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剪不断的乡愁》有感
读《剪不断的乡愁》有感
琦君的一篇《春酒》把那浓浓的家乡味带到我们的面前,八宝酒
中最浓烈、厚重的一味想必就是乡愁了吧。琦君没能再一尝家的味道,
相比之下,著名作家琼瑶是不是幸运很多?那次短暂的大陆行后,她对
故乡的眷恋是否又多了一分?在领略过那剪不断的乡愁后,我似是找到
了部分答案。
“这样的旅程,像是一群候鸟的飞行。候鸟一年飞一次,而我们,
经过三十九年,才飞第一次。”三十九年——这是怎样一段时间的长
河,是大地上一道深不见底的裂缝,却被海水填得满满的,从此难以
跨越。阵阵海风,片片浪花,送来的只是愈来愈沉重的乡愁。“……乡
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琼瑶就站在千千万
万台湾同胞中间,望着对岸影影绰绰的大陆的影子,想着可能早已白
发苍苍的亲人。
“从别后,盼相逢,几回魂梦皆相同,卷我乡愁几万重……今宵坐
拥长江水,犹恐长江在梦中。”三十九年的乡愁积淀出的诗句,我无
法体会琼瑶在踏上祖国土地时的心情。那会是怎样的百感交集?紫禁城、
颐和园、圆明园、三峡、石林……当你看到字里行间的喜悦,看到琼瑶
如数家珍的介绍,仿佛午后坐在露天茶餐厅,阳光下的温暖和着咖啡
的香甜,互相搅拌着,搅拌着,升华出幸福的味道。回味良久,竟会
品出一丝苦涩……
三十九年,物是人非。“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毛衰。”这
乡音,恐怕早已不见踪迹。祖国的大好河山依旧在阳光下生辉,故乡
的人是否依旧在,是否早已两斑白?在北京的会亲,让琼瑶发出了“聚
散两依依”的感慨;远在湖南(琼瑶的家乡)的`那一丕黄土,更是需要多
大的勇气来面对!相聚竟是这样的不容易。还是苏轼写得好:“但愿人
长久,千里共婵娟。”只是当这祝愿变成现实时,或许我们又没有勇
气面对了。三十九年,人是物非。曾近的“兰芝堂”(琼瑶幼时的家),
昔日的深宅巨院,尽管还有亲人守着它,但恐怕早已变成了“残破”
二字。途径湖南,却不敢回家,所谓“近乡情怯”就是这个道理吧。
我不曾那么长时间的远离家乡,确实无法理解这般的乡愁。合上
这本书时,心里却也是沉甸甸的。琼瑶用一支笔记下短短几十天的大
陆行记,记下心头无尽的欢欣与感慨,始终没有回老家,这到底是成
了个遗憾吧。只是,这乡愁也是有范围的吧——琼瑶的乡愁是来自祖
国,来自大陆。海峡两岸的分隔,让她早已把大陆看成一个家,而我
们很多人有时怀念的仅仅是自己土生土长的那片土地。它可能华如上
海,亦或是淳朴如黄土高原;它可能大厦林立,亦或是一弯小溪轻轻流
过门前……许多人出去旅游的时候,常常吃不饱睡不好。这是心头是否
会想起“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之类的句子。所谓“水土不服”
或许就是故乡的每一寸土地对漂泊异乡的游子丝丝缕缕的牵挂。故乡,
家,永远是那个包容你的一切,最温暖舒服的地方。
“来是春初,去是春将老,春去秋来,岁月如流,游子伤漂泊。”
无论是乡愁还是离恨,都会如春草般,随着你的渐行渐远,愈长愈大。
所以无论何时何地,别忘了故乡的呼唤!
注:《剪不断的乡愁》是琼瑶作品集1988年10月15日写于台
北可园,从别后,盼相逢,几回魂梦皆相同;滚滚长江东流水,卷我乡
愁几万重!山寂寂,水蒙蒙,断续寒断续风;今宵坐拥长江水,犹恐长江
在梦中。
本文发布于:2023-01-25 14:37: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3381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