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广东光电产业
光信息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建设与实践
教学成果科学总结
陈丽胡义华林清华周冬跃雷亮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一、项目成果背景
光电子产业是21世纪潜力巨大的产业,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未来信息产业
的竞争焦点将从微电子产业转向光电子信息产业。到2010年,以光电子信息技术
为主导的信息产业将形成50000亿美元的产业规模;2010年至2015年,光电子
产业可能会取代传统电子产业,成为21世纪最大的产业,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
发展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显然,光电子产业的发展必将带动该领域人才的需
求。
自从教育部1998年修订的专业目录中设立“理科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以
来,已经将近十几年过去了。这十几年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飞速发展,许多学校都把
设立“理科光信息科学与技术”新专业作为扩大学校规模的措施之一。从1999年几
所高校试办本专业开始,至今已经发展到了近百所大学都在兴办这个专业。兴办这
个专业的来由大体上有两类:一类是从应用物理类专业转型而来,另一类是从电子
信息类专业分化出来。对于这个专业的定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等问题,各个学校
都作了积极的探索。广东工业大学的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于2003年申报成功。
2004年正式招生,至今已有三届毕业生。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不仅是学生构建专
业知识结构的基础,而且是训练学生的应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手段,
同时也是提高学生素质与创新精神的关键。因此,总结我们的办学思路,理清专业定
位,更好的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是十分必要的。
本项目组结合广东光电产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秉承“立足地方,服务地方”
的办学宗旨,以“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增强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
模式为指导,对本项目进行方案设计和论证,并通过7年来的研究和实践,取得
了一些实质性的成果。本项目成果的主要教学研究项目和和研究基础如表1.
表1主要教学研究项目和研究基础
序号项目名称参加人立项时间完成情况
1面向广东光电信息产业的创
新性光信息综合实验设计与
实践
陈丽、胡义华、
邓颖宇、周冬跃、
林清华等
2007年广东工
业大学教育教学
改革工程项目
已结题
2物理课程教学团队胡义华、邓颖宇、
林清华、陈丽等
2008年广东工
业大学教学团队
建设项目
已结题
3《激光原理》精品课程林清华、陈丽、
周金运、肖万能
2008年广东工
业大学精品课程
建设项目
已结题
4面向广东光电产业的光信息
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课程
体系与设置研究
陈丽、胡义华、
邓颖宇、雷亮、
林清华、周冬跃
等
2010年高教研
究重点项目
在研
5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模块
化课程体系实践研究
陈丽、胡义华、
邓颖宇、雷亮、
林清华、周冬跃
等
2010年广东工
业大学教育教学
改革工程项目
结题
6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
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
实践
陈丽、胡义华、
雷亮、林清华、
王衢、周冬跃等
2012年广东工
业大学教育教学
改革工程项目
在研
6照明用LED灯具的散热及二
次光学设计研究
指导教师:陈丽、
雷亮
2010广东省大
学生创新项目
结题
7超短激光脉冲在光纤中的信
号色散研究
指导教师:雷亮、
陈丽
2010广东省大
学生创新项目
结题
8智能型太阳能风能LED照明
系统的实验和制作
指导教师:苏成
悦
2010广东省大
学生创新项目
结题
9基于光的偏振态的食用油探指导教师:陈丽2012广东省大在研
测研究学生创新项目
10用于无线局域网的多天线软
件无线电系统设计及FPGA
实现
指导教师:周冬
跃
2012广东省大
学生创新项目
在研
二、项目的主要成果
1、从整体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着手,以实践教学为龙头建立光信息专业本科生
创新能力培养计划。
分析广东光电产业的现状与未来的发展趋势,借鉴国内外著名大学创新能力
培养及课程设置的研究成果,结合我院光信息专业现有的创新能力培养基础,提
出从整体方案和体系着手,以实践教学为龙头建立光信息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培
养计划。
(1)人才培养计划科学合理
五年来,对光信息专业本科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进行了两次较大的修订,一
方面“工进理退”,减少理科类课程而增加工科类课程;另一方面,总体减少课堂教
学学时数,以保证学生有更多的自由学习时间,但同时也把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列
入教学计划内容,特别突出分模块让学生在低年级就加入专业教师的教学和科研
团队,逐步实现课内课外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课程组成具有脉络清晰、体系完整并具开放式发展特色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特别是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占信息总量80%的光学
信息变得越来越重要。根据21世纪的宏大发展目标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光
电信息科学与技术已成为高新技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国家的科技、产
业的重点发展方向,也是新兴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支柱,因此光学器件、光学
元件、光电仪器、光电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技术对国民经济尤其是国防
事业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根据我院“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从2000年开始,我们调研
了包括美国MIT、我国浙江大学等在内的国内相关著名院校和光学制造企业,结
合对国内外相关资料的查询,认真研究了我院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
师资队伍以及教学条件等现状,提出了以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工
程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人才为目标;坚持夯实基础、拓宽专业,强化实践教学,
注重工程能力训练及创新精神的培养;充分体现光学工程类专业的特点和我院办
学特色的这一培养计划制定的指导思想。在此基础上,确定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两线并行,以社会科学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工程科学基础、学科基础及专业教
育五个模块为平台的多层面课程体系。
a.光电技术系列课程教学团队的设立,体现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学科建设的特
色和成就。
图1团队工作支持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结构图
学
科
结
构
硕
士
专
业
本
科
专
业
物理电子学(省级
材料物理与化
学
物理电子学
材料物理与化学
光信息科学与
技术
电子科学与技
术(光电子)
光学工程(校级重
b.系列课程的设立彰显了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宽口径,重基础”的办学定位(如
图2所示)。
图2系列课程对我院办学定位的支持
c.系列课程定位准确,体系逐渐完整,具有开放式发展的潜力(课程知识体
系开放和团队人员组成开放)(如图3所示)。
图3系列课程开放发展结构
课
程
体
系
人
员
组
成
开
放
体
系
专业基础课专业基础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
以理论课程和
实践课程教学
为主的教师
以科学研究
为主的教师
学科带头人/
博士生导师
科学研究保证
了师资队伍、
课程及实验室
建设同步发展
学产研基地建设
保证了学科建设
和专业建设与科
技进步同步
校内外实习基
地建设保证了
人才培养同社
会需求同步
理
论
课
程
实
践
环
节
1.工程光学
2.物理光学
3.激光原理
与技术
1.信息光学
2.光纤通信
1.光信息技术及应用
2.光电技术
1.光电图象处理
器件及应用
3.显示技术
专业基础实验专业实验1专业实验2专业实验3
(3)专业建设与改革的重点是逐步向光电显示与检测识别技术(模块一)、
光学器件与光纤通信(模块二)两大特色发展
在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审定方面,重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强调课程内
容间的融合、贯通,充分利用校重点扶持学科“光学工程”、省重点扶持学科“物理电
子学”学科建设的成果,促进、带动课程内容的改革和建设。
针对本专业课程设置的实际情况,对同类教学模块进行优化和整合,目的是
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提高各类课程的教学质量,并使专业特色更加鲜明。
课群所涵盖的课程,在内容设置上,均以技术应用为主线,强化基础知识,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和工程能力训练,使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起来,突出学生的工
程创新能力,强调掌握知识与获得技能相统一,使课群的内涵更加完整,体系结
构更加鲜明。这个成果充分体现在2010版的人才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中(如图4
所示)。
图42010版教学计划课内部分
公共基础必修课
专业基础必修课
专业模块课
模块2
课
内
部
分
必
修
课
选
修
课
模块1
实验实习实训
设计(论文)
公共选修课
专业基础选修课
专业
模块
选修
课
实验实习实训
模块2
模块1
2、课程建设的创新性改革措施
项目组根据广东的光信息产业发展特点,大胆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思路:以主干专业课建设为龙头,以特色课程群建设为主线,逐渐
形成“两大教学模块”教学体系。充分体现我院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特点和办学特
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指导思想。
(1)强调“两线并行”即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行,构建“宽口径、厚基础、
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强专业
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
在制订教学计划中,把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规划为理论和实践两大方面的
同时,按光电显示与检测识别技术、光学器件与光纤通信两个模块设置教学内容。
每一模块分成必修和选修两个层次,加强了学生的基础理论教育和基础训练,为
学生的能力培养创造了良好的前提,也保证了课程体系的连续性和层次性。
(2)专业建设与改革的重点是逐步向光电显示与检测识别技术、光学器件与光纤
通信两大特色发展
在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审定方面,重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强调课程内
容间的融合、贯通,充分利用校重点扶持学科“光学工程”、省重点扶持学科“物理电
子学”学科建设的成果,促进、带动课程内容的改革和建设。
针对本专业课程设置的实际情况,对同类教学模块进行优化和整合,目的是
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提高各类课程的教学质量,并使专业特色更加鲜明。
课群所涵盖的课程,在内容设置上,均以技术应用为主线,强化基础知识,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和工程能力训练,使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起来,突出学生的工
程创新能力,强调掌握知识与获得技能相统一,使课程设置的内涵更加完整,体
系结构更加鲜明。
(3)课程体系改革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特别是创造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
题能力的培养
为此在课程设置中十分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加强有创造性和综合性的实验,
并把一些验证、演示型的实验转向设计型和综合运用型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创造
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实践教学特色显著
(1)形成了先进的实践教学改革思路
树立开展全方位实践教学的意识,把大力开展实践教学改革与青年教师培养、
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生产实习基地建设结合起来,把演示、参观、
独立设计、参与生产、动手操作、学生互相学习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逐步实现
走出去、请(企业有实践经验的师傅、高级技术人员)进来(讲课并指导青年教
师)的办法,利用有限的资金,做到在积极建设校外实验、生产实习及毕业实习
基地的同时大力建设校内实践环节综合基地。这样做,比较符合我院目前的状况,
也符合目前社会环境的状况,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2)形成了“基础实验教学系统化、专业实验综合化,实习训练基地化,毕业设
计前沿化”的实践教学运行模式
专业基础实验系统化:依据专业培养目标,将专业实验分为专业基础实验、
专业实验1、专业实验2和专业实验3个模块,明确各部分的工程训练目的和目
标,并根据目的和目标制订相应的实验教学模块的主要内容和步骤。从而打破课
程独立实验的界限,避免实验设置的无序和可能造成的交叉重复,建立综合实验
教学体系。
专业实验综合化:在实践教学内容建设方面,打破单一课程的封闭体系,追
求实验教学体系与内容的综合性与整体性,形成多模块或多课程的新体系,实施
由必做基本性实验、选作提高性实验和综合性设计实验组成的、适合因材施教的
分层次实验教学模式,并模拟工程实际过程进行教学和考核。
实习训练基地化:积极加强和校外企业的联系与合作,以达到学习现代企业
先进的管理模式、先进的生产工艺流程和技术的目的.
毕业设计前沿化和多样化:在毕业设计立题过程中,提倡毕业设计题目能够
紧密结合工程实际问题,“真刀真枪”作设计。主要做法有:要求指导教师尽可能选
择与科研课题紧密相关的、难度适合于本科生的毕业设计题目。为满足毕业生自
主择业的需要,缩短培养与使用之间的差距,在毕业设计阶段鼓励学生到企业、
研究所做毕业设计。课题来自企业或研究所,同时指定企业和学校各1名指导教
师共同指导。在真实工程环境中培养学生的工程创新能力。为已经签订工作合约
的学生订做毕业设计题目。主要是根据用人单位初步确定学生的工作内容,拟定
相关毕业设计题目,使学生学以致用,充分调动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积极性。
三、项目成果的创新与特色
通过五年来的研究与实践,在面向广东光电产业光信息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
系的建立和实施过程中,本项目具有的创新点和成果如下:
1.专业模式设置更加明确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工科院校中的理科专业,新人才培养方案既注重理
科基础理论的学习,同时又适当加强实验实践环节,尤其是在专业选修课程分模
块进行后,同学们能够更早的加入到教师的科研中去,这是原来所没有的。
2.光电专业课程更加体系化、专业化
原版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讲授深度不够,课程的体系化、专业化不强原因是
多方面的,主要一个是受学时的限制,第二是各门专业课程的设置及其之间的衔
接和内容安排上的不足导致的,而新版人才培养方案采取模块化教学,具有更加
体系化、专业化的优点,同时在各模块内容的选择及衔接上面处理比较好。
3.课程设置的先后顺序及各类课程设置的比例合理
由于目前的学分数对应的学时数减少的,在有限的学时数里如何保持相关课
程的学习是新版人才培养方案面临的困难,新版人才培养方案在充分调研的基础
上,在课程设置的顺序及比例上面进行了调整,使课程设置更加合理
4.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有机结合,增强与企业的联系,建立产学研基地,提升学
生的创新能力
本团队除了构建光信息专业知识教育平台外,还创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新
知识平台(如图5所示)。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在这方面有其特殊性,学科建设
的科研团队可以与模块教学中的教学团队相结合来开展,争取做到“走出去,迎进来”,
多与企业联系(如图6所示),与此同时,不仅可以让学生有机会参与企业的实践,
而且可以从选择学习专业模块开始就可以融入教师的教研课题和科研课题(如图7
所示),并延续到毕业设计,毕业设计质量将显著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因而得到
提升.另外,学院不仅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做学术交流,邀请地方企业家介绍本专
业的发展趋势及创业经验还先后组建了由本院教授和副教授主讲的《光电讲堂》、
由具博士学位的年轻老师展示的《博士讲坛》和高年级研究生介绍的《研究生光
电论坛》等学术交流平台,并积极组织本科生参与这些交流活动。学院先后与多
家企业建立的良好的合作关系,图8.1、图8.2分别为与企业广东百源实业有限公
司、广东百源实业有限公司的产学研挂牌仪式。成功举办四届“纳丽德杯”
NEXTOURCH手电筒设计大赛和广东工业大学第一届光电创意设计大赛。图9为
与广东百源实业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第四届手电筒设计大赛。
教师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
课堂教学教材更新
光信息专业
学生
学科前沿
系列讲座
新理论
新技术
企业参观
产学研基地
新产品
新理念
校内外光电
专家
教师
社会资源
图5创新能力培养的新知识平
图8.1产学研基地广东百源实业有限公司挂牌仪式图8.2产学研基地广东百源实业有限公司挂牌仪式
图7本团队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学术问题图6学院领导带队到中山市秦瑞华
新光电有限公司商谈产学研合作
5.有利于质量工程的建设,即教学团队、教学研究、教学改革、学生创新能力的培
养等,能够真正将质量工程的建设融入各个教学环节
对“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模块化教学改革”,我们将作为一项长远的教改项目
来进行,首先是校级的,继而是省级的甚至国家级;对各个教学模块容易组织教
学团队建设;容易开展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活动;由于每个模块学生人数不多,在
教学过程中易于调动和组织各种形式的研讨、各种实践环节的设计以达到真正意
义上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不断积累所取得的成绩申报校级乃至省部
级教学成果奖;将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成广东省的一个特色专业。
6.有利于学风建设
就目前而言,学风建设对我们整个广工来说是一项长远而艰巨的任务,而学风
建设不能只凭空头口号,良好的学风应该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形成和培
养.在专业模块教学中,教师必须更具责任心和爱心,由于学生与教师的接触比较多
(类似于导师制),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与关注度将会逐渐提高,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
图9第四届“纳丽德杯”NEXTOURCH手电筒设计大赛
围.
7.有利于知识多元化、能力专业化的人才培养,能够大大改善就业率
自2004年招生以来,光信息专业已有三届毕业生,2008年就业率为94%,
2009年为94.79%,而2010-2012就业率达97%以上,成绩是显著的。
四、项目成果的应用与成效
本项目从2005年开始改革,2006年开始实施,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对改革方
案进行改进和完善,到2010年已形成更加完善的体系。在学校领导、院系领导、
教务处及全学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本项目成果的基本内容全部得到了应用,并
取得了显著成效。
1.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2008年到2012年5年来,考取研究生人数达37人次(如表2所示)。
表2近5年考取研究生人数统计
序号光信息专业年级学生姓名考取院校备注
104级黄舜宏武汉大学
204级吴鑫全北京师范大学
304级汤家俊华南理工大学
404级彭嘉中山大学
504级黄桥东华南师范大学
604级张峰西南政法大学
704级余树福华南理工大学
805级李树发中山大学
905级欧子民中山大学
1005级杨旭生华南师范大学
1105级张泽民中山大学
1205级刘良浩华南理工大学
1305级王新星广东工业大学
1405级严启荣华南师范大学
1506级吴喆中山大学
1606级谢琼香广东工业大学
1706级吕文昭中山大学
1806级林振彬华南师范大学
1906级俞航中南大学
2006级黎碧华南师范大学
2106级叶子锐中山大学
2206级武汉安徽师范大学
2307级
许奔波
英国谢菲尔德大
学
2407级
朱鹏飞
华南师范大学研
招办
2507级
陈赞吉
华南理工大学研
招办
2607级
李德平
中科院合肥物质
科学研究院
2707级吴治谚湖南中医药大学
2807级袁志坚广东工业大学
2908级宋凡美国东北大学
3008级
詹前靖
中国科学院安徽
光学精密机械研
究所
3108级张天为华南师范大学
3208级邹世伟华南师范大学
3308级胡世雄华南师范大学
3408级卢凯棋华南师范大学
3508级湛广志华南师范大学
3508级钟晓勇深圳大学
3608级黄静华南师范大学
2.学生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光信息系学生陈泽婷同学入选2006“广工大十佳学业优秀大学生”并获得“广
东省三好学生”称号后,黄敏新、吴鑫全、钟积星等同学获得了第八届广东省大学
生物理实验大赛二等奖;2007年,丘毅辉同学获得了2007年广东工业大学“十佳
自强不息大学生”,以丘毅辉同学为第一参与人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科
技作品竞赛二等奖,09级、10级学生分别获得2010年广东工业大学“智乐堡”儿
童车创意设计比赛校一等奖、2010年广东工业大学第二届“纳丽德杯”
NEXTOURCH手电筒设计比赛二等奖、2010年广东工业大学第三届电子设计比
赛校级二等奖、2010年全国第三届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学竞赛三等奖、2011
年广东省第十一届“挑战杯”竞赛省二等奖、2011年广东工业大学第四届电子设计
大赛三等奖、2012年广东工业大学第五届电子设计比赛校级一等奖、2012年广
东工业大学第一届“闻泰杯”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等等(如表3所示)。“照明用
LED灯具的散热及二次光学设计研究”、“智能型太阳能风能LED照明系统的实验和
制作”、“超短激光脉冲在光纤中的信号色散研究”等获得2010、2012年省级学生创
新实验资助项目,除主要的15位课题成员外,参与的学生达50余人。
表3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获奖情况
序号获奖
时间
获奖
种类
获奖
等级
授奖
部门
1
2009挑战杯二等奖
中国共青
团中央等
2
2010
全国第三届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
学竞赛
三等奖
教育部
高等教育
司
3
2006广东省大学生物理实验大赛二等奖
广东省物
理学会
4
2011广东省大学生物理实验大塞二等奖
广东省
物理学会
5
2011广东省大学生物理实验大赛三等奖
广东省
物理学会
6
2011广东省第十一届“挑战杯”竞赛二等奖
共青团
广东省委
员会
7
2010
广东工业大学“智乐堡”儿童车创意
设计比赛
一等奖
广东工
业大学物
理与光电
工程学
院、东莞
市智乐堡
儿童玩具
有限公司
8
2010
广东工业大学第二届“纳丽德杯”
NEXTOURCH手电筒设计大赛
二等奖
广东工
业大学、
广东百源
实业有效
公司
9
2011“闻泰杯”电子设计作品竞赛二等奖
广东工
业大学、
上海闻泰
电子科技
有限公司
1
0
2006十佳优秀大学生十佳优秀大学生
广东工
业大学
1
1
2010第三届电子设计大赛二等奖
广东工
业大学
1
2
2011第四届电子设计大赛三等奖
广东工
业大学
1
3
2011第六届学生实验技能竞赛三等奖
广东工
业大学
1
4
2012第五届电子设计比赛三等奖
广东工
业大学
1
5
2007
毕业设计(论文)创新奖
创新奖
广东工
业大学
1
6
2010
毕业设计(论文)创新奖
创新奖
广东工业
大学
1
7
2010
毕业设计(论文)创新奖
创新奖
广东工业
大学
1
8
2010
毕业设计(论文)创新奖
创新奖
广东工业
大学
1
9
2011
广东工业大学第三届“纳丽德杯”
NEXTOURCH手电筒设计大赛
一等奖
广东工业
大学、广
东百源实
业有效公
司
3.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2005年以来,注重人才建设工作的开展,
课程组中有2人曾在香港大学访问深造,有3
人在读博士,具有教授职称6人,博士生导师
2名,具有博士学位学历10人,受聘为教育部
教指委委员1人,“南粤优秀教师”、校“师德标兵”
1人,获2012年,广东省教育厅、省总工会“广东省第一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
本功大赛”三等奖1人次,获校级“优秀授课教师”称号1人次,获校级“十佳授课教
师”称号1人次(见表4及图10所示),获校级优秀教师奖励十余人次。2008年
《激光原理》
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是我院拥有的第一门专业
课精品课程。
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教研论文9篇(见表5),主持承担10项教研教改项目,
已完成7项目(见表1)。
表4本团队教师获奖情况
序号获奖
时间
获奖
种类
获奖
等级
授奖
部门
12009南粤优秀教师奖优秀教师奖广东省教
图10十佳优秀授课教师雷亮
育厅
2
2012
广东省第一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
本功大赛
三等奖
广东省教
育厅/广
东省总工
会
3
2009师德标兵师德标兵
广东工业
大学
4
2005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优秀授课教师奖
广东工业
大学
5
2009青年教师授课竞赛十佳授课教师奖
广东工业
大学
6
2010广东省物理实验大赛一等奖
广东省物
理学会
7
2007
毕业设计(论文)创新奖
创新奖
广东工业
大学
8
2010
毕业设计(论文)创新奖
创新奖
广东工业
大学
9
2010
毕业设计(论文)创新奖
创新奖
广东工业
大学
10
2011
毕业设计(论文)创新奖
创新奖
广东工业
大学
112012毕业设计(论文)创新奖创新奖广东工业
大学
122004-
2012
校教学优秀奖(共计9人次)一、二等奖
广东工
业大学
表5本团队教师发表的教研论文
序号姓名论文名称刊名时间
1居桂方设计性物理实验的设计方法和原则
初探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7
2陈丽;林清
华
在物理学专业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8
3雷亮、陈丽光信专业的实践性教学改革方案高师理科学刊2009
4雷亮、陈丽光信专业的实验与理论教学相结合
的改革方案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
5林清华、陈
丽
大学理科教师要重视学生素质教育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0
6王博大学物理教学方法的探讨高师理科学刊2010
7王衢、陈
丽、周金运
非物理专业量子力学教学方法探讨高师理科学2010
8周冬跃、王
衢、陈丽
基于DSP实验平台的_光电图像处
理_课程探索
2011
9陈丽,胡义
华、邓颖
基于模块化教学的人才培养研究与
实践
韶关大学学报2012
宇、林清
华、雷亮
4.促进了室验室建设
本成果的改革,极大促进了实验室建设。新思路、创新性建设的专业实验得
到了校内外领到和专家的好评,光信息专业实验室因此被评为校内示范实验室,
部分实验室如图11、图12所示。
5.师资队伍不断壮大,职称学历结构不断优化
2005年以来,本专业教师晋升教授5名,晋升副教授4名,培养在职博士2
名,引进本专业教师6名,共有教授6名,副教授5名,博士10名,博士生
导师2名。高级职称比例66.7%,35岁以下教师100%为博士以上。
6.为广东光电产业培养了优秀的创新人才
近5年来,通过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了解企业的需求,组织举办招聘会(如图
13、图14所示)本团队为广东各类光电企业培养了大约900名技术人才(含电
子系光电子方向),其中,部分已经成为光电技术领域的骨干力量(如表6所示)。
图11傅立叶全息光学实验室之一图12专业综合实验室之二
表6部分历届学生的就业广东光电产业单位
序号姓名单位
1李远深广州阳光照明电器公司
2练求先惠州TCL电器销售有限公司
3王见腾龙光学(佛山)有限公司
4游斯魏广州创为激光有限公司
5叶莹莹深圳三星科健移动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6严明星欧思朗(中国)照明有限公司
7李科俊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8陆博文腾龙光学(佛山)有限公司
9佘鹏广东省科学院自动化工程研制中心
10区景开广东威创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1黄瞬宏深圳新飞通光电子技术公司
12谢丽珍新烨光学(深圳)有限公司
13周男中国电信深圳宝安分公司
14李名越中山联合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图13学院组织的企业招聘会图14学院主管学生工作副书记
辅导员与招聘企业领导合影
15陈文芬深圳市莫廷影像技术有限公司
16韩飞深圳市视维科技有限公司
17邹少锋LG电子(惠州)有限公司
18蔡斌彧光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19周志和中山市华汇博纳照明有限公司
20邓志鹏佛山市国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21范家忠肇庆中导光电设备有限公司
22方少武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汕头分公司
五、致谢
本项目的成果是集体完成和获得的。面向广东光电产业光信息专业创新人才
培养的建设与实践涉及到学校、教务处、相关职能部处、教师和管理人员、广大
参与的教师和学生,没有他们的支持和参与就不可能获得这些成果,在此,对他
们表示感谢。
二0一二年十月十八日
本文发布于:2023-01-25 07:04: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3205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