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批复是什么意思

更新时间:2023-01-25 08:11:27 阅读: 评论:0

中考冲刺60天部编版-朝花夕拾意思


2023年1月25日发(作者:歌曲 感恩的心)

请示与批复有什么关系

请示与批复有什么关系?那么,下面就由给大家介绍介绍吧,希

望对大家有帮助。

公文中,请示与批复是手拉手的关系。请示是下级单位向上级单

位请求对某项工作、问题做出指示,对某些政策界限给予明确,对某

事予以批准同意时使用的一种公文。批复是上级单位针对下级单位的

请示给予答复时使用的文种。

不同的方面:

1、行文主体、方向不同:

请示是下级对上级,是上行文;

批复是上级对下级,属下行文。

2、主送单位不同:

请示是一对一,即一个下级单位就一件事情请示一个上级单位;

批复可以是一对一,也可以是多对一,要看具体情况而定。比如,

下属子公司共10家,按内部规定,每月要上报设备购置的请示,这

时上级单位就可以统一批复,即一对十,此时主送单位就为"各单位

";如果请示事项仅涉及下级一家单位,或虽同属一类事情,但因保密

要求尽量缩小阅知范围,此时就把主送单位设为"XX公司(特指)"。

3、格式不同:

请示的格式是上行文的格式,要标注签发人,即文号要居左并空

一个字;右面是签发人的姓名,右空一个字。

批复的格式是下行文的格式,文号居中即可。

关联的方面:

1、双方均需说清事情原委,明确态度。

请示与批复针对的是同一件事情,因此无论是请示方,还是批复

方,都是就一件事提出意见与要求,无非一个是请求答复,一个是明

确态度。所以,为了让对方清晰了解目的与要求,均要说清楚事情情

况、态度及理由,便于别人理解与操作,不能叙述不准确、表达含糊

不清。

请示主要交代请示的缘由,这是请示事项能否成立的前提条件,

也是上级批复的根据。原因讲的客观、具体,理由讲的合理、充分,

上级才好及时决断,予以有针对性的批复。

批复首先要明确态度,同意还是不同意。写明是对于何时、何号、

针对请示中提出的问题所作的答复和指示,意思要明确,语气要适当,

哪项同意、哪项不同意、为什么某些条款不同意、注意事项等都要写

清楚。如果有必要还要写明批复要求,要从上级的角度提出一些补充

性意见,或是表明希望、提出号召。如果同意,可写要求;不同意,

亦可提供其他解决办法。

2、彼此熟悉业务流程

请示一方要知晓上级的权限范围,特别是受两个以上单位领导

的,要清晰各方的职责,不能将职责搞混,造成向A请示的事项是由

B管辖的情况发生。

批复方也要知晓自己的职责权限,属本级权限范围内的,由本级

回复;当下级所请示的事项本级也不能答复而需向更上一级单位转报

"请示"时,要由本级向更上一级请示后再做回复;如果请求内容涉及其

他单位的,则由本级协调后对请示单位予以回复,不能让下级直接请

示相关单位。

3、注重时效,有效解决问题

请示与回复双方均要及时行文,下级请示时要给上级留有研究、

决定时间,上级要及时答复,明确意见,双方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快速

处理、及时办理,防止贻误工作。

4、简化程序,提高行政效率

各级单位需要慎重使用"请示"与"批复"这两类公文,要从各自的

职责和实际情况出发。无论是上级和下级都属独立的法人单位,各自

都有各自的决策权,要按照自己的权限决策有关事项,需要经过"请

示"和"批复"的事项应越来越少,确属本级无权解决时或单位制度规

定时才行文。不能事事请示,更不能时时请示。要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并独立承担责任。上级如认为请示事项应由下级自行解决时,可以不

批复,采取其他方式告知。这样更能明晰职权,分清责任。简化办事

程序,提高行政办事效率。

批复写法

批复的结构通常包括标题、主送机关、正文、落款和成文时间几

个部分。

(一)标题。

批复标题的写法最常见的是完全式的标题,即由发文机关,事由

和文种构成。

(二)正文

批复正文包括引叙来文和作出批复两部分,有些再写上"此复"一

类结束语。

写作要求

(一)慎重及时。

批复既是上级机关指示性、政策性较强的公文,又是对下级单位

请求指示、批准的答复性公文,因此,撰写批复要慎重及时。批复机

关收到请示后,要及时进行周密的调查了解,掌握有关情况,根据现

行政策法令及办事准则,经认真研究后,及时给予答复。

(二)针对请示答复。

请示要求一文一事,批复也应有针对性地一文一批复,请示要求

解决什么问题,批复就答复什么问题,上下行文互相对应。

(三)明确态度。

批复意见不管同意与否,必须十分清楚明白,态度明朗。不能含

糊其词,模棱两可,以免下级无所适从。

批复的主送机关明确只有请示机关一个,如果所请示问题有普遍

性,或需告知其他一些机关,可用如下办法处理:一是除批复原请示

单位外,并转有关单位。二是将批复抄送有关单位。三是将有关意见

另用"通知"行文。将本机关对一些普遍性问题的意见及时传达下去。

(四)不同指示、复函混用。

批复与指示同为下行文,均对有关事项提出原则、要求,但两者

的区别还是明显的,不应混用。首先是内容不同,指示是对下级机关

布置工作,阐明工作活动的原则。而批复事项较窄,只能针对请示事

项作出具体答复,多属个别性问题,不涉及面上的工作。其次是受文

对象不同。指示的受文对象一般不是某个机关,而是有关的机关单位,

受文对象甚至不确定。而批复有特定的受文单位,只给原请示机关发

批复。再次是制发动因不同。指示根据需要而作,属主动行文,批复

是针对下级机关请示而发的,属被动行文。

批复与复函由于都是回复来文的公文,有时也会被混用。两者的

区别在于:从行文关系看,批复是上级机关向下级机关答复用文,属

下行文;复函一般是向不相隶属机关答复用文,属平行文。从行文内

容看,批复多属于对重大原则和政策性问题作出决定、批答,复函多

用于一般性事项的回复。

[格式内容]

1.标题。一般写成"关于xxx的批复"。

2.原由。一般写成"xx[xx]xx号文收悉"。

3.批复事项。

4.落款。

本文发布于:2023-01-25 08:11: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3236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采购工作总结
下一篇:路遥遥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