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更新时间:2023-01-25 05:42:28 阅读: 评论:0

教育培训机构薪酬方案-铝的电阻率


2023年1月25日发(作者:ie首页无法修改)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标题的作用(内容、结构、形式)

一、标题作用

标题的内容作用:点明中心事件、主体情感、主旨;

标题的结构作用:行文线索(蓄势、抒情的线索),贯穿全文

标题的形式:从修辞、句式、用词等方面分析,作用有形象、突出、醒目、新颖、

设置悬念,等

①标题含义

A、一语双关的题目最容易考查其含义,表层意从字面上很容易把握,深层意要

联系全文甚至主旨方可把握出。

B、运用修辞的题目也容易考查含义

思路:一语双关,表面上指……,又指……。概括了……的事件,表达了……的情

感,暗示了……的主旨。或者:运用…修辞,写出……

②标题作用

内容上:(同题目含义)点明……、概括……事件、表达了……感情、表达了……主

结构上:是否是线索,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参考)形式上:新颖独特,吸引读者

二、记叙线索及作用?

线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时间(5)地点(6)作者的

情感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

楚、层次清晰。

三、记叙顺序及作用?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四、文章段落作用:

A、开头段: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总领

下文;统摄全篇;开门见山;上下文形成对照;渲染气氛;奠定基调;揭示主题。

B、中间段:承上启下(概括上文某一内容,引起对下文的什么内容的叙写);总

领下文;总结上文;埋下伏笔;铺垫蓄势;详略结合;充实内容

C、结尾段: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呼应前文;画龙点晴;升华感情;

卒章显志;含蓄有余味;寄托作者感情。使结构首尾圆合;言已尽而意无穷。

四、修辞方法及作用

(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

形象生动的效果。

(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

(5)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常见题型: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或对文中的画线句

进行赏析,请说说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此题的答题模式:

分析该句的修辞作用+具体语境作用。

常见修辞答题套路如下

比喻:用(事物)比喻(事物),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情态),表达

了(人物)„„的情感。

拟人:把××拟人化(或赋予××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的情状(描

绘出„„的画面),写出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人物)„„的思想感情。

排比:使句式更整齐,气势更强烈,强调了(事物)的„„,突出了(人物)„„的

感情。

夸张:夸大(或缩小)了(事物)的大小(长度、速度、性能等)、突出了(事

物)„„的特点。

反问:这个反问句的意思是„„以强烈的语气表达了(人物)„„的态度(观点、情

感)。

设问:开头出现,其作用通常为: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文中或结尾出现其作用

通常为:引起了对„„问题的关注(或引人深思),给人以启迪,突出了文章的主

旨。

引用:

(1)引用诗句,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语言更优美(或

引用诗句是为了说明„„);

(2)引用故事、神话传说,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

对偶:使文章节奏鲜明,增强文章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五、文中加点词语有何作用(好处、妙处)?

一般有固定的答题套路:

(1)动词:生动形象地表现什么,(或传神刻画了事物„„的情

状),表现了人物„„的心情(性格)。

(2)形容词、副词:生动形象地描摹出某人(某物)„„的特点、

情态(或描绘出一幅„„样的场景),反映了人物„„的心情。

六、文中画线句(某段)运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首先分析属于何种描写手法,然后分析其作用:

①人物描写(肖语动心):表现了人物ⅹⅹ的特点,突出人物的ⅹⅹ性格(心理、

品质);

②环境描写:烘托了一种ⅹⅹ的气氛,表达了ⅹⅹ人物怎样的思想感情(心理)

七、文中画线句(某段)运用了什么样的说明(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此类题有固定的答题套路。举例子: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ⅹⅹ特点。

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ⅹⅹ特点。(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

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ⅹⅹ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大小、长短、多少等特点,使说明更有说力。

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ⅹⅹ特点(地位、影响等),给读者留下了深

刻的印象。

下定义:用严密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或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

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列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ⅹⅹ特点。

引用:①引用故事、神话传说:以„„这个生动的故事引出说明的事物,引起读者

的阅读兴趣;

②引用名人名言:用„„这句名言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③引用诗句:„„这个诗句的引用,增强了文章的诗情画意,写出了(事物)„„的

特点,同时增强了可读性,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八、文章运用了对比、伏笔、象征等的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常见的表现手法有对比、象征、伏笔、照应等,每一种表现手法都有其特定的作

用。

对比:ⅹⅹ和ⅹⅹ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人物(事物)„„的特点。

象征: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深刻。

伏笔:对将要出现的ⅹⅹ事件作暗示,为情节发展作铺垫。

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令主题更加鲜明,使文章(故事情节)更加严密。

烘托、渲染:常用来表现环境、营造氛围、抒发感情、突出主题。

本文发布于:2023-01-25 05:42: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3166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服装营销策略
下一篇:俞敏洪演讲稿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