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满城烟花

更新时间:2023-01-25 00:02:40 阅读: 评论:0

哪里有全托学校初中-何辞为


2023年1月25日发(作者:愚人节送什么礼物给女朋友)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光现象定向练习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

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15分)

一、单选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一河诗画,满城烟花”,浏阳国际烟花节吸引了众多游客观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焰火属于自然光源

B.光由空气进入水中传播速度变快

C.先看到焰火后听到爆炸声,说明声速比光速快

D.人听到烟花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的

2、如题图所示,2022年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两个人在冰面上推着巨大的地球仪入场,在地球仪靠近

光源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仪影子的形成与倒影的原理相同

B.靠近光源过程中地球仪的影子变长

C.靠近光源过程中地球仪的影子变短

D.冰面发亮,是因为冰面也是光源

3、决定平面镜的像大小的因素是()

A.物体距平面镜的远近B.物体与平面镜的夹角

C.镜面的大小D.物体的大小

4、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约为()

A.340m/sB.340km/sC.3×108m/sD.3×108km/s

5、中国诗词歌赋蕴含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举起的酒杯,酒中出现的明月的倒影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B.“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影子的形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阴晴圆缺的月亮是自然光源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共赏的天上明月是平面镜所成的像

第Ⅱ卷(非选择题85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小红站在距平面镜1.6m处,她在镜中的像与她本人的距离是______m;当她向镜面方向水平移动

1m后,她在镜中像的大小将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声音的产生。将一块小平面镜粘在音叉叉股上,固定激光笔,照射平面

镜,光被反射到墙面上形成一个光斑。各个角度都能看到墙上的光斑,说明光射到墙面发生了

______。实验时,用橡皮锤敲击音叉,听到声音,同时观察到墙面上的光斑变成一条短线,该现象说

明______,若在月球上敲击音叉后,______(选填“能”或“不能”,下同)听到声音,______看到

上述光斑的变化。

3、如图所示,三条互相平行的光线入射到凹凸不平的物体表面上,三条反射光线______(选填

“会”或“不会”)平行射出,这种反射______(选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4、如图所示,某兴趣小组根据图甲所示的原理,在空易拉罐底部中央戳个小圆孔,将顶部剪去后,

蒙上塑料薄膜,制作成简易针孔照相机(如图乙)。

(1)图甲所示的现象可以用_____来解释;

(2)图乙中,将易拉罐水平放置,在左侧固定一只与小孔等高的小灯泡,灯泡发光时,可在塑料薄

膜上看到灯丝_____(倒立/正立)的_____(实/虚)像;若水平向左移动易拉罐,像的大小将会

_____(变大/变小/不变)。

5、如图所示,一束光AO斜射到平面镜M1,经M1、M2反射后,沿原路径OA反射回去,已知两平面镜

的夹角为60°,则入射角为______。

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5分)

1、某初中物理课外兴趣小组运用所学物理知识探究益智游戏“打砖块”中的物理原理,游戏中游戏

者需操作底边上的一根水平“棒”,让一颗不断弹来弹去的“球”在撞击作为过关目标消去的“砖

块”的途中不会掉落到底边上,把砖块全部消去就可以破关.球碰到砖块、棒与边界都会反弹,球

碰撞后速度大小不变,反弹前后速度方向的规律与光的反射规律相似,设在游戏中棒的长度为1cm,

每次发球时,球放在棒的右端,ABCD为一个矩形,AB边是砖块,BC、AD是边界,其中CD边长

13cm,BC边长15cm,如图所示,已知每次发射时球的速度均为5cm/s.

(1)若小球垂直于CD边向上发射,求小球经多长时间回到底边?

(2)若小球以斜向右上的方向发射,在E点第一次与边界相碰,如图.已知E点到C点的距离

为9cm,球每次与边界发生碰撞后,轨迹与边界所构成的直角三角形都满足竖直边比水平边比轨迹

边等于3:4:5的特点,在球发射的同时,棒立即水平向右做单方向的匀速运动,为保证

球不从CD边掉下,则棒的速度范围为多少?

2、甲、乙两位同学在学习了声和光的知识后,就测量海底深度应该用声还是光产生了争论,甲同学

认为应该用光,乙同学认为应该用声,你支持谁的想法,请通过计算进行说明.(已知光在水中的传

播速度是真空中的3/4,声音在水中的速度是1500m/s,若海底深度为4500m).

3、一位身高1.6m的学生,傍晚站立在路灯下,他投在地面上的身影长2m,如果他沿投影方向移动

2m后站立不动,此时影子长度增加了0.5m,求路灯的高度.

4、用激光器向月球发射激光信号,2.7秒后接收到从月球返回的信号,(光速c=3×108m/s)问:

(1)月球距离地球多远?

(2)如果一辆赛车以500km/h的速度不停地跑,它要经过多长时间才能跑完这段路程?

(3)若夜晚时月亮在平静的湖水中成像,已知湖水深20米,则月亮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多少?

5、从地球向月球发射一束激光信号,经过月球反射返回地球共需2.54s。那么,月球到地球的距离

是多少米?(已知激光的传播速度为c=3×108m/s)

四、实验探究(5小题,每小题8分,共计40分)

1、如图所示,在研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平面镜M平放在平板上,E、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

板,硬纸板可绕垂直于镜面的接缝ON转动:

①如图甲所示,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

线,把半面纸板F向后折,如图乙所示,则反射光线的位置______(选填“改变”或“不改变”),

在纸板F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②我们可以从各个角度看见黑板上写的字,是因为光在黑板上发生了漫反射,光在发生漫反射时

______(选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规律。

2、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如图所示。

(1)选取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

A

B

的目的是:便于比较像与物的______关系。

(2)实验时应在蜡烛______(选填“

A

”或“

B

”)一侧观察蜡烛

A

的像;如果将竖立的玻璃板沿

图中虚线水平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则蜡烛

A

的像相对于桌面______(选填“向左”、“向右”或“不

发生”)移动。

3、小明发现,晚上坐公交车时在车窗玻璃里看到另一个“自己”,而白天却看不清。结合平面镜成

像知识,他思考以下问题:

(1)在车窗玻璃里看到的另一个“自己”是光的_____形成的像;

(2)如图甲所示,小车的前挡风玻璃是倾斜的,晚上开车时,来自后方车辆的强光入射到前挡风玻

璃,被反射到_____(选填“上方”或“下方”),以减少对司机视线的干扰;

(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如图乙所示:

①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时,像的大小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②点燃放在玻璃板前面的蜡烛,发现蜡烛在玻璃板后面成两个像,可能的原因是_____;

③实验中如果将蜡烛B也点燃,对实验的影响是_____(写出一条)。

4、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他应选取两支外形_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

“不同”)的蜡烛A、B进行实验;选择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在探究实验

的过程中,他把点燃的蜡烛A放在距玻璃板30cm处,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到蜡烛A的距离是

___________cm。在玻璃板后蜡烛B侧放一光屏,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像,这

说明___________。

5、为完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小芳选择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小芳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_。

(2)小芳把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外形相同但没有点燃的蜡烛

B,小芳应在_______(选填“A”或“B”)蜡烛一侧观察玻璃板中的像;

(3)当把蜡烛靠近玻璃板时,蜡烛在玻璃板所成像的大小将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

小”

(4)移去蜡烛B,在其原位置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不能得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

(5)实验中,发现在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与蜡烛A的像无法完全重合,你认为原因

可能是_______。

(6)如图所示,仅将玻璃板由图中甲的位置水平向右平移至乙的位置时,蜡烛A的成像情况是

_______(选题字母代号)。

A.蜡烛成像仍在B处B.蜡烛成像在B处右侧C.蜡烛无法通过玻璃板成像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D

【解析】

A.焰火是由人类制造的烟花燃放产生的,它不属于自然光源,故A错误;

B.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要快于水中的传播速度,光由空气进入水中传播速度变慢,故B错误;

C.先看到焰火后听到爆炸声,说明声速比光速慢,故C错误;

D.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人听到烟花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的,故D正确。

故选D。

2、C

【解析】

A.地球仪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故A错误;

BC.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靠近光源过程中地球仪的影子变短,故C正确,B

错误;

D.冰面发亮,是因为冰面反射光,冰面自身不能发光,不是光源,故D错误。

故选C。

3、D

【解析】

平面镜成的像与物是等大的,故像的大小取决于物体自身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平面镜放置的方

向、物体离平面镜的远近都无关,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4、C

【解析】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5、B

【解析】

A.酒中明月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错误;

B.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物体,阻挡了光的传播,在其后边形成的一个黑色的

区域,故B正确;

C.月亮本身并不发光,不是光源,是因为反射了太阳光才被人看见的,故C错误;

D.共赏的天上明月是月亮反射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不属于平面镜成像,故D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

1、3.2不变

【详解】

[1]由平面镜成像规律可知,像与物成镜面对称,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实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

以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1.6m,则镜中的像与她本人的距离是

1.6m+1.6m=3.2m

[2]由平面镜成像规律可知,像与实物等大,当她向镜面方向水平移动1m时,实物大小没有变化,

所以她在镜中像的大小将不变。

2、漫反射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不能能

【详解】

[1]在各个角度都观察到墙上的光斑,这说明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即发生了漫反射。

[2]音叉发声时,音叉振动带动镜子也振动,所以小光斑的位置会上下移动,所以出现一条短线。这

个实验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月球是真空环境没有介质,所以听不到声音。

[4]虽然没有声音的传播,但是物体仍在振动,光线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所以仍可以看到上述光斑的

变化。

3、不会遵循

【详解】

[1]三条互相平行的光线入射到凹凸不平的物体表面上,不会平行射出,因为入射角不同,反射角也

不同,只有三条互相平行的光线入射到平面镜上才会平行射出。

[2]这种反射是漫反射,也遵循光的反射规律。

4、光的直线传播倒立实变大

【详解】

(1)[1]图甲所示的现象是小孔成像,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2)[2][3][4]小孔成像成的是倒立的实像,所以图乙中,灯泡发光时,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灯丝倒

立的实像;若水平向左移动易拉罐,物距将变小,像距变大,像会变大。

5、60°

【详解】

由题意可知,入射光线OA经M1和M2反射后,沿原路径OA反射回去,因法线CD垂直于M1,反射光线

垂直于M2(此时M2的反射光线与M2的法线重合),如下图所示

故可知

∠POQ=90°-∠M1QM2=90°-60°=30°

解得

∠COP=∠COQ-∠POQ=90°-30°=60°

因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故可知

∠AOC=∠COP=60°

即入射角为60°。

三、计算题

1、(1)6s;(2)1cm/s至1.1cm/s

(1)已知AD的长度和速度,利用速度公式的变形可求时间;

(2)根据小球的运动轨迹画图,求出小球运动的时间;通过轨迹与边界所构成的直角三角形都满足

竖直边比水平边比轨迹边等于3:4:5的特点,结合光的反射规律特点解题.

【详解】

(1)小球垂直向上,则小球往返的路程为215cm230cmsAD,

小球回到底边所用时间:

30cm

6s

5cm/s

s

t

v

;

(2)根据题意作图:

如图所示,9cmCE,9cmCE

由题可知,:3:5CEJE,可得15cmJE;

15cm9cm6cmBECBCE

::3:4:5BEBHHE,可得:8cmBH,10cmHE;

由题可知,球碰到砖块、棒与边界都会反弹,反弹前后速度方向的规律与光的反射规律相似,

所以13cm8cm5cmAHABBH,

所以BEHAGH∽,AGHAFH≌

可得:

25

cm

4

FHGH;

1515

22cmcm

42

FGAG;

在四边形FGIE中,FG平行于EI;EF平行于GI,即四边形FGIE为平行四边行;

所以

2565

cm10cmcm

44

GIEFFHEH,

15

cm

2

EIFG,可得:

153

9cmcmcm

22

CICEIE;

由于::3:4:5ICKCIK,可得:2cmKC,

5

cm

2

IK;

综上所得,小球运动的路程为:

25255

15cm10cmcm10cmcmcm50cm

442

sJEEHHGGIIK

();

小球运动的时间

50cm

10s

5cm/s

s

t

v

总

由图可知:棒的长度为1厘米,要能接到小球,小球的至少有一端要移到K点就可以,由此可知,棒

移动的最小距离

113cm1cm2cm10cmsDCDJCKcm



此时速度

10cm

1cm/s

10s

s

v

t

总

棒移动的最大距离

1cm13cm1cm2cm1cm11cmsDCDJCK



此时速度

11cm

1.1m/s

10s

s

v

t

大

即速度范围为1cm/s至1.1cm/s.

2、支持乙同学【详解】

声音在水中探测来回所用的时间为:

1

1

4500m

=3s

1500m/s

s

t

v



光在水中探测来回所用的时间为:

5

2

8

2

4500m

=210s

3

310m/s

4

s

t

v





对比两种情况,使用光探测时时间为5210s

时间间隔太短,不易分辨误差较大,因此乙同学的方法

更好,应选用声音探测海底深度。

答:乙同学的方法更好。

3、8m【详解】

用相似三角型来列对应边成比例.设路灯距地面的高度为H,开始人距路灯的距离为s,则(s

2)/H

2/1.6①(s

2

2.5)/H

2.5/1.6②解得:H

8m,s

8m路灯的高度为8m.

4、(1)4.05×108m;(2)810h;(3)4.05×108m.【详解】

解:(1)由题知,激光从月球传到地球所用的时间:

2.7s

1.35s

2

t,

s

v

t

得月球到地球的距离:

885310m/s1.35s4.0510m4.0510kmsvt;

(2)一辆赛车以500km/h的速度不停地跑完月球到到地球的距离所用时间,

54.0510km

810h

'500km/h

s

t

v

;

(3)夜晚时月亮在平静的湖水中成像,以湖面为平面镜的反射面,月亮在湖中所成的像与月亮到地

球的距离相等,即为4.05×108m.

答:(1)月球距离地球4.05×108m;

(2)如果一辆赛车以500km/h的速度不停地跑,它要经过810h才能跑完这段路程;

(3)若夜晚时月亮在平静的湖水中成像,已知湖水深20米,则月亮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

4.05×108m.

点睛:重点是速度公式的应用和平面镜成像特征的应用,要特别注意激光在地球和月球间传播了一个

来回,所以用总时间的一半来计算地月的距离;另外记清楚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

等.

5、3.81810m【详解】

由v=

s

t

得,激光传播的总路程:

s总=vt=3×108m/s×2.54s=7.62×108m

则月球到地球间的距离:

s=

2

s

总=

87.6210m

2

=3.81×108m。

答: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3.81×108m。

四、实验探究

1、不改变不能遵循

【详解】

①[1][2]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只要入射光线和法

线的位置没有改变,反射光线的位置也不会改;所以当把半面纸板F向后折时,纸板F此时和纸板E

不在同一平面内,故在纸板F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②[3]不管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严格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2、大小A不发生

【详解】

[1]两支蜡烛大小相同,后面的蜡烛又和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就证明了像与物大小相同,故

选取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的目的是: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2]蜡烛A通过玻璃板成像,实验时应在蜡烛A一侧观察蜡烛A的像,才能通过玻璃板看到蜡烛A所

成的像;如果在B侧观察,只能看到蜡烛B和通过玻璃板看到A。

[3]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将竖立的玻璃板沿图中

虚线水平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因物体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故像的位置也没有发生变化,即如果将竖立

的玻璃板沿图中虚线水平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则蜡烛A的像相对于桌面不发生移动。

3、反射下方不变玻璃板较厚,蜡烛经玻璃板前、后两个面

都成像像会更不清晰

【详解】

(1)[1]在车窗玻璃里看到的另一个“自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它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2)[2]晚上开车时,来自后方车辆的强光入射到前挡风玻璃,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被反射到下

方,以减少对司机视线的干扰。

(3)[3]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时,蜡烛A的大小不变,像的大

小不变。

[4]点燃放在玻璃板前面的蜡烛,发现蜡烛在玻璃板后面成两个像,可能的原因是玻璃板较厚,蜡烛

经玻璃板前、后两个面都成像,且像的距离较大,人眼能区分开。

[5]将另一侧的蜡烛点燃,结果使得玻璃后面太亮,前后对比不明显,所以像会更不清晰。

4、相同便于确定像的位置60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详解】

[1]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实验时应选取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

[2]玻璃板既能反射光线成像,也能让光线透过,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3]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当蜡烛A放在距玻璃板30cm处,像到平面

镜的距离也是30cm,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到蜡烛A的距离为

30cm30cm60cms

[4]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会聚而成的,并非实际光

线会聚而成,不能在光屏上承接,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5、便于确定像的位置A不变虚像平面镜与桌面不

垂直A

【详解】

(1)[1]小芳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能通过平面镜看到镜子后面像,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2]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外形相同但没有点燃的蜡烛B时,小芳应在A蜡烛一侧观察玻璃板中

的像,只有在A侧反射光线才会进入眼睛,从而看到A的像B,在B侧看不到像。

(3)[3]当把蜡烛靠近玻璃板时,根据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大小相等,蜡烛在玻璃板所成像的大小

将不变。

(4)[4]移去蜡烛B,在其原位置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不能得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

是虚像,虚像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不能成在光屏上。

(5)[5]实验中,发现在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与蜡烛A的像无法完全重合,可能是平

面镜与桌面不垂直,导致蜡烛A的像偏高或偏低,无法在桌面上找到与蜡烛A重合的像。

(6)[6]将玻璃板由图中甲的位置水平向右平移至乙的位置时,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像和物关于

镜面对称可知,蜡烛A的成像仍在B处,故A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本文发布于:2023-01-25 00:02:4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3020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满城烟花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