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每年的6月5日左右,太阳到达黄经
75°时为芒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意指大
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
正是播种最忙的季节,故又称“芒种”。
春争日,夏争时,“争时”即指这个时节的收种农忙。人们常说“三夏”大忙
季节,即指忙于夏收、夏种和春播作物的夏管。所以,“芒种”也称为“忙种”、
“忙着种”,是农民朋友播种、下地最为繁忙的时间。
一、芒种节气的由来
芒种是一个反映农业物候现象的节气。时至芒种,四川盆地麦收季节已经过
去,中稻、红苕移栽接近尾声,大部地区中稻进入返青阶段,秧苗嫩绿,一派生
机。“东风染尽三千顷,折鹭飞来无处停”的诗句,生动的描绘了这时田野的秀丽
景色。
芒种是很忙的节气。陕西,甘肃、宁夏是“芒种忙忙种,夏至谷怀胎”。广东
是“芒种下种、大暑莳(莳指移栽植物)”。江西是“芒种前三日秧不得,芒种后三
日秧不出”。贵州是“芒种不种,再种无用”。福建是“芒种边,好种籼,芒种过,
好种糯”。江苏是“芒种插得是个宝,夏至插得是根草”。山西是“芒种芒种,样
样都种”。“芒种糜子急种谷”。四川、陕西是“芒种前,忙种田,芒种后,忙种豆”。
从以上农事可以看出,到芒种节气,我国从南到北都在忙种了,农忙季节已经进
入高潮。
“四月芒种麦在前,五月芒种麦在后”,这是说华北地区4月芒种,小麦就
成熟了,而5月芒种麦子还未成熟,这是为什么呢?这和前边讲过的“二月清明
桃花开,三月清明定不开”一样,都是因为阴历算法造成的。按阴历计算,一年
实际上是354或355天。这比地球绕太阳一周的天数要少10-11天,因此必须
三年一闰(有时是两年一闰),补充所短的天数。闰月时,节气不是提前就是推后,
因而芒种有时在4月,有时在5月。我国农民深知4月芒种由于打春早,节气推
前,所以种庄稼就种得早,要种在芒种前,6月芒种,就把庄稼种在节气之后,
这是一种“死节气、活办法”的科学种植方法。
“芒种糜子急种谷”,糜子是一种生长期最短的禾本科植物,早熟品种80天
可以成熟,即使晚熟品种,也不超过100天就能成熟。它是大秋作物最后播种的
庄稼。所以华北地区遇到天早无雨,其它作物误了节气时,多用它来弥补,同样
能获得好收成。在正常的情况下,芒种种糜子时,种谷也可以成熟,但谷子比糜
子生长期长,有可能遭受冻害,因此说“芒种糜子急种谷”。
二、芒种节气如何养生
很多人都不喜欢芒种,因为这个节气的天气会格外的潮湿,而且,这个季节
的也是夏天开始的一个季节,所以,很多人都很在意这个季节的养生方法。那么,
芒种应该怎样养生呢?
1、衣衫要勤洗
晚睡早起适当地接受阳光照射(避开太阳直射,注意防暑),以顺应阳气的充
盛,利于气血的运行,振奋精神。芒种过后,午时天热,人易汗出,衣衫要勤洗
勤换。
为避免中暑,芒种后要常洗澡,这样可使皮肤疏松,“阳热”易于发泄。但须
注意的一点,在出汗时不要立即洗澡,中国有句老话,“汗出不见湿”,若“汗出
见湿,乃生痤疮。”
2、饮食宜清淡
历代养生家都认为夏季的饮食宜清补。从营养学角度看,饮食清淡在养生中
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另外告诫人们食勿过咸、过甜。饮食过咸,体内钠离子过剩,
会使血压升高,甚者可造成脑血管功能障碍。吃甜食过多,易引起中间产物如蔗
糖的积累,而蔗糖可导致高脂血症和高胆固醇症,严重者还可诱发糖尿病。
3、提防热伤风
夏天易患感冒,中医称为“热伤风”,流涕、鼻塞、打喷嚏,有时还出现发热、
头痛等,有的还会出现呕吐、腹泻症状。在饮食上可饮绿豆汤、金银花露、菊花
茶、芦根花以清热解暑。同时忌食油腻、黏滞、酸腥、麻辣的食品,如糯米饭、
油炸食品、海鱼、甜食。发热时不要吃人参及冬虫夏草、紫河车、鹿茸等温性补
品,也不要吃羊肉、狗肉。
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的患者和虚寒性胃痛患者等,除了注意以上事项外,在
饮食上还要忌过度食用冷饮,最好不食冷饮。
4、常食桑椹
中医养生专家提示我们,芒种节气的最佳时令饮食是桑椹。桑椹又名桑果,
早在两千多年前,桑椹就已是皇帝御用的补品。成熟的桑椹味甜汁多,酸甜适口,
又被称为“民间圣果”。
桑椹味甘酸,性微寒,入心、肝、肾经,具有补肝益肾、生津润肠、乌发明
目等功效,主治阴血不足而致的头晕目眩、耳鸣心悸、烦躁失眠、腰膝酸软、须
发早白、消渴口干、大便干结等症。
桑椹入胃,能补充胃液的缺乏,促进胃液的消化,入肠能促进肠液分泌,增
进胃肠蠕动,因而有补益强壮之功。现代医学认为,桑椹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葡萄
糖、蔗糖、果糖、胡萝卜素、维生素(A、B1、B2、C)、苹果酸、琥珀酸、酒石酸
及矿物质钙、磷、铁、铜、锌等营养物质。桑树特殊的生长环境决定了桑椹具有
天然生长、无任何污染的特点,被医学界誉为"21世纪的最佳保健果品"。
三、芒种节气养生食谱
1、丝瓜粥
材料鲜丝瓜1条,粳米100克,白糖少许。
做法将鲜丝瓜去皮和瓤;粳米淘洗干净备用。将粳米放入锅内,鲜丝瓜切成长
2厘米、厚1厘米块放入锅内,加入清水适量置武火上浇沸,再用文火煮熟成粥,
加入白糖即成。鲜丝瓜嫩者可不去瓤直接切块做粥。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通络,润肌肤。
2、五叶芦根饮
材料藿香叶、薄荷叶、荷叶各3克枇杷叶、鲜芦根、佩兰叶各30克、冬瓜
60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上料洗净先以枇杷叶、冬瓜共煎汤代水约500ml,再加入其他药同煎
10分钟,调入白糖即成。
功效芳香化湿,健脾醒胃。
本文发布于:2023-01-25 06:46: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3196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