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试卷带答案解析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xxx分钟;出题人:xxx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
1.在如图所示的各电路图中,能反映出L
l
、L
2
并联,开关S断开后L
1
仍能发光的是()
2.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公式可知物体的()
A.时间与路程成反比
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C.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D.速度大小恒定不变
3.如图所示,放在M、N两水平桌面上的P、Q两物体,分别在F
P
="5"N、F
Q
="3"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确定()
A.桌面M一定比桌面N粗糙
B.P的速度一定大于Q的速度
C.P的质量一定大于Q的质量
D.P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于Q受到的摩擦力
4.如图是“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因素”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通过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来改变钢尺振动的频率
B.多次实验中,保持钢尺振动的振幅相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C.钢尺伸出桌面越长,振动越快
D.物体振动的快、频率高,发出的声音音调高
5.如图所示的运动情景中,最明显地反映出力使物体发生形变的是()
A.撑杆被运动员拉弯
B.拦网改变排球运动方向
C.踢出的足球能继续飞行
D.蹬车在公路上急驰
6.蜜蜂载花蜜飞行时,它的翅膀平均每秒振动约300次;不载花蜜飞行时,翅膀平均每秒振动约440次.有经验的养蜂人能辨别出蜜蜂是出去采蜜,
还是采蜜回来.养蜂人辨别所依据的特征是()
A.声音的音色不同
B.声音的响度不同
C.声音的音调不同
D.飞行的路线和高度不同
7.如图A、B、C、D中所示的为滑线变阻器的结构和连入电路情况示意图,当滑片向右滑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的为()
8.当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时,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能正确表示其传播方向的是()
A.
B.
C.
D.
9.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总结的三个实验结论如下表,其中正确的是()
实验序号物距(u)像的性质像距(v)
实虚大小正倒
1
u>2f实像缩小倒立f<v<2f
2
f<u<2f实像缩小正立v>2f
3
u<f虚像放大倒立|v|>u
A.实验1B.实验2C.实验3D.实验2和实验3
10.在前期的中考跳绳测试中,刘民每跳起一次,克服重力做的功约为()
A.3JB.30JC.300JD.600J
评卷人得分
二、填空题
11.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通速度、液体的表面积以及.
12.如图所示,AOB为一轻质杠杆(杠杆自重忽略不计),O为支点,OA=OB,在杠杆的B端挂一重20N的重物,要使杠杆平衡,则在A端施加的力F
至少为N。
13.建筑物内部遭遇火灾,受困人员应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火场,这样能够有效地减少吸入有毒有害气体,这是因为含有有毒有害气体的
空气由于温度升高,体积________,密度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聚集在房间的________方.
14.科学探究的过程是由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__________________、评估与交流与合作这七个要素组成。其中
________________是贯穿整个过程的重要因素。
15.我国唐朝的张志和在《玄贞子》中记载了著名的“人工虹”实验:“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这里记载的“人工虹”是太阳光经过小水珠发生的
_________现象,这个现象也说明了太阳光是由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
16.一位身高1.8m的同学在平面镜3m处,则镜中的像高m,像到人的距离是m,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他的像的大小将.(选填“变大”、“变
小”或“不变”)
17.下图所示的是专门用来监测公共场所噪声强弱的工具噪声监测仪.此时仪表上的示数为
50.5________,描述的是声音的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8.在生产和生活中,经常见到这样的情形:用木板搭斜坡将货物推上汽车车厢;修盘山公路使汽车驶上高耸的山峰等。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它
们的物理模型属于同一种简单机械,即__________,这种简单机械的优点是__________。
19.一束光线照射到平面镜上,当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40°°时,反射角等于°,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等于°。
20.在各种不同颜色的光中,把__________、绿、蓝叫作色光的三基色。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将发光体放在离透镜25厘米的主光轴上,所成
的像是倒立、______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像到透镜的距离__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0厘米。
评卷人得分
三、作图题
21.小明用平面镜将一束太阳光反射到竖井底(如图所示),请在图上作出平面镜的位置。
22.如图所示,是一条经水面反射后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其入射光线及与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23.如图木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放手后画出木块的受力示意图
24.小阳站在地面上,要利用两个滑轮组装成的滑轮组将重物提升到楼上。请在如图中画出最省力的滑轮组绕绳方法。
、25.补全光路;24图中是由同一光源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找到光源S位置,并画出入射光线)
评卷人得分
四、实验题
26.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想:
A.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
B.可能跟物体的重力有关;
C.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
D.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李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他在弹簧测力计下端挂一个铁块或铜块,依次把它们缓缓地浸入水中不同位置,在这一实验中:
(1)铁块从位置③→④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可以验证猜想______是正确的;
(2)从位置④→⑤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不变,可以验证猜想______(选填“A”“B”“C”或“D”)是错误的。
(3)分析比较实验①⑤与②⑥,可以验证猜想______(选填“A”“B”“C”或“D”)是错误的。
(4)分析比较实验______可得: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27.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丽一起做了几个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丽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
可以激起水花.
(1)通过对上面的种种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
(2)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发出很大的响声,但是他看到桌子几乎没有振动,为了使看到的实验现象更明显,你的改进方法是:.
(3)小明、小丽等同学在探究出上述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针对这一问题,他们经过认真地思
考,提出了两种猜想:
①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东西做媒介;
②声音要传播出去,不需要什么东西做媒介:
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小明他们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如图所示,随着向外不断抽气,结果发现手机铃声越来越.(填“大”或“小”).由
此现象可以推理:猜想是正确的.
(4)探究问题的过程通常有下列步骤:
A.提出猜想假设;
B.得出结论;
C.分析归纳;
D.实验研究;
E.发现并提出问题.
你认为小明他们的第二个探究活动依次采取的步骤是.(填字母序号)
28.如图所示,使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在竖直方向静止不动,用小锤敲击音叉,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慢慢移近并轻触乒乓球,观察所发生的现象,可
以说明的问题是声音是由于物体产生的,加大敲击音叉的力度,重复上述操作,观察到的现象是乒乓球弹高幅度变大,此时音叉发出的声音也
变响,以上实验说明的问题是声源振动幅度越大越大.实验中乒乓球的作用是,这种思维方法叫做(选填“等效法”、“制变量法”、“转换法”
或“类比法”).
29.如图所示,是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被提升的物体重6N.
(1)实验操作时,应使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做_____运动.
(2)图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上升10cm,示数保持不变,则拉力所做的总功是_____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
(3)仅增加所提物体的重力(不计摩擦),拉力所做的额外功将_____(选填“增加”、“减小”或“不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_____.
30.为验证浮力的大小是否跟液体的密度有关,小明进行了如图的实验:将重为3N的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先后浸没在水和盐水中并静止。从
弹簧测力计读数的变化,可看出石块在盐水中所受浮力石块在水中所受浮力(选填“大于”、“小于”),说明浮力的大小确实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实验中石块两次都是浸没,是为了让与_____,从而达到控制变量的目的。
评卷人得分
五、计算题
31.如图所示,用F为30N的拉力,通过滑轮组拉着重为300N的物体,在水平面上以0.5m/s的速度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
小为多少N?拉力F的功率为多少W?(不计绳和滑轮的重力以及滑轮轴承和滑轮与绳子之间的摩擦力)
32.一列火车长200m,以20m/s的速度通过长1800m的铁路桥,这列火车通过大桥用了多少时间?
评卷人得分
六、综合题
33.2014年4月14日,为寻找失联的MH370航班,启用了“蓝鳍金枪鱼﹣21”(简称“金枪鱼”)自主水下航行器进行深海搜寻.其外形与潜艇相似
(如图所示),相关标准参数为:体积1m3、质量750kg,最大潜水深度4500m,最大航速可达7.4km/h(不考虑海水密度变化,密度ρ取
1.0×103kg/m3).
(1)它在最大深度所受的海水的压强是多少?
(2)假设“金枪鱼”上有面积为2×10﹣3m2的探测窗口,该探测窗口在最大深度处承受海水的压力是多少?
(3)“金枪鱼”搜寻任务完成后,变为自重时恰能静止漂浮在海面上,此时它所受的浮力是多少?
34.滑雪是人们在冬季喜爱的运动,如图所示,为什么人们在滑雪时要脚穿又长又宽的滑雪板?
参考答案
1.C
【解析】能反映出L
l
、L
2
并联,开关S断开后L
1
仍能发光,开关应该加在灯泡L
2
的两端,所以C是正确的。
2.D
【解析】
试题分析:匀速直线运动是速度不变的最简单的机械运动,速度的大小与与通过路程的长短和运动时间无关。故选D
考点:匀速直线运动
3.D
【解析】(1)物体P、Q分别在F
P
=5N、F
Q
=3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得,物体P、Q受到的摩擦力分别是5N、
3N.P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于Q受到的摩擦力.故D符合题意.
(2)P受到的摩擦力大于Q受到的摩擦力,摩擦力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P受到的摩擦力大,可能是因为桌面M比桌面N粗糙造
成的;可能是P的质量大,重力大,对桌面的压力大造成的.故A和C不符合题意.
(3)摩擦力大小跟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
故选:D.
4.C
【解析】试题分析:(1)物体振动的快慢叫频率,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2)当一个物理量受多个因素影响时,需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
解:A、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质量越大,体积越大,越难振动,振动的越慢;因此通过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来改变钢尺振动的频率.故
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探究音调跟频率的关系时,需控制其它因素都不变,因此多次实验中,保持钢尺振动的振幅相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钢尺伸出桌面越长,振动越慢,频率越小.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物体振动的快、频率高,发出的声音音调高.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音调的定义,利用实验进行验证.
5.A
【解析】
试题分析: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使物体发生形变,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或运动的方向,A选项中杆的形状发生
了改变,而BCD中是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因此本题答案选A.
考点:力的作用效果
6.C
【解析】
试题分析: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
解:因蜜蜂载着花蜜飞行时,它的翅膀平均每秒振动300次;不载花蜜时,平均每秒振动440次;
因振动频率不同音调就会不同,所以养蜂人可以根据音调进行分辨.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音调高低的影响因素.掌握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音调跟频率有关,响度跟振幅有关,音色跟材料和结构有关.
7.A
【解析】
试题分析: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法是连接一上一下两个接线柱,其使用原理是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大小,哪一段电
阻线被连入电路要看电阻线的哪一个接线柱被连入电路,有电流通过的那段电阻线在电阻线上被连入电路的接线头与滑片P之间.
A、当滑片P右移时,连入电路的电阻线长度变短,电阻变小,所以符合题意.
B、当滑片P右移时,连入电路的电阻线长度不变,不能改变电阻的大小,所以不符合题意.
C、当滑片P右移时,连入电路的电阻线长度变长,电阻变大,所以不符合题意.
D、当滑片P右移时,没有电阻线连入电路,不能改变电路中的电阻,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考点: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点评:掌握滑动变阻器的结构、作用、原理、接线柱的接法、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方法.
8.B
【解析】
试题分析: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发生反射和折射.
(1)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在同一种介质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也分居法线两侧;在不同种介质中;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解:A、图中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方向偏折了,故不正确;
B、符合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该选项正确;
C、图中反射角和入射角不相等,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没有发生折射,故不正确;
D、图中反射角大于入射角,故不正确.
故选B.
【点评】解此类问题,要深刻理解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的内容,特别容易出错的地方是光线的方向、位置和角度的大小.
9.A
【解析】
试题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距大于物距.
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大于物距.
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实像.像距等于物距.
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小于物距.
解:由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f<v<2f.所以实验1正确,A符合题意.
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所以实验2错误,B、D不符合题意.
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v|>u.所以实验3错误,C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关键要熟练掌握成像特点与物距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要掌握像距与物距的关系.在学习过程中,要
善于寻找规律.
10.B
【解析】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kg,跳绳时起跳高度约为0.06m,根据W=FS=Gh=mgh=50kg×10N/kg×0.06m=30J。答案选B。
11.液体温度
【解析】
试题分析: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一共有三个,即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面上方空气流速.
解: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面上方空气流速,通过改变上述三个因素当中的一个或几个,都可以直接影响
蒸发的快慢.
故答案为:液体温度.
【点评】熟知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并能与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相联系,这才是我们学习物理的目的.
12.20
【解析】若在A端施力F,当F的方向与杠杆垂直时动力臂最大,此时最省力,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知:
F•L
OA
=G•L
OB
,其中:L
OA
=L
OB
,G=20N,则F=G=20N;
所以,在A端施加的力F至少为20N.
故答案为:20.
思路分析:此题是求杠杆最小力的问题,已知点A是动力作用点,那么只需找出最长动力臂即可,可根据这个思路进行求解.
试题点评:找到动力作用点A到支点O的最长动力臂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3.变大变小上
【解析】建筑物内起火后,含有有毒有害气体的空气由于温度升高,室内空气体积膨胀,密度减小而上升,所以有毒气体漂浮在房间的上方,故
受困人员应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火场,这样能够有效地减少吸入有毒有害气体。
14.故(1).猜想与假设(2).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3).合作与交流
【解析】解答:科学探究过程一般要经历的主要环节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
估、交流与合作七个环节;其中交流与合作是贯穿整个过程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15.光的色散;七种色光
【解析】:“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描写的是“人工虹”,这是喷出的水后,空中有大量的小水滴,太阳光照在这些小水滴上,被分解为绚丽的七
色光,也就是光的色散.这个现象同时也说明了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的.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光的色散的原理的了解,知道太阳光是由七种颜色的光复合而成,会辨别生活中的现象.这些都需要学生进行强化
记忆.
16.1.8;3;不变
【解析】解: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所以一位身高1.8m的同学站在平面镜前,镜中的像高也是1.8m;
人到平面镜的距离是3m,根据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3m,在平面镜中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有关,跟到平面
镜的距离、平面镜的大小都没有关系,所以靠近平面镜时,像的大小不变,仍然是1.8m.
故答案为:1.8;3;不变.
【点评】人靠近平面镜时,感觉像变大,实际上像的大小不变,是眼睛看像的视角增大,感觉像在变大,是一种错觉.
响度
【解析】
试题分析: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符号dB。此时仪表上的示数为50.5dB,声音的强弱叫响度;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
关。50.5dB描述的是声音的响度。
考点:噪声的监测。
18.斜面省力
【解析】略
19.7020
【解析】略
20.红缩小小于
【解析】在各种不同颜色的光中,把红、绿、蓝叫作色光的三基色。
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将发光体放在离透镜25厘米的主光轴上,则物距u=25cm>2f,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v在一倍焦距和二
倍焦距之间,所以像到透镜的距离小于20cm。
21.如图所示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实际情作出反射光线,再作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所成角的平分线,通过顶点作出角平分线的垂线
考点:光的反射
点评:垂线的位置就是平面镜的位置,依据就是光的反射定律
22.
【解析】
试题分析:反射和折射是在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的现象,反射遵从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
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折射遵从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光由空气斜射入其它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能根据图解识别三条光线.
解:因为反射光线在水中,所以入射光线也在水中,并且反射角跟入射角相等.因为入射光线在水中,所以折射光线在空气中,并且折射角大于
入射角.
【点评】在作光的折射光路图时要注意:不管光从哪种介质斜射向哪种介质,在光疏质(密度比较小的物质)里面的角(入射角或折射角)较大;
在光密质(密度比较大的物质)里面的角(入射角或折射角)较小,即“疏大密小”.角度越小,光线越靠近法线.
23.略
【解析】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分析可知木块此时受到重力和浮力作用,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作图如下:
24.
【解析】小阳站在地面上,要利用两个滑轮组装成的滑轮组将重物提升到楼上,拉力的方向向下,因此先绕过定滑轮,依次绕过动滑轮,绳子的
一端固定在定滑轮上,绕线如下:
25.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透镜的三条特殊光路来作图,如图所示。
先将两条反射光线反向延长交于一点S′,在通过平面镜作出S′的对称点S,即为发光点的位置,并联接S与两个反射点画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
考点:光学作图题
点评:在作凸透镜或凹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的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图,所有光学作图题一定要注意光线的虚实。
⑥⑦
【解析】(1)铁快从位置③→④的过程中,浸入液体中的体积变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变大;通过①→③→④的过程可
知,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故可验证上述猜想C是正确的;
(2)从位置④→⑤的过程中,铁块都是完全浸没,排开的液体体积不再变化,只改变其深度,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不
变.即浮力的大小与浸入液体的深度无关,故A猜想错误;
(3)分析比较实验①⑤可知,铁块受到的浮力为3.0N-1.0N=2.0N,
分析比较实验②⑥可知,铁块受到的浮力为4.0N-2.0N=2.0N,则浮力的大小跟物体的重力无关,故B错误;
(4)根据⑥⑦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知,同一物体铜块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由此可得,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
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故答案为:(1)C;(2)A;(3)B;(4)⑥⑦.
27.(1)声音是由于振动产生的;
(2)在桌子上放一些小纸屑;
(3)小;①;
(4)EADCB.
【解析】解:(1)讲话时声带的振动,音叉发声使水振动,都能证明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2)桌子是较大的物体,发声振动不易观察,可转换成桌面上小纸屑的振动,所以可在桌子上放一些小纸屑;
(3)当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时,传声介质越来越少,所以传声效果越来越不好,实验过程中听到声音越来越小,设想空气全部抽净时,就
不传声了,也就听不到声音了,故可得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4)小明,小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E、发现并提出问题;提出了两种猜想﹣﹣A、提出猜想假设;他们进行了如下的实验﹣﹣D、实验研究;
发现手机铃声﹣﹣C、分析归纳;可以推理﹣﹣B、得出结论.
故答案为:(1)声音是由于振动产生的;(2)在桌子上放一些小纸屑;(3)小;①;(4)EADCB.
【点评】这个真空铃实验说明了真空不能传声,事实上把罩内空气全部抽净是不可能的,所以总能听到微弱的声音,人们只是根据抽气过程听到
声音越来越小进行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这种办法在物理学中叫理想实验法.
28.振动;响度;将音叉的振动放大;转换法
【解析】
试题分析:(1)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响度指声音的大小,响度跟物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3)此实验中,通过观察小球的运动情况来显示音叉的振动,这种方法是转换法.
解:通过实验发现,用小锤敲击音叉的时候,音叉发出声音的同时,乒乓球会被弹起一定的角度,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物体的振动有时用眼睛无法直接看到,可以将微小振动放大,通过乒乓球是否被弹起判断物体是否在振动,被弹起的高度来判断物体振动幅度的
大小,这种思维方法叫做转换法;
故答案为:振动;响度;将音叉的振动放大;转换法;
【点评】解决此类题目需要掌握声音的产生条件和转换法在实验中的应用,掌握如何利用转换法研究物理实验中不易观察到的一些实验现象.
29.匀速直线0.7283.3%不变增大.
【解析】(1)实验操作时,应使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2)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示数为2.4N,即拉力的大小为F=2.4N,
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上升10cm,则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为s=3h=3×0.1m=0.3m,
拉力所做的总功W
总
=Fs=2.4N×0.3m=0.72J,
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W
有用
=Gh=6N×0.1m=0.6J,
所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3)因为不计摩擦,拉力所做的额外功是提升动滑轮所做的功,仅增加所提物体的重力,有用功增加,额外功不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增大。
30.大于。相等。
【解析】
试题分析:由-F,石块在水中所受浮力为1N,石块在盐水中所受浮力为1.2N,可看出石块在盐水中所受浮力大于石块在水中所受浮力,实
验中石块两次都是浸没,是为了让与相同,从而达到控制变量的目的。
考点:浮力的测量,控制变量法。
31.90N45W
【解析】
试题分析:由图知,,
(1)∵不计绳和滑轮的重力以及滑轮轴承和滑轮与绳子之间的摩擦力,
∴,
∴,
(2)绳自由端移动的速度:
,
拉力的功率:
.
考点:功率的计算;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
点评:本题考查了使用滑轮组拉力的计算、功率的计算,因为是水平使用滑轮组,克服摩擦做的功是有用功,确定n的大小(直接从动滑轮上引
出的绳子股数)是本题的关键.
32.100s
【解析】
试题分析:火车通过大桥要运动的距离:;这列火车通过大桥所需要的时间:。
【考点定位】速度与路程的计算
33.(1)4.5×107Pa(2)9×104N(3)7.5×103N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液体压力和压强计算,浮力计算,难度不大。
(1)当在最大潜水深度处压强为:;
(2)探测窗口承受海水的压力:;
(3)由于“金枪鱼”搜寻任务完成后,静止漂浮在海面上,则
。
点睛:本题考查最基本的液体压强压力的计算和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计算浮力。
34.人对雪地压力一定,穿上滑雪板,增大了雪地的受力面积,减小了人对雪地的压强
【解析】根据压强公式可知,压力一定,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人对雪地压力一定,穿上滑雪板,增大了雪地的受力面积,减小了人对雪地
的压强,所以,人在滑雪时要穿滑雪板。
本文发布于:2023-01-25 10:05: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3280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