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更新时间:2023-01-25 04:31:55 阅读: 评论:0

中考应该注意什么-一克有多少


2023年1月25日发(作者:常州教育)

王维诗词之《鹿柴》原文赏析

鹿柴

王维:唐代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赏析一

第一句“空山不见人”,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王维特殊喜爱

用“空山”这个词语,但在不同的诗里,它所表现的境地却有区分。“空

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居秋暝》),侧重于表现雨后秋山的空明净

净;“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

安静幽美;而“空山不见人”,则侧重于表现山的空寂清泠。由于杳无人迹,

这并不真空的山在诗人的感觉中显得空廓虚无,犹如太古之境。“不见人”,

把“空山”的意蕴详细化了。

假如只读第一句,读者可能会觉得它比拟寻常,但在“空山不见人”

之后紧接“但闻人语响”,却境地顿出。“但闻”二字颇可玩味。通常状况

下,安静的空山尽管“不见人”,却非一片静默死寂。啾啾鸟语,唧唧虫

鸣,瑟瑟风声,潺潺水响,相互交错,大自然的声音其实是特别丰富多彩

的。然而此刻,这一切都沓无声息,只是间或传来一阵人语声,却看不到

人影(由于山深林密)。这“人语响”,好像是破“寂”的,实际上是以局

部的、临时的“响”反衬出全局的、长期的空寂。空谷传音,愈见空谷之

空;空山人语,愈见空山之寂。人语响过,空山复归于万籁俱寂的境地;

而且由于刚刚那一阵人语响,这时的空寂感就更加突出。

三四句由上幅的描写空山中传语进而描写深林返照,由声而色,深林,

原来就幽暗,林间树下的青苔,更突出了深林的不见阳光。安静与幽暗,

虽分别诉之于听觉与视觉,但它们在人们总的印象中,却常属于一类,因

此幽与静往往连类而及。根据常情,写深林的幽暗,应当着力描绘它不见

阳光,这两句却特意写返景射入深林,照映的青苔上。读者猛然一看,会

觉得这一抹斜晖,给幽暗的深林带来一线光亮,给林间青苔带来一丝暖意,

或者说给整个深林带来一点生意。但细加体会,就会感到,无论就的主观

意图或作品的客观效果来看,都恰与此相反。一味的幽暗有时反倒使人不

觉其幽暗,而当一抹余晖射入幽暗的深林,斑斑驳驳的树影照映在树下的

青苔上时,那一小片光影和大片的无边的幽暗所构成的剧烈比照,反而使

深林的幽暗更加突出。特殊是这“返景”,不仅微弱,而且短暂,一抹余

晖转瞬逝去之后,接踵而来的便是漫长的幽暗。假如说,一二句是以有声

反衬空寂;那么三四句便是以光亮反衬幽暗。整首诗就像是在绝大局部用

冷色的画面上掺进了一点暖色,结果反而使冷色给人的印象更加突出。

赏析二

静美和壮丽,是大自然的千姿百态的美的两种类型,其间原本无轩轻

之分。但静而近于空无,幽而略带冷寂,则多少表现了美学趣味中独特的

一面。同样写到“空山”,同样侧重于表现静美,《山居秋暝》色调明朗,

在幽静的基调上浮动着安恬的气息,蕴含着活泼的生气;《鸟鸣涧》虽极

写春山的静谧,但整个意境并不幽冷空寂,素月的清辉、桂花的芳香、山

鸟的啼鸣,都带有春的气息和夜的安恬;而《鹿柴》则带有幽冷空寂的颜

色,尽管还不至于幽森枯寂。

王维是诗人、画家兼音乐家。这首诗正表达出诗、画、乐的结合。无

声的清寂、无光的幽暗,一般人都易于觉察;但有声的清寂,有光的幽暗,

则较少为人所留意。诗人正是以他特有的画家、音乐家对颜色、声音的敏

感,才把握住了空山人语响和深林入返照的一刹那间所显示的特有的幽静

境地。但是这种敏感,又和他对大自然的细致观看、潜心默会分不开。

本文发布于:2023-01-25 04:31: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3141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下一篇:累了倦了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