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初中英语教学案例

更新时间:2023-01-25 06:09:25 阅读: 评论:0

小孩子看的电影教育片-周二的英文


2023年1月25日发(作者:属龙人2019年运势)

中学英语教学案例分析

【案例1】教师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在课堂上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

自信心,同时也能活跃课堂气氛,形成师生互动的教学氛围。如在学习“Although„”这一

语言点的时候,有学生出现了这样的句子:“AlthoughI’mnotveryclever,butIstillworkhard

everyday.”我对他说:“Ithinkyouarealreadyveryclever,becauyoucansaysuchagreat

ntence.”而后,我又问全班同学:“Don’tyouthinkheisacleverboy?”此时全班同学

齐声答到:“Yes!”接着,我又问:“Butcanyoufindthedifferencebetweenhisntenceand

theoneontheblackboard?”几秒钟的思考之后,许多同学发现了错误,回答到“Thereshould

benobutinthentence.”在一个轻松的师生互动过程中,学生的成绩得到了充分的肯定,

积极性、自信心得到了提高,同时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一个重要的语言难点与重点,

并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案例2】世界上的各种语言在一定程度上有着共同的特点,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课程,与中文一样也应注重启、承、转、和。教师在处理各个教学环节的

时候,应该注意每个环节之间的衔接与过度,这样才能使整个教学过程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避免给人支离破碎的感觉。如,当学生准备对话表演的时候,我巡视了整个教室。当他们准

备就绪的时候,我说到:“It’ewhenIwaswalkingaroundthe

classroom,anttosharethemwithme?”“Of

cour.”学生们兴奋地回答到。自然而然地我们一起进入了下一个教学环节----对话表演与

展示。两个教学步骤之间的过度水到渠成,不露痕迹。【案例3】这是一则

充满童话色彩的故事。故事在幸运女神(theLuckFairy)和一对贫苦夫妻(FredandDoris)之

间的对话中展开,主要教学内容是让步状语从句。当我最初接触到文章的时候,我把教学线

索设计为“wishes”(愿望),以情感作为一根主线贯穿整堂课。可是,第一次试讲的失

败,让我重新反思了自己的教学设计,认识到:没有语言支撑的教学是非常单薄无力的,是

行不通的。重新备课之后,语言点的教学与训练成为了教学的出发点。因此,在创设真实的

语言环境的前提下,课前的热身,新课的导入,课文的梳理,课外的延伸等等一系列的教学

环节围绕着语言点展开,联系紧密,环环相扣,整个教学过程一气呵成,自然流畅,学生对

语言点的掌握也令人满意,他们能运用新的语言解决问题,表达自己的思想。当然在

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学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与错误,因此在课堂上,我特别重视对学生

的表现及时做出评价,给予鼓励。语言学习应该使学生形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在语言情景

中使用语言知识,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语言的迁移。我认为这种教学措施既活跃了学

生的思维,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同时也进行了情感教育。点评英语课程适合每一个

学生,教师如何根据学生的需要恰当地使用教学资料是相当重要的一个方面。教师应注意到

学生的情感状态,并且应善于调动学生的情感。比如,在每一个学生对问题做出回答之后,

教师都应该及时给予反馈,并且注意评价语言的丰富性。学生每一次的开口表达,都是教师

进行教育,进行鼓励,进行师生交流,达到师生互动的最佳时机。一堂课上这样的机会在不

断地反复出现,教师应该善于把握好每一次机会,使学生在一个轻松、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得

到发展与提高。每一个人的内心都充满被关怀,被鼓励的愿望,对于学生而言能得到老师的

肯定尤为重要。因此课堂上老师看似不经意的一句话,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英语作为

一门语言,要教授的不应仅仅只是语言知识,还应包括人文关怀,包括情感熏陶。教师在课

堂上的与人为善,不仅是对学生成绩的肯定,同时也会对全体学生的情感态度产生潜移默化

地影响,他能教会学生去发现别人的优点,教会学生用宽容去对待身边的一切人、事、物。

有人曾说过:情感教育渗透在课堂的每一分,每一秒。那么,教师就应该先从自身做起,用

关怀的目光,用鼓励的言语去肯定,去激励我们的每一个学生。教师除了要善于运用

激励性的语言,同时也应运用好过度语言。因为,每一堂课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并非是

各个教学环节之间简单地相加。如何处理好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涉及到多个方面的问题,过

度则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很多教师忽视了它的重要性,简单地用“next”

“then”等简单的词汇来替代各个环节之间的过度,使得整堂课显得单调枯燥,让人感到

语言的贫乏。充分发挥过度在教学的作用,不仅能够展示语言的魅力,使教学过程显得自然

流畅,同时也是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它使学生的

思维始终跟随着教师,始终被老师所牵引着。过度语言是展示教师个人魅力,展示语言魅力

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它还可以起到活跃课堂氛围,调整教学节奏的作用。可见,不仅中文

课堂教师要注意语言的组织与运用,英语课堂也同样如此。在某种意义上说,英语课对教师

驾驭语言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发布于:2023-01-25 06:09: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3179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下一篇:寒假生活答案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