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诗词赏析——35.才⾃精明志⾃⾼(探春判词)
正册判词之三
画:两个⼈放风筝,⼀⽚⼤海,⼀只⼤船,船中有⼀⼥⼦,掩⾯泣涕之状。
才⾃精明志⾃⾼,⽣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东风⼀梦遥。
[注释]
图⽚发⾃简书App
这⼀⾸是写贾探春的。
1.⾃——本。精明,程已本误作“清明”,与第三句头两个字重复。⼩说中说“探春精细处不让风姐”(第五⼗五回),⼜写她想有⼀番作
为。
2.“⽣于”句——说探春终于志向未遂,才能⽆从施展,是因为这个封建⼤家庭已到了末世的缘故。脂批:“感叹句,⾃寓。”意思是说有作
者⾝世感慨在。
3.“清明”⼆句——清明节江边涕泪相送,当是说家⼈送探春出海远嫁。册⼦上所画的船中⼥⼦即探春。原稿⼤概有⼀段描写送别悲切的⽂
字,现在所见后四⼗回续书中没有这个情节⽽且把“涕送”改为“涕泣”,⼀字之差,把送别改为望家了。画中的放风筝是象征有去⽆回,所
谓“游丝⼀断浑⽆⼒,莫向东风怨别离。”(第⼆⼗⼆回探春所制灯迷。
所以 ,放风筝的“放”不是“放起来”⽽是“放⾛”的意思,⼩说特地描写过放⾛风筝(说是放⾛病根⼉)的情节,则画中放⾛风筝的“两
个⼈”,当就是后来遣探春远嫁的设谋者,但不能落实,有可能是对投向王夫⼈怀抱、不承认⾃⼰⽣母的探春怀恨记仇的赵姨娘和贾环。“千⾥东
风⼀梦遥”,也是说天长路远,梦魂难度,不能与家⼈相见,与我们现在读到的探春嫁后⼜回娘家探亲不同。
[鉴赏]
参见《红楼梦曲·分⾻⾁》。
分⾻⾁
⼀帆风⾬路三千,把⾻⾁家园齐来拋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悬念。⾃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缘?从今分两地,各⾃保平安。奴去
也,莫牵连。
[说明]
这⾸曲⼦是写贾探春的。曲名“分⾻⾁”,是与⾻⾁亲⼈分离的意思。
[鉴赏]
贾府的三⼩姐探春浑名“玫瑰花”,她在思想性格上与同是庶出的姊姊“⼆⽊头”迎春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她精明能⼲,有⼼机,能决断,连
凤姐和王夫⼈都畏她⼏分、让她⼏分。在她的意识中,区分主仆尊卑的等级观念特别深固。她之所以对⽣母赵姨娘如此轻蔑厌恶、冷酷⽆情,重要
的原因是,赵姨娘作为⼀个处于婢妾地位的⼈,竟敢逾越“上”“下”的界线,冒犯她作为主⼦的尊严。抄检⼤观园时,在探春看来,“引出这等
丑态”⽐什么都严重,她“命众丫鬟秉烛开门⽽待”,只许别⼈搜⾃⼰的箱柜,不许动⼀下她丫头的东西,并且说到做到,绝⽆回旋余地,这也是
为了在婢仆前竭⼒维护作主⼦的威信与尊严。“⼼内没有成算的”王善保家的不懂得这⼀点,动⼿动脚,所以当场挨了⼀记巴掌。
探春对贾府⾯临⼤厦将倾的危局颇有感触,她想⽤“兴利除弊”的微⼩改⾰来挽回这个⼤家庭的颓势,但这只能是⼼劳⽇拙,⽆济于事。
对于探春这样的⼈,作者是有偏爱和同情的。但是,作者没有违反历史和⼈物的客观真实性,仍然⼗分深刻地描绘了这个形象,如实地写出了
她“⽣于末世运偏消”的必然结局。原稿中写探春后来远嫁的情节与续书不同,这我们已在她的判词的注释中说过了。曲中“从今分两地,各⾃保
平安”,也是她⼀去不归的明证。“三春去后诸芳尽”,迎春出嫁⼋⼗回前已写到,元春之死、探春远嫁,从她们的曲⽂和有关的脂批看,也都在
贾府事败之前,可能⼋⼗回后很快就会写到,这样,⼋⼗回后必然是⼀波未平、⼀波⼜起,情节发展相当紧张急遽,决不会像续作者写“四美钓游
鱼”那样松散、⽆聊。
本文发布于:2023-01-25 01:36:1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3063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