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了网上的一些影评他们说马路爱上的其实是犀牛,而因为犀牛不能承担马路的爱情
所以马路选择了明明,而明明也没有爱上任何人,她只是爱上了爱情,
无论是马路还是明明,他们都爱上了一个不爱自己的人。可在他们各自的世界里,
他们爱的是如此地死去活来,痛彻心扉,欲罢不能,宛如天堂又如入地狱……对
方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方给了他痛苦的感觉,这痛苦的感觉仿佛吗啡,让
他们两个上瘾,两个上瘾的人以为这就是他们要的爱情,决绝的,充满渴望的,
不可缺少的,必须坚持的,爱情。
本以为这个偏执狂会成功的
从台词的角度来评析〈〈恋爱的犀牛〉〉,等同于抛弃一切视觉和听觉上的元素,
从文学的角度切入.在中国从《恋爱的犀牛》开始,先锋戏剧开始广为人知,广
为人看。他们非常重视演员的台词功夫。整抬话剧,充分的流露出了先锋派独有
的哲理性,先导性,独具韵味的意识流,荒诞性。与其说廖一梅巧妙的,完整的
将先锋派的种种特性都融入了该剧中,还不如说是该剧的诞生开辟了中国先锋话
剧的先河,同时也对诞生于19世纪中叶法国和俄国的先锋派充实了血肉,丰富
了其表现形式。
《恋爱的犀牛》是一个关于爱情的故事,剧中的犀牛饲养员马路爱上了邻居
明明.而明明确一直趁沉溺在她于前男友的爱情中,不能自拔。曲折的故事,复
杂的人物情感变化,正能更好的体现马路对爱情的执着,固执,甚至愚蠢。全居
所要展示的,便是这种固执,单一,执着,略带愚蠢的精神。编剧和导演同时发
现了,在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充斥着太多的选择,太多的平衡点,太多的
出路与退路。而编导们心中所推崇的对目标的不懈追寻和努力,早已被时代的飓
风吹得四分八散。然而在剧中马路不单对感情,所有的事也是如此。没有固执的
追求就没有新的创举,就没有新的境界,就没有你想也想不到的新的开始。
一,哲理性的台词
“这是一个物质过剩的时代,这是一个情感过剩的时代,这是一个知识过剩的时
代,这是一个信息过剩的时代,这是一个聪明理智的时代,这是一个脚踏实地的
时代.”本剧一开始,便道出了当今社会所存在的问题,物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
基本的条件,时代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物质需求变的越来越不是人们首要考
虑的问题。精神需求变被提到每日计划中,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但是,当人
们拥有了能养家糊口的基本技能后,便又开始排斥书籍,认为无法转换成金钱的
文字便是无用的。只有爱情,是人类唯一永恒的话题.。
“爱情是蜡烛,给你光明,风儿一吹就熄灭.爱情是飞鸟,装点风景,天气一变就飞
走.爱情是鲜花,新鲜动人,过了五月就枯萎.爱情是彩虹,多么缤纷绚丽,那是
瞬间的骗局,太阳一晒就蒸发.爱情多么美好,但是不堪一击.”爱情是分阶段和时
期的,在青年,也许会像马尔克斯一样发出“我对死亡感到唯一的痛苦,是没能
为爱而死。”的感叹。那是因为,在这样一个无忧无虑的年代,对爱情的向往是
纯真的。在中年,爱情便基于物质而存在。老年是一个回忆青年的年代.
哲理性的台词,让观众浮躁的情绪瞬间沉静,给全剧奠定了深沉的基调,赋予了
全剧厚重的时代烙印。
二,独具韵味的意识流
先锋派的台词艺术有很明显的意识流文学特征,重在表现人的意识领域。“内聚
焦”的叙述角度很好的表达了主人公的不同时间,空间,社会属性下的情感变化。
剧中马路的大段独白便是其表现形式。
意识流文学不按照客观现实时空顺序或事件发展过程结构作品,而根据意识活动
的逻辑、按照意识的流程安排小说的段落篇幅的先后次序,从而使小说的内容与
形式相交融。人物意识渗透于作品的各个画面中;起到了内在关联作品结构的作
用。《恋爱的犀牛》中,运用的大量的:直接内心独白,间接内心独白,都充分
的吻合了该剧所要表达的思想倾向.
三,荒诞性
“小声点!红红一大早就跑来找我倾诉――她爱上马路了!整个上午我推销眉手
刀,
我走到哪她跟到哪,眉毛都快让我剔光了还不走......(学红红)再讲,
再跟我讲讲!马路的眉毛怎么挺拔,马路的牙齿怎么有个性,马路的腿毛怎么性
感......我看马路病没好,她也快疯了.”这是剧中牙刷想黑子一行人述
说的,红红因马路而发疯的故事。剧中的黑子,为了让马路从思恋明明的痛苦中
摆脱出来,想到要红红来吸引他的注意力,结果马路依旧深爱明明,而红红确发
疯的爱上了马路。这一情节是荒诞的,话剧通过台词让观众接受这个事实,其本
身也就给全剧增添了不少荒诞风格。
正是这种常人无法理解的情节,不可接受的对白,突出了该剧的主题,即没
有偏执就没有新的创举,就没有新的境界,就没有你想也想不到的新的开始。
台词是话剧最基本的元素,通过大量的对白,旁白,独白,将一个个生动的故事
情节展现在观众的面前。《恋爱的犀牛》一剧上映已余十年,今天看来,依旧那
么贴近生活,贴近许多年轻人的心声。演员可以更换,舞台布置也可以推陈出新,
灯光,音效等一些细微的舞台元素也是在不断变化。惟独台词是不变的,可见文
本的力度和厚度才是决定一部话剧的主要因素。
初看《恋爱的犀牛》,很多细节值得再次观摩,体会。就自己的理解,作了上述
陈述。另有一点收获,便是更坚定了我对文学功底直接作用于艺术创作的观点的
信赖。
本文发布于:2023-01-24 23:19: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3000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