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劝学 荀子

更新时间:2023-01-25 02:38:24 阅读: 评论:0

人教版初中音乐知识点-除夕英语


2023年1月25日发(作者:来自星星的你插曲)

荀子《劝学》赏析

导语:《》作者荀子是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他的学生中最优秀的是

法学家韩非子、秦朝丞相李斯、汉朝丞相张苍。可见荀子之学为实学也。以下

是由应届毕业生网小编为您整理的荀子《劝学》赏析,欢迎阅读!

本文围绕“学不可以已”这个中心论点,从学习的意义、作用、态度等方

面,有条理、有层次地加以阐述。大量运用比喻来说明道理,是这篇文章的特

色。

荀子的《劝学》是历来为人们所传诵的名篇,其中有些警句,已成为勉励

学习常用的成语。这里节选三段,在原文中本不相连,但是意脉一贯,可以独

立成篇。文章大量运用比喻来说明道理。这些比喻取之于人们熟悉的事物,又

包含丰富的含义,因此,道理能说得浅显明白,发人深思。

文章开篇就郑重地写道:“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这不但是《劝学》篇

的第一句,也是整个《荀子》著作的第一句。为什么首先提出学习问题呢?因为

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必须用礼义来矫正,所以他特别重视学习。

“性恶论”是荀子社会政治思想的出发点,他在著作中首先提出学习不可以停

止,就是想抓住关键,解决根本问题。因为他十分重视这个问题,所以他把自

己的见解,通过“君子”之口提出来,以示郑重。

在措辞上,他不说应该不断学习,而说学习不可以停止,这对纠正人们学

习上常犯的不能持之以恒的毛病,更有针对性。从学派传统来说,儒家一向劝

导人们好好学习。如《论语》的第一句就说:“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

(悦)乎!”荀子自称是孔子的继承人,他的著作第一句也说:“学不可以已。”

这从表面上看,只是继承了儒家的“劝学”传统,其实他强调的程度显然不

同。因为在孔子看来,“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论语·季

氏》)而荀子则认为礼义道德和系统知识,只有靠后天学习才能获得。所以,荀

子是在新的认识论基础上,发展了儒家的“劝学”传统,把学习的重要性提到

一个新的高度,就行文来说,开头就提出了中心论点,语言简劲,命意深广,

因而很自然地引出了下文的滔滔阐述。

文章先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来比喻任

何人通过发愤学习,都能进步,今日之我可以胜过昨日之我,学生也可以超过

老师。这两个比喻,使学习的人受到很大的启发和鼓舞。不过,要能“青于

蓝”、“寒于水”,决不是“今日学,明日辍”所能办到的,必须不断地学,

也就是说:“学不可以已”。所以,这两个比喻深刻有力地说明了中心论点,

催人奋进。

接着,文章进一步设喻,从根本上阐明道理:“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

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这正如梁启超所说,意思是

“喻人之才质,非由先天本性而定,乃后起人功而定也”(见《荀子柬释》

引)。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但学习可以使人由“恶”变“善”,因

此,他强调“輮”的作用。通过这个比喻,说明即使原来是地地道道的“不

善”之人,经过学习,也可以“改变”成完全合乎道德规范的人。这显然是对

学习者更大的鼓励。

在强调了学习的重要作用后,文章以设喻引出论断:“故木受绳则直,金

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木材经过墨线量过

就会取直,金属制成的刀剑之类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会锋利,这就好比君子广

泛学习,而且每天检查省察自己,就会知识通达,行为没有过错。这样以设喻

引出论断,显得更有说服力。论断句中的“日”字,与起句“学不可以已”的

“已”字,紧密呼应,突出了要“知明而行无过”,就必须不断学习,从而有

力地阐明了中心论点。

开篇至此为第一段。这一段说明了学习在改变人的素质、提高人的.智力方

面的重大意义。学习意义重大,那么,如何学呢?荀子认为,学习不能单靠坐在

房子里苦思冥想,必须利用外界事物,向实际学习。因此,第二段首先说明: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以亲身的体验,通过“终日

思”与“须臾学”的对比,强调空想不如学习。而这个与空想相对的“学”

字,不言而喻,也就是指利用外界事物,向实际学习。这种对于学习的见解,

也是荀子基于他的认识论提出来的。

荀子否认孟子所说的人有天生的“良知”“良能”,因此他强调从外界实

际事物中学习。他在这里提出的“学”的概念,就具有唯物主义因素。接着,

连设五喻,展开论证,荀子先从生活说起:站在高处望,比踮起脚见得广阔;登

高招手,顺风呼喊,手臂并非更长了,声音并非更大了,可是人家却能远远地

看到,清楚地听到;可见利用高处、利用顺风的作用之大。推而广之,“假舆

马”、“假舟楫”的人,也并非善于走路或擅长游泳,可是他们却能“致千

里”、“绝江河”,由于设喻所用的事例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因此读起来

不但感到亲切,而且觉得可信。随着不断设喻,阐明的道理越来越深入读者心

灵,于是水到渠成地得出了结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就是

说,君子之所以会有超过一般人的才德,就是因为他们善于利用外物来好好学

习。

推论起来,人如果善于利用外物好好学习,也就可以变为有才德的君子。

这与第一段所说的青出于蓝、冰寒于水、直木可“輮”为车轮,意脉是一贯

的,结构上也是暗相呼应的。此外,荀子把“所学”与“善假于物”联系起

来,“这意味着学习的目的是要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性知识

去改造客观世界。”(引自严北溟关于《劝学》的说明)这与他的“制天命”的

思想也是联系着的。

至此,第二段结束。这一段说明学习必须善于利用外物。然而,在从外界

实际事物中学习的时候,还有需要注意的地方,所以,第三段作了进一步的说

明。文章先设两喻引出论点:“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

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这说明学习要注意积累。荀子根本不承认

“天生圣人”的说法,他指出人只要努力学习,“积善积德”,就可以具备圣

人的思想。圣人也是不断学习而成的,正如他在《性恶》篇中所说的:“积善

不息”,“涂之人可以为禹”。他充分强调“积善”的作用,这与开头提出的

“学不可以已”也是一脉相承、遥相呼应的。

在笔法上,以设喻引出论点,更加强了论点的语势,使论点一出现就具有

一定的说服力。接着,文章又进行申述:“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

流,无以成江海。”这是从反面设喻来说明积累的重要。经过一正一反的设

喻,学习要注意积累的道理已初步阐明,但是为了深入说明,文章又反复设喻

对比:先以“骐骥一跃,不能十步”与“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相比,再以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与“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相比,从而充分显示出

“不舍”的重大意义,而学习要注意积累的道理,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证明。当

然,学习要做到“不舍”,要不断积累,那就必须专一,不能浮躁。

因此,文章再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能够“上食埃土,下饮黄

泉”与“蟹六跪而二螯”,却“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进行对比,说明学习必

须专心致志,不能粗心浮气。这两个比喻,强调了学习必须坚持不懈,并照应

了上文的层层论述。第三段至此结束。通过这一段的层层比喻,我们可以清楚

地理解学习必须持之以恒。至此,开篇提出的“学不可以已”的中心论点,已

得到了深入的阐发和充分的证明。

《劝学》的这三段,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指出了学习应该采取的态度和

方法。虽然荀子论学的基础是唯心主义的“性恶论”,但是对批判孟子的“先

天道德论”起了积极作用。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荀子不可能懂得人的阶级

性,他把礼义当成人人应该具备的道德,并且把符合封建伦理规范的行为叫做

“善”,把不符合的叫做“恶”。他劝学的目的,实际上是要培养合乎封建统

治阶级道德规范的人才,这与我们今天的学习目的有本质的区别。但是,在那

新兴地主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全国走向统一的历史时期,是有进步意义的。至

于文中阐述的要重视学习以及学习必须“善假于物”、逐渐积累、持之以恒等

见解,就是在今天,对我们来说,也还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和借鉴意义。

文中除少数地方直接说明道理外,几乎都是比喻。通过比喻阐述道理、证

明论点,这是本文在写作上的一大特色。由于创造比喻的技巧很高,因此这些

比喻精警动人。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脱化成“青出于蓝而胜于

蓝”)以及“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锲而舍之,

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等等,都被人们当作指导学习的格言来称引。

同时,运用比喻的方式方法也灵活多样,阐述一层意思,有的单独设喻,有的

连续设喻;有的从正面设喻,有的从反面设喻;有的以比喻互相映衬,有的以比

喻进行对比。如此层层推进,上下呼应,使本身表现力很强的比喻,更充分持

发挥作用,因而把道理阐述得十分透彻。再说,由于运用比喻,文章的语言显

得具体形象、精练有味。而且,随着用比的连续和手法的变换,形成整齐而又

富于变化的句式,产生铿锵起伏的节奏,表现出荀子谆谆劝学的激情。因此,

这不仅是一篇出色的古代教育论文,而且可以当作一篇作品来欣赏。

本文发布于:2023-01-25 02:38: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3091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劝学 荀子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