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卷第12期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Vol.28,No.12
2008年12月JournalofHuBeiTVUniversityDecember.2008,089~091
语用功能视角下英语广告的仿拟现象及翻译
夏英姿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浙江杭州311231)
[内容提要]仿拟是英语广告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格,一般分为仿词、仿语、仿句和仿篇。本文从语用功能的
角度对英语广告中出现的仿拟现象进行比较和分析,指出翻译仿拟修辞格英语广告时所用的一些策略,以增强广
告文本的语用功能,更好地对原产品进行宣传。
[关键词]语用功能;英语广告;仿拟;翻译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427(2008)12-0089-02
一、引言
广告作为一种促销和宣传的手段,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
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国际贸易和跨国公司的飞速发展,在
将企业和商品的形象传递到另一个国家和地区时,除了以质
量取胜,商标与广告主题句的翻译成为商品打入新的市场的
一个重要包装,是其得到新市场中潜在客户的认可与欢迎的
重要前提。
首先广告必须具备“推销能力”(llingpower),使人
听到或读到广告后能产生购买欲望;还必须具备“记忆价值”
(memoryvalue),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使人能随时想起某类
商品的长处和特点。为此,广告必须引人注目,具有“注意
价值”(attentionvalue)和“可读性”(readablity)。
在广告创作中,广告撰稿人为了能立即抓住受众的注意
力,除了在遣词造句上费尽心思之外,还要能熟练地驾驭多
种修辞手段,巧妙构思,语出惊人,从而购买广告所推崇的
商品。为此,往往采用用多种修辞手法。一般说来,文学作
品中的修辞手法在广告文体中大都使用,英汉广告中常见的
修辞格有比喻、拟人、反复、双关等,作为修辞格的一种,
仿拟是广告撰稿人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段。
仿拟是一种修辞手法,英文是Parody。英语广告中的仿
拟即根据交际的需要,故意模仿现有的语言形式,如人们所
熟悉的谚语、俗语、成语、脍炙人口的名诗佳句,甚至流传
甚广的歌曲等等,临时造出一个新的词语或句子。《英汉辞
格对比与翻译》(李定坤:1994)的解释“通过故意模仿某
一著名的诗歌、文章、段落或某一名言、警句、谚语的句式、
格调等,改动其中部分词语以表达一种新的思想内容,从而
获得幽默效果或达到模仿嘲弄等目的”。
二、英汉广告中的仿拟现象分类
仿拟在广告英语中应用形式多样,最常见的有四种。
1.仿词
根据宣传需要,更换词语中的某个词或词素,临时仿造
出新词语。例如:
(1)Cooool!
Afabuloussort-of-softdrinkthat'slightwithKahlua,
freshwithcreamormilk.
(2)Part-timeJobEarnXtraMoney——业余兼活,外快
多多。
例1是Kahlua饮料广告。广告中的“Cooool”是模仿
“cool”的拼写创造出来的。
让消费者感到喝此饮料既感到酷劲十足,又有冰心透凉
感觉。
例2是借助语音,我们可以看出杜撰词Xtra是extra一
词的仿拟。字母X代替原词中的ex,使仿词的意义在原词基
础上大为深化,因为字母X不仅与字母组合ex同音,而且在
数学术语中表示“未知数”,因而平添的新义给人以无限联想:
外快多多,多得成了未知数!跃跃欲试地意欲从事这一兼职
工作的人还能少吗?仿拟词极大地增强了表达效果。
2.仿语
广告中仿拟某一现成且大家熟知的短语或词组。例如:
(3)JustaReminder
ThisisWhyYouSaveMoney
CarolinaBank
例3(只是提醒一下这就是您为什么要存钱就如同ABC
一样容易——卡罗利纳联合银行)EasyasUCB仿拟英语习
语(as)easyasABC(极其简单),UCB是UnitedCarolinaBank
的缩略形式。该仿拟用来比喻在卡罗利纳联合银行存钱或投
资非常简单,达到了广告宣传的目的。
(4)OneCity,OneDream
例4是某房地产的广告口号语。很明显,这是模仿北
京奥林匹克的口号“OneWorld,OneDream”(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而创作出来的,此广告只是用City替换了
World,但是读来琅琅上口,让人感觉回味无穷,有想入住
这个城市的想法。
3.仿句
模仿大家所熟悉的句子形式,比如名言、警句、谚语等
来表达要说的内容,就如“旧瓶装新酒”一样。
(5)Twobeerornottwobeer,thatisaquestion——
Shakesbeer(喝或是不喝,这是一个问题——莎士啤酒)
这是某啤酒广告。仿拟莎士比亚剧作《哈姆雷特》中哈
姆雷特王子著名独白的开头一句:Tobeornottobe,thatis
[收稿日期]2008-10-17
作者系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讲师,在读研究生。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第12期
90
aquestion(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广告撰稿人
在写此广告时揣喝啤酒者的心理,描绘出消费者同样处于进
退两难,尴尬的处境。消费者因此对该广告印象深刻。同样
该啤酒的品牌——莎士啤酒(Shakesbeer)音同莎士比亚
(Shakespeare),这样消费者就很自如记住该产品。因此,该
广告也获得了极佳的宣传效果。
(6)AMarsadaykeepyouwork,restandplay.
这是Mars巧克力的广告词,仿拟英语中家喻户晓的谚
语“Anappleadaykeepsthedoctoraway”和“Allworkandno
playmakestheJackadullboy”。广告口号押韵,节奏感强,
朗朗上口,同时突出产品的特性,令人觉得Mars巧克力还
真是工作和生活中缺一不可的伙伴,而且亲切的语气也产生
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7)LoouncesSavepounds(GoldenlayEggs)
该广告结构及用词很容易令读者联想到下面的成语:
Pennywi,poundfoolish。其意思也可写成Save
pennies,lopounds。形式上也就与GoldenlayEggs广告吻
合。广告所要说明的意思是GoldenlayEggs价廉质优,既省
钱(savepennies),又不会使人发胖,也就是说,还能帮人
减肥(loounces)。理解这个广告需要一个过程。而一旦
领悟,GoldeflayEggs的优良特性便随着广告的文字情趣印
在人们的记忆里。
(8)“Theycame,theysaw,theyboughtout.”(Time
Weekly)
例句8是《时代周刊》一篇报道的标题,句式套用了恺
撒的一句名言:Icame
,Isaw,Iconquered(我来了,我
看见了,我胜利了)。相传古罗马统帅恺撒在公元前47年率
领部下,在小亚细亚的吉拉城,一举击溃帕尔纳凯斯,全部
战役只用了五天时间。恺撒写信给罗马的一个友人报捷时,
只用了三个音节简练、铿锵有力的拉丁词V6ni,Vich,Vici
(Icame,Isaw,Iconquered),以夸耀自己用兵如神,无
坚不摧,捣毁敌巢易如探囊取物。用词简而精,读来上口又
回味无穷,可谓仿拟佳作。
4.仿篇
模仿成段文章或整篇诗文而创造出新的语篇。
(9)Pepsi-Colahitsthespot
Twelvefullounces,that'salot
Twiceasmuchforanickel,too
Pepsi-Colaisthedrinkforyou.
百事可乐口味好,
十二盎司真不少,
花五便士喝个够,百事可乐请享受。
这则百事可乐广告是仿拟英国一首民间曲调编写的百
事可乐小韵文,英语叫做Pepsi-ColaJingle,使得该广告节
奏鲜明,抑扬顿挫,押韵严谨,和谐匀称,格调优美,容易
记忆,被视为一则十分成功的广告。
三、语用功能在英汉广告比拟中的运用及翻译
语用翻译是一种等效翻译理论,指从语用学的角度探讨
翻译的实践问题,即运用语用学理论去解决翻译实践中理解
问题。语用学的翻译观可以说是一种等效翻译理论,它主要
探讨口头语言和艺术性语言的翻译。语用功能等效是指译者
在准确理解原作内容的前提下,分析原文与译文的不同社会
文化背景,为译文读者提供最佳关联信息,使译文读者付出
最少的努力得到原文作者的语用意图,使译文读者能够与原
文读者在阅读时达到近似等同的感受。因此,语用翻译不仅
仅追求传统意义上的句法或词义等语言形式上的对等,而且
追求语用功能的动态对等,由此可见,语用翻译十分适用于
呼唤功能型文本—广告的翻译。《语用学与英语学习》(何自
然,1999)认为语用翻译与语义翻译相对应,是指从语用学
的角度探讨翻译间题,运用语用学理论去解决诸如翻译所涉
及的理解过程和重构过程、语用和文化因素在译文中的处理
方法、以及原作的语用用意的传达及其在译作中的得失等问
题。如何将一则好广告的语用功能准确地翻译过来,使译文
读者顿生购买的欲望?下面笔者从三个方面论述语用翻译策
略在英汉广告比拟翻译中的作用,再现其语用功能。
(一)语用功能下的套译法
套译法就是套用译语中现成的流传久远的成语、名言、
谚语等。
英语中有不少广告也是借用现成的成语、谚语、短语等来
获得文体效果,以达到预期目的。因此,套译法就是套用英语
在汉语中已经沉积下来的固有模式,对英语广告进行翻译。
例1:
Tastingisbelieving.
译文:百闻不如一尝。
原文套用了谚语“Seeingisbelieving”只是把“eing”
巧换为“tasting”。译文也套用汉语谚语“百闻不如一见”,
只是将之改为“百闻不如一尝”。这是把原句的语用含义表
达出来,达到了语用效果,暗含该食品的上乘质量,即吃了
绝对让顾客回味无穷。
例2:Wherethereisaway,thereisaToyota.
译文: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
这是丰田汽车的广告在中国的广告。制作者巧妙地利用
了“Thereisawill,thereisaway.”这一名言警句的模式,能
够很容易地吸引消费者的目光,因为人们对于名言的熟悉程
度,便于记忆,当消费者想要买车时,便自然而然地想起
“thereisaToyota”,从而达到广告的目的。但若在美国还是
这样宣传的话,恐怕令人难以理解。于是他们把广告语换成
了“Notallcarsarecreatedequal.”(并非所有的车都生而平
等)。了解美国历史的人都知道,美国《独立宜言》中的首
句就是“Allmenarecreatedequal.”(人人生而平等),该广
告把人与车作了对比:人是生而平等的,汽车则不然。因此消
费者在购买汽车时就会自然地做出选择。此种译文就是采用了
仿拟的修辞手法,也是语用功能下套译的成功典范。这样具有
鼓动性和诱导性的语言,足以使那些欲购车者蠢蠢欲动,达到
该公司的商业目的。丰田能成为全球畅销的汽车,除了品质超
群,成功的广告翻译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二)语用功能下的意译法
所谓意译,就是忠于原文的内容,不拘泥于原文翻译。
如果仅仅采用直译法或套译法处理原文,可能出现译文不能
为读者所接受,甚至出现晦涩难懂的情况。如果能在译人语
中找到另一种再现原文的句法和修辞美,同时又蕴涵相同的
语用功能的表达形式,就可以意译。此时,可舍弃或改变原
文的形式或运用读者易懂的意思的词语,并选用恰当句式来
传达原文的含义。
意译法也是广告修辞翻译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翻译方法。
例3:Senandsimplicity
飞利浦公司在2004年9月推出的新广告语“Senand
simplicity”则是仿造了JaneAusten的另一部小说《理智与
情感》(nandnsibility)。如果套译原文的话,就为“理
第12期夏英姿:语用功能视角下英语广告的仿拟现象及翻译
91
智与简单”让读者不知所云,而它的译文“精于心简于行”
虽然舍弃了英美消费者已有的文化信息,但同时凸显了飞利
浦公司以“简单为目标”的品牌承诺和宗旨。这是不同的语
境决定不同的交际意图,来实现不同的语用功能。
例4:Wetakenoprideinprejudice.
正义的力量、舆论的导向。
《泰晤士》报的这则广告词巧妙地引用了英国作家简·奥
斯汀的《傲慢与偏见》这部在英语文化国家中家喻户晓的文
学名著,体现了《泰晤士》报秉承公平、公正的办报原则,
收到了很好的广告效果。但如果直译为“对于你的偏见,我
们没有傲慢”时,文化差异使原广告效果很难传达出来,让
没有文学常识的普通中国消费者看了之后不知所云。此刻为
了符合译语读者的认知语境,就需要舍弃原文形式,采取意
译的方法。这样既表达了公平、公正的原则,又表现了《泰
晤士》报对引导舆论的重要作用,同时押韵又使译文读起来
铿锵有力,语用功能也得到了实现。
(三)语用功能下的活译法
活译法是指在翻译过程中运用包括直译法和意译法的
手段,以达到传神、巧妙的表达法。不同民族、不同语言的
广告往往蕴涵着译人与读者所不熟悉的文化背景,如果直接
传译出其字面意义,读者不仅很难欣赏其形式美,而且理解
不了其语用功能,从而达不到广告的最终目的。活译法可直
接将其语用呼唤功能用简白的译语表达出来。
例5:Alliswellthatendswell(一种香烟广告).
译文:一切从“头”开始。
“Alliswellthatendswell.”出自莎士比亚喜剧的剧名,
意思是“结局好就一切都好”。香烟好坏取决于烟丝的质量、
加工的方法等,与烟嘴或烟蒂无关。有人片面地理解其字面
意义,将其翻译成“烟蒂好,烟就好”,这种译文是不符合
生活常识的。而“结果好,一切好”及“烟蒂好,烟就好”
等两层意思于一体。“意译”仅传达了原文的后一意思,内
容欠全。“活译”取汉语中现成的成语“从头开始”并将其
中的“头”标以引号,人为地赋予了它“开头”和“烟头”
等两层意思。“结果好”被译成了“开头好”,虽然改变了
原文的表面意思,但是“一切从头开始”的活译法符合消费
者心理,原语广告语用功能同时得到了体现,消费者也更容
易接受此产品。
例6:Betterlatethanthelate(交通安全公益广告).
译文:慢行回家,快行回老家。
这则交通安全广告是模仿成语“Betterlatethannever”
(迟到总比不到好)的模式,而且巧妙地运用了late一词的
双关意义。Late是“迟到”的意思,thelate是指“已故的,
不存在的”。因此,有人将其译为“迟到总比丧命好”。虽
然译文正确,但听起来让人感觉像在说话而不像交通安全警
示语,而且“迟到总比丧命好”这句话让人感觉有强制的意
味,有些人就会熟视无睹逆反行事,而“慢行回家,快行回
老家”则多了些诙谐、幽默的趣味在,让人一看便心领神会,
起到警示的作用,而原广告的语义功能也得到了很好的传
达。
四、结束语
翻译是一门学问。在翻译英语广告时,应首先考虑目标
语消费者的情感心理需求,以实现其指导消费行为的功能。
从上述译例分析不难看出,把一则出色的广告翻译成另一种
语言,要考虑的决不能仅仅是字面上的对应,即语义对等,
而是一种突出广告语用功能和再创造的翻译。从语用学这个
角度来看,语用功能翻译并不排斥照搬原文的词句和结构的
套译方法,也会允许在特定的条件下,广告的翻译可以摆脱
传统译论的束缚,采用一些非常规的意译或活译法。为了确
保广告语言艺术和广告语篇风格的再现,译者必须透彻了解
广告语的内容及其艺术形式,应用语用学理论,选用最合适
的译法,从原广告中挑选恰当的词语和合适的句式来忠实地
再现原语广告的语言特点,尤其是尽可能再现原语广告修辞
形式,成功完成作者与译者及消费者之间的交流,更好地促
进广告产品的宣传和销售。
[参考文献]
[1]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2]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
司,2001.
[3]何自然,陈新仁.当代语用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
杜,2004.
[4]杨才元,吴彩亚.英汉仿拟格的语用比较[J].苏州大学学报,
2002,(3).
[5]刘明珠.仿拟在广告英语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2,(4).
[6]刘茁.英语广告词的仿拟艺术[J].深圳大学学报,2004,(4).
[7]郑丽芳,戴聪腾.英汉广告中仿拟的特点及翻译[J].青海师专学
报,2005,(2).
[8]陈碧兰.论仿拟在广告语翻译中的应用[J].广西民族大学学
报,2006,(5).
[9]罗胜杰.英汉广告中的仿拟研究[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7,
(3).
[10]贺学耘,谭晓丽.广告翻译:形式美与语用功能的再现[J].上
海翻译,2007,(4).
ParodyinEnglishAdvertisingwiththePerspectiveofPragmaticFunctionandItsTranslation
XIAYing-zi
[Abstract]Parodyifalls
intofourcategories:parodiedwords,e
perspectiveofpragmaticfunction,thispapercomparesandanalyzesthecharacteristicsofparodyinEnglish
tsattranslatingadvertimentwithparodyintoanotherlanguageandrequirestranslating
strategytoimprovethepragmaticfunctioninEnglishadvertiments,whichwillbeofgreathelpinthepublicity
oftheproductsadvertid.
[Keywords]PragmaticFunction;Englishadvertiment;parody;translation
本文发布于:2022-11-13 20:22: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313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