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高中生古诗鉴赏刍议
作者:刘敏娜
来源:《课外语文·教研版》2012年第08期
【摘要】培养高中生的古诗鉴赏能力,不只是高考的需要,对他们完善的人格的形成和个
人修养的提高也都是大有裨益。培养高中生的古诗鉴赏能力,应从兴趣,鉴赏的种种方法入
手。
【关键词】古诗;鉴赏;兴趣;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4.3【文献标识码】A
钟嵘在《诗品》里说:“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
诗者也。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优秀的诗歌,像一位长者,诉说人间的沧桑,熏陶
丰富着读者的情感。深藏在学生心中的诗,随着学生生活经验的增加,会慢慢成为他们精神上
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对于他们完善的人格的形成和个人修养的提高都是大有裨益的。那么,
如何培养高中生的古诗鉴赏能力呢?
一、培养鉴赏古诗的兴趣
(一)借助流行歌曲激趣
流行歌曲脍炙人口,贴近我们的生活。从流行音乐入手渗透古诗的教学。比如中秋节时,
可先试着给学生唱苏轼的《水调歌头》,效果会出奇的好。
(二)结合生活时令激趣
要求学生根据时令或节日去寻找相应的诗文佳句,在课前用三五分钟来向其他同学进行介
绍。例如:快到中秋节了,便先要求学生总结以前学过的描写月亮的诗句;在课前讲解给其他
学生听,学生的主动性便被调动起来。
二、教给学生古诗鉴赏知识
(一)文体知识
鉴赏古诗,如果没有掌握一定的诗词文体知识,就有可能盲目而被动。首先,要熟知古典
诗歌的流变,明白诗歌发展的脉络;其次,了解诗词的格律知识诸如用韵、对仗、词牌、曲牌
等;再次,还要充分把握诗词特点:高度的概括性、生动的形象性等。
(二)诗歌内容
龙源期刊网
不同类别的诗歌在表情达意、节奏韵律等方面各有特点,按表达方式,可分为叙事诗、抒
情诗、哲理诗;按格律,可分为古体诗、近体诗;按语言,可分为四言、五言、七言、杂言
等;按内容,可分为山水田园诗(寫景诗)、咏物诗、边塞诗、咏怀诗、咏史诗等。
(三)诗人风格
由于作家的生活经历、感情气质、艺术素养等各不相同,因而在创作中表现出各自独特的
格调、气派和趣味,这就形成了作品的不同风格。李白诗风的飘逸洒脱;杜甫诗风的沉郁顿
挫;高适、岑参诗风的雄浑奇拔;白居易诗风的平白清新;苏轼的旷达豪迈;李清照词风的婉
约凄切等。了解诗人的风格,才有利于把握他们在诗词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语言特点
语言是诗歌的载体,分析语言是进行文学鉴赏的重要环节。只有准确地理解了作品的语
言,才有可能对其进行更进一步的评价和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有清新、平淡、绚丽、明快、
含蓄、简洁等。
(五)表现手法
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诗词中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诗歌的
结构形式,主要的修辞手法,其他写作技巧如赋比兴、卒章显志、欲扬先抑等。
三、引领学生解读“诗家语”
(一)认清诗歌语言的变形
其主要目的是建立格律,了解诗歌语言组织规律,能迅速进入诗歌的语境。
①把握词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诗词
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例如:周邦彦“风老莺雏,雨肥梅
子”,“一“老”一“肥”,当真浓酽醉人。
②还原颠倒的语序,把握诗人的真实意图与情感侧重点。例如崔颢的《黄鹤楼》:“晴川
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意即“晴川(晴朗的原野上)汉阳树历历(可数),鹦鹉洲芳
草萋萋”。这属主语后置。另外有宾语前置,主、宾换位等。不在一一举例。
③注意诗词中的省略,用想象和联想去填补诗人留下的空白。例如贾岛的《访隐者不
遇》;如电影里蒙太奇手法,镜头之间留下大量的空白,让我们的读者根据生活的逻辑、经验
的积累、自身的修养去补充完善。
(二)留心如下字词
龙源期刊网
①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例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怨”
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②形容词:例如,“随风潜入夜,润
物细无声。”曰细,脉脉绵绵,写的是自然造化发生之机,最为密切。③特殊词:如叠词、拟
声词,还有一些表颜色的词等。
四、强化读背能力的培养
有了理论,不可能直接去鉴赏,还要会听,去感受诗歌的音韵美。然后是读,更深一步的
理解诗歌的音韵、内涵。多读多背,定会加深对诗歌含义的理解,同时也可在诵读中印证、消
化所学的理论,积淀意象、情感、技巧等。古人所云背会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说的
就是这个道理。
五、加强分析理解能力的培养
诵读之后是认真品读古诗,对诗歌的整体细处作深入的分析,掌握古诗的特点,明确写作
规律,为准确鉴赏古诗打下厚实的基础。诗是浓缩的艺术,谢冕曾提出了五字鉴赏方法:泡—
—把诗人由繁复的生活现象加以高度浓缩的东西,还原到他原先的状态中去;找——不仅努力
把握少量字词包孕的丰富含义,而且要努力去寻求诗句之外的不尽意味;进——读者要通过想
象走进诗人所塑造的境界中去;猜——因为诗歌极简约极丰富的特点,有时可先暂作猜测;补
——诗歌的不连贯性决定读者要在联想想象时加以填补,使鉴赏思路通畅。五字要诀综合使
用,不失为一种实用高效的鉴赏途径,值得借鉴。
含英咀华的过程是困难的,因为时代、语言的隔阂;鉴赏古诗又是愉悦的,因为有读诗的
兴趣,科学的引领,丰厚的积淀。让我们热爱古典诗词,快乐品读,真情感悟,在诗歌的海洋
中畅游,让人生多彩,让生活斑斓!
本文发布于:2023-01-25 08:12: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3236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