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和创新考试题(卷)案例分析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贯穿本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
(),这次课程改革的总纲是20XX
年6月颁布的(),它规划了
21世纪()10年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奋斗目标和宏伟蓝图。
2、国家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和
(),它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共同的、统一的
(),而不是(),它把
()和()、()和()、
()和()同等重要的目标纬度加
以阐述。
3、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包括()课程、()课程、
()课程。
4、此次新课程改革的国际背景是()()
()。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
1、过去的教育过多地强调了()的重要性,却忽视了学生的
()A生活世界B科学世界
2、建立()的评价制度是本次课程评价改革的一个全新的理念。A终结
性B过程性C发展性
3、此次新课程理念里的培养目标是(),重在(),而不仅仅是
()。A成人B整体的人C成才
三、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8分)
1、校本课程:
2、课程资源:
四、简答题(共26分)
1、新课程的四个基本理念是什么?(12分)
2、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含义是什么?(6分)
3、新课程理念里所讲到的课程资源和教材的关系是怎样的?(8分)
媛2010-7-3022:44:07
五、案例分析:
1、“雪化了变成什么?”一个孩子回答:“变成了春天!”这个回答是多么富有想象力,又
是多么富有诗意。可居然被判为零分,因为标准答案是,“雪化了变成水”。请用新课程理
念分析之。(10分)
2、《素质教育在美国》作者黄全愈的儿子黄矿岩在美国上小学二年级时就开始研究并撰写论
文,黄全愈的儿子当时8岁。书中是这样描述的:一天,二年级的儿子回到家就对父母提出
要求,带他到图书馆查找资料,因为他正在作一个关于蓝鲸的研究。这是学校老师给布置的
家庭作业。两个小时之后母子二人就从图书馆借回十几本关于蓝鲸知识的参考资料。随着儿
子对那十几本书的阅读和对蓝鲸研究的深入,我和妻子也不断地从他那儿获得有关蓝鲸的知
识:蓝鲸一天要吃四吨虾、蓝鲸的寿命是90——100年、蓝鲸的怀孕期是300——330天、蓝
鲸的心脏像一辆汽车那么大、蓝鲸的舌头上可以同时站50——60人、蓝鲸的主血管可以任一
个人爬进去。后来黄矿岩完成了他的论文:封面画着一条张牙摆尾的蓝鲸以及在蓝鲸前面一
惶惶张张逃生的小虾,还有他的名字,论文包括四个小题目:介绍、蓝鲸吃什么、蓝鲸怎么
吃东西、蓝鲸的非凡之处。试用新课程理念去分析说明此案例,是否在这里只有“论文”才
是他的“劳动成果”?结合新课程倡导的三种学习方式分析(10分)
3、“听课的尴尬”:科技课的内容是“新旧五元人民币的区别”,课前教师在每个学生的座
位上各放一张新版、旧版的五元钱人民币。上课了,教师简单地进行导入,学生开始观察了。
他们边观察边记录,课堂显得十分沉静。开始交流成果了,第一个学生说了八点区别,第二
个学生只讲了四点。老师看着第二个学生,问道:“你记录了这么多,怎么只讲了四点呢?
“学生回答“其他同学讲到的,我就没有重复,只是做了些补充。”老师说:“这样回答问
题好”有一个学生平时可能不大公开发言,回答有些紧张,老师耐心地听他讲话,并投以鼓
励的目光,这个学生则渐渐地自然起来。一堂课很快结束了,老师表扬每个学生都很认真,
都通过自己的探究学到了知识。结合新课程理念分析上述科技课老师的课;另试从教师职业
技能方面分析该教师的成功。(14分)
参考答案:
一、填空
1、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前
2、规范、要求、基本要求、最高要求、过程、方法、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3、国家、地方、学校
4、全球化、信息化、个性化
二、选择
1、B、A;2、C;3、B、A、C
三、名词解释(略)
四、简答题(略)
五、案例分析
1、培养学生包括想象力在内的能力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2、论文之外才是他的劳动成果,比如:自我确定论文主题、自己寻找资料、整理资料、写出
自己感兴趣的文章。他的这一过程体现了自主、探究学习的特点
3、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观察、交流)、教师鼓励、暗
媛2010-7-3022:45:30
1、贯穿本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这次
课程改革的总纲是20XX年6月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它规划了21
世纪(前)10年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宏伟蓝图和奋斗目标。
2、国家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这次课改力图通过
制定标准和形式,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阐述各门课程的
目标,强调每一门课程对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的价值,注重学生经验、学科知识和社会发展
三方面内容的整合,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突出课程为学生发展服务的理念。
3、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4、此次新课程改革的国际背景是全球化、信息化、个性化。
新课程理念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
11983年提出面向(现代化)(世界)(未来)
2教育的个性化包含三层含义:人性化个性化(学校的个性化)
3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孔子
4美国心理学加德纳提出的理论是(多元智能理论)
5教育的最高宗旨是(培养人)服务政治发展经济培养人提高升学率
6创新教育核心是培养(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态度创新方法创新能力
7提出教育生活理论的教育家是(杜威)杜威布鲁纳布鲁姆加涅
8陶行知生活教育的方法论是(教学做合一)
9新课程回归生活最明显的体现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10现代活动教育理论形成的心理学基础是(发生认识论)
11主张教法要根据学法的教育家是(陶行知)叶圣陶陶行知赞可夫苏霍姆林斯基
121992年第一次以国家课程身份出现在课程计划中的课程是(活动课程)
13现代发现法的倡导者是(布鲁纳)布鲁纳奥苏贝尔杜威施瓦布
14、教学要志在学生发展和全面的理论根据是(A、主体教育理论)
15、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形式的教学模式有:支架式、认知学徒式、随机访取式和(D、
抛锚式)
二、判断
1、新课程改革要求中小学生要打好基础,即要学好主要学科(如语文、数学)(F)
2、中心教育不只是一种指导思想,而且要提供某种固定的教学模式(F)
3、现代教育是教育机会均等的教育,但并不意味着必须让所有的儿童接受同一种教育(T)
4、“以人为本”是终身教育理论的精神内容(T)
5、培养学生学会创新并不是要求每个学生都成为发明家(T)
6、教师起主导作用是无条件的(F)
7、生活教育回归之时,也是教育真正走向振兴之日(T)
8、创新教育就是组织学生多搞小制作、小发明活动(F)
9、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民主,但不能完全否定教师的权威作用(T)
10、注意基础知识的教学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不可能统一起来的(F)
11、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着内在的契合点(T)
12、今天大力提倡人文教育就是因为过去科学教育过头了,要让人文教育超过科学教育(F)
13、“教育即生活”并不是要在教育与生活之间划上等号(T)
14、今天的我国的活动课程也就是过去杜威主张的那种活动课程(F)
15、教师必须尊重学生,所以我们主张建立无批评的学校(F)
16、先进的信息技术普及化将会导致教师职业的消亡(F)
17、陶行知在美国留学多年师从杜威并深受其影响,但他的生活教育理论并不是杜威理论的
翻版(T)
18、尊重的教育要求尊重教师的个性(T)
19、发生认识论是建构主义思想的最主要的来源(T)
20、加德纳认为:认为在多元智能结构中各种智能的地位是不平等的(F)
三、简答题
1、创新教育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答:1.)创新意识的培养
培养创新意识就是培养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
2.)创新思维的培养
创新思维是由于热爱、追求、奋斗和奉献所形成的精神境界高度集中,沉浸在那种境界里所
产生的自觉思维。
创新思维具有五个明显的特征,即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独特的知
识结构以及活跃的灵感。
3.)创新技能的培养
创新技能是反映创新主体行为技巧的动作能力,是在创新智能的控制和约束下形成的,属于
创新性活动的工作机制。创新性技能主要包括创新主体掌握和应用创新技法的能力,以及创
新成果的表达能力和表现能力及物化能力等。
4.)创新人格的培养
心理学研究表明,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它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
以创新性人格为特征。创新教育需要创新人格的生成,创新人格有利于创新性成果的产生。
2、你从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思想收到了哪些启示?
答:(1)现实的教育必须现实生活的变化。
(2)教育应对复杂的社会生活发挥简化、净化和平衡的功能,应有计划、有系统、有组织地
融入现时的社会生活,
(3)教育本身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更是儿童生长和发展的过程,是一种建构理想生活的活动。
3、进行活动教育必须抓好哪些基本点?
答:
第一,活动教学坚持以“活动促发展”为基本教学指导思想。
第二,活动教学倡导以主动学习为基本习的方式。
第三,活动教学强调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素质整体发展为取向。
4、尊重的教育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答:1)、尊重教育规律
尊重教育的一般规律,具体包括两条:尊重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规律;尊重教育与人的发
展之间的规律。前者又包括教育要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教育要与政治经济相适应。后者是
指教育要适应并促进人的发展。
尊重教育规律,还包括在微观上尊重教育的特殊规律,即教育的具体规律,指存在于教育不
同方面、不同层次、不同活动之间的规律,如德育过程、体育过程、智育过程等的规律。在
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尊重的教育强调尊重教育深层的各个方面的规律,特别是教学规律。
2)、尊重受教育者
尊重受教育者,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对学生有正确的认识。其次,尊重学生的权利。
再次,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最后,要尊重学生的劳动。
3)、尊重教育者
我们这里谈的教育者主要是指狭义的教育者——教师。尊重教师,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尊重教师的劳动。其次,尊重教师的权利。
再次,尊重教师的社会地位。最后,尊重教师的个性。
4)、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自尊
尊重的教育,特别强调培养受教育的自尊,就是培养学生认识自我、意识到自己每一分成长
的能力,并学会自我控制,对自己负责。受教育者的自尊包括自律、自强、自信、自尊、自
爱。
教育者的自尊,就是热爱生命、维护尊严、发展自己。包括:尊重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珍惜
自己的工作岗位和职业;尊重自己的社会价值和地位以及自己对尊严的恪守。
5、如何处理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的统一性?
1)、“尊重的教育”是一种先进的理念
“尊重的教育”是一种理念,并非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它并不是像智育、德育、体
育等各育一样是独立的教育形式,而是从观念上统领各育,指导整体的教育实践。
2)、平等是尊重的教育实现的前提
尊重是一视同仁的,并无层次划分。尊重的理念一旦根植于心,就会对每一个生命个体
都持尊重的心态,不应因被尊重者的年龄、背景等客观条件而改变。
3)、尊重不等同于放任
尊重是有底限的,并非无边界。尊重可以尊重一切生命个体,但并非纵容被尊重对象的一
切方面。它还有一个价值引导过程,要坚持尊重与要求相统一的原则。尊重的教育既信任儿
童的力量和能力,尊重他们的活动和活动成果,帮助与扶持他们,但也要把他们当作正在发
展中的人来看,有一个明确的价值取向,这也是对人的终极尊重。
四、论述题
1、结合教育实践谈谈多元智能理论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新理念p263-265)
答:(一)多元智能理论为教育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智能领域。
(二)多元智能理论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三)多元智能理论提倡学生智能的多维度发展。
(四)多元智能理论将活动作为其促进智能发展的主要方法。
2、你认为如何实施创新教育?
答:(一)教育观念的转变
观念决定行动,改变过去重知识传授轻学生能力培养的“传统”。创新教育需要尊重学生的首
创精神,保护学生的创新积极性,鼓励学生在创新活动中的主动性。创新注重的不只是知识,
更重要的是人的思想、情感、人格及个性。
创新教育需要教师具有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学
监控能力;应有高尚的道德、教育的爱、对学生的责任感、丰富的知识结构。
(二)创新教育的实施原则
1.个性化原则
教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潜力,每个学生都有可能成才。
②要谨慎地使用学生档案袋中的各项资料,并且对于同事所提出的其他意见,也要小心地采
纳。
③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给每位学生同等的参与讨论的机会。
④要经常仔细地自我检查,反省自己是否在对待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性别的学生上有差别。
⑤如按能力实施分组教学,要不断检视学生在分组中的位置,以便随时更动。
⑥要尽量公平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
⑦在实施奖励时,务必做到公正、公平、公开,不可因学生来自不同种族、群体、社会阶层、
男性和女性等而有不同的对待。
⑧要经常了解学生的意见,看看他们是否觉察到了自己在期望上有偏差,随时检视,随时修
正。
2.自主性原则3.探索性原则4.开放性原则5.民主性原则6.实践性原则7.启发性原则
(三)创造良好的创新教育环境和氛围
为学生创新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提供和创造各种良好的环境,让学生创新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成
为一项自觉选择与行动。以训练发散思维来培养青年人的创造力。不仅在课堂教学中,还要
在课程的设计、社会实践活动中,都要渗透创新教育的要求,处处体现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
养。
(五)解放学生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应有的自由支配时空,确保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主
体地位。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个性的生成,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能力作为教
育目标。
(六)注重创新思维的训练
在注重基础知识的同时,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吸收、记忆、理解、运用、处理和加工信息的
能力,注重学科之间知识的交*、渗透与融合。设立相应的综合课程,通过综合课程的开设使
学生了解各门学科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学会从多维的视角来思考问题。
(七)开设创新课程
在创新课程的开设方面,要遵循创新人才成长及培养的规律,充分考虑到不同阶段教育教学
的特点,在内容和方式等方面精心设计,使之丰富,各具特色,并注重实效。在教学过程中
应让学生得到间接的创新体验,从间接的体验中得到对创新的初步认识和启迪。
(八)重视家庭的影响
家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渗透作用。好的家庭环境是培养孩子创新能力
的基础和重要条件。有利于创新的家庭氛围主要表现在家庭教育的目标、家庭人际关系等方
面。
教师招聘考试:师德、教师法、教育法
一、填空题
1、节假日补课是国家教育部明令禁止的,是一种非法行为。
2、社会主义主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
3、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者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要在二级乙等以上标准。
4、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5、教师的考核应当坚持全面考核,以工作成绩为主,做到客观、公正、准确。
6、所谓教师德性,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修养而形成的一种获得性的内在精神品质。
7、施行义务教育的学校在教育教学和其它活动中,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8、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目的是增强未成年人法制观念。
9、《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
10、《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的权利。
11、实施教育行政处罚的机关,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外,必须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
教育行政部门。
12、学校对校舍、体育设施、消防设施、各种仪器设备安全状况,应当每月检查一次。
13、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3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
试。
14、中学、小学校园周围200米范围内不得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15、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学生。
二、单选题
1、“学校下学年生源锐减,教师严重超编,不愿意上早晚自修和补课的可以去其他学校
另谋高就!”这种说法违反了——。(B)
A、《学校管理条例》B、《教师法》
2、教师之间要“谦虚谨慎,尊重,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
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这是师德教育的——。(A)
A、“双赢”协作原则B、和平共处原则
3、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在教师对待教育事业的较高道德目标是——。(A)
A、献身于人民的教育事业B、忠于职守,为人师表,积极进取。
4、聘任或任命教师担任职务应当有一定的任期,每一任期一般为——。(B)
A、三年B、三至五年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于____起开始施行.(B)
A、1995年9月10、1994年1月1日
二、单选(5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自(B)之日起开始实施。
A、1990年9月1、1995年9月1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1986年4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B)第三十八号
令公布的。
A、国务院令B、主席令
3、国家实行(A)制度: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
德,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
可以取得教师资格。
A、教师资格B、教师竞聘上岗
4、(A)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
A、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B、加强和改进法制建设
5、(A)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教师法》规定
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
A、中国公民B、世界公民
三、双选题(5分)
1、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
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制定本法,(AB)
A.宪法B.教育法C.未成年人保护法D.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AB)。
A.学费B.杂费C.书费D.住宿费
3、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______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______,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
实际发展。(CD)
A、耐心B、个性C、平等D、个体差异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进一步强调指出:“全面
推进素质教育,根本上要——————来保障”。(CD)
A、靠教师B、靠社会C、靠法制D、靠制度
5、在实施“中小学继续教育工程”中,要把——————放在突出地位。(BC)
A、学历教育B、思想政治教育C、职业道德教育D、信息技术教育
四、多选题(5分)
1、中小学教师职业教育道德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理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等。
(ABCD)
A、教育方针B、政策C、法律法规D、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重要思想为指导,
紧紧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BCD)
A、“八荣八耻”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
3、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
族团结的教育。(BCD)
A、共产主义B、爱国主义C、集体主义D、社会主义
4、申请认定教师资格,应当提交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和下列证明和材料:————和户籍所
在地的街道办事处、乡人民政府或者工作单位、所毕业学校,对其思想品德、有无犯罪记录
等方面情况的鉴定及材料证明。(ABC)
A、身份证B、学历证书或者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C、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受委托的高等学
校指定的医院出具的体格检查证明D、教材教法合格证
5、为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促进义务教育的实施,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根据——
——制定了《禁止使用童工规定》。(ACD)
A、宪法B、教育法C、劳动法D、未成年人保护法
五、简答题
1、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
表。
2、试分析义务教育学校不得开除学生的原因。
答:《义务教育法》规定不得开除学生,是由义务教育的性质决定的,目的是为保障学生接受
义务教育的权利。义务教育是强制性教育,是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不能因
为学生违反学校管理制度,就剥夺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在这一点上,义务教育同非义务教育
有所不同。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如果严重违反学校管理制度,学校可给予其开除学籍的处
分。
新课程理念试题
一选择
11983年提出面向(现代化)(世界)(未来)
2教育的个性化包含三层含义:人性化个性化(学校的个性化)
3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孔子
4美国心理学加德纳提出的理论是(多元智能理论)
5教育的最高宗旨是(培养人)服务政治发展经济培养人提高升学率
6创新教育核心是培养(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态度创新方法创新能力
7提出教育生活理论的教育家是(杜威)杜威布鲁纳布鲁姆加涅
8陶行知生活教育的方法论是(教学做合一)
9新课程回归生活最明显的体现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10现代活动教育理论形成的心理学基础是(发生认识论)
11主张教法要根据学法的教育家是(陶行知)叶圣陶陶行知赞可夫苏霍姆林斯基
121992年第一次以国家课程身份出现在课程计划中的课程是(活动课程)
13现代发现法的倡导者是(布鲁纳)布鲁纳奥苏贝尔杜威施瓦布
14、教学要志在学生发展和全面的理论根据是(A、主题教育理论)
15、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形式的教学模式有:支架式、认知学徒式、随机访取式和(D、
抛锚式)
二、判断
1、新课程改革要求中小学生要打好基础,即要学好主要学科(如语文、数学)(F)
2、中心教育不只是一种指导思想,而且要提供某种固定的教学模式(F)
3、现代教育是教育机会均等的教育,但并不意味着必须让所有的儿童接受同一种教育(T)
4、“以人为本”是终身教育理论的精神内容(T)
5、培养学生学会创新并不是要求每个学生都成为发明家(T)
6、教师起主导作用是无条件的(F)
7、生活教育回归之时,也是教育真正走向振兴之日(T)
8、创新教育就是组织学生多搞小制作、小发明活动(F)
9、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民主,但不能完全否定教师的权威作用(T)
10、注意基础知识的教学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不可能统一起来的(F)
11、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着内在的契合点(T)
12、今天大力提倡人文教育就是因为过去科学教育过头了,要让人文教育超过科学教育(F)
13、“教育即生活”并不是要在教育与生活之间划上等号(T)
14、今天的我国的活动课程也就是过去杜威主张的那种活动课程(F)
15、教师必须尊重学生,所以我们主张建立无批评的学校(F)
16、先进的信息技术普及化将会导致教师职业的消亡(F)
17、陶行知在美国留学多年师从杜威并深受其影响,但他的生活教育理论并不是杜威理论的
翻版(T)
18、尊重的教育要求尊重教师的个性(T)
19、发生认识论是建构主义思想的最主要的来源(T)
20、加德纳认为:认为在多元智能结构中各种智能的地位是不平等的(F)
三、简答题
1、创新教育的内容主要有哪些?答:1.)创新意识的培养培养创
新意识就是培养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2.)创新思维的培养创
新思维是由于热爱、追求、奋斗和奉献所形成的精神境界高度集中,沉浸在那种境界里所产
生的自觉思维。创新思维具有五个明显的特征,即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创造
性的想象、独特的知识结构以及活跃的灵感。3.)创新技能的培养创新技能是反映创
新主体行为技巧的动作能力,是在创新智能的控制和约束下形成的,属于创新性活动的工作
机制。创新性技能主要包括创新主体掌握和应用创新技法的能力,以及创新成果的表达能力
和表现能力及物化能力等。
4.)创新人格的培养心理学研究表明,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它还
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以创新性人格为特征。创新教育需要创新人格的生成,创新人格有
利于创新性成果的产生。
2、你从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思想收到了哪些启示?
答:(1)现实的教育必须现实生活的变化。(2)教育应对复杂的社会生活发挥简化、净化
和平衡的功能,应有计划、有系统、有组织地融入现时的社会生活,(3)教育本身不仅
仅是一种生活,更是儿童生长和发展的过程,是一种见够理想生活的活动。
3、进行活动教育必须抓好哪些基本点?答:第一,活动教学坚持以“活动促发展”为基本
教学指导思想。第二,活动教学倡导以主动学习为基本习得方式。第三,活动教
学强调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素质整体发展为取向。
4、尊重的教育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答:1)、尊重教育规律
尊重教育的一般规律,具体包括两条:尊重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规律;尊重教育与人的发
展之间的规律。前者又包括教育要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教育要与政治经济相适应。后者是
指教育要适应并促进人的发展。
尊重教育规律,还包括在微观上尊重教育的特殊规律,即教育的具体规律,指存在于教育不
同方面、不同层次、不同活动之间的规律,如德育过程、体育过程、智育过程等的规律。在
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尊重的教育强调尊重教育深层的各个方面的规律,特别是教学规律。
2)、尊重受教育者
尊重受教育者,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对学生有正确的认识。其次,尊重学生
的权利。
再次,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最后,要尊重学生的劳动。
3)、尊重教育者
我们这里谈的教育者主要是指狭义的教育者——教师。尊重教师,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尊重教师的劳动。其次,尊重教师的权利。再次,尊重教师的社会地位。最后,尊重
教师的个性。
4)、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自尊
尊重的教育,特别强调培养受教育的自尊,就是培养学生认识自我、意识到自己每一分成长
的能力,并学会自我控制,对自己负责。受教育者的自尊包括自律、自强、自信、自尊、自
爱。
教育者的自尊,就是热爱生命、维护尊严、发展自己。包括:尊重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珍惜
自己的工作岗位和职业;尊重自己的社会价值和地位以及自己对尊严的恪守。
5、如何处理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的统一性?
1)、“尊重的教育”是一种先进的理念
“尊重的教育”是一种理念,并非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它并不是像智育、德育、体育
等各育一样是独立的教育形式,而是从观念上统领各育,指导整体的教育实践。
2)、平等是尊重的教育实现的前提
尊重是一视同仁的,并无层次划分。尊重的理念一旦根植于心,就会对每一个生命个体
都持尊重的心态,不应因被尊重者的年龄、背景等客观条件而改变。
3)、尊重不等同于放任
尊重是有底限的,并非无边界。尊重可以尊重一切生命个体,但并非纵容被尊重对象的
一切方面。它还有一个价值引导过程,要坚持尊重与要求相统一的原则。尊重的教育既信任
儿童的力量和能力,尊重他们的活动和活动成果,帮助与扶持他们,但也要把他们当作正在
发展中的人来看,有一个明确的价值取向,这也是对人的终极尊重。
四、论述题
1、结合教育实践谈谈多元智能理论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新理念p263-265)
答:(一)多元智能理论为教育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智能领域。
(二)多元智能理论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三)多元智能理论提倡学生智能的多维度发展。
(四)多元智能理论将活动作为其促进智能发展的主要方法。
2、你认为如何实施创新教育?
答:(一)教育观念的转变
观念决定行动,改变过去重知识传授轻学生能力培养的“传统”。创新教育需要尊重学生
的首创精神,保护学生的创新积极性,鼓励学生在创新活动中的主动性。创新注重的不只是
知识,更重要的是人的思想、情感、人格及个性。
创新教育需要教师具有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较强的
教学监控能力;应有高尚的道德、教育的爱、对学生的责任感、丰富的知识结构。
(二)创新教育的实施原则
1.个性化原则
教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潜力,每个学生都有可能成才。
②要谨慎地使用学生档案袋中的各项资料,并且对于同事所提出的其他意见,也要小心地
采纳。
③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给每位学生同等的参与讨论的机会。
④要经常仔细地自我检查,反省自己是否在对待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性别的学生上有差别。
⑤如按能力实施分组教学,要不断检视学生在分组中的位置,以便随时更动。
⑥要尽量公平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
⑦在实施奖励时,务必做到公正、公平、公开,不可因学生来自不同种族、群体、社会阶
层、男性和女性等而有不同的对待。
⑧要经常了解学生的意见,看看他们是否觉察到了自己在期望上有偏差,随时检视,随时
修正。
2.自主性原则3.探索性原则4.开放性原则5.民主性原则6.实践性原则7.启发性原则
(三)创造良好的创新教育环境和氛围
为学生创新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提供和创造各种良好的环境,让学生创新性学习能力的培养
成为一项自觉选择与行动。以训练发散思维来培养青年人的创造力。不仅在课堂教学中,还
要在课程的设计、社会实践活动中,都要渗透创新教育的要求,处处体现对学生创新精神的
培养。
(五)解放学生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应有的自由支配时空,确保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
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个性的生成,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能力作
为教育目标。
(六)注重创新思维的训练
在注重基础知识的同时,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吸收、记忆、理解、运用、处理和加工信
息的能力,注重学科之间知识的交*、渗透与融合。设立相应的综合课程,通过综合课程的开
设使学生了解各门学科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学会从多维的视角来思考问题。
(七)开设创新课程
在创新课程的开设方面,要遵循创新人才成长及培养的规律,充分考虑到不同阶段教育
教学的特点,在内容和方式等方面精心设计,使之丰富,各具特色,并注重实效。在教学过
程中应让学生得到间接的创新体验,从间接的体验中得到对创新的初步认识和启迪。
(八)重视家庭的影响
家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渗透作用。好的家庭环境是培养孩子创新
能力的基础和重要条件。有利于创新的家庭氛围主要表现在家庭教育的目标、家庭人际关系
等方面。
新课程理念新课程通识试题及答案(三)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和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
2、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
目标。
3、新课程的课堂实施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状况。
4、新课程实施中,要对课程结构方面过于强调学课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
的现状加以改变,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
5、在教学实施中,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6、对于学生,新课程强调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7、各学科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
的依据。
8、新课程指出,要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
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9、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由教材的单纯执行者转变为开发者。
10、新课程提倡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的教
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二、选择题(从每个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并在答案题号上打√;每
小题2分,共10分)
11、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B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12、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A以综合课程为主
13、“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爱好、兴趣和差异C使每个学生的特长都得到
发挥
1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A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15、新课程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价值观是指B学科、
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
三、判断题(在你认为正确或错误的说法后面的括号内打√或打×;每小题2分,共20分)
16、新课程改革实际上就是新一轮的教材改革。(X)
17、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18、新课程在小学阶段是以分科课程为主,在初中阶段是以综合课程为主。(X)
19、新课程把中小学教材由“国定制”改为“国审制”,形成了教材编写、出版、选用混乱的局面,
不利于教师把握教学和考试的标准。(X)
20、《纲要》提出的要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的培养目标,只能在语文、美术、音乐课
中才能实现,其他课程没有办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X)
21、《纲要》提出要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一培养目标很有必要,不但应该在心理健
康教育课中培养,其他课程也都应该关注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22、《纲要》提出的要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目标,只能在
思想品德课中才能实现,其他课程无法实现这一培养目标。(X)
23、强调教师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表明传授知识已经不再是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了。
(X)
24、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把实验新课程的过程作为自己专业成长的过程。(√)
25、新课程提倡的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就是要求老师讲课时多提问,学生积极地举手
回答(X)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6、谈谈你对“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为主体”的认识。
第一,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学生应该是学习活动的主体(3
分)。第二,教师不应该成为课堂活动的唯一中心,应该更多地成为一位平等交流中的主持人、
引导者,成为课堂活动的有效的组织者,正确地引导和促进学生发展(3分)。在教师的(主
导)引导下,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的意识和能力
(2分);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
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27、结合你的教学实践,谈谈你对新课程提倡的“促进者”这一教师角色的理解。
第一,教师是促进者,这是新课程教师角色的最突出的特点,它改变了教师是知识传授者唯
一的角色定位(2分)。第二,以往把教师角色仅仅定位于知识的传授者,带来的是教师凌驾
学生之上的绝对权威,缺少师生的平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不能被有效地调动起来
(3分)。第三,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该侧重于怎样让学生学会知识,与学生一起探
讨其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制定学习策略,这种促进者的角色更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
能力,提高教与学的效果(3)。第三,结合教学实践(2分)。
28、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你将怎样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第一,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就是由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这种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2分)。
第二,新课程实验中,对于基础性的识记性内容进行必要的记忆训练固不可少,进行必要的
知识运用性的练习也不可完全取消(2分);同时应该在合作学习理念的指导下组织学生开展
探究性学习,开展小组性的学习活动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计算机环境中获取多种信息,并
以小作业或长课题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方式丰富学生的学习行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就可以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方式的转变(6
分)。
五、论述题(15分)
29、请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谈谈你对新课程主张的“尊重学生个性,关注个体差异”的理解。
(1)美国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已经被教育界广泛接受,并且在教学实
践中取得了显著效果(2分)。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除了被广泛认同的语言言语智能、数
理逻辑智能这两种智能以外,人们实际上存在着视觉空间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身体运动智
能、自我反思智能等多种智能,只不过这些智能在不同的人身上表现得不完全一样,这就形
成了不同的个性特长和个体差异(3分)。(2)学生个性特长不同是客观的存在,这就要求教
师尊重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尊重学生的个性特长,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优良品格(5分)。(3)学生的个体差异也是客观存在,这就要
求教师努力发现其差异,正确引导学生发挥特长,创造条件培养其特长,同时对学生相对薄
弱的方面加强指导和锻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
本文发布于:2023-01-25 05:26: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3158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