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伟大的悲剧教案

更新时间:2023-01-25 03:22:07 阅读: 评论:0

服装生产管理软件前十名-一个人一个水


2023年1月25日发(作者:慢嗨歌曲)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伟大的悲剧》课文原文

1912年1月16日这一天,斯科特一行清晨启程,出发得比平时更早,为的

是能早一点看到无比美丽的秘密。焦急的心情把他们早早地从自己的睡袋中了出

来。到中午,这五个坚持不懈的人已走了14公里。他们热情高涨地行走在荒无

人迹的白色雪原上,因为现在再也不可能达不到目的地了,为人类所作的决定性

的业绩几乎已经完成。可是突然之间,伙伴之一的鲍尔斯变得不安起来。他的眼

睛紧紧盯着无垠雪地上的一个小小的黑点。他不敢把自己的猜想说出来:可能已

经有人在这里树立了一个路标。但现在其他的人也都可怕地想到了这一点。他们

的心在战栗,只不过还想尽量安慰自己罢了就像鲁滨孙在荒岛上发现陌生人的脚

印时竭力想把它看作是自己的脚印一样。其实,他们心中早已明白:以阿蒙森为

首的挪威人已在他们之先到过这里了。

没过多久,他们发现雪地上插着一根滑雪杆,上面绑着一面黑旗,周围是他

人扎过营地的残迹滑雪板的痕迹和许多狗的足迹。在这严酷的事实面前也就不必

再怀疑:阿蒙森在这里扎过营地了。千万年来人迹未至,或者说,太古以来从未

被世人瞧见过的地球的南极点竟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即一个月内两次被人发现,这

是人类历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而他们恰恰是第二批到达的人,他们仅仅

迟到了一个月。虽然昔日逝去的光阴数以几百万个月计,但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

却显得太晚太晚了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

是。一切努力成了徒劳,历尽千辛万苦显得十分可笑,几星期、几个月、几年的

希望简直可以说是癫狂。“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

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斯科特在他的日

记中这样写道。泪水从他们的眼睛里夺眶而出。尽管精疲力竭,这天晚上他们还

是夜不成眠。他们像被判了刑似的失去希望,闷闷不乐地继续走着那一段到极点

去的最后路程,而他们原先想的是:欢呼着冲向那里。他们谁也不想安慰别人,

只是默默地拖着自己的脚步往前走。1月18日,斯科特海军上校和他的四名伙

伴到达极点。由于他已不再是第一个到达这里的人,所以这里的一切并没有使他

觉得十分耀眼。他只用冷漠的眼睛看了看这块伤心的地方。“这里看不到任何东

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这就是罗伯特?福尔肯?斯科

特关于极点的全部描写。他们在那里发现的惟一不寻常的东西,不是由自然界造

成的,而是由角逐的对手造成的,那就是飘扬着挪威国旗的阿蒙森的帐篷。挪威

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它的占领者还在

这里留下一封信,等待着这个不相识的第二名的到来,他相信这第二名一定会随

他之后到达这里,所以他请他把那封信带给挪威的哈康国王。斯科特接受了这项

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

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他们怏怏不乐地在阿蒙森的胜利旗帜旁边插上英国国旗一面姗姗来迟的

“联合王国的国旗”,然后离开了这块“辜负了他们雄心壮志”的地方。在他们

身后刮来凛冽的寒风。斯科特怀着不祥的预感在日记中写道:“回去的路使我感

到非常可怕。”

回来的路程危险增加了十倍,在前往极点的途中只要遵循罗盘的指引,而现

在他们还必须顺着自己原来的足迹走去,在几个星期的行程中必须小心翼翼,绝

对不能偏离自己原来的脚印,以免错过事先设置的贮藏点在那里储存着他们的食

物、衣服和凝聚着热量的几加仑煤油。但是漫天大雪封住了他们的眼睛,使他们

每走一步都忧心忡忡,因为一旦偏离方向,错过了贮藏点,无异于直接走向死亡。

况且他们体内已缺乏那种初来时的充沛精力,因为那时候丰富的营养所含有的化

学能和南极之家的温暖营房都给他们带来了力量。

当初,他们一想到自己所进行的探险是人类的不朽事业时,就有超人的力量。

而现在,他们仅仅是为了使自己的皮肤不受损伤、为了自己终将死去的肉体的生

存、为了没有任何光彩的回家而斗争。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与其说盼望着回家,

毋宁说更害怕回家。

阅读那几天的日记是可怕的。天气变得愈来愈恶劣,寒季比平常来得更早。

他们鞋底下的白雪由软变硬,结成厚厚的冰凌,踩上去就像踩在三角钉上一样,

每走一步都要粘住鞋,刺骨的寒冷吞噬着他们已经疲惫不堪的躯体。他们往往一

连几天畏缩不前,走错路,每当他们到达一个贮藏点时,就稍稍高兴一阵,日记

的字里行间重新闪现出信心的火焰。在阴森森的一片寂寞之中,始终只有这么几

个人在行走,他们的英雄气概不能不令人钦佩。最能证明这一点的莫过于负责科

学研究的威尔逊博士,在离死只有寸步之遥的时候,他还在继续进行着自己的科

学观察。他的雪橇上,除了一切必需的载重外,还拖着16公斤的珍贵岩石样品。

然而,人的勇气终于渐渐地被大自然的巨大威力所销蚀。这里的自然界是冷

酷无情的,千万年来积聚的力量能使它像精灵似的召唤来寒冷、冰冻、飞雪、风

暴使用这一切足以毁灭人的法术来对付这五个鲁莽大胆的勇敢者。他们的脚早已

冻烂。食物的定量愈来愈少,一天只能吃一顿热餐,由于热量不够,他们的身体

已变得非常虚弱。一天,伙伴们可怕地发觉,他们中间最身强力壮的埃文斯突然

精神失常。他站在一边不走了,嘴里念念有词,不停地抱怨着他们所受的种种苦

难有的是真的,有的是他的幻觉。从他语无伦次的话里,他们终于明白,这个苦

命的人由于摔了一跤或者由于巨大的痛苦已经疯了。对他怎么办?把他抛弃在这

没有生命的冰原上?不。可是另一方面,他们又必须毫不迟疑地迅速赶到下一个

贮藏点,要不然……从日记里看不出斯科特究竟打算怎么办。2月17日夜里1

点钟,这位不幸的英国海军军士死去了。那一天他们刚刚走到“屠宰场营地”,

重新找到了上个月屠宰的矮种马,第一次吃上比较丰盛的一餐。

现在只有四个人继续走路了,但灾难又降临到头上。下一个贮藏点带来的是

新的痛苦和失望。储存在这里的煤油太少了,他们必须精打细算地使用这最为必

需的用品燃料,他们必须尽量节省热能,而热能恰恰是他们防御严寒的惟一武器。

冰冷的黑夜,周围是呼啸不停的暴风雪,他们胆怯地睁着眼睛不能入睡,他们几

乎再也没有力气把毡鞋的底翻过来。但他们必须继续拖着身子往前走,他们中间

的奥茨已经在用冻掉了脚趾的脚板行走。风刮得比任何时候都厉害。3月2日,

他们到了下一个贮藏点,但再次使他们感到可怕的绝望:那里储存的燃料又是非

常之少。

现在他们真是惊慌到了极点。从日记中,人们可以觉察到斯科特如何尽量掩

饰着自己的恐惧,但从强制的镇静中还是一再迸发出绝望的厉叫:“再这样下去,

是不行了”,或者“上帝保佑呀!我们再也忍受不住这种劳累了”,或者“我们

的戏将要悲惨地结束”。最后,终于出现了可怕的自白:“惟愿上帝保佑我们吧!

我们现在已很难期望人的帮助了。”不过,他们还是拖着疲惫的身子,咬紧牙关,

绝望地继续向前走呀,走呀。奥茨越来越走不动了,越来越成为朋友们的负担,

而不再是什么帮手。一天中午,气温达到零下40摄氏度,他们不得不放慢走路

的速度,不幸的奥茨不仅感觉到,而且心里也明白,这样下去,他会给朋友们带

来厄运,于是作好了最后的准备。他向负责科学研究的威尔逊要了十片吗啡,以

便在必要时加快结束自己。他们陪着这个病人又艰难地走了一天路程。然后这个

不幸的人自己要求他们将他留在睡袋里,把自己的命运和他们的命运分开来。但

他们坚决拒绝了这个主意,尽管他们都清楚,这样做无疑会减轻大家的负担。于

是病人只好用冻伤了的双腿踉踉跄跄地又走了若干公里,一直走到夜宿的营地。

他和他们一起睡到第二天早晨。清早起来,他们朝外一看,外面是狂吼怒号的暴

风雪。

奥茨突然站起身来,对朋友们说:“我要到外边去走走,可能要多呆一些时

候。”其余的人不禁战栗起来。谁都知道,在这种天气下到外面去走一圈意味着

什么。但是谁也不敢说一句阻拦他的话,也没有一个人敢伸出手去向他握别。他

们大家只是怀着敬畏的心情感觉到:劳伦斯?奥茨这个英国皇家禁卫军的骑兵上

尉正像一个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

现在只有三个疲惫、羸弱的人吃力地拖着自己的脚步,穿过那茫茫无际、像

铁一般坚硬的冰雪荒原。他们疲倦已极,已不再抱任何希望,只是靠着迷迷糊糊

的直觉支撑着身体,迈着蹒跚的步履。天气变得愈来愈可怕,每到一个贮藏点,

迎接他们的是新的绝望,好像故意捉弄他们似的,只留下极少的煤油,即热能。

3月21日,他们离下一个贮藏点只有20公里了。但暴风雪刮得异常凶猛,好像

要人的性命似的,使他们无法离开帐篷。每天晚上他们都希望第二天能到达目的

地,可是到了第二天,除了吃掉一天的口粮外,只能把希望寄托在第二个明天。

他们的燃料已经告罄,而温度计却指在零下40摄氏度。任何希望都破灭了。他

们现在只能在两种死法中间进行选择:是饿死还是冻死。四周是白茫茫的原始世

界,三个人在小小的帐篷里同注定的死亡进行了八天的斗争。3月29日,他们

知道再也不会有任何奇迹能拯救他们了,于是决定不再迈步向厄运走去,而是骄

傲地在帐篷里等待死神的来临,不管还要忍受怎样的痛苦。他们爬进各自的睡袋,

却始终没有向世界哀叹过一声自己最后遭遇到的种种苦难。

凶猛的暴风雪像狂人似的袭击着薄薄的帐篷,死神正在悄悄地走来,就在这

样的时刻,斯科特海军上校回想起了与自己有关的一切。因为只有在这种从未被

人声冲破过的极度寂静之中、他才会悲壮地意识到自己对祖国、对全人类的亲密

情谊。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

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斯科

特海军上校在他行将死去的时刻,用冻僵的手指给他所爱的一切人写了书信。

斯科特海军上校的日记一直记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记到他的手指完全冻

住,笔从僵硬的手中滑下来为止。他希望以后会有人在他的尸体旁发现这些能证

明他和英国民族勇气的日记,正是这种希望使他能用超人的毅力把日记写到最后

一刻。最后一篇日记是他用已经冻伤的手指哆哆嗦嗦写下的愿望:“请把这本日

记送到我的妻子手中!”但他随后又悲伤地、坚决地划去了“我的妻子”这几个

字,在它们上面补写了可怕的“我的遗孀”。

住在基地木板屋里的伙伴们等待了好几个星期,起初充满信心,接着有点忧

虑,最后终于愈来愈不安。他们曾两次派出营救队去接应,但是恶劣的天气又把

他们挡了回来。一直到南极的春天到来之际,10月29日,一支探险队才出发,

至少要去找到那几位英雄的尸体。11月12日,他们到达那个帐篷,发现英雄们

的尸体已冻僵在睡袋里,死去的斯科特还像亲兄弟似的搂着威尔逊。他们找到了

那些书信和文件,并且为那几个悲惨死去的英雄们垒了一个石墓。在堆满白雪的

墓顶上竖着一个简陋的黑色十字架。

在英国国家主教堂里,国王跪下来悼念这几位英雄。

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

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伟大的悲剧》知识点

一、作者简介

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茨威格一身正气,怀着良知,为人世间

的苦难,写下了无数充满同情、动人心魄的壮丽篇章。小说、戏剧、诗歌、传记、

散文等文学体裁他无不涉猎,其著述之丰、之精是惊人的。代表作有小说《象棋

的故事》、传记《三位大师》。

二、故事背景

本文写了人类历先后到达南极点的科学探险队——挪威的阿蒙森队和英国

的斯科特队。阿蒙森队和斯科特队都准备征服南极点,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争,结

果阿蒙森队捷足先登,于1911年12月中旬到达南极点,斯科特队比阿蒙森队晚

了几个星期。最后,阿蒙森队胜利而归,成功的旗帜永远飘扬在南极点上空,而

斯科特等五名冲击南极点的英雄,因为南极寒冷天气的提前到来,饥寒交迫,体

力不支,在返回的路上与严寒搏斗了两个多月,最后长眠在茫茫的冰原之中。作

者根据斯科特遗留下来的一些底片、胶卷、日记和遗书,发挥他天才的文学想象

写成了这篇文章。

三、理解词义

1.坚持不懈:指坚决保持、维护或进行,毫不松懈。

2.风餐露宿: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3.精疲力竭:精神非常疲劳,体力消耗已尽,形容极度疲乏。

4.毛骨悚然:形容十分恐惧。悚然,恐惧的样子。

5.闷闷不乐:因有不如意的事而心里不快活。

6.怏怏不乐:形容不满意或不高兴的神情。

四、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①—③):写斯科特一行到达南极点,却发现已有人捷足先登,

只好失望返回并为胜利者做证。

第二部分(4—13):写斯科特等人陆续死亡的过程。

第三部分(14—16):写英雄们牺牲后,受到世人的悼念和敬仰。

五、问题归纳

1.“拽”有何表达效果?

“拽”把心情拟人化了,生动形象地刻画出探险队员迫不及待冲击终点的激

动心情。

2.“他们的心在战栗,只不过还想尽量安慰自己罢了——就像鲁滨逊荒岛上

发现陌生人的脚印时竭力想把它看作是自己的脚印一样。”这句话有怎样的表达

效果?

用鲁滨逊的想法与斯科特一行人的想法形成类比,写出他们发现有人捷足先

登但又不愿意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的侥幸心理,表达了他们痛苦、极度恐惧的心

情。同时这里的忐忑心情与上文激动的心情形成对比,增强了文章的悲剧性。

3.“千万年来”“太古以来”“一个月内”三个表示时间的词语有什么作

用?

“千万年来”“太古以来”与“一个月内”形成对比,写出阿蒙森和斯科特

两支探险队惊人的壮举。“一个月内”也表示斯科特一行晚了一个月,为下文的

悲剧作铺垫。

4.结合文段思考,“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

么也不是”这句话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作者同意这种说法吗?

这句话是作者站在斯科特的角度来写的,表达了斯科特在角逐失败后的一种

极度沮丧、悲哀的心情。但事实上作者本人并不这么认为,因为作者为斯科特这

个失败者作传,本身就说明作者不同意“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

什么也不是”这一说法。

5.引用斯科特日记里的内容有何作用?

本题运用引用作用分析法。引用斯科特日记里的内容,表现了斯科特因没有

战胜阿蒙森而极度失望、无奈和痛苦的心情,增加了文章的可信度。

6.国旗“耀武扬威”“扬扬得意”,这里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

达效果?

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的是斯科特和伙伴们的极度痛苦的心情。

此时,在痛苦万分的斯科特眼中,风中飘扬的挪威国旗就是他的对手,胜利者阿

蒙森似乎站在那里耀武扬威、扬扬得意。

7.斯科特为什么要接受这项任务?

英国人普遍讲求绅士风度,主张诚实、守信,坦然面对成功和失败。正是由

于这种绅士风度,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为他人的业绩做证的任务,也正是因为这一

行为,表现了他高尚的人格。

8.结合第④段思考,为什么说“回来的路程危险增加了十倍”?

(1)返回的路途中的危险是不能偏离自己原来的脚印,以免错过贮藏点;(2)

漫天的大雪;(3)他们缺乏初来时的充沛精力。

9.既然是“勇敢者”作者为什么说他们是“鲁莽”的?

“鲁莽”一词本来指做事草率,不加思考。这里是贬义词褒用,表达了作者

强烈的怜惜之情。从大自然方面来看,他们是“鲁莽”的,而在人类的眼中他们

却是真正的英雄。

10.“对他怎么办?把他抛弃在这没有生命的冰原上?不。可是另一方面,他

们又必须毫不迟疑地迅速赶到下一个贮藏点,要不然……从日记里看不出斯科特

究竟打算怎么办。”从斯科特矛盾的句子里你能体会到什么?

驱使他们带上埃文斯的是人性、友情,驱使他们抛弃埃文斯的是生存的需要。

的确,一切在生存面前都显得那么苍白,在离死神咫尺之遥的地方,他们求生的

愿望是多么强烈!然而曾经的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又使他们无法做出残忍的抉择。

在此处画线句中,作者将取和舍的关系表达得十分透彻,他们除了承受巨大的身

体痛苦之外,还要面对巨大的精神压力。

11.写奥茨走向死亡,其他人不敢劝阻,这和上文他们表现出来的集体主义

精神是否矛盾?为什么?

不矛盾。这里不敢劝阻,并非胆怯,而是因为令人绝望的无助和无奈。面对

漫天的暴风雪,所有人都自身难保,对奥茨也爱莫能助。奥茨选择英雄式的死亡,

大家只能理解、尊重他的选择。

12.“心中的海市蜃楼”指什么?这样表达有何作用?

“心中的海市蜃楼”是指斯科特在离开世界前心中回忆的美好的往事和他

对遥远的祖国、亲人和朋友的怀想。它们与严酷的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海市

蜃楼是美好的,却是根本无法实现的,这更加增强了悲剧效果,给人以心灵的冲

击。

13.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本题运用结尾句(段)作用分析法。斯科特他们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虽然失败

了,他们的肉体倒下了,但是他们的心灵经受住了考验,从而变得无比高尚。有

价值的、美的毁灭就是伟大的悲剧。这句话是全文的主旨句,照应了题目。

六、课文主题

文章通过对英国探险队斯科特队在归途中悲壮覆没的描写,歌颂了他们既是

英国的英雄,也是全人类的英雄,颂扬了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

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伟大的悲剧》教案

教学目标

1、快速阅读,理清故事情节,体会“伟大的悲剧”的深刻含义。

2、品味文中意味深长的语句,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体味探险悲剧中所包含的人类精神。鉴赏作品中撼人心魄的悲壮美,激

发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团结协作、勇于牺牲的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品读,体会关键语句,来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过程与方法:快速默读,重点朗读,品味文中的细节;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南极地图图片及南极风光图,引入探险故事,导入课题。

二、简单认识作者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小说家、传记作家。茨威格的主要成

就在于传记文学,代表作有《三位大师》《罗曼·罗兰》《同精灵的斗争》等。

三、初步感知全文

1、读一读,写一写

2、用简洁的语言介绍这个故事,注意点明时间、人物、地点、事件。

3、理清故事情节

奔向南极点→带信返程→一个个牺牲

(充满希望)(沮丧)(悲壮)

四、细读研讨

1、你认为“悲剧”之所以“悲”,体现在斯科特一行南极之行的哪几个方

面?从文中哪些文字可以看出?

失败之悲、作证之悲、死亡之悲、世人之悲

2、斯科特和他的探险队员们表现出人类怎样的优秀品质?具体表现在课文

的哪些地方?

(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可指导学生充分开展讨论,各抒己见。)

诚信,有令人敬佩的绅士风度。

坚毅,执著,为事业而献身的英雄气概。

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为了保护同伴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

无私的爱。在生命的最后一息心中惦记的始终是别人:朋友、同伴、妻小,

还有他的祖国和人民。

3、题目为《伟大的悲剧》,既然是“悲剧”,那又为何“伟大”?这是否

矛盾?根据以上认识,谈谈你是的理解。用“悲在____,而____伟大”的句式表

述。

悲在失败,而冒险精神伟大;

悲在为胜利者作证,而诚信的绅士风度伟大:

悲在生命的毁灭,而团结无私、献身科学的精神伟大:

悲在世人悼念,而人们从中获得精神鼓舞伟大。

4、找出作者对整个事件的评价,这话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

用?

斯科特虽然失败了,但他的心灵经受了考验,变得无比高尚。

5、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何在?

认识自然,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

五、拓展延伸

联系实际,说说你所知道的“伟大的悲剧式”的人物或事件,这些人或事对

你有什么启示?

1、成功的英雄

2、失败的英雄

3、小结:英雄之所以称之为英雄,并不在于我们颂赞的语言,而在于他们

始终以高度的事业心、自尊心和锲而不舍地对神奇而美妙的宇宙进行探索的责任

感,去实践真正的生活以至献出生命,我们所能尽力做到的就是记住他们的名字!

——里根《真正的英雄》

六、布置作业

1、学习本文后,联系自己学习中、生活中的情况,回忆一个事件,用文字

的形式写出自己的经历和感慨,体现真情实感和思想深度,字数不限。

2、阅读推荐书目:

《鲁宾逊漂流记》——笛福《英》

《老人与海》——海明威《美》

本文发布于:2023-01-25 03:22: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3109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