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更新时间:2023-01-25 04:03:16 阅读: 评论:0

中考应用题专项训练及答案-风靡一时读音


2023年1月25日发(作者:德阳建院官网)

第一单元

1白鹭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

且太不寻常了。

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

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

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

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

哨吗?

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

化,而且具有生命了。

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

的歌吗?

——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2落花生

我们家的后园有半亩空地。母亲说:“让它荒着怪可惜的,你们那么爱吃花

生,就开辟出来种花生吧。”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

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母亲说:“今晚我们过一个收获节,请你们的父亲也来尝尝我们的新花生,

好不好?”母亲把花生做成了好几样食品,还吩咐就在后园的茅亭里过这个节。

那晚的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

父亲说:“你们爱吃花生吗?”

我们争着答应:“爱!”

“谁能把花生的好处说出来?”

姐姐说:“花生的味道很美。”

哥哥说:“花生可以榨油。”

我说:“花生的价钱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都喜欢吃。这就是它的好处。”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

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

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

上。

3桂花雨

中秋节前后,正是故乡桂花盛开的季节。

小时候,我无论对什么花,都不懂得欣赏。父亲总是指指点点地告诉我,这

是梅花,那是木兰.......但我除了记些名字外,并不喜欢。我喜欢的是桂花。

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不开花时,只见到满树的叶子;开

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故乡靠海,八月是台风季节。桂花开,母亲就开始担心了:“可别来台风啊!”

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回,嘴里念着:“只要不来台风,我就可以收几大

箩。送一箩给胡家老爷爷,送一箩给毛家老婆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

里的。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如果让它

开过了,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落,比摇下来的香味就差多了。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

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

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

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

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

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

才是香飘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回家时,总要捡一大袋桂花给母亲。

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4珍珠鸟

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放在一个简易的竹条编成的笼子里,笼内还有

一卷干草,那是小鸟舒适又温暖的巢。

有人说,这是一种怕人的鸟。

我把它挂在窗前。那儿还有大盆异常茂盛的法国吊兰。我便用吊兰长长的、

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它们就像躲进深幽的丛林一样安全,从中传

出的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也就格外轻松自在了。小鸟的影子就在这中间隐约

闪动,看不完整,有时连笼子也看不出,却见它们可爱的鲜红小嘴从绿叶中伸出

来。

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它们便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我们就这样一点

点熟悉了。

三个月后,那一团越发繁茂的绿蔓里边,发出一种尖细又娇嫩的鸣叫。我猜

到,是它们有了雏儿。我呢,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连添食加水时也不睁大好奇

的眼睛去惊动它们。过不多久,忽然有一个更小的脑袋从叶间探出来。哟,雏儿!

正是这小家伙!

它小,就能轻易地由疏格的笼子里钻出来。瞧,多么像它的父母:红嘴红脚,

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

个蓬松的球儿。

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

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

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逃到画框上去了。只要大鸟在笼里生气地叫一声,它就

立即飞回笼里去。

我不管它。这样久了,打开窗子,它最多只在窗框上站一会儿,决不飞出去。

渐渐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的书桌上。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

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

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

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的响声。

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这样,它完全放心了,

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小红嘴,嗒嗒地啄着我颤动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

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白天,它这样淘气地陪伴我;天色人暮,它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唤声中,飞向

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

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

怕惊跑它。待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

盖住眸子,小红爪子刚好被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

睡得好熟!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

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第二单元

5搭石

我的家乡有一条无名小溪,五六个小村庄分布在小溪的两岸。小溪的流水常

年不断。每年汛(xùn)期,山洪暴发,溪水猛涨。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

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绾(wǎn)裤。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

人们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

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

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秋凉以后,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如果

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人们会谴(qiǎn)责这里的人懒惰(duò)。

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

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sú)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

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

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

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xié)调有序(xù)!前面的抬起

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chu

ò)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

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

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fú)下

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

好的情感。

6将相和

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

有一回,赵王得了一件无价之宝,叫和氏璧。秦王知道了,就写一封信给赵

王,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换这块璧。

赵王接到了信非常着急,立即召集大臣来商议。大家说秦王不过想把和氏璧

骗到手罢了,不能上他的当,可是不答应,又怕他派兵来进攻。

正在为难的时候,有人说有个蔺相如,他勇敢机智,也许能解决这个难题。

赵王把蔺相如找来,问他该怎么办。

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

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

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赵王和大臣们没有别的办法,只好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

蔺相如到了秦国,进宫见了秦王,献上和氏璧。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

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

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秦王听他这么

一说,就把和氏璧交给了蔺相如。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

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

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

上撞。秦王怕他把璧真的撞碎了,连忙说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出地图,把允

诺划归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他看。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

典礼,他才肯交出来。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举行典礼的日期。

蔺相如知道秦王丝毫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一回到宾馆,就叫手下人化了装,

带着和氏璧抄小路先回赵国去了。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

大大方方地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您如果有诚意的话,先把十五座城

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决不失信。不然,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

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

送回赵国。

这就是“完璧归赵”的故事。蔺相如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上大夫。

过了几年,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见。赵王和大臣们商议说∶“去吧,怕有危

险;不去吧,又显得太胆怯。”蔺相如认为对秦王不能示弱,还是去的好,赵王

才决定动身,让蔺相如随行。大将军廉颇带着军队送他们到边界上,做好了抵御

秦兵的准备。

赵王到渑池与秦王会见。秦王要赵王鼓瑟。赵王不好推辞,鼓了一段。秦王

就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赵王为秦王鼓瑟。

蔺相如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生气极了。他走到秦王面前,说∶“请您为赵

王击缶。”秦王拒绝了。蔺相如再次要求,秦王还是拒绝。蔺相如说∶“您现在

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敲了一下

缶。蔺相如也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秦王为赵王击缶。

秦王没占到便宜。他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上做好了准备,不敢拿赵王怎么样,

只好让赵王回去。

蔺相如在渑池会上又立了功。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

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

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

下不了台!”这话传到了蔺相如耳朵里,蔺相如就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

面。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

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顺眼了。他们说,蔺相如怕廉颇像老鼠见

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对他们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

比,谁厉害?”他们说∶“当然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

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

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

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

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

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

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7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

也许你跑得很快。不过要是你跟猎豹和鸵鸟赛跑的话,就一点儿赢的希望也

没有了。

人在奋力奔跑的时候,速度能够达到每小时24千米。这个速度跟鸵鸟比起

来差远了——鸵鸟奔跑的最高速度是72千米每小时。在两条腿的动物里面,鸵

鸟应该算是奔跑的世界冠军。

比鸵鸟跑得更快的动物就要数猎豹了。猎豹奔跑的最大速度可达110千米每

小时。猎豹才是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

但是游隼[sǔn]向下俯冲时的速度更快,超过320千米每小时!这个速度是

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飞速行驶时速度的两到三倍!它俯冲时的速度比任何一种动物

奔跑时的速度都要快。

不过,游隼还是没有飞机飞行的速度快!在喷气式飞机飞行的高度,声音传

播的速度大约是1050千米每小时,而一些高速喷气式的飞机速度是声速的数倍。

如果你对着一个以超音速移动的人大喊,他是什么都听不见的!因为声音根本就

追不上他。

乘坐喷气式飞机去旅行,速度绝对是够快的了。但是,如果你想到月球上去,

就需要搭乘速度更快的工具了。对!我们需要一枚火箭!为了摆脱地心引力,飞

到浩瀚的太空中,火箭的速度要比喷气式飞机快得多才行。火箭的最大速度能达

到4万千米每小时,是声速的30多倍。进入太空之后,即使关掉发动机,火箭

仍可以继续前进。

看!前面呼啸而过的东西是什么?跟它的速度一比,火箭就好像是静止的一

样。那是流星体!流星体是太空中一种较小的天体。有的流星体运动的最大速度

能达到25万千米每小时,是火箭运动速度的6倍多。

现在,你一定会认为流星体是人们所能见到的速度最快的物体。不过,还有

比流星体运动速度快得多的东西,而且它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按下手电筒的

开关,立刻会出现一束光柱。光的速度是惊人的,大约是30万千米每秒,比流

星体的速度要快几千倍!如果按照光速运动,我们一秒钟就可以沿着地球赤道转

约7圈多!科学家认为光的换传播速度是最快的。

真是令人难以置信!宇宙中最快的东西居然可以轻易地拿在手上!

8冀中的地道战

1942到1944那几年,日本侵略军在冀中平原上"大扫荡",还修筑了封锁沟和

封锁墙,十里一碉,八里一堡,想搞垮我们的人民武装。

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冀中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创造了新的斗争方式,这就

是地道战。

说起地道战,简直是个奇迹。在广阔平原的地底下,挖了不计其数的地道,横

的,竖的,直的,弯的,家家相连,村村相通。敌人来了,我们就钻到地道里去,让他

们扑个空;敌人走了,我们就从地道里出来,照常种地过日子,有时候还要打击敌

人。靠着地道这种坚强的堡垒,冀中平原上的人民坚持了敌后游击战争。

地道的式样有一百多种。就拿任丘的来说吧,村里的地道挖在街道下面,跟别

村相通的地道挖在庄稼地下面。地道有四尺多高,个儿高的人弯着腰可以通过;

地道的顶离地面三四尺,不妨碍上面种庄稼。地道里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大洞,

洞顶用木料撑住,很牢靠。大洞四壁又挖了许多小洞,有的住人,有的拴牲口,有的

搁东西,有的做厕所。一个大洞容得下一百来人,最大的能容二百多人。洞里经常

准备着开水、干粮、被子、灯火,在里面住上个三五天不成问题。洞里有通到地

面的气孔,从气孔里还能漏下光线来。气孔的口子都开在隐蔽的地方,敌人很难发

现。人藏在洞里,既不气闷,又不嫌暗。有的老太太把纺车也搬进来,还嗡嗡嗡地

纺线呢。

地道的出口也开在隐蔽的地方,外面堆满荆棘。有的还在旁边挖一个陷坑,

坑里插上尖刀或者埋上地雷,上面用木板虚盖着,板上铺些草,敌人一踏上去就翻

下坑里送了命。在地道里,离出口不远的地方挖几个特别坚固的洞,民兵拿着武器

在洞里警戒;拐弯的地方挖一些岔道,叫"迷惑洞",敌人万一进来了,分不清哪条

是死道,哪条是活道。进了死道,就有地雷埋在那儿等着他们;就算进了活道,他们

也过不了关口。原来地道里每隔一段就有个很窄的"孑口",只能容一个人爬过去。

只要一个人拿一根木棒,就可以把"孑口"守住,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敌人尝到了地道的厉害,想方设法来破坏,什么火攻啊,水攻啊,毒气攻啊,都

用遍了。大家又想出了许多妙法来防备。洞口准备着土和沙,可以用来灭火。"

孑口"上装着吊板,如果敌人放毒气,就把吊板放下来挡住,不让毒气往里透。对付

水攻的法子更妙了,把地道跟枯井暗沟连接起来,敌人放水的时候,水从洞口进来,

就流到枯井暗沟里去了。任敌人想出什么毒辣的法子也不怕,因为各个村子的地

道是相通的,大不了转移到旁的村子去。

人在地道里怎么能了解地面上的情况呢?民兵的指挥部派出一些人分布在各

处,发现了敌情就吆喝起来,一个接一个,一直传到指挥部里。老百姓管这种吆喝

叫"无线电"。地道里面可就用"有线电"了,一根铁丝牵住一个小铜铃,这儿一拉,

那儿就响,拉几下表示什么意思是早就约好了的。为了打击敌人,什么办法都想出

来了,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

有了地道战这个斗争方式,敌人毒辣透顶的"扫荡"被粉碎了。冀中平原上的

人民不但坚持了生产,还有力地打击了敌人,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惊人的

奇迹。

第三单元

9《猎人海力布》

在内蒙(měng)古自治区,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民间故事。

从前有一个猎人,名叫海力布。他热心帮助别人,每次打猎回来,总是把猎

物分给大家,自己只留下很少的一份。大家都非常尊敬他。

有一天,海力布到深山去打猎,忽然听见天上有喊救命的声音。他抬头一看,

一只老鹰抓住一条小白蛇正从他头上飞过。他急忙搭箭开弓,对准老鹰射去。老

鹰受了伤,丢下小白蛇逃了。

海力布对小白蛇说:“可怜的小东西,快回家去吧!”小白蛇说:“敬爱的

猎人,您是我的救命恩人,我要报答您。我是龙王的女儿,您跟我去,我爸爸一

定会好好酬(chóu)谢您。我爸爸的宝库里有许多珍宝,您要什么都可以。如果您

都不喜欢,可以要我爸爸含在嘴里的那颗宝石。只要嘴里含着那颗宝石,就能听

懂动物说的话。”海力布想,珍宝我倒不在乎,能听懂动物的话,对猎人来说,

实在是太好了。他问小白蛇:“真有这样一颗宝石吗?”小白蛇说:“真的。但

是动物说什么话,您只能自己知道。如果对别人说了,您就会变成一块石头。”

海力布点点头。跟着小白蛇来到龙宫,老龙王对海力布十分感激,要重谢他。

老龙王把他领进宝库,让他自己挑选珍宝,爱什么就拿什么。海力布什么珍宝也

不要,他对龙王说:“如果您真想给我点儿东西作纪念,请把您嘴里含着的那颗

宝石送给我吧。”龙王低头想了一会儿,就把嘴里含的宝石吐出来,送给了海力

布。

海力布临走的时候,小白蛇跟了出来,再三叮嘱(zhǔ)他说:“敬爱的猎人,

您要记住,无论动物说的什么话,不要对别人说。如果说了,您马上会变成石头,

永远不能复活了!”海力布谢过小白蛇,就回家了。

海力布有了这颗宝石,打猎方便极了。他把宝石含在嘴里,能听懂飞禽(qí

n)走兽的语言,能知道哪座山上有哪些动物。从此以后,他每次打猎回来,分给

大家的猎物更多了。这样过了几年。有一天,他正在深山里打猎,忽然听见一群

鸟在议论着什么。仔细一听,那只带头的鸟说:“咱们赶快飞到别处去吧!今天

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tā),大地要被洪水淹没,不知道要淹死多少人呢!”

海力布听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他急忙跑回家对乡亲们说:“咱们赶快搬

到别处去吧!这个地方不能住了!”大家听了很奇怪,住得好好的,为什么要搬家

呢?尽管海力布焦急地催(cuī)促大家,可是谁也不相信。海力布急得掉下眼泪,

说:“我可以发誓,我说的话千真万确。相信我的话吧,赶快搬走!再晚就来不

及了!”有个老人对海力布说:“海力布,你是我们的好邻居,我们知道你从来

不说谎话。可是今天你让我们搬家,你总得说清楚哇。咱们在这山下住了好几代

啦,老老小小这么多人,搬家可不容易呀!”

海力布知道着急也没有用,不把为什么要搬家说清楚,大家是不会相信的。

再一迟延,灾难就要夺去乡亲们的生命。要救乡亲们,只有牺牲自己。他想到这

里,就镇定地对大家说:“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大地。你

们看,鸟都飞走了。”接着,他就把怎么得到宝石,怎么听见一群鸟议论避难,

以及为什么不能把听来的消息告诉别人,都原原本本照实说了。海力布刚说完,

就变成了一块石头。

大家看见海力布变成了石头,都非常后悔,非常悲痛。他们含着眼泪,念着

海力布的名字,扶着老人,领着孩子,赶着牛羊,往很远的地方走去。他们走在

路上,忽然乌云密布,狂风怒号,接着就是倾(qīng)盆大雨。半夜里,听见一声

震天动地的巨响,大山崩塌了,地下涌出洪水,把他们住的村子淹没(mò)了。

人们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据说现在还能找到那块叫做“海力布”的石头呢。

10牛郎织女(一)

古时候有个孩子,爹妈都死了,跟哥哥嫂子过日子。哥哥嫂子待他很不好,叫

他吃剩饭,穿破衣裳,夜里在牛棚里睡。牛棚里没床铺,他就睡在干草上。他每天

放牛。那头牛跟他很亲密,用温和的眼睛看着他,有时候还伸出舌头舔舔他的手,

怪有意思的。

他没名字,人家见他每天放牛,就叫他牛郎。

牛郎照看那头牛挺周到。一来是牛跟他亲密,二来呢,他想,牛那么勤勤恳恳

地干活,不好好照看它,怎么对得起它呢?他总是挑很好的草地,让牛吃嫩嫩的青

草,家里吃的干草,筛得一点儿土也没有。牛渴了,他就牵着它到小溪的上游,让它

喝干净的水。夏天天气热,就在树林里休息;冬天天气冷,就在山坡上晒太阳。他

把牛身上刷得干干净净,不沾一点儿草叶、土粒。夏天,一把蒲扇不离手,把成

群的牛虻都赶跑了。牛棚也打扫得干干净净。在干干净净的地方住,牛舒服,自

己也舒服。

牛郎随口哼几支小曲儿,没人听他的,可是牛摇摇耳朵闭闭眼,好像听得挺有

味儿。牛郎心里想什么,嘴里就说出来,没人听他的,可是牛咧开嘴,笑嘻嘻的,好

像明白他的意思。他常常把看见的、听见的事告诉牛,有时候跟它商量一些事。

牛好想全了解,虽然没说话,可是眉开眼笑的,他也就满意了。自然,有时候他还

觉得美中不足,要是牛能说话,把了解的和想说的都一五一十地说出来,那该多

好呢。

一年一年过去,牛郎渐渐长大了。哥哥嫂子想独占父亲留下来的家产,把他

看成眼中钉。一天,哥哥把牛郎叫到跟前,装做很亲热的样子说:"你如今长大了,

也该成家立业了。老人家留下一点儿家产,咱们分了吧。一头牛,一辆车,都归你,

别的归我。"

嫂子在旁边,三分像笑七分像发狠,说:"我们挑顶有用的东西给你,你知道吗?

你要知道好歹,赶紧离开这儿。天还早,能走就走吧"

牛郎听哥哥嫂子这么说,想了想,说:"好,我这就走!"他想哥哥嫂子既然不喜

欢他,他又何必恋恋不舍呢?那辆车不稀罕,幸亏那头老牛归了他,亲密的伙伴还

在一块儿,离不离开家有什么关系?

他就牵着老牛,拉着破车,头也不回,一直往前走,走出村子,走过树林,走到

山峰重叠的地方。从那以后,他白天上山打柴,柴装满一车,就让老牛拉着,到集市

上去换粮食;夜晚就让老牛在车旁边休息,自己睡在车上。过了些日子,他在山前

边盖了一间草房,又在草房旁边开辟了一块地,种些庄稼。这就算安了家。

一天晚上,他走进草房,忽然听见一声"牛郎",他从没听见过这个声音。是谁

叫他呢?回头一看,微弱的星光下,老牛嘴一张一合的,正在说话。

老牛真会说话了!

牛郎并不觉得怎么奇怪,像是听惯了它说话似的,就转过身子去听。

老牛说:“明天黄昏时候,你翻过右边那座山。山那边是一片树林,树林前边

是一个湖,那时候会有些仙女在湖里洗澡。她们的衣裳放在草地上。你要捡起那

件粉红色的纱衣,跑到树林里等着,跟你要衣裳的那个仙女就是你的妻子。这个

好机会你可别错过了。”

"知道了。"牛郎高兴地回答。

第二天黄昏时候,牛郎翻过右边的那座山,穿过树林,走到湖边。湖面映着晚

霞的余光,蓝紫色的波纹晃晃荡荡。他听见有女子的笑声,顺着声音看,果然有好

些个女子在湖里洗澡。他沿着湖边走,没几步,就看见草地上放着好些衣裳,花花

绿绿的,件件都那么漂亮。里头果然有一件粉红色的纱衣,他就拿起来,转身走进

树林。

他静静地听着,一会儿,传来女子们上岸的声音,只听见一个说:"不早了,咱

们赶紧回去吧!咱们偷偷地到人间来,要是老人家知道了,不知道要怎么罚咱们

呢!"过了一会儿,又听见另一个说:"怎么,你们都走啦?难得来一趟,自由自在地

洗个澡,也不多玩一会儿——哎呀!我的衣裳哪儿去了?谁瞧见我的衣裳啦?"

牛郎听到这儿,从树林里走出来,双手托着纱衣,说:"姑娘,别着急,你的衣裳

在这儿。"

姑娘穿上衣裳,一边梳她长长的黑头发,一边跟牛郎谈话。牛郎把自己的情形

一五一十地说了。姑娘听得出了神,既同情他,又爱惜他,就把自己的情形也告诉

了他。

原来姑娘是天上王母娘娘的外孙女,织得一手好彩锦,名字叫织女。天天早晨

和傍晚,王母娘娘拿她织的彩锦装饰天空,那就是灿烂的云霞,什么东西也没它美

丽。王母娘娘需要的彩锦多,就叫织女成天成夜地织,一会儿也不许休息。织女

身子老在机房里,手老在梭子上,劳累不用说,自由也没有了,等于关在地狱里,

实在难受。她常常想,人人都说天上好,天上好,天上有什么好呢?没有自由,又

看不见什么。她总想离开天上,到人间去,哪怕是一天半会呢,也可以见识见识

人间的景物。她把这个想法跟别的仙女说了。别的仙女也都说早有这种想法。那

天下午,王母娘娘喝千年酿的葡萄酒,多喝了点儿,靠在宝座上直打瞌睡,看样子

不见得马上就醒,仙女们见机会难得,就你拉我、我拉你地溜出来,一齐飞到人间。

她们飞到湖边,看见湖水清得可爱,就跳下去洗澡。织女关在机房里太久了,能够

在湖水里无拘无束地游泳,心里真痛快,想多玩儿一会儿,没想到就落在后边了。

牛郎听完织女的话,就说:"姑娘,既然天上没什么好,你就不用回去了。你能

干活,我也能干活,咱们两个结了婚,一块儿在人间过一辈子吧。"

织女想了想,说:"你说得很对,咱们结婚,一块儿过日子吧。"

他们俩手拉着手,穿过树林,翻过山头,回到草房。牛郎把老牛指给织女看,

说它就是从小到大相依为命的伴儿。织女拍拍老牛的脖子,用腮帮挨挨它的耳朵,

算是跟它行见面礼。老牛眉开眼笑地朝她看,彷佛说:"正是这个新娘子。"

11牛郎织女(二)

从此牛郎在地里耕种,织女在家里纺织。有时候,织女也帮助牛郎干些地里

的活。两个人勤劳节俭,日子过得挺美满。转眼间两三个年头过去了,他们生了一

个男孩,一个女孩。到孩子能说话的时候,晚上得空,织女就指着星星,给孩子讲

些天上的故事。天上虽然富丽堂皇,可是没有自由,她不喜欢。她喜欢人间的生

活:跟牛郎一块儿干活,她喜欢;逗着兄妹俩玩,她喜欢;看门前小溪的水活泼

地流过去,她喜欢;听晓风晚风轻轻地吹过树林,她喜欢。两个孩子听她这么说,

就偎在她怀里,叫一声“妈妈”,回过头来又叫一声“爸爸”。她乐极了,可是

有时候也发愁。愁什么呢?她没告诉牛郎。她是怕外祖母知道她在这儿会来找她。

一天,牛郎去喂牛,那头衰老的牛又说话了,眼眶里满是眼泪,说:"我快不行

了,不能帮你们下地干活了……我死以后,你把我的皮留着。碰见什么紧急事,

你就披上我的皮……"老牛没说完就死了。夫妻两个痛哭了一场,留下老牛的皮,

把老牛的尸骨埋在草房后边的山坡上。

再说天上,仙女们溜到人间洗澡的事到底让王母娘娘知道了。王母娘娘罚她

们,把她们关在黑屋子里。她尤其恨织女,竟敢留在人间不回来,简直是有意败坏

她的门风,损害她的尊严。她发誓要把织女捉回来,哪怕她藏在泰山底下的石缝

里,大海中心的珊瑚礁上,也一定要把她抓回来,给她顶厉害的惩罚。

王母娘娘派了好些天兵天将到人间察访,察访了好久,才知道织女在牛郎家

里,跟牛郎做了夫妻。一天,她亲自到牛郎家里,可巧牛郎在地里干活,她就一把抓

住织女往外走。织女的儿子见那老太婆怒气冲冲地拉着妈妈走,就跑过来拉住妈

妈的衣裳。王母娘娘狠狠一推,孩子倒在地上,她就带着织女一齐飞起来。织女心

里恨极了,望着两个可爱的儿女,一时说不出话来,只喊了一句:"快去找爸爸!"

牛郎跟着儿子赶回家,只见梭子放在织了半截的布匹上,灶上的饭正冒热气,

女儿坐在门前哭。他决定上天去追,把织女救回来。可是怎么能上天呢?他忽然想

起老牛临死前说的话,这不正是紧急事吗?他赶紧披上牛皮,找出两个筐,一个筐

里放一个孩子,挑起来就往外跑。一出屋门,他就飞起来了,耳边的风呼呼直响。

飞了一会儿,望见妻子和老太婆了,他就喊:"我来了!",两个孩子也连声叫妈妈。

越飞越近,眼看要赶上了,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玉簪儿往背后一画,糟了,牛郎的

前边忽然现出一条天河。天河很宽,波浪很大,牛郎飞不过去了。

从此以后,牛郎在天河的这边,织女在天河的那边,只能远远地望着,他们成

了天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

织女受了很厉害的惩罚,可是不肯死心,一定要跟牛郎一块儿过日子。日久天

长,王母娘娘也拗不过她,就允许她每年农历七月七日跟牛郎会一次面。

每年的这一天,成群的喜鹊在天河上边搭一座桥,让牛郎、织女在桥上会面。

就因为这件事,每逢那一天,人们很少看见喜鹊,它们都往天河那儿搭桥去了。还

有人说,那一天夜里,要是在葡萄架下边静静地听着,还可以听见牛郎织女在桥

上亲亲密密地说话呢。

第四单元

12古诗三首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13少年中国说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

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

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

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14圆明园的毁灭

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

的损失!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

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

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

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

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

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

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

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

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

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里凡是能拿

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

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里

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

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15无名岛

无名岛最大的特色就是小,小得好像不值得有个名字。不远处,白白的礁石

冒出海面聚成一堆,像一片白云在天边浮着。这里树少,草少,土也很少,却驻

扎着一群海军战队的士兵。

将军上岛时正是这儿最凉快的时候,也就是二三十摄氏度吧。没法子,谁叫

这儿离赤道近呢。小岛转一圈也用不了十分钟,所以,到第五分钟时,将军就发

现了问题。

“岛南边是什么东西,搞得那么神秘。是暗堡?”将军说着就走了过去,才

看清那儿用礁石围成一圈,上面用油布遮挡着。掀开油布一角,竟露出一片绿油

油的菜地。

将军不由一愣。他知道,在这个地方,蔬菜是很难生长的。因为主要是吃罐

头,有的战士上岛后,就会牙龈溃烂,嘴里起泡。从陆上运来的蔬菜,还没上岛,

就要烂掉一大半。看着眼前一片绿油油的菜地,将军真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做梦:

“这是怎么弄出来的?”

队长说,他是北方人,从大棚种菜得到启示,就搞了这个油布棚,北方大棚

是为防冻,这个棚却是防晒和防盐。菜地里的土,大部分是战士们从老家一口袋

一口袋背来的。

“都从老家?”将军纳闷,“就近的海岛上有土,不也行吗?”

“是呀,可战士们愿意从家乡背,连菜种也是从老家带来的。您看,不少北

方的菜在这里都活了。”

将军弯腰细看:好家伙,小小一块菜地,光小白菜秧子就有好几种。

将军航海多年,方位感很强,看天看地就能分出东南西北。他马上明白为什

么这菜地要放在小岛的南面:无名岛在南海的最南端,夏天太阳从北方朝这边射

着。选这个地方种菜,才能正面挡住烈日的强照。

“晚饭后,我们就可以把油布都掀开,让您看看菜地的全部。”队长自豪而

又神秘地一笑。

将军的眼光抓住了这一笑,心想:小鬼,还有什么瞒着我呢?就说:“好,

我就在晚饭后来看。”

同行的秘书着急了:“首长,不是定了赶回舰上吃晚饭的吗?”

将军当然不会忘。还是他自己定下的规矩,在这一海域,为了减轻岛上的负

担,吃住必须返回军舰。但现在,他对随行人员说:“你们乘快艇返回。我在岛

上不光吃晚饭,还要吃明天的早饭。”

大家都很吃惊。秘书马上问队长:“岛上晚上吃什么?”

将军白了他一眼:“吃什么?战士吃什么我就吃什么。”

他问身边的队长:“欢迎不欢迎?”

队长很矛盾,不太情愿地说:“欢迎是欢迎,可您的身体……”

将军又问围过来的战士们:“你们欢迎吗?”

“欢迎!”

将军点点头。他要住下来,可不是因为队长的那一笑。他是想,要是这种菜

法子真能推广铺开,那对这一带的守岛部队的作用可太大了。这种问题往往看起

来很小,却直接关系到部队的战斗力。

晚饭时,队长陪将军来到队部,办公桌上摆了好几个盘子,有罐头,还有几

种鲜鱼。将军知道这儿的鱼不稀奇,也就没说什么,坐下来拿起筷子。就在这时,

炊事员端来一个盘子,将军一看,脸色马上变了。那是一盘小白菜。

“这是谁的主意?”将军问道。

队长不知说什么好:“大家的……”

“大家的?哼!”将军重重地放下筷子,起身,“我说和战士们一起吃,你

劝我说去了他们会拘束,我就听了你的。现在倒好!我问你,战士们有蔬菜吃吗?”

“一个星期吃一次。”队长的声音小了。

“我问的是今天。走,去看他们吃什么!”

队长急了:“首长,您别去了。这盘菜您一定要吃下去,要不,您会后悔的。”

将军一愣,不知队长说的什么意思。

队长想了又想,对将军说:“您等一下。”他跑了出去。过一会儿,他又跑

了回来,指着窗边:“首长,您看。”

将军顺着队长指的方向看去——

那一片油布棚已经翻开,露出了一大块菜地,那绿油油的一片,竟构成了一

幅中国地图。

将军在心里一片沉吟,凝视着那片绿色。

“全国的省份,有一大半有土在这里。岛上的战士知道您身体不大好,又上

了年纪,一致要求务必让您吃上蔬菜。他们每人从自己家乡的土上摘下一根自己

家乡的菜,就凑成了这一小盘……大家不是把您看成首长,而是一个长辈。”队

长在边上小声地说。

将军觉得鼻子有些发酸,就别过脸去,刚好看见那盘青菜,他怔了一下,走

过去端起来,大步走了出去。

饭堂里,战士们正在吃饭,见将军进来,都停住了筷子。将军看了看他们桌

上的罐头,喉咙哽了一下,说:“们……”停了一下,又说:“孩子们,我

给大家分菜,每人一筷子。”

战士们怕烫似的马上躲远。将军没有追过去,也知道自己没法追。他站在原

地,一时不知怎么办才好。终于,他眼睛一亮,看到了饭桌边上的一桶汤。他走

过去,把手中的菜倒进汤里,而后拿起汤勺,在桶里搅了几下。随后,他舀起一

勺汤。

没有人招呼,战士们自觉地围了过来。一勺一勺的菜汤舀到了战士们的碗里。

将军看到不少人的眼角有些晶亮,自己的鼻子又开始发起酸来,本来想说些什么,

脑子一乱,就张了张嘴……

清晨,将军离开了无名岛。驶出海面好远,他忽然让快艇又绕回到无名岛的

南边。这时,他看到那片雄鸡形的绿色上面,一轮鲜红的太阳正在升起。

他向着太阳,向着那片绿色,也向着无名岛,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第五单元

16太阳

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

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其实,

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

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

抵得上一个太阳。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五百摄氏

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

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有了太阳,地球上

的庄稼和树木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鸟、兽、虫、鱼才能生存、繁殖。如

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我们吃的粮食、蔬菜、水果、

肉类,穿的棉、麻、毛、丝,都和太阳有密切关系。埋在地下的煤炭,看起来好像

跟太阳没有关系,其实离开太阳也不能形成。因为煤炭是由远古时代的植物埋在

地层下变成的。

地面上的水被太阳晒着的时候,吸收了热,变成了水蒸气。空气上升时,温度

下降,其中的水蒸气凝成了无数的小水滴,漂浮在空中,变成云。云层里的小水滴

越聚越多,就变成雨或雪落下来。

太阳晒着地面,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多,那里的空气就比较热;有些地区吸收

的热量少,那里的空气就比较冷。空气有冷有热,才能流动,成为风。

太阳光有杀菌的能力,我们可以利用它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

到处是寒冷,没有风、雪、雨、露,没有草、木、鸟、兽,自然也没有人。一句

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17松鼠

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xùn)良,很讨人喜欢。它们面容清

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jiǎo)健,四肢轻快。玲珑(lóng)的小面孔,衬

上一条帽缨(yīng)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

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

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像飞鸟一样住在树顶上,满树林里

跑,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它们在树上做窝,摘果实,喝露水,只有树被风刮得

太厉害了,才到地上来。在平原地区是很少看到松鼠的。它们不接近人的住宅,

也不待在小树丛里,只喜欢住在高大的老树上。在晴朗的夏夜,可以听到松鼠在

树上跳着叫着,互相追逐。它们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

出来奔跑,玩耍,吃东西。

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zhé)伏不动。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

要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

者逃到别的树上去。松鼠轻快极了,总是小跳着前进,有时也连蹦带跑。它们的

爪子是那样锐利,动作是那样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忽儿就爬上去了。松

鼠在秋天拾榛子,塞到老树空心的缝隙里,塞得满满的,留到冬天吃。在冬天,

它们也常用爪子把雪扒开,在雪下面找榛子。

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

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tái)藓(xiǎn)编扎起来,然后

把苔藓挤紧,踏平,使那建筑物足够宽敞,足够坚实。这样,它们可以带着儿女

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窝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狭(xiá)窄,勉(miǎn)

强可以进出。窝口有一个圆锥(zhuī)形的盖,把整个窝遮蔽起来,下雨时雨水

向四周流去,不会落在窝里。

松鼠通常一胎生三四个。小松鼠的毛是灰褐色的,过了冬就换毛,新换的毛

比脱落的毛颜色深些。它们用爪子和牙齿梳理全身的毛,身上总是光光溜溜、干

干净净的。

第六单元

18慈母情深

我一直想买一本长篇小说——《青年近卫军》。书价一元多钱。

母亲还从来没有一次给过我这么多钱。我也从来没有向母亲一次要过这么多

钱。

但我想有一本《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失魂落魄。

我从同学家的收音机里听到过几次《青年近卫军》的连续广播。那时我家的

破收音机已经卖了,被我和弟弟妹妹们吃进肚子里了。

在自己对自己的怂恿之下,我来到母亲上班的地方,向母亲要钱。母亲那一

年被铁路工厂辞退了,为了每月二十七元的收入,又在一个加工棉胶鞋帮的街道

小厂上班。

那是我第一次到母亲为我们挣钱的那个地方。

空间非常低矮,低矮得使人感到压抑。不足二百平米的厂房,四壁潮湿颓败。

七八十台破缝纫机一行行排列着,七八十个都不算年轻的女人忙碌在自己的缝纫

机旁。因为光线阴暗,每个女人的头上方都吊着一只灯泡。正是酷暑炎夏,窗不

能开,七八十个女人的身体和七八十只灯泡所散发的热量,使我感到犹如身在蒸

笼。

我呆呆地将那些女人扫视一遍,却发现不了我的母亲。

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你找谁?”一个老头对我大声嚷。

“找我妈!”

“你妈是谁?”

我大声说出了母亲的名字。

“那儿!”

一个老头儿朝最里边的角落一指。

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

凑到缝纫机板上。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妈——”

“妈——”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

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

母亲大声问:“你来干什么?”

“我……”

“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活!”

“我……要钱……”

我本已不想说出“要钱”两个字,可是竟说出来了!

“要钱干什么?”

“买书……”

“多少钱?”

“一元五角……”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道:“大姐,别给!没你这

么当妈的!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

着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

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

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

了,应该是个大人了。

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那天,我用那一元五角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

“你这孩子,谁叫你给我买水果罐头的!不是你说买书,妈才舍不得给你这

么多钱呢!”

那天母亲数落了我一顿。数落完,又给我凑足了买《青年近卫军》的钱。我

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

就这样,我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

19父爱之舟

是昨夜梦中的经历吧,我刚刚梦醒!

朦胧中,父亲和母亲在半夜起来给蚕宝宝添桑叶……每年卖茧子的时候,我

总跟在父亲身后,卖了茧子,父亲便给我买枇杷吃……

我又见到了姑爹那只小小渔船。父亲送我离开家乡去投考学校和上学,总是

要借用姑爹这只小渔船。他同姑爹一起摇船送我。带了米在船上做饭,晚上就睡

在船上,这样可以节省饭钱和旅店钱。我们不肯轻易上岸,花钱住旅店的教训太

深了。有一次,父亲同我住了一间最便宜的小客栈,夜半我被臭虫咬醒,身上都

是被咬的大红疙瘩。父亲心疼极了,叫来茶房,掀开席子让他看满床乱爬的臭虫

和我身上的疙瘩。茶房说没办法,要么加点钱换个较好的房间。父亲动心了,但

我年纪虽小却早已深深体会到父亲挣钱的艰难。他平时节省到极点,自己是一分

冤枉钱也不肯花的,我反正已被咬了半夜,只剩下后半夜,就不肯再加钱换房子

恍恍惚惚我又置身于两年一度的庙会中,能去看看这盛大的节日的确是无比

的快乐,我高兴极了。我看各样彩排着的戏人边走边唱。看踩高跷走路,看虾兵、

蚌精、牛头、马面……人山人海,卖小吃的挤得密密层层,各式各样的糖果点心、

鸡鸭鱼肉都有。我和父亲都饿了,我多馋啊!但不敢,也不忍心叫父亲买。父亲

从家里带了粽子,找个偏僻的地方父子俩坐下吃凉粽子。吃完粽子,父亲觉得我

太委屈了,领我到小摊上吃了碗热豆腐脑,我叫他也吃,他就是不吃。卖玩意儿

的也不少,彩色的纸风车、布老虎、泥人、竹制的花蛇……虽然不可能花钱买玩

意儿,但父亲很理解我那恋恋不舍的心思,回家后他用几片玻璃和彩色纸屑等糊

了一个万花筒,这便是我童年唯一的也是最珍贵的玩具了。万花筒里那千变万化

的图案花样,,是我最早的抽象美的启迪者吧!

父亲经常说要我念好书,最好将来到外面当个教员,所以我从来不缺课,不

逃学。读初小的时候,遇上大雨大雪天,路滑难走,父亲便背着我上学,我背着

书包伏在他背上,双手撑起一把结结实实的大黄油布雨伞。他扎紧裤脚,穿一双

深筒钉鞋,将棉袍的下半截撩起扎在腰里,腰里那条极长的粉绿色丝绸汗巾可以

围腰两三圈,那还是母亲出嫁时的陪嫁呢。

初小毕业后,我考取了鹅山小学。要住在鹅山当寄宿生,就要缴饭费、宿费、

学杂费,书本费也贵了,于是家里粜稻,卖猪,每学期开学要凑一笔不少的钱。

钱很紧,但家里愿意将钱都花在我身上。我拿着凑来的钱去缴学费,感到十分心

酸。父亲送我到学校,替我铺好床,他回家时,我偷偷哭了。这是我第一次真正

心酸的哭,与在家里撒娇的哭、发脾气的哭、打架的哭都大不一样,是人生道路

中品尝到的新滋味了。

我惟一的法宝就是考试,从未落过榜,我又要去报考无锡师范了。

为了节省路费,父亲又向姑爹借了他家的小渔船,同姑爹两人摇船送我到无

锡。时值暑天,为避免炎热,夜晚便开船,父亲和姑爹轮换摇橹,让我在小舱里

睡觉。但我也睡不好,因为确确实实已意识到考不取的严重性,自然更未能领略

到满天星斗、小河里孤舟缓缓夜行的诗画意境。船上备一只泥灶,自己煮饭吃,

小船兼做宿店和饭店,节省了旅费。只是我们的船不敢停到无锡师范附近,怕被

别的考生及家长见了嘲笑

老天不负苦心人,他的儿子考取了。送我去入学的时候,依旧是那只小船,

依旧是姑爹和父亲轮换摇船,不过父亲不摇橹的时候,便抓紧时间为我缝补棉被,

因我那长期卧病的母亲不能给我备齐行装。我从舱里往外看,父亲那弯腰低头缝

补的背影挡住了我的视线,但这个船舱里的背影也就分外明显,永难磨灭了!不

仅是背影时时在我眼前显现,鲁迅笔底的乌篷船对我也永远是那么亲切,虽然姑

爹小船上盖的只是破旧的篷,远比不上绍兴的乌篷船精致,但姑爹的小小渔船仍

然是那么亲切,那么难忘……我什么时候能够用自己手中的笔,把那只载着父爱

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

醒来,枕边一片湿。

20“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记得七八岁的时候,我写了第一首诗。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地,兴

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住了我,赞

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我既腼腆又得意扬扬,点头告诉她这首诗确实是我写的。

她高兴得再次拥抱了我。

“妈妈,爸爸下午什么时候回来?”我红着脸问。我有点迫不及待,想立刻

让父亲看看我写的诗。“他晚上七点钟回来。”母亲摸着我的脑袋,笑着说。

整个下午我都怀着一种自豪感等待父亲回来。我用最漂亮的花体字把诗认认

真真地重新誊写了一遍,还用彩色笔在它的周围上描上一圈花边。将近七点钟的

时候,我悄悄走进饭厅,满怀信心地把它放在餐桌父亲的位置上。

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我实在等不及了。我敬仰我的

父亲。他是一家电影公司的重要人物,写过好多剧本。他一定会比母亲更加赞赏

我这首精彩的诗。

快到八点钟的时侯,父亲终于推门而入。他进了饭厅,目光被餐桌上的那首

诗吸引住了。我紧张极了。

“这是什么?”他伸手拿起了我的诗。

“亲爱的,发生了一件美妙的事。巴迪写了一首诗,精彩极了……”母亲上

前说道。

“对不起,我自己会判断的。”父亲开始读诗。

我把头埋得低低的。诗只有十行,可我觉得他读了几个小时。

“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扔回原处。

我的眼睛湿润了,头也沉重得抬不起来。

“亲爱的,我真不懂你这是什么意思!”母亲嚷道,“这不是在你的公司里。

巴迪还是个孩子,这是他写的第一首诗。他需要鼓励。”

“我不明白,”父亲并不退让,“难道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么?”

我再也受不了了。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失声痛哭起来。

饭厅里,父母还在为那首诗争吵着。

几年后,当我再拿起那首诗,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那的确是一首相当糟

糕的诗。不过母亲还是一如既往地鼓励我。因此我还一直在写作。有一次我鼓起

勇气给父亲看一篇我新写的短篇小说。“写得不怎么样,但还不是毫无希望。”

根据父亲的批语,我学着进行修改,那时我还未满十二岁。

现在,我已经有了很多作品,出版了一部部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我越来

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我有个慈详的母亲,她常常对我说:“巴迪,这是

你写的吗?精彩极了!”我还有个严厉的父亲,他总是皱着眉头,说:“这个糟

糕透了。”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

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但是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

途。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

提高。”

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这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

“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

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我从心底里知道,

“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

——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

第七单元

21古诗三首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22四季之美

春天最美是黎明。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

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夏天最美是夜晚。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

儿翩翩飞舞。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儿,闪着朦胧的微光

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秋天最美是黄昏。夕阳照西山时,感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成群结队的大雁儿,在高空中比翼联飞,更是叫人感动。夕阳西沉,夜幕降临,

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叫人心旷神怡。

冬天最美是早晨。落雪的早晨当然美,就是在遍地铺满白霜的早晨,或是在

无雪无霜的凛冽的清晨,生起熊熊的炭火,手捧着暖和和的火盆穿过走廊时,那

闲逸的心情和这寒冷的冬晨多么和谐啊!只是到了中午,寒气渐退,火盆里的火

炭,大多变成了一堆白灰,这未免令人有点扫兴。

23鸟的天堂

我们吃过晚饭,热气已经退了。太阳落下了山坡,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在

天边。

我们走过一条石子路,很快就到了河边。在河边大树下,我们发现了几只小

船。

我们陆续跳上一只船。一个朋友解开了绳,拿起竹竿一拨,船缓缓地动了,

向河中心移去。

河面很宽,白茫茫的水上没有一点波浪。船平静地在水面移动。三支桨有规

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

在一个地方,河面变窄了。一簇簇树叶伸到水面上。树叶真绿得可爱。那是

许多茂盛的榕树,看不见主干在什么地方。

当我说许多株榕树的时候,朋友们马上纠正我的错误。一个朋友说那里只有

一株榕树,另一个朋友说是两株。我见过不少榕树,这样大的还是第一次看见。

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

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

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

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

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船在树下泊了片刻。岸上很湿,我们没有上去。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

有许多鸟在这树上做巢,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我仿佛听见几只鸟扑翅的声音,

等我注意去看,却不见一只鸟的影儿。只有无数的树根立在地上,像许多根木桩。

土地是湿的,大概涨潮的时候河水会冲上岸去。“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我

不禁这样想。于是船开了,一个朋友拨着桨,船缓缓地移向河中心。

第二天,我们划着船到一个朋友的家乡去。那是个有山有塔的地方。从学校

出发,我们又经过那“鸟的天堂”。

这一次是在早晨。阳光照耀在水面,在树梢,一切都显得更加光明了。我们

又把船在树下泊了片刻。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

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

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水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

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

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

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

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

堂啊!

24月迹

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又常常什么都觉得不满足。中秋的夜里,

我们在院子里盼着月亮,好久却不见出来,便坐回中堂里,放了竹窗帘儿闷着,

缠着奶奶说故事。奶奶是会说故事的,说了一个,我们还要她再说一个……奶奶

突然说:“月亮进来了!”

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

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

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我们都高兴起来,又都屏

气儿不出,生怕那是个尘影儿变的,会一口气吹跑了呢。月亮还在竹帘儿上爬,

那满圆却慢慢儿又亏了,末了,便全没了踪迹,只留下一个空镜,一个失望。奶

奶说:“它走了,它是匆匆的。你们快出去寻月吧。”

我们都跑了出来,它果然就在院子里,但再也不是那么一个满满的圆了。

满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儿亮的。院子中央处,是那

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

我们都走近去,不知道那个满圆儿去哪儿了,却疑心这骨朵儿是繁星儿变的;抬

头看着天空,星儿似乎就比平日少了许多。月亮正在头顶,明显大多了,也圆多

了,清清晰晰看见里边有了什么东西。

“奶奶,那月上是什么呢?”我问。

“是树,孩子。”奶奶说。

“什么树呢?”

“桂树。”

我们都面面相觑了,倏忽间,哪儿好像有了一种气息,就在我们身后袅袅,

到了头发梢儿上,添了一种淡淡的痒痒的感觉。似乎我们已在月里了,那月桂分

明就是我们身后的这一棵了。

奶奶瞧着我们,就笑了:“傻孩子,那里边已经有人了呢。”

“谁?”我们都吃惊了。

“嫦娥。”奶奶说。

“嫦娥是谁?”

“一个女子。”

哦,一个女子。我想。月亮里,地该是银铺的,墙该是玉砌的,那么好个地

方,配住的一定是十分漂亮的女子了。

“有三妹漂亮吗?”

“和三妹一样漂亮的。”

三妹就乐了:“啊啊,月亮是属于我的了!”

三妹是我们中最漂亮的,我们都羡慕起来。看着她的狂样儿,心里却有了一

丝嫉妒。我们便争执起来,每个人都说月亮是属于自己的。

奶奶说:“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有走,你们去找它吧。”

我们越发觉得奇了,便在院里找起来。妙极了,它真没有走掉,我们很快就

在葡萄叶儿上,瓷花盆儿上,爷爷的锨刃儿上找到了。我们来了兴趣,竟寻出院

门。

院门外是一条小河。河水细细的,却漫着一大片的净沙,全没白日那么的粗

糙,灿烂地闪着银光。我们从沙滩上跑过去,弟弟刚站到河的上湾,就大呼小叫:

“月亮在这儿!”

妹妹几乎同时在下湾喊道:“月亮在这儿!”

我两处去看了,两处的水里都有月亮,沿着河沿跑,哪一处的水里都有月亮

了。我们都看向天上,我突然又在弟弟妹妹的眼睛里看见了小小的月亮。我想,

我的眼睛里也一定是会有的。噢,月亮竟是这么多: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我们就坐在沙滩上,掬着沙儿,瞧那光辉……正像奶奶说的那样:它是属于

我们的,每个人的。我们又仰起头来看那天上的月亮,月亮白光光的,在天空上。

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

第八单元

25古人谈读书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

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

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

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26忆读书

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

我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不是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国文教科

书,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

国演义》!

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

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

好听极了。,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带着对故事

下文的无限期待,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起来,居

然越看越明白,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说把“凯”念作“岂”,把“诸”念

作“者”之类,因为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

我第一次读《三国演义》,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便把书丢下了。第二

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后来忘了是什么时候才

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

因为看《三国演义》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迫民反”

的《水浒传》尤其欣赏。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武松、鲁智深等人,

都有其极生动的风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

凑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我觉得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要强多了。

《红楼梦》是我在十二三岁时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的女

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时,

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所包含的一个家庭兴亡盛衰的滋味。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我永远

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要独立思考的大

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得不到的。

我自1980年到日本访问回来后,即因腿伤闭门不出,“行万里路”做不到

了,“读万卷书”便是我唯一的消遣。我每天都会得到许多书刊,知道了许多事

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同时,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比如说看了精彩

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榜》,看了人物栩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

会看索然乏味的《荡寇志》,等等。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

堆砌了许多华丽的词句的,无病而呻,自作多情的风花雪月的文字,我一看就从

脑中抹去,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那怕只有几百上千

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书看多了,从中也得到一个体会,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不比不知

道,一比吓一跳。”

因此,某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有个儿童刊物要我给儿童写几句指导读书的

话,我只写了几个字,就是: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27我的“长生果”

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这个比喻,我觉得特别亲切。

像蜂蝶飞过花丛,像泉水流经山谷,我每忆及少年时代,就禁不住涌起愉悦

之情。在记忆的心扉中,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

阕跳跃的欢快音符的乐章。

我最早的读物是孩子们叫做“香烟人”的小画片。那是一种比火柴盒略大的

硬纸片,正面印画,背面印字,是每盒香烟中的附赠物。遇到大人让小孩买烟,

这美差往往被男孩抢了去,我们女孩只落了个眼羡的份儿。集得多了,就开始比

赛用手掌刮“香烟人”,看谁刮得远。这时,我就卖力地呐喊助威,为的是最后

能在赢家手里饱览那一大沓画片。这些印着“水浒”“三国”故事的小画片,是

我最早见到的连环画。

开始我看得津津有味,天长日久,就感到不过瘾了。

后来,我看到几本真正的连环画。一位爱好美术的小学教师,他有几套连环

画,我看得如醉如痴:《七色花》引得我浮想不翩,《血泪仇》又叫我泪落如珠。

后来,哥哥的朋友们送了我几册小书:《刘胡兰小传》《卓娅和舒拉的故事》《古

丽雅的道路》……只要手中一有书,我就忘了吃、忘了睡。

渐渐地,连环画一类的小书已不能使我满足了,我又发现了一块“绿洲”—

—小镇的文化站有几百册图书!我每天一放下书包就奔向那里。几个月的功夫,

这个小图书馆所有的文艺书籍,我差不多都借阅了。我读得很快,囫囵吞枣,大

有“不求甚解”的味道。吸引我的首先是故事,是各种人物的命运遭遇,他们的

悲欢离合常常使我牵肠挂肚。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像我这样对阅读如饥似渴的少年,

它的功用更是不言而喻。醉心阅读使我得到了报偿。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我的作

文便常常居全班之冠。阅读也大大扩展了我的想象力。在家对着一面花纹驳杂的

石墙,我会呆上半天,构想种种神话传说;跃上遇到一个残疾人,我会黯然神伤,

编织他的悲惨身世。

记得有一次,作文的题目是《秋天来了》。教师读了一段范文之后,当大多

数同学千篇一律地开始写“秋天来了,树叶黄了,一片一片地飘到了地上”时,

我心里忽然掠过了不安分的一念:大家都这样写多没意思!我要用自己的眼睛去

看秋天,用自己的感受去写秋天。

我把秋天比作一个穿着金色衣裙的仙女,她那轻飘的衣袖拂去了太阳的焦

热,将明亮和清爽撒给大地;她用宽大的衣衫挡着风寒,却捧起沉甸甸的果实奉

献人间。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

秋天,使农民的笑容格外灿烂。

于是,我的作文得到了个“甲优”,教师在文中又圈又点,将它作为范文在

班上朗读。

这小小的光荣,使我悟得一点道理: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

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这些领悟自然是课外读物的馈赠。

后来,我又不满足于只看一般的故事书了,学校图书馆那丰富的图书又像磁

石一样吸引着我。那些古今中外的大部头小说使我着迷,我把所有课余时间都花

在借阅图书上。这时我养成了做笔记的习惯:记书中优美的词语,记描写的精彩

段落。做笔记锻炼了我的记忆力,也增强了我的理解力。

有一次命题作文《一件不愉快的往事》,我的情绪分外激动,觉得自己得到

了一个大显身手的好机会:小时候受过的一次委屈,平常积累的那些描写苦恼心

境的词语,像酵母似的发挥了作用。我从一个清冷的黄昏开始写,以月亮的美丽

皎洁和周围人的嬉笑,来反衬一个受委屈的小女孩的孤独和寂寞。写着写着,我

禁不住眼泪汪汪。这篇充满真情实感的作文又得到了好评,被用大字誊抄出来贴

在教室的墙上。可是,看到老师用红笔圈出我写的月亮“像一轮玉盘嵌在蓝色的

天幕中”这段文字,说这个“嵌”字用得特别传神时,我脸红了。我不能心安理

得地接受这个赞誉——因为这句描写和这个“特别传神”的“嵌”字,是我看了

巴金先生的《家》后念念不忘的词句。

于是,我又悟出了一点道理: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

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

本文发布于:2023-01-25 04:03:1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3127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下一篇:运动员宣誓词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