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要树立科学择业观
当代大学生要树立科学择业观
择业观是职业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体进行职业选择的指导思想及
求职过程中支配其行为的价值取向、观点、态度和思维方法。择业观是一定历
史条件下的产物,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的。对于大学毕业生而言,择
业观带有强烈的时代气息,与毕业生的自身利益和日常生活最为密切。如何应
对社会转型时期新老价值观念之间的冲突,以及如何树立科学的择业观,是当
前大学生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当代大学生择业观的特点
随着大学生就业的进一步市场化和竞争的日益加剧,大学生的择业观
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择业思想日趋成熟
大学毕业生在现实社会的影响下,其服务社会、适应社会、赢得社会
的成才观念逐渐清晰,适应现实社会的奋斗目标更加明确,择业观念从“务虚”
逐渐过渡到“务实”。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毕业生就业制
度的改革变化,计划经济体制下靠政府、靠父母、靠学校解决就业问题的观念
已逐步让位于自主自强、竞争择业、优胜劣汰、自由流动的人才价值原则,“供
需见面、双向选择”的择业模式得到了普遍认同。
(二)择业标准更加务实
当今大学生在择业时更加务实,主要表现为择业动机突出自我发展,
择业取向注重经济利益。首先是突出个人才能的发挥,其次是经济利益的实现,
在个人和社会两个价值之间寻找最佳结合点成为大学生择业时考虑的首要因
素。因此,毕业生在择业时,并不一味追求物质利益,而是更加注重个人才能
的发挥与特长的施展,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以及长远的人生发展目标。这反映
出大学生的择业观逐渐趋向成熟,能用长远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工作选择。
(三)择业期望矛盾重重
当今的大学生择业期望呈现出多种矛盾:在就业机制上,既愿意“双
向选择、自主择业”,又希望政府能保证就业。在择业意识上,既想主动竞争
谋取理想职业,又感觉自己优势不足,缺乏信心;还有的大学生既想积极竞争,
又认为社会还未形成平等的竞争机制和环境,担心不能公平竞争。在择业期望
上,既想寻求理想岗位,又不得不面对竞争激烈、多数人难以“一步到位”的
现实;有些人意识到基层和艰苦行业需要人才,最能锻炼自己,但又怕条件差、
吃苦受累还埋没了自己。在专业与职业的关系上,既想发挥专业特长,又有为
现实状况所限、随时放弃专业改行的准备。在择业环境中,既反对拉关系、走
后门等不正之风,自己又积极找关系、托人情,希望通过关系能找到好一些的
用人单位。由于大学生的择业期望呈现多种矛盾,从而表现出极为复杂的择业
心态。
二、大学生树立科学择业观的策略
每个毕业生都希望能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但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
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比较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有待完善,各地的经
济发展也不平衡,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在生活水平、工作环境、劳动报酬等方
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毕业生个人的愿望不可能都得到满足。这就要
求毕业生能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正确认识社会的发展和自身的发展,将实现
个人价值的追求体现在为社会服务的实践之中。
(一)个人愿望与社会需要相结合,树立劳酬匹配的择业观
目前,我国的大学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时代,可以说,能否完成从
精英就业向大众化就业的转折取决于毕业生自己。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毕业生应当树立劳酬匹配的择业观念,
不能只看用人单位能提供什么待遇,而要考虑自己能为用人单位贡献什么。在
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人单位要计算用人成本,没有一个单位愿意聘用一个低效
能的员工,同时也不会埋没一个能为其创造更多价值的员工。劳资双方应该是
互利互惠的,只有理解了这一层关系,毕业生才不会在择业过程中走入价值取
向的误区。
(二)克服依赖心理,树立自主竞争的择业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之一是竞争。没有竞争,整个市场就失去了
活力,经济就不能很好地发展,社会也就难以前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
生就业市场同样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树立强烈的竞争意识。高校实行“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使得在校
大学生对就业问题十分关注。十几年前,学生在毕业前两三个月才逐渐关心毕
业去向的问题,而最近几年,大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就开始关注就业问题,
越接近毕业,关注的程度越强烈。大学毕业生作为就业主体要树立起强烈的竞
争意识,在“双向选择”中不是被动选择,而是要通过主动竞争来选择适合自
己的用人单位。
●培养雄厚的竞争实力。在大学生就业走向大众化的今天,能否成功
就业取决于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就业竞争是综合素质的体现,包括思想品德
素质、专业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实际能力等,是整个大学过程中逐渐
培养和积累的结果。可以说,学业是择业的基础和前提,大学生要想在就业竞
争中取胜,就要珍惜在校的学习时光,在发奋学习的基础上注重社会实践,全
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注重自己各种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坚持诚信为本的竞争原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诚信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需要人们遵守的重要原则。面对纷至沓来的竞争对手和复
杂多变的市场经济环境,正确的择业观念将对择业行为和求职道德起着规范和
约束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任何一家单位会聘用不守诚信的员工。
就业竞争应当遵循公开、公正、公平、诚实守信的原则,而不是弄虚作假、轻
易违约、不公平竞争。大学生要维护自己的信誉,凭借自身实力并运用恰当的
竞争技巧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
●保持良好的竞争心态。有竞争就有风险,参与竞争就难免受到挫折。
相当多的大学生在生活中未曾受过挫折,因此应注意提高择业过程中遭受挫折
后的心理承受能力。要保持良好的竞争心态,认识到被用人单位拒绝是不可避
免的,应当克服受到挫折后的颓丧情绪,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锻炼自己的意志。
(三)调整择业期望,树立面向基层就业的择业观
当代大学生是中国劳动力队伍中在年龄、精力、知识、信息、观念等
诸方面都具有独特优势的群体。面对当今的就业形势,应当树立起恰当定位、
从基层做起的就业观念。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就业市场已经发生了很大
改变。在计划经济时代,大学生是“天之骄子”,毕业后的工作单位主要是国
有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和科研院所。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各级国家机关相继推行机构改革,各单
位都是定岗定编,使毕业生到各级党政机关和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机会大大减少,
过去接纳毕业生的主渠道逐渐变窄。相对而言,各种经济成分的中小企业却得
到了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毕业生的需求也在迅速
增加,而农村和基层的广阔天地也为毕业生施展才华、实现理想创造了条件。
(四)着眼长远,面向未来,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大学生选择职业时不可只顾眼前利益。选择那些有较大后劲、最能发
挥自己潜能的职业岗位对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具有重大意义。社会不断发展变
化,职业的结构、内容和用人要求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个人的职业意识、职业
素质以及知识能力必须通过学习不断提高。在知识经济时代,获取知识、运用
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因素。善于学习、有较强的学习能
力和思维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才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强者。大学教育固然重要,
但毕竟只是终身教育中的一个阶段,大学毕业之后的延伸学习和重新学习,对
于选择及重新选择职业岗位和取得职业成就,无疑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大,社会各界特别是学术界加强了对大学生择业
观的研究。我们通常所说的大学生择业观,主要是指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的期
望或选择职业的标准,是大学生关于职业的发展可能性、职业的声望、职业的
报酬和求职应付出的代价等方面的比较稳定的根本观点与看法,是大学生的世
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择业问题上的集中表现,也是大学生处理择业问题的
总的态度和指导思想。大学生群体的择业观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
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择业时,其对单位性质和职业类型的要求与就业机会获
得和地位获得后月收入水平呈负相关关系,求职主动性与就业机会呈正相关关
系,工资水平期望与地位获得后月收人呈正相关关系,职业苦乐意识与职业满
意度呈负相关关系。[1]
本文主要通过对改革开放30年来大学生择业观方面文献的分析和解读,研
究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择业观的嬗变,并分析这种择业观的嬗变背后的社会因
素以及由此对大学生就业产生的影响。
一、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择业观的嬗变
1.从择业方式来看,呈现从“统包统分”到“自主择业”,并开始出现“自主创
业”的嬗变特点
我国大学生就业经历了一个由国家“统包统分”到“双向选择”、“自主择业”
的嬗变过程。1950年代初到1980年代末,大学生择业实行的基本上是国家“统
包统分”的模式,对于大学生来说,毕业分配无须自己多操心。这种体制使大学
生对自身的价值实现充满自信,如做一名受人尊敬的工程师、科学家、作家、
记者或干部等。九成以上的大学生愿意选择大城市全民所有制单位,因为这是
“铁饭碗”,没有“风险”。
1980年代末,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动和社会利益群体的重新分化,大学生那
种安稳守成的择业观正在被挑战的、自我创新的风险择业观所取代。伴随着改
革开放的深入进行,人们开始在市场大潮中追求自我价值,社会观念逐渐商品
化和个体化,大学生择业开始结合自身的专业、能力和兴趣,原有的“统包统分”
观念逐渐淡化。有调查表明70%以上的大学生愿意选择“收入高,但有失业危险
的工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发育、完善,到了1990年代,大
学生自主选择职业的意识已逐步成为一种普遍认同的价值取向。
进入21世纪,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明显加大,
部分学生的择业观念出现了新的变化,由一次就业转变为多次就业,自主择业
转变为自主创业。调查显示,大学生选择“先就业再择业”的比例为33.2%,选
择“在国内报考研究生”的比例为50.5%,选择“自主创业”的比例为5.6%。[2]
关于“自主创业”,认为“可以尝试”的比例达到了58.1%,认为“可行”的占28.2%。
[3]大学生创业观念得到加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21世纪出现的就业高峰导致大
学生择业越来越困难,许多大学生更倾向于通过创业来解决工作问题,这种转
变与其说是一种择业观的转变,还不如说是被“逼上梁山”后的无奈之举。当然,
社会环境的转变和个体的这种行动趋向极大相关,这种“权宜之计”逐渐使社会
大环境提高了对创业的认同度,促进了创业的升温。
2.从择业首选标准看,呈现从“看重社会价值”到“看重经济价值”再到“看重
未来前景”的嬗变特点
1980年代初,大学生择业首先考虑的两大因素是“职业的社会地位与声望”
和“专业对口”。1986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学习条件好”和“有社会地位”排在择
业考虑的前两位,“经济收人高”被排在了第4位,[4]这反映了当时大学生更看
重知识的渴求和职业的声望。因此,1980年代初,大学生大多选择全民所有制
企业、大专院校、政府机关等单位。因为在这一时期,市场化改革刚刚起步,
私营企业、外资企业都还是襁褓中的婴儿,生命力还很弱小,在社会中的地位
和影响都未能很好地体现,而全民所有制企业、大专院校和政府机关呈现出来
的社会价值得到了普遍的认同。于是,虽然已经处在市场化改革的浪潮中,但
是大学生择业的价值观还停留在改革前。
到了1980年代末,大学生择业观由“社会价值型”转变为“经济价值型”,把
经济利益、物质待遇放到了相当重要的位置。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把“收入高低”
作为自己择业的重要标准,而将“专业是否对口”、“职业地位与声望”等都放到
了较为次要的位置,至于“职业风险性”等问题,多数大学生能够承受。北京大
学近几年来的连续调查中,“经济收入高”一直居大学生职业选择标准的重要位
置。以1996年为例,把“经济收入高”作为影响择业重要因素的学生比例为
73.7%,远高于其他选项的比率。[5]择业中把经济收人作为重要影响因素反映
了大学生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实际上,市场化改革对人们包括广大大学生价值
观念的影响到这个时候才真正开始凸现出来。
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开始进入一个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的择业
观由更看重经济收入开始转变为更看重未来的发展前景。大部分学生认为,一
个单位的发展前景决定了它能给员工提供的发展空间和学习机会,有发展前景
的企业能给人信任感和拼搏的动力。调查显示,关于“你选择职业首要考虑的问
题”,有44.5%的大学生选择“发展空间”作为他们择业时首要考虑的问题,有
18.5%的大学生选择首要考虑薪金与福利。[6]这种转变并不是偶然的,建立在
知识和信息技术基础上的社会,要求社会成员不断学习以提升自己来适应迅速
变化的环境。大学生择业时更看重“未来发展空间”也就不难理解了。
3.从职业的选择来看,呈现从首选全民所有制单位向首选“三资企业”到理性
看待单位性质的嬗变特点
1980年代,大学生首选的行业是全民所有制企业和集体企业,这主要基于
对职业声望和社会地位的考虑。因为这种单位没有风险,是大家都认可的“金饭
碗”和“铁饭碗”。这时中国虽然已经启动市场化改革,但是各种体制和1980年
代以前的计划体制几无二致,平均主义现象仍然比较严重,于是大家纷纷迫求
稳定的职业,而不是有挑战性的职业。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定,私营经济
和外资企业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三资企业”开始成为一些大学生毕业后的首选
工作单位。调查显示,2005年,浙江省大学生就业中,有53%选择的是中外合
资企业及政府部门。[7]据上海市的一项调查显示,希望自己的单位性质为机关、
事业、企业、其他的比例依次为14.0%、25.9%、46.l%、8.1%;希望单位性质
为国营、集体、三资、私营、其他的比例依次为26.2%、6.8%、49.2%、11.7%、
5.2%。可见,“三资”和“企业”成为许多大学生的首选。[8]加人wto后,不同类
型的企业在我国相互竞争的局面日趋凸显。此时,大学生择业的首选单位为:
国家机关(13%)、国有企业(20%)、私人企业(14%)、合资企业(19%)、外资企业
(23%)、其他(12%)。国有企业、国家机关共同占了三分之一的份额,这说明随
着竟争的加剧和职业风险的增加,部分大学生的择业意向开始转向国有企业、
国家机关,希望有稳定的工作环境与收入。
4.从对薪金的期望来看,呈现由“不看重薪酬”到“过分追求高薪”再到“注重
个人发展”的嬗变特点
1980年代,大学生择业首先看重的是职业的社会地位和专业对口,对薪资
没有过多的考虑。1990年代初以来,多数大学生择业的首选标准是经济待遇,
薪资期望最高达到六七千,一般也在四五千左右。但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加,大
学生对薪资期望也发生了一些改变。21世纪初、大学生择业的薪资期望一般集
中在1000一2000元/月,就业心态趋向理性化。深圳市的调查显示,毕业生对
自己的预期工资水平比较符合市场的实际水平,60%的大学毕业生所要求的月
薪酬标准在3000元以下,与特区的社会平均工资水平2552元/月基本一致。[9]
这说明,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已趋向理性化,对于能发挥自己
才能、适合自己个性、有发展前景的就业岗位,基本上都能接受,并且很多学
生开始接受“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反映出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比较健康。对于
月收人达不到期望值的岗位,为了能锻炼自己,积累工作经验,部分学生愿意
把月薪酬期望值降低到1000元以下。面对日趋激烈的就业市场,大学生的就业
心态日渐趋向成熟。
5.从地域选择的去向来看,呈现从“服从祖国需要”到“首选东南沿海”再到选
择更趋理性的嬗变特点
20世纪五六十代,大学生择业观的典型表现为:“我是一块砖,东西南北任
党搬”、“一颗红心、两种准备”。20世纪70年代一80年代初,大学生择业时
充满了“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理想主义激情。1990
年代,大学生择业时首选地域一般都是东南沿海发达城市。1997年上海市4.5
万名大学毕业生,其中有2.1万名学生在上海就业,有2500名学生在江苏就业,
有1700多名学生在山东就业,有1600多名学生在广东就业,有近700名学生
在福建就业,有近1000名学生在北京就业,在这些地区就业的学生人数占全部
就业人数的66.67%。[10]对杭州大学生的调查也显示,关于“您期望选择的工作
地域”,“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环渤海地区”分别以91%、87.6%
及62.7%居于前三位。[11]因为在此时,东南沿海城市经济发展因为有了更多的
政策支持,经济的竞争力和活力不断加强,与此相随的就业机会和职业收入也
水涨船高。另外,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人才自由流动的空间开始增加,于
是,大学生择业“孔雀东南飞”的现象在改革开放10年后达到了高峰。
但是进人20世纪90年代末21世纪初,大学生择业的首选区域不再集中于
东南沿海,开始呈现出多元性的特点。一项对武汉市大学生择业期望的调查显
示,在就业地域的选择上,61%的大学生希望在沿海发达地区工作,26.5%的大
学生希望在中西部地区大中城市工作[12]这说明,虽然沿海发达地区生活、工作
各方面条件都比较优越,但随着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中西部也逐渐成为大
学生就业的理想地区。一些大学生偏向于去中小城市工作,机会多,生活成本
低,且压力也不大,大学生择业呈现出更加理性化的趋势。随着这一趋势的增
强,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到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和基层就业。
二、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择业观嬗变的分析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择业观的嬗变过程,以市场化改革为核心的时代
变迁和以教育大众化为基础的社会变迁始终是大学生择业观嬗变的主要因素。
另外,大学毕业生分配制度的变化、当代中国社会的转型对大学生择业观的嬗
变也有着比较重要的影响。
1.以市场化改革为核心的时代变迁是大学生择业观嬗变的基础
1980年代,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大家对利益讳莫若深。而到了1990
年代,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言利已不再“内向化”,而是趋向“外向、公开
化”,甚至成为一种社会时尚,利益观念逐渐深人人心,社会上甚至出现了“拜
金主义”的不良倾向。大最全民所有制单位、集体所有制单位以及政府机关的职
工纷纷下海淘金。表现在大学生择业观念上的功利趋动也在不断强化。大学生
开始以经济收入的高低来决定职业的选择。正如世界银行公布的《1995年世界
发展报告》在篇首就指出:“对绝大多数家庭而言,不论是穷还是富,工作收人
是他们生活条件的主要决定因素。”[13]
另外,市场化改革不仅使物质资源配置趋于优化,也使人才资源的配置发
生了质的变化,即社会对人才资源的配置不再是被动地接受高等院校供给的人
才,而是根据社会组织自身的客观需要向社会吸收人才。不论是个人还是单位
都不再是被动地适应环境和时代,而是开始主动地适应环境和时代。这无论对
社会来说,还是对个人来说,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大学生不再接受“统包统分”
这种被动的择业方式,开始选择“自主择业”、“自主创业”等更为主动的择业方
式。
2.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型是大学生择业观嬗变的现实选择
我国自1999年开始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了一定规模的扩招,大学招生人数
从1998年的108万人发展到2007年的56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23%,高等
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高等教育实现了“卖方市
场”和“买方市场”的转换,竞争观念已经超越了,双向选择”的规范,在更大程
度上向市场机制靠拢。
随着高等教育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型,大学生“天之骄子”的“精英”优
越感逐渐消失,学校和社会舆论也积极引导大学生积极转变就业观念,“到基层
去,到西部去”。随着大学生数量的持续增加,大学生在就业方面甚至产生了无
助的感觉,伴随着这种就业困难局面的出现,大学生择业的途径、方式网络化、
中介化、市场化等特征开始出现,大学生择业观念和择业行为都更趋现实和理
性。
3.大学毕业分配和就业制度的变化是大学生择业观嬗变的重要推手
1980年代中期开始的大学毕业分配制度改革对大学生择业观也产生了深刻
的影响。1985年以后,我国根据经济体制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扩大了
办学部门、地方和学校分配毕业生的自主权,缩小了国家计划分配的范围,尝
试多渠道的分配方法,实行“供需见面”和计划分配相结合,这种办法首先在北
京、上海等几所大学试点。1989年,国家对高校毕业分配又进行了改革,在国
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逐步实行毕业生自主择业、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双向
选择”制度。1994年以后,大学生就读和择业已基本与市场经济体制接轨,读大
学需要自己分担教育成本,国家不再包分配,大学毕业自谋职业。
这项制度的改革是大学生择业观念嬗变的重要推手。一方面,打破了大学
生原来统包统分的依赖观念,让大学生走向竞争的市场经济大潮,在竞争中去
检验自己的智慧和才干。因此,从这方面来看,大学生择业观念的转变更像是
市场的“逼迫”。在这种“逼迫”下,大学生开始积极转变自己的择业观念和行为。
另一方面,这种制度的变化也同时打破了扼杀人才自由选择和创造的空间“樊
篱”,使大学生能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和理想选择职业和工作所在地,这也符
合市场经济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需要。
4.当代社会转型是大学生择业观嬗变的重要条件
当代中国正处在激烈的社会转型中,随着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知识经济社会转变,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出现了翻
天覆地的变化。这种社会转型是大学生择业观念嬗变的重要条件。进入21世纪,
大学生开始更加注意个人发展,注重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技能,以此适
应发展越来越快、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社会。比如,大学生择业更注重“未来
发展空间”,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具备较强的时代感,能够积极转变自己的择业观
念来适应时代的变化。
知识经济时代是人们的职业和岗位变更更加频繁的时代,择业模式也因此
改变。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人们能够一辈子做同样的工作,而知识
经济时代的人必须不断学习以适应新的工作或新的需求,一次就业定终身的现
象将日益稀少。有些高校进行的毕业生跟踪调查显示,毕业生工作几年后有相
当一部分学生不再在原专业的岗位上工作或调换了工作单位。[14]这些情况表
明,以往那种人们梦寐以求的“终身职业”已成明日黄花,一次性学校“充电”、
一辈子工作中“放电”的时代已成为历史。这些都促使着大学生择业观念的转变,
先就业、后择业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一种新观念。同时,随着人才培养的宽口径
和更加注重综合素质,“用非所学,专业不对口”的提法将被淡化。大学生在学
习过程中养成的追求未知科学的素养和分析事物变化规律的思维能力,将在开
拓新的知识领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他们的适应能力将更强,就业领域将更加
宽广。
10月下旬,我们去了延边现代职业技术学校分校进行社会实践。进入分校
的大门,奥运火炬传递图映入眼帘,我们感受到一股浓浓的文化气息。接待我
们的是校长李京姬。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李京姬校长为我们讲了她的个人经历和现代职业学校
的历史。毕业于人民大学的李京姬女士,在深圳打工4年,后回到家乡延边创
业,接手了现代职业学校,在她的努力下,现代职业学校于2004年成为延边地
区唯一一所国家承认学历的民办中专学校,为延边的职业教育做了巨大贡献。
在延边职业技术学校任校长期间,她还热心政治,忙于公益,获得“延吉市人
大代表”、“工商联商会会员”、“教育系统先进个人”、“返乡创业女模范”等荣
誉称号。2008年6月,由于贡献突出,李京姬女士被选为“奥运火炬手”,参与
了延边地区的火炬传递活动。毋庸置疑,李京姬校长是一位成功女士。
面对我们这群渴望成功的大学生,李京姬校长慷慨地讲述了她的经验。她
告诉我们大学期间要多参与活动,培养自信,锻炼自己的交际能力、沟通能力
和领导能力,在职业生涯规划中要选择喜欢的并且适应社会的事业。并告诫我
们树立良好的择业心态,降低对工资的要求,注重工作过程中的学习锻炼。
听完李京姬校长的话,我们对如何实现自我价值、走向成功有了更深的思
考。对于将来要进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无论选择去企业打工、独立创业还是
自由作家等等职业,我们都将拥有一份自己的职业。而如何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是摆在每个大学生面前的必须要逾越的大山。通过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毛概或概论)课程的学习,我们有重点地结合书
中知识,对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进行了理论分析:
一、当前大学生择业观的消极因素
大学生的择业观,是大学毕业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就业上的反映,
它影响着大学生择业行为的产生。职业的选择,无论对个人还是社会的生存和
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人们都渴望选择一个良好的职业,大学
生也不例外。从总体上看,当前大学生的择业观的积极因素是主要的,表现在
能自觉地把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结合起来,择业自主意识明显增强,职业风险
意识和流动意识不断提高,但同时也表现有很多的消极因素,这恰恰就是导致
他们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些消极因素主要表现在:
1.淡化社会价值,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
2.择业期望值过高,功利主义倾向较为突出;
3.择业心理准备不足,影响成功就业;
4.诚信意识明显缺乏,导致诚信危机。
二、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择业观
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不仅有利于社会发展,更有利于个人价值的实现。
这就需要我们做到以下几点:
1.找准自己的社会角色,确定好自己的社会位置
大学生在择业前应该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能够根据自己身体、
兴趣、气质、个性及能力等方面因素把自己放在最合适的位置上,既不过高地
估计自己,也不妄自菲薄,能够准确地找准自己的社会角色,确定好自己的社
会位置,有利于自身价值的实现。
2.转变就业观念,重视中小企业的就业机会
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是社会的需要,也是我国小康社会发展的要求。大学
生是企业发展壮大的一支重要的人力资源,大学生如果能够转变就业观念,重
视中小企业的就业机会,将能够调整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社会的全面发
展,减少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性,从而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目前,我国对非
公有制中小企业的政策及扶持,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政
策保证,拓宽了就业的渠道,成为解决社会劳动力就业的主力军。中小企业数
量大涉及面广,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经营范围几乎涉及国民经济所有
行业和领域,提供了约75%的城镇就业岗位,占每年新增就业岗位的80%以上,
而人才匮乏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相对于大公司说,中小企业
提供的就业机会要多得多,因此,大学生选择中小企业就业既可以缓解社会就
业压力,又可以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得以施展,使个人价值能够得到充分的实
现。
3.着眼于社会需要,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取向
人类的幸福是社会发展的目标和需要。因此,每个人择业时务必首先考虑
社会需要这个大前提。作为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都非常重视自身价值的实现,
希望得到一份理想的职业,这些都是合情合理的。但大学生实现自身价值并非
可以不顾社会需要,一味地追求“自我设计”。大学生的职业选择不仅取决于他
们自身的希望与志愿,而且取决于既定的社会需要。没有社会的需要,就没有
职业的分工,也就没有职业的选择。因此,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应当把社会
需要作为选择职业的出发点和归宿,把实现自身价值和服从社会需要统一起来。
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自觉地服从社会需要,到祖国
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4.发挥自身优势,选择自主创业的途径
传统就业观念是从社会提供的各种职业中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业。但作为一
个现代大学生,不仅要有多次择业的心理准备,而且要树立自主创业的观念,
自主创业就是大学生改变就业观念,利用自己的知识、才能和技术以自筹资金、
技术入股、寻求合作等方式创立新的就业岗位,并依法获得劳动报酬的就业方
式。相对于社会其他劳动力,大学生已具备相应的知识,有着自身的素质和优
势,表现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性格与心理品质素质等,
这些素质和优势,有利于大学生的创造性的发挥,有利于大学生个性的展现,
适合选择自主创业的途径,选择一个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途径。在条
件许可的情况下,大学生完全可以根据市场需要和社会需求创造新的职业。就
业市场是优胜劣汰的市场,势必会导致一些毕业生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就业岗位,
处于暂时失业状态。党和国家十分关心和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已出台了有关
优惠政策,鼓励毕业生自谋职业、自主创业,通过自主创业,一方面实现自我
人生价值,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可以减轻社会的压力,为国家做
贡献。
5.端正自己的择业态度,培养正确的自我实现观
马克思说过,“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遵循的主要方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
们的自我完善,不能认为这两种利益会彼此对立,互相斗争,一方必然要消灭
另一方。人类的天性生成就是这样,人们只有为了同时代的人的完善,为了他
们的幸福而工作,他自己才能达到完善。”这是自我实现的原则,也是我们要教
育当代大学生树立的自我实现观。当代大学生进行择业时,要克服坐、等、靠
及一岗定终身等不良观念,克服个人本位主义思想,正确认识和处理理想和现
实、成功与失败、公与私、义与利等择业问题,以积极向上、乐观自信、勇于
竞争的良好择业态度迎接人才市场的挑战,成功选择理想职业,实现自我价值。
6.调整就业期望值,选择最合适的
大学生择业时期望谋求到理想职业,但要使期望变为现实,必须认清形势,
正确把握就业期望值。当前,把大学毕业生推向市场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下岗
分流人员不断增加,大学的扩招使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因此,大学生在择业时
要认真考虑所学的专业和方向,了解社会对该专业的需求情况,要根据自己的
职业兴趣、专业特长、实际能力、性格气质特点、家庭情况等去确定职业期望
值。在择业时要以自己所长择社会所需,把个人职业发展与社会要求有机的结
合起来,选择那些能够为自己提供良好的发展前景、能够发挥自己才能又为社
会所需的职业,真正体现和实现自己的价值。
许多大学从大一就鼓励学生做职业生涯规划。其实在第一次写“职业生涯
规划书”时,已经开始了我们的择业。我们希望大学生在考虑就业时,将个人
前途与国家命运结合起来,去实现自我、奉献社会!我们希望大学生树立务实、
奉献的正确择业观,在大学期间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利用各种锻炼平台,不断
提高自己的能力!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毕业生数量的急剧增加,大
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关系到全社会发展稳定,
影响到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焦点问题。“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就业机制的成功导
入,使毕业生择业的空间得到了较大范围的拓展,大学生择业的自主性和选择性
得到了进一步增强。与此同时,新旧择业观念的剧烈冲突和大学生人生价值的重
新定向,使得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了解这些大学生
择业观的新变化,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价值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
要课题。
一、新形势下大学生择业观的特点
1.择业目标多元化。由于大学生择业过程的不同,不同的大学生对择业目标
也抱有不同的择业期望值,择业目标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当前,“先就业后择
业”已成为一种潮流,被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所接受,他们懂得将职业理想与个人需
要、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有机地结合起来,客观地认识自己,理性地选择职业。但
是,在西方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有些大学生在择业目标
上还存在着短期性思想,主要表现为急功近利,缺乏社会责任心和长远计划。如:
有些毕业生仍抱着找一份终生职业,捧上“铁饭碗”的想法,目光只看大型企业,只
在意工作是否层次,只看薪金多少;还有一些毕业生不安心工作,随时准备跳槽,不
知道进取、奉献。大学生追求正当的物质利益和工作环境本无可厚非,但以此为
目标,抛弃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忽视以事业为重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2.价值取向多重化。由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转变、西方文化思想的洗礼、
周围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了大学生思想、行为方式的转变,而这种转变势
必带来大学生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重塑。新旧观念错综复杂地交织于大学生
思想当中,形成了价值取向的复杂性。一方面,大学生在择业时能把个人利益与社
会利益、国家利益统一起来,即达到“利与义”的统一。这些大学生考虑更多的是
能否发挥自己的价值,希望自己能到艰苦的地方去接受锻炼,而没有职业的尊卑;
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大学生的金钱观念、功利思想大大增强,表现出
一种“重实惠、轻思想”、“重物质、轻精神”的趋利性特征,缺乏应有的职业理想
和历史责任感,不仅影响了自己的成功择业,也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3.择业行为个性化。由于不同地域的高校存在着教育模式及就业体制的差异,
不同毕业生的生活经历、价值观以及自身素质的差异,使得每个大学生的择业观
念带有明显的个性化特征,并决定着不同的择业行为。现阶段,突出个人才能和经
济利益的实现,已成为高校毕业生择业时考虑的首要因素。有的毕业生往往选择
既能发挥专业所长,又能提高自我素质的职业岗位;有的毕业生更看中企业后劲
和未来发展前景,追求长远的人生发展目标;还有的毕业生在择业动机上更突出
自我发展,着重个人才能的发挥,勇于创造属于自己的职业领域;而一些较为保守
的毕业生仍是愿意选择一些较为稳定的工作岗位,存在着追求专业对口、一次就
业定前途的认识误区。
4.择业心态的复杂化。大学生的择业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不同个性
心理特征的大学生,就会对未来职业的追求也有不同的要求。随着国家就业体制
改革的稳步推进,大学生自主择业的意识得到明显增强,参与就业市场自由选择
职业的心态已经成熟并趋于稳定。绝大多数毕业生能正确的对待“待业、就业、
择业”之间关系,能正确的分析就业形势和评价自己,勇敢地面对市场竞争。但也
有一些大学生过于自信或自卑,对自己的职业、兴趣、气质、性格和能力不能做
出正确的评价,使得职业理想往往脱离于客观物质条件;还有一些大学生渴望竞
争又害怕竞争,缺乏竞争的勇气,往往会错失良机,后悔不迭。这些大学生暴露出来
的矛盾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在择业时的成功率。
二、成因分析
1.社会环境的影响。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是大学生择业观不
断发展变化的现实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的主导作用
已愈来愈成为经济发展过程的核心,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其他多种经济成分及分配
方式并存的客观现实,必然导致了大学生价值观念和择业观念的变化,并呈现多
元化、务实化、理想化的发展趋势。同时,受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以及拜金主义、
享乐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等不良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在职业选择过程中
更看重经济收入、社会地位和工作环境,更强调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在
中国加入WTO后,科技产业的发展、外资企业的增加和金融领域的开放为大学
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但企事业单位的分流下岗,减员增效,也为大学生就业
带来的负面影响。许多大学生因为不能很好的自我定位而找不到工作,还有一些
择业心理素质较差、专业水平不过关的大学生则成为滞销产品。
2.就业环境的影响。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就业环境发生
了实质性变化,就业市场也从“卖方”市场走向“买方”市场。面对日趋激烈的就业
价、认识自我,才能对自己的职业做出正确的选择。过高的评价往往使大学
生脱离现实,盲目乐观,不思进取,自傲自负,结果是一事无成;过低的评价往往忽视
自身长处,缺乏自信,逃避问题,过于自卑,结果是大事难成。因此,树立客观真实、
科学合理的自我评价意识,对于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现代社会是市场经济社会,市场资源优化配置
的主要特征是人才合理流动,社会不再可能提供“从一而终”的职业和岗位。因此,
高校毕业生必须跟上时代的潮流,更新观念、与时俱进,要学会在流动中寻求生存
与发展,在流动中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和岗位。近年来,国家和社会也正在不断完
善人事制度改革,加大对毕业生就业的指导力度,为毕业生的流动就业创造了有
利条件。许多毕业生不再寻求事业单位,而是主动到民营企业、外企和沿海地区
谋求发展。这些大学生由于树立了不断进取的职业流动观念,所以能够在职业生
涯中不断发现和把握新机会,充分实现了社会价值和自我人生价值。对于刚踏入
社会的毕业生们,一时落实不了工作是很正常的事情,尤其是部分专科和冷门专
业毕业的大学生们,应不必急于强求自己寻找一个固定的就业单位,可以先将户
口暂时迁回生源地,委托工作地的人才交流中心保管自己的档案,然后在流动中
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单位。
4.树立敢于竞争、敢于创业的择业观。首先,要树立敢于竞争的观念。当今
世界是竞争的时代,竞争机制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整个人生过程。
可以说竞争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大学生求职择业在其本质形式上就是竞争过程,
是素质与能力的竞争。竞争促进了优胜劣汰,使大学生产生了危机感;竞争可以推
动优化,使大学生能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事实上,强烈的竞争意识并末在大学生身
上得到真正的体现。面对竞争时,毕业生多半显得无可奈何,无能为力,束手无策。
因此,树立强烈的市场竞争意识,掌握正确的竞争原则,培养良好的竞争素质,对于
大学生的顺利择业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其次,要树立敢于创业的观念。培养
创业观念是大学生实现成功就业的内在要求,也是新时代的要求。随着现代职业
之间的流动不断增加,职业岗位转换的次数也在不断增加,一份职业定终身的时
代已经过去,自主创业给最具创造力和活力的大学生提供了就业和深造之外的
“创新之路”。高校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阵地,应将创业观教育贯穿于大学生
就业教育的全过程,应当重视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技能的培养,使
他们树立自主创业的意识,主动地投身于就业市场,以积极进取的态度参与竞争,
在创业时机到来时,勇于决断。
5.树立敢于到农村基层、西部等艰苦地方去工作的观念。长期以来,绝大部
分高校毕业生一直把就业目标锁定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和沿海地区,向往生活待
遇优越的热门单位,使得大城市及东南沿海地区的就业基本曾饱和状态,而经济
相对落后的农村基层、西部等艰苦地方则倍受冷落。很多大学生依然抱有“精英”
的优越感,对自己择业期望值很高,放不下架子,宁可在大城市待业,也不愿下基层
吃苦,影响了成长成才。其实广大农村地区、边远地区、基层的择业空间还无限
广阔,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还很巨大。此外,国家制定了很多优惠政策,鼓励毕业
生到农村、基层一线和西部艰苦的地方就业,保证了毕业生“来去自由”和“上下畅
通”,使毕业生去基层就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作为新时代的高校毕业生,不应
该只顾眼前利益,贪图一时的环境优越,更应该考虑的是国家发展的大局,到农村
基层、西部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在有发展潜力和宽松环境中磨练自己,积累经
验。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成就未来事业,才能真正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6.充分发挥社会、家庭、学校教育的引导作用。对于大学生来说,择业素质
如何往往取决于社会、家庭、学校等方面的教育效果,影响到其职业理想的实现
和职业能力的发展。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仅仅依靠高校单一的学校教育已不能
满足受教育者的需求,这要求我们在客观上必须为大学生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
的社会环境,形成以学校、家庭教育为主和社会各方面协调配合的、互动的就业
教育机制。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环境,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部门应尽快转
变单一管理的角色意识,将就业管理发展为集管理、指导、教育和服务“四为一体”
的综合职能体系,从而体现多位一体化、服务专门化、工作机制化、调控宏观化
的就业工作特点;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街道社区、家庭等教育载体,
把正确的职业观认知和评价渗透给每个毕业生,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就业环境,
并要拆除政策、地区间的壁垒,建立灵活的就业、用人机制。政府、高校要从可
持续发展的角度落实相关就业政策,不断加大就业市场的监管力度和就业工作指
导力度,为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和择业机遇,使毕业生顺利地踏上择业成
功之路。
本文发布于:2023-01-25 05:06: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3150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