才能懂得诗人的用意所
在。上句是抑,言酒不甚美;下句突然扬起,说菜之丰盛。
问:第三、四句跟前两句接得上吗?先说这两句的内容。(写行路人的感
觉,迷茫中突然发现了美好的去处。)这“又一村”指什么说的?(指山西村,即诗
人此刻所在的村庄。)由此可见,这是诗人回忆来村的经历,跟前两句接得很好,
这也可以说是倒叙。由此可深入一步,继续问:这个村子美不美?(美得很,它在重
山复水的保护之下,在柳树花草的掩映之中。)
讲:诗人这样来写山西村,又是为下文“古风”一语张本的,因为这是一
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所以才能保存古风。
问:第五、六句写游山西村所见。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来复述。(略)这是
写村中的习俗。
问:第七、八句是抒情语,请先说大意。(今后如果有可能趁着月夜出来
闲游,说不定什么时候我会拄着拐杖来敲你的门的。)按:诗人当时虽在家赋闲,
但他有志报效国家,说不定什么时候仍会外出的,所以说“若许”,意思是“如果
有机会”。
再问:这歼结尾方式跟《过故人庄》的结尾相似吗?(相似之处是,都是诗
人对招待自己的主人说的,“就菊花”“闲乘月”“夜叩门”等都是美好韵意境。
不相似的是,《过故人庄)把重来拜访说得很肯定,而这一首说得不甚肯定,仅是
一种愿望而已。)
(《初中语文第一册教案》人民教育出版社延边教育出版社)
补充问:这个结尾跟开头是怎样呼应的?(这次游山西村得到主人的盛情款
待,又看到了上古的遗风,深受感动,故有重游之念。)
三、总结
这首诗描写了山西村古朴的民风,也表达了诗人的向往之情,这是容易看
出来的。但陆游是爱国诗人,虽是写记游的诗,未必与政治无关,因为当时世风衰
颓,跟山西村这种古朴的风尚确实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诗中“山重”一联是历来脍炙人口的名句,其意义不止于表现行路人的感
受,在许多别的事情上也同样适用。
[附录]
古人作诗有所谓“脱化”之法,即在前人诗句的基础上加以改造,使有新
意。陆诗“山重”一联也是脱化前人诗句的结果,例如:
“遥看云木秀,初疑路不同。安知流转处,忽与前山通。”
――王维《蓝田山石门精舍》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王安石《江上》
游山西村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诗中的名句。
2,能借助词典等工具书和生活积累理解诗中的词句,并根据需要搜集信
息,扩大知识面。
3,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
4,能发表对诗的独特见解。
5,学会一类生字豚。
教学重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能发表对
诗的独特见解。
资料准备
背景音乐与诗境相关的挂图
字典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熟读古诗,了解诗句大意感悟诗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学习豚
教师读诗,学生边听边画出一类生字豚
注意:不要在豚的上面加点。
学生豚:小猪,也泛指猪。
学生到黑板前写生字,针对生字特点强调记忆。
二,读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教师指导检查读诗情况。
2,个别读。
3,组内读,并在组内说说自己是怎么理解的。遇到不会的字。
4,完成课后练习1
莫:不要浑:(1)水不清,污浊;(2)骂人糊涂,不明事理;(3)
全,满:~身是汗(4)天然的本文指酒不清澈
提问:你有哪些字还不太清楚具体意思?可以什么方法解决:咨询老师
同学讨论
三,再读诗,感语交流
仔细读诗,试着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交流自己的感受。
重点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
学习先抑后扬的写法:山重水复疑无路―抑柳暗花明又一村―扬
感情读诗,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感受,并能用连贯,正确的语
言表述。
四,熟读成诵
采取小组竞赛,组内竞赛等不同方式背诵
五,检查反馈
检查背诵情况:个人感情背诵组内背诵小组竞赛等不同形式
检查生字识记情况
检查对重点字,句的理解情况
六,作业布置
继续读诗,用喜欢的方式感悟诗境:配画编故事配乐朗诵
搜集有关作者陆游的生平资料
板书设计: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拓展空间
创新火花
游山西村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背诵这首诗;理解诗的意境。
2、诵读能力;联想、想象能力。
3、重点目标:背诵此诗。
4、目标难点:理解诗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作者及背景简介:
爱国诗人陆游在政治斗争中,屡受统治集团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但他坚持
抗金主张,始终不渝。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陆游由于支持张俊北伐失败被罢
官还乡。居山阴(今绍兴)镜湖之三山村。这道诗作于次年春。诗中生动地描写了
农村淳朴的习俗和美丽的自然风光,表现出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真挚的情感。
二、感知内容
(1)、“莫笑农家腊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写农家热情、淳朴、热
情
好客,以丰馔款待客人的情况。“足鸡豚”,形容菜肴很丰盛。“足”,
“足够”。
“豚”,小猪,这里泛指猪。
(2)、“山重水复疑无踟,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联描绘了山水复杂
纡
曲的美丽风光,表现了游者的惊喜和豪兴。这两句写的是眼前景,述的是
真实感受。重重叠叠的山岭,弯弯曲曲的流水,远远望去好象前面已经无路可通
了,可是,走到近前,在垂柳掩映、山花烂漫的地方,突然又出现了一带村庄。
两句后来常用以形容陷入困境,忽又绝处逢生的情境。它给人以坚持不
懈、生意不绝的启示,引导人们从一个狭小的圈子奔向一个开阔、明朗、优美的崭
新天地,所以被人们传诵不衰。
(3)、“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前一联写村外风光,这
一联转为写村中所见所闻。春社日将临,农民要祭祀土地神以祈丰年,击鼓弄箫、
载歌载舞,热闹异常;农家的穿载简洁朴素,还保留着古代的风俗习尚。这二句勾
勒出一幅纯真明快的农村风俗画。
(4)、“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意思是说,从今以后,
假如你们允许我在空闲的时候趁着晚上的月色前来访问的话,那么,我会随时在夜
间拄着杖叩启你们的家门的。这里,不仅说明了陆游与当地农民相处得多么融洽,
也充分表露了诗人对山西村和山西农民无限喜爱的真挚情感。
2、从感情内容环境顺序写法五个方面赏析全诗。
感情:以喜悦之情为基调,重在表达对淳朴自然生活的赞美。
内容:一方面记叙游事,一方面表达对乡情乡景的赞美,二者是有机结合
在一起的。
环境:一个动态性环境,由“游”字所致,以山水为背景,以农家茅舍为
中心,呈现出一种山村宁静优美的景象。
顺序:“事→景→情”式,即首联叙事,二三联写景,尾联抒情。
写法:借景抒情,一个个景点,纷至沓来,语言清新婉丽,情趣盎然。
板书设计
游山西村
陆游
首联叙事
二三联写景对淳朴自然生活的赞美
尾联抒情
检测题
1、背诵这首诗。
2、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歌的优美景色。
3、你在学习、生活中有否遇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
情况?谈谈你的感受。
答案:略
游山西村教案篇4
一、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游山西村教案。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
受与他人交流。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读背古诗;
难点:理解诗中包含的哲理,有所启发,体会作者细心观察,用心思考的
观察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记录旅游见闻的诗,这节课学习陆游的《游山
西村》,看看作者又写了哪些见闻。
2、同样,在学习古诗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诗人和写作背景。(课件出
示: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他出生于北宋末年,一生处于国家动
乱,人民苦难的严重关头。他的诗歌中,总的主题是抗金复过和同情人民苦难。这
首诗是诗人罢官闲居,住在绍兴市的三山乡时写的。诗题中"山西村",指三山乡西
边的村落。)
二、自学,交流。
1、自由朗读古诗。(借助课后注释、课文插图、词语手册自学这首诗,把
自己的收获和理解标注在课文旁边。)
2、请各小组推选代表在全班交流,在交流中主要引导学生弄明白以下几
项内容:
(1)对题目的理解;
(2)对重点词句的理解:莫(不要)、浑(浑浊不清)、足(充足、备足)、豚
(猪)疑(以为,怀疑)
(3)对这首古诗诗意的理解,教案《游山西村教案》。
三、难点点拨
1、师点拨:第一、二句的大意是什么?(山西村民家给客人备办了丰盛的
饭食)
特别是哪个字看出"丰盛"(足)表现什么?(农家的热情和朴实)
客人是谁?(诗人;也许还有他的游伴,以及主人请来的陪客。)
2、第三、四句写什么?(作者回忆来时路上的经历)
这"又一村"指什么?(指山西村,即诗人此刻所在的村庄。)由此可见,这
是诗人回忆来村的经历,跟前两句接得很好,这也可以说是倒叙。由此可深入一
步,继续问:这个村子美不美?(美得很,它在重山复水的保护之下,在柳树花草的
掩映之中。)
3、正因为这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所以才能保存古风,民风如
此淳朴,使作者深受感动。
四、拓展思考
1、三、四两句连起来写行路人的感觉,迷茫中突然发现了美好的去处。
但同时,也蕴涵了一定的人生哲理。现在常常用来形容事情已经陷入困境,看起来
已经绝望了,而忽然又绝处逢生,出现新的契机,使人增加了信心。
2、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经历吗?
五、作业
1、背诵两首古诗,并默写。
2、完成《课堂作业》
3、选做题:(1)选一首古诗,改写成一篇游记。
(2)针对两首古诗中的名句,选择一句,写写自己的生活经历及感受。
拓展阅读:游山西村赏析
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腊酒,指上年腊月酿制
的米酒。豚,是小猪。足鸡豚,意谓鸡豚足。这两句是说农家酒味虽薄,而待客情
意却十分深厚。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
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次联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广泛被人引用。“山
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读了如此流畅绚丽、开朗明快的诗句,仿佛可
以看到诗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
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益依稀难认。正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
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其喜形于色的兴奋之状,
可以想见。当然这种境界前人也有描摹,这两句却格外委婉别致,所以钱钟书说
“陆游这一联才把它写得‘题无剩义’”(《宋诗选注》)。人们在探讨学问、研究
问题时,往往会有这样的情况:山回路转、扑朔迷离,出路何在?于是顿生茫茫之
感。但是,如果锲而不舍,继续前行,忽然间眼前出现一线亮光,再往前行,便豁
然开朗,发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新天地。这就是此联给人们的启发,也是宋诗特有
的理趣。人们读后,都会感到,在人生某种境遇中,与诗句所写有着惊人的契合之
处,因而更觉亲切。这里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阴道上,信步而行,疑若无路,忽又
开朗的情景,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
理。于是这两句诗就越出了自然景色描写的范围,而具有很强的艺术生命力。
此联展示了一幅春光明媚的山水图;下一联则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
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读者不难体味出诗人所要表达的热爱传统文化的深情。
“社”为土地神。春社,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这一天农家祭社祈年,热热闹闹,
吹吹打打,充满着丰收的期待。这个节日来源很古,《周礼》里就有记载。苏轼
《蝶恋花・密州上元》也说:“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到宋代还很盛行。而陆
游在这里更以“衣冠简朴古风存”,赞美着这个古老的乡土风俗,显示出他对吾土
吾民之爱。
前三联写了外界情景,并和自己的情感相融。然而诗人似乎意犹未足,故
而笔锋一转:“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无时,随时。诗人已“游”
了一整天,此时明月高悬,整个大地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清光中,给春社过后的村庄
也染上了一层静谧的色彩,别有一番情趣。于是这两句从胸中自然流出:但愿而今
而后,能不时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老农亲切絮语,此情此景,不亦乐乎!一个
热爱家乡,与农民亲密无间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游山西村教案篇5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记录了诗人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罢官归故里后一
次到山西村游赏的经历。诗人陆游以一个“游”字贯穿全诗的主线,生动地描绘了
丰收之年农村欢悦一片的气象和乡间的风光习俗,刻画了农民淳朴、好客的品性,
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第一、二行诗写不要笑话农人田家的腊酒浑浊不清,丰收年景款待客人,
菜肴尽够丰盛。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时尽其所有的盛情。第三、四
行诗写山峦重重,水道弯弯,正疑无路可走,突然出现柳阴深深,鲜花簇簇,眼前
又是一个山村。
“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善状难写之景,又于写景中寓有
一定的哲理,成为千古传唱的名句。现在常用以形容陷入困境,似已无望,忽而绝
处逢生,出现新的契机,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
2、品读重点词语,感受乡亲们的淳朴热情以及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
情。
3、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尝试加以运用。
教学重点:
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诗境。
教学难点:
体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哲理思想。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出课题
上一堂课学习了《题西林壁》,我想检查一下同学们会不会背
诵这首诗。个人背――齐背。
二、解诗题,知作者
1、今天,我们学习第二首古诗《游山西村》。作者是陆游,你们都读过
陆游的'那些诗呢?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他
出生于北宋末年,一生处于国家动乱、人民苦难的严重关头。他能文能武,主张抗
金,收复失地,写下许多忧国忧民的诗篇,是一位受人敬仰的爱国诗人。
2、“山西村”在什么地方?“游山西村”是什么意思?
三、抓字眼,明诗意
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诗的方法。
2、学生结合注释,自由阅读,自主思考。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读诗,正音。
4、集体交流:能读懂哪些?还有哪些不懂?教师相机进行指导。
(1)乡亲们是怎样招待这位从远方来的客人呢?出示古诗的一二两句。
(不要笑农家的腊酒浑浊,丰年待客的鸡肉猪肉够充足)
请同学们再去反复地读这两句诗,告诉老师你读到了什么?
能抓住重点词进行品读吗?也就是说你从那些关键词中体会到了山民的热
情。
预设:“足”是什么意思?指什么足,想像一下,山民招待客人时会让客
人怎样喝酒,要求客人怎样吃肉,对,这就是农家人,他们会尽其所有、想尽办法
的去招待客人,唯恐自己不够客气。那同学们想一想,在作者眼里,这里的“足”
难道单单指酒菜足吗?那还指什么足?你能把山民的这份淳朴、好客情感通过读不
折不扣的,足足的表达出来吗?
自由读――个人读_个人读――齐读。
山民对待诗人是那样的热情、好客,而诗人对待山民又是怎样一份情感
呢?你能继续抓住关键词来谈谈你的体会吗?莫笑是什么意思?诗人叫人不要笑什
么呢?对,这里的酒菜肯定没有大酒店里的精致,由此可见,在诗人的眼里,他不
看重什么,他看重是什么?,相信此刻诗人已被山民这份淳朴,这份热情深深的打
动了,同学们,让我们通过朗读把诗人内心的这份感动表达出来吧!自由读――个
人――齐读。
同学们此刻你眼前仿佛看见了山西村村民招待客人的怎样一个画面?又仿
佛听见乡亲们和诗人说了些什么?同桌之间互相说说。汇报。
(2)受到乡亲们热情款待的陆游心情豁然开朗。他骑上毛驴,流连于山
水之间。出示诗句,他看到了那些景物?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山重水复指的是山
峦重重,山一程,水一程。水道弯弯,柳暗花明又指的是什么?美丽的小山村。这
里的疑是什么意思?能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吗?个人说――同桌说。(山重水复真
好像已无路可走,柳暗花明处又冒出一个村庄。)
是啊!即使走到了路的尽头,你也有可能欣赏到别样的美景。同样的道
理,即使人生陷入了困境,你也可能会绝处逢生。
诗人此时的心情肯定是非常的――那这份欣喜之情,你能把它读出来吗?
(指导朗读)本来以为自己是陷入绝境,无路可走的,突然发现一片无限的风光,
这前面一句该怎么读?后面一句又该怎么读?对,要先先抑后扬。个人读――齐
读。
四、多诵读,悟诗情
1、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这首诗跟《题西林壁》有一个共同的地方,是什
么呢?那就是既有美丽的景色描写,又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这首《游山西村》里的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说明什么道理呢?看似简简单单的诗句却蕴
含着深刻的道理,看来,这句诗句能成为千古绝唱绝对有它自己的理由,当然,我
们就没有理由不记住他了。一起读读这句千古名句。
2、同学们,你愿意把这首千古流传的古诗永远留为自己的记忆吗?请赶
快把它背下来。个人――集体。
3、对于古诗,我们不但要会背,还要有感情地朗诵,同学们自由试试
看,个人――个人――集体。
五、课堂作业
1、背诵、默写《游山西村》。
2、结合生活事例,说说你是怎么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
村”这句诗的意思。
游山西村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诗中的名句。
2、能借助词典等工具书和生活积累理解诗中的词句,并根据需要搜集信
息,扩大知识面。
3、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
4、让每一个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
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
本文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欣赏古诗文,积累古
诗名句。教学的难点是体会含有人生哲理的诗句。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曾任隆兴府通判,因极力推助北伐,被罢官。诗人回
归故里,内心郁闷。对照官场的伪诈,他更感受到乡间生活的纯朴自然。但他并未
丧失信心,深信总有一天会重新为国出力。这种心境与游境相吻合,于是两相交
涉,产生了流传千古的《游山西村》。板书课题
二、明确目标,自主学习
1、生自读古诗提出学习目标
(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明确把古诗读通顺,画出诗的节奏。在熟读的基础上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心境。能抓住重点诗句山重水复疑无
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包含的意义等。)
2.展示学习成果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基础知识展示)
a.生字词展示
指名汇报生字:莫、腊、浑,开展我会组词并说一句话的活动,小组合作
流利地朗读古诗。
b.学文悟情展示
学生按节奏读古诗,
(1)悟文本
生1:我知道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的意思是:不要笑农家腊
酒浑浊,丰收之年,他们全以丰盛的菜肴招待留下的客人。
生2:我知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是:走过一座座
青山,经过一条条溪水,突然看见柳色葱郁、鲜花明媚,又是一座村庄。
(2)悟写法
我知道是采用先抑后扬的写法: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是抑的
写法;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扬的写法。
(要求:没有展示的同学可做补充、答疑、记录)
c、创作性展示
1.展示个性感受
(学生充分地发表自己的读诗感受,可以使自己懂得的道理或者是语文学
习上的收获等或者联想起诗人陆游写的其它诗予以展示。)
2、学生自由展示心得体会。
三、知识拓展,深化感情
1、口语训练:结合你的生活事例,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山重水复
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2、生齐背此诗
四、板书
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游山西村教案篇7
一、教学目的
1、知识:背诵这首诗;理解诗的意境。
2、能力:诵读能力;联想、想象能力。
3、德育:陶冶美的情操。
4、重点目标:背诵此诗。
5、目标难点:理解诗的意境。
二、教学过程
(一)作者及背景简介:
爱国诗人陆游在政治斗争中,屡受统治集团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但他坚持
抗金主张,始终不渝。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陆游由于支持张俊北伐失败被罢
官还乡。居山阴(今绍兴)镜湖之三山村。这道诗作于次年春。诗中生动地描写了
农村淳朴的习俗和美丽的自然风光,表现出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真挚的情感。
(二)理解诗的意境:
1、“莫笑农家腊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写农家热情、淳朴、热情好
客,以丰馔款待客人的情况。“足鸡豚”,形容菜肴很丰盛。“足”,“足够”。
“豚”,小猪,这里泛指猪。
2、“山重水复疑无踟,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联描绘了山水复杂纡曲
的美丽风光,表现了游者的惊喜和豪兴。这两句写的是眼前景,述的是真实感受。
重重叠叠的山岭,弯弯曲曲的流水,远远望去好象前面已经无路可通了,可是,走
到近前,在垂柳掩映、山花烂漫的地方,突然又出现了一带村庄。
两句后来常用以形容陷入困境,忽又绝处逢生的情境。它给人以坚持不
懈、生意不绝的启示,引导人们从一个狭小的圈子奔向一个开阔、明朗、优美的崭
新天地,所以被人们传诵不衰。
3、“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前一联写村外风光,这一联
转为写村中所见所闻。春社日将临,农民要祭祀土地神以祈丰年,击鼓弄箫、载歌
载舞,热闹异常;农家的穿载简洁朴素,还保留着古代的风俗习尚。这二句勾勒出
一幅纯真明快的农村风俗画。
4、“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意思是说,从今以后,假如
你们允许我在空闲的时候趁着晚上的月色前来访问的话,那么,我会随时在夜间拄
着杖叩启你们的家门的。这里,不仅说明了陆游与当地农民相处得多么融洽,也充
分表露了诗人对山西村和山西农民无限喜爱的真挚情感。
(三)背诵这首诗。
游山西村教案篇8
游山西村
南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注释
⑴腊酒:腊月里酿造的酒。
⑵足鸡豚(tún):意思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足:足够,丰盛。豚,小
猪,诗中代指猪肉。
⑶山重水复: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叠叠。
⑷柳暗花明:柳色深绿,花色红艳。
⑸箫鼓:吹箫打鼓。春社:古代把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做为春社日,拜祭社
公(土地神)和五谷神,祈求丰收。
⑹古风存:保留着淳朴古代风俗。
⑺若许:如果这样。闲乘月:有空闲时趁着月光前来。
⑻无时:没有一定的时间,就等于随时。叩(kòu)门:敲门。
译文
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屿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
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相关试题及答案
一:
1.请找出诗中赞赏村民热情好客的句子: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名句为什么千百年来被人
们广泛引用?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联写景中蕴含哲理,耐人咀
嚼。请简要分析。
4.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5.古典诗词讲究炼字,首联中的“足”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6.颔联描写了怎样的情景?在现实生活中有何意义?
7.请概括诗人游山西村时的所见所闻。
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你认为人
们会在什么情况下引用?为什么?
答案:
1.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2.示例一:“这句诗表现作者正担心无路可行时忽然见到一村庄的惊
喜,表达了人们应在困难中看到希望,前后句先抑后扬,更突出在困难中见到转机
的希望,也教育后人不怕困难,勇于战胜困难。
示例二:诗句本意是诗人在山路上行走,当认为无路可走时却惊喜地在转
角那柳暗花明处发现了一个村落。诗句蕴含哲理:告诉人们,当你认为前路渺茫
时,往往在转角处充满希望。激励遭遇失败的人们,不要绝望,要对明天充满希
望,因此这一名句千百年来被人们引用。
3.诗人描述了山水萦绕的迷路感觉与移步观新景的喜悦之情;人们可以
从中领悟到蕴含的哲理――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
生就能“绝处逢生”。
4.表达了作者对淳朴、闲适的田园生活(农村生活)的喜爱(向往)之
情。
5.“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倾其所有的盛情。
6.颔联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水环绕的路上,信步而行,道路难辨,疑若
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现在生活中常用来比喻在困境中出现希望或转机,也道出
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
7.村民的热情好客;优美的景色;淳朴的风土人情。
8.①面对困境时。因为这两句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即不放弃希望,经
过努力,一定会有新的出路,进入新的天地。
②描绘或赞美山水美景时。因为这两句诗描写了山环水绕,柳暗花明的美
丽景色。
二: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的陶醉,对的喜爱之情。
2、找出诗中有哲理的两句诗,并说说其蕴涵了什么哲理。
3、诗人游山西村有哪些亲切感受?
4、这首诗的尾联意蕴丰富,余味无穷。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诗歌朗读的节奏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例:“衣冠/简朴/古风/
存”。
B“丰年留客足鸡豚”一句写出了农民热情好客、淳朴厚道的性格。
C全诗生动地描绘了优美的农村风光,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D全诗都是写实,按时间推移展开叙述,层次清晰。
答案:
1、农村纯朴民风;秀丽清新的山村景色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当人生陷入某种困境时,如能锲
而不舍,继续前进,往往会豁然开朗,发现一片新天地。
3、景色优美,风俗古朴,主人盛情
4、山西村有巨大的吸引力,游后诗人意犹未尽,只愿从今后能不时拄杖
乘月,轻叩柴扉,与老农亲切絮语。
5、D
赏析:
《游山西村》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这是一首纪游抒情诗,抒写江南农
村日常生活,诗人紧扣诗题“游”字,但又不具体描写游村的过程,而是剪取游村
的见闻,来体现不尽之游兴。全诗首写诗人出游到农家,次写村外之景物,复写村
中之情事,末写频来夜游。所写虽各有侧重,但以游村贯穿,并把秀丽的山村自然
风光与淳朴的村民习俗和谐地统一在完整的画面上,构成了优美的意境和恬淡、隽
永的格调。此诗题材比较普通,但立意新巧,手法白描,不用辞藻涂抹,而自然成
趣。
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腊酒:指上年腊月酿制
的米酒。豚:是小猪。足鸡豚:意谓鸡豚足。说农家酒味虽薄,待客情意却十分深
厚。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诗人对
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次联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广泛被人引用。“山
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如此流畅绚丽、开朗明快的诗句,仿佛可以看
到诗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
茂,蜿蜒的山径也愈益依稀难认。正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间农
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其喜形于色的兴奋之状,可以
想见。当然这种境界前人也有描摹,这两句却格外委婉别致。人们在探讨学问、研
究问题时,往往会有这样的情况:山回路转、扑朔迷离,出路难寻。于是顿生茫茫
之感。但是,如果锲而不舍,继续前行,忽然间眼前出现一线亮光,再往前行,便
豁然开朗,发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新天地。这就是此联给人们的启发,也是宋诗特
有的理趣。人们读后会感到,在人生某种境遇中,与诗句所写有着惊人的契合之
处,因而更觉亲切。这里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阴道上,信步而行,疑若无路,忽又
开朗的情景,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
理。于是这两句诗就越出了自然景色描写的范围,而具有很强的艺术生命力。
此联展示了一幅春光明媚的山水图;下一联则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
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读者不难体味出诗人所要表达的热爱传统文化的深情。
“社”为土地神。春社,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农家祭社祈年,满着丰收的期待。
节日来源与《周礼》。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也说:“击鼓吹箫,却入农桑
社。”可见到宋代还很盛行。陆游在这里更以“衣冠简朴古风存”,赞美着这个古
老的乡土风俗,显示出他对吾土吾民之爱。
前三联写了外界情景,并和自己的情感相融。然而诗人似乎意犹未足,故
而笔锋一转:“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无时,随时。诗人已“游”
了一整天,此时明月高悬,整个大地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清光中,给春社过后的村庄
也染上了一层静谧的色彩,别有一番情趣。于是这两句从胸中自然流出:但愿而今
而后,能不时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老农亲切絮语,此情此景,不亦乐乎。一个
热爱家乡与农民亲密无间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诗人被投降派弹劾罢归故里,心中当然愤愤不平。对照诈伪的官场,于家
乡纯朴的生活自然会产生无限的欣慰之情。此外,诗人虽貌似闲适,却未能忘情国
事。秉国者目光短浅,无深谋长策,然而诗人并未丧失信心,深信总有一天否极泰
来。这种心境和所游之境恰相吻合,于是两相交涉,产生了传诵千古的“山
重”“柳暗”一联。
陆游七律最工。这首七律结构严谨,主线突出,全诗八句无一“游”字,
而处处切“游”字,游兴十足,游意不尽。又层次分明。尤其中间两联,对仗工
整,善写难状之景,如珠落玉盘,圆润流转,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游山西村教案篇9
设计理念:引领学生品读重点字词,加强感情朗读,体会乡亲们的淳朴
热情以及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教学目标:1、能真确、流利、有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
2、品读重点词语,感受乡亲们的淳朴热情以及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
情。
3、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层意思,尝试加以运用。
一、谈话复习导入,引出课题
1、上一堂课和大家一起学习《题西林壁》,我想检查一下同学们会不会
背诵这首诗,个人背――齐背。
2、今天,我们学习第二首古诗《游山西村》,作者是陆游,你们都读过
陆游的那些诗呢?《秋叶出篱门迎凉有感》《示儿》能谈谈你对诗人陆游的了解
吗?出示课件: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
人。他出生于北宋末年,一生处于国家动乱、人民苦难的严重关头。他能文能武,
主张抗金,收复失地,写下许多忧国忧民的诗篇,是一位受人敬仰的爱国诗人。
3、山西村在什么地方?山西村只是一个山村,作者去一个山村游玩会有
什么新的收获呢?请同学们先自由读一读这首诗,并划出诗中的生字。要求把诗读
通,读正确,读出诗的节奏。
4、指名读。注意在读的时候注意节奏要分明一点,不能读断。出示古诗
(表明节奏)师范读,生自由读,生齐读。
5、学习豚注意:不要在豚的上面加点.你有什么需要给其他同学提醒的?
学生到黑板前写生字,其他同学书空,针对生字特点强调记忆.
二、学习《游山西村》一、二句:
1.为了更好地去读懂课文,体会诗人内心的真实情感,我们还是先来了
解诗人当时写这首诗时的时代背景。出示写作背景:诗人陆游,他曾任隆兴府通
判,因极力推助北伐,被罢官。诗人回归故里,他此时非常沮丧,非常郁闷,途经
山西村时受乡亲们的热情邀请而去山西村做客。这首诗就是这个时候写的。
(1)乡亲们是怎样招待这位从远方归来的游子呢?出示古诗的一二两
句。自由读读一、二句诗,然后借助注释,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指名说,同桌相
互说。(不要笑农家的腊酒浑浊,丰年待客的鸡肉猪肉够充足)
(2)请同学们再去反复地读这两句诗,告诉老师你读到了什么?
(4)能抓住重点词进行品读吗?也就是说你从那些关键词中体会到了山
民的热情。预设:“足”是什么意思?指什么足,想像一下,山民招待客人时会让
客人怎样喝酒,要求客人怎样吃肉,对,这就是农家人,他们会尽其所有、想尽办
法的去招待客人,唯恐自己不够客气。那同学们想一想,在作者眼里,这里的足难
道还单单指酒菜足吗?那还指什么足?你能把山民的这份淳朴、好客情感通过读不
折不扣的,足足的表达出来吗?自由读――个人读_个人读――齐读,足吗?要突
出“足”个人读,齐读。看到山民如此热情的招待远方的客人,同学们,你们还
可以想到那些古诗文呢?a,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呼。B,花径不曾缘客少,蓬门
今始为君开。杜甫《客至》
(5)山民对待诗人是那样的热情、好客,而诗人对待山民又是怎样一份
情感呢?你能继续抓住关键词来谈谈你的体会吗?莫笑是什么意思?诗人叫人不要
笑什么呢?对,这里的酒菜肯定没有大酒店里的精致,由此可见,在诗人的眼里,
他不看重什么,他看重是什么?,相信此刻诗人已被山民这份淳朴,这份热情深深
的打动了,同学们,让我们通过朗读把诗人内心的这份感动表达出来吧!自由读
――个人――齐读。如果我们稍稍改动一下李白的诗,是不是可以表达诗人此时的
心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山民待我情”
(6)同学们此刻你眼前仿佛看见了山西村村民招待客人的怎样一个画
面?又仿佛听见乡亲们和诗人说了些什么?同桌之间互相说说。汇报。
(7)是啊!山民无比敬爱诗人,诗人热爱山民,这是一份多么真挚的情
感啊!让我们把这两句诗连起来读。板书:情谊真。
2、引读:(1)看到乡亲们杀鸡宰猪,用满桌丰盛的酒菜热情的招待自
己,诗人的心开始慢慢地融化了,让我们带着诗人的感动一起再来读这两句诗――
(2)听着山民淳朴、真切的话语,看着乡亲们一张张写满热情的脸,诗人郁闷的
心情顿时豁然开朗,让我们一起读,读出诗人内心的喜悦。(3)山民敬重诗人,
诗人热爱山民,这份真挚的情感始终充盈着整个场面,他需要我们通过读把这幅其
乐融融的画面不折不扣再次呈现。一起读――
三、学习《游山西村》三、四句:
1、受到乡亲们热情款待的陆游心情豁然开朗。他骑上毛驴,流连于山水
之间。出示诗句,他看到了那些景物?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山重水复指的是山峦
重重,山一程,水一程。水道弯弯,柳暗花明又指的是什么?美丽的小山村。这里
的疑是什么意思?能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吗?个人说――同桌说。(山重水复真好
像已无路可走,柳暗花明处又冒出一个村庄。)
2、在山重水复,作者以为无路可走的时候,突然他眼前一亮,他看到了
什么?(可以拓展)这景色怎么样?板书:景色秀。
3、诶!这眼前之景不正和陆游此时的心境想吻合吗?你想想,陆游被罢
官了,他的心情怎样?以为陷入了人生的绝境,但在困境中,山西村的村民有没有
嫌弃他?
4、是啊!即使走到了路的尽头,你也有可能欣赏到别样的美景。同样的
道理,即使人生陷入了困境,你也可能会绝处逢生。看着眼前的美景,想着山西村
村民的热情,陆游他对自己的前途会有什么新的想法呢?他除了看到桃红柳绿、美
丽的小山村外,其实他还看到什么?请同学们用“他还看到什么――”这样的句式
说一句话。(柳暗花明、美丽的小山村,同样淳朴的民风,新的景象,新的希望)
诗人此时的心情肯定是非常的――那这份欣喜之情,你能把它读出来吗?
(指导朗读)本来以为自己是陷入绝境,无路可走的,突然发现一片无限的风光,
这前面一句该怎么读?后面一句又该怎么读?对,要先先抑后扬。个人读――齐
读。
5.在学习中,生活中,你有过和诗人相同的感受吗?请根据提示写话。
出示:(1)当你做一道应用题百思不得其解,正为此懊恼时,______。
(2)当你和小伙伴下棋,感觉无路可走,打算放弃时,______。
四、朗诵,感悟情境
过渡:同学们,诗人回归故里,内心郁闷。对照官场的伪诈,他更感受到
乡间生活的纯朴自然。但他并未丧失信心,深信总有一天会重新为国出力。这种心
境与游境相吻合,于是两相交涉,就有了千古流传的《游山西村》。让我们再来读
读这首千古流传的《游山西村》。
1、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这首诗跟《题西林壁》有一个共同的地方,是什
么呢?那就是既有美丽的景色描写,又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这首《游山西村》里的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说明什么道理呢?看似简简单单的诗句却蕴
含着深刻的道理,看来,这句诗句能成为千古绝唱绝对有它自己的理由,当然,我
们就没有理由不记住他了。一起读读这句千古名句。
2、同学们,你愿意把这首千古流传的古诗永远留为自己的记忆吗?请赶
快把他背下来,个人――集体。
3、对于古诗,我们不但要会背,还要有感情地朗诵,同学们自由试试
看,个人――个人――集体。
五、课外链接,拓展延伸
其实,还有很多诗像这样于写景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我们一起来读读下
面这首诗,来结束我们今天的这堂语文课。
出示:登飞来峰宋・王安石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
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教学板书:风景秀情意真
教学反思:
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凝练简洁的诗句中驰骋想
象,理解诗意,领会诗情呢?在教学古诗《游山西村》时,我充分发挥了教师作为
课堂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的作用,从实际出发,激情导学,引导学生抓住诗句
中的关键词语,联系生活情景,大胆想象,张扬个性,建构文本意境。
1、诗句理解,在“追问”下突破我让一位学生说说第一句的诗意,但学
生就站着,一句话也不说。于是,我问他:“有哪一个字,你不理解呢?”他很肯
定地说他没有不理解的字,但就是不知道如何理解整句诗的意思。于是,我从关键
词语入手,以追问的形式帮助学生克服思维惰性,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掌握
了学习方法,看到了自己的进步,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2、角色体验,在朗读中悟情让学生读出感情,最好的办法是能让学生入
情入境,体验文本中角色的感情。因此,我用语言描述创设一个情境,我扮演大诗
人,学生扮演农家人。我为学生创设了古诗中的情境,学生兴趣十足地扮演了农
家、扮演了大诗人陆游,走进文本,走进了农家人、诗人的内心世界,感悟到了他
们的思想情感。只有感悟到了诗句中的情感,学生才能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3、画面想象,在入情中悟理古诗一般都是情景交融的,我让学生找出诗
句中描写景色的词语,然后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想象画面,感受画面的美。抓关键
词语体会文意是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要手段。词语是有含义的,有情感的,如何借
助词语诠释一个画面,一个意思,一种情感呢?我让学生把词语还原为一幅幅真实
生动的生活场景。学生用心眼看到了诗中的画,悟到了诗中的情,再表现于自己的
感情朗读中。此外,如何让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层面呢?关键之处要学会顺
势引导,让学生从熟悉的事例中领悟诗句蕴含的道理。
本文发布于:2023-01-25 14:42: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3383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