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农学概论

更新时间:2023-01-24 22:37:31 阅读: 评论:0

聚能教育一对一收费表-v开头的英文单词


2023年1月24日发(作者:生命的奔流)

农学概论课后答案

Lt

D

1农学〔广义〕:指研究农业生产理论和实践的

一门学科。〔中义〕:仅指农业生产科学。〔狭义〕:

指研究农作物生产的一门学科。农学性质:以自

然科学和社会经济科学为根底的一门应用科学,

是效劳于种植业的一门综合学科;以可持续开展

为目标的一门应用生态学科。农学特点:系统的

复杂性,技术的实用性,生产的连续性,生产的

规律性,明显的季节性,严格的地域性2作

物生产的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现:人类生活资料

的重要来源,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出口的重要

物质,农业的根底产业,农业现代化的组成局部

5作物生产的未来开展目标和途径:目标:可持

续,两高一优,低耗。途径:建设高产农田,改

革种植制度,普及优良品种,开展先进适用技术。

第二章作物的起源、分类与分布

1研究作物的地理起源有什么意义?2水稻、

小麦、玉米、甘薯、马铃薯、大豆、油菜、棉花

等主要农作物的起源分别在什么地方?答:小麦

起源于近东中心和中亚西亚中心以及非洲中心、

水稻起源于印度斯坦中心和非洲中心、玉米、甘

薯起源于中美洲—墨西哥中心、马铃薯起源于南

美洲中心、大豆起源于中国—日本中心、;油菜

起源于欧洲地中海地区、棉花起源于非洲中心和

南美洲中心以及美洲—墨西哥中心。3按作物

的生物学特性,怎样对作物进行分类?1.按作物

感温特性分类分为喜温和耐寒作物2.按作物对

光周期反响特性分类分为长日照、短日照、中

日照、和定日照作物3、按作物对二氧化碳同化

途径分类分为C3、C4、CAM作物。4按用途

和植物系系统相结合,怎样对作物进行分类?并

简述期其主要作物类型特点。答:1.粮食作物(1)

禾谷类作物是以收获谷粒为栽培目的的禾本科

作物。禾谷类作物的子粒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

而且蛋白质和淀粉的比例最适宜人类的需求,所

以是重要的粮食作物。〔2〕豆类作物属豆科中

的蝶形花亚科,种类繁多豆类作物是人类生活中

含营养价值的食品,是植物蛋白的主要来源。〔3〕

薯芋累作物是指利用其地下块茎和快根累的作

物,植物学上的科、属不一。2经济作物〔1〕纤

维作物包括纤维作物和麻类作物〔2〕油料作物

是指以获得油脂为主要目的的作物,其特征是种

子或果实含油量较丰富。〔3〕糖类作物主要是指

含蔗糖多的作物,用于制造食糖。〔4〕嗜好类作

物主要有烟草、茶叶、咖啡、可可等,〔5〕其他

作物主要有桑、橡胶、香料作物、编织原料作物

等。3饲用及绿肥作物种类很多,包括禾谷类、

豆科类、块根块茎类、饲用叶菜类等。4.药用及

调味品作物.药用作物主要有三七、天麻。枸杞、

灵芝百合等。调味品作物主要有葱、姜、蒜、八

角等5简述作物分布与环境条件的关系。答:

作物通过扩散,在不同的地理区域位置上种植后

形成的不同的空间配置情况,称为作物分布。作

物分布和生长在不同的环境里,由于受到不同环

境的影响,在其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特性上会发

生改变,那些最猛适应的变异有机体被保存,由

此形成新的类型和品种,产生生活型和生态型的

变异。不同作物生活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形成

具有相似特征的结构和生物学特性,称为生活

型。同一作物不同品种不同长期在不同的环境或

人工选择条件下,形成不同的生态型。6简述

我国种植业区划的依据及各大区的种植业特点。

依据开展种植业得自然条件的社会经济条件、作

物结构、布局和种植制度种植业开展方向的关键

措施等的相对一致性,并保持县级行政区的完整

性,将全国种植业划分为10个一级区和31个二级

区。。1东北大豆、春麦、玉米、甜菜区大局部

地区一年一熟,南部地区可二年三熟或一年两

熟。2.北部高原小杂粮、甜菜区本区大局部地

区一年一熟,粮食作物以旱粮为主3.黄淮海棉、

麦、油、烟、果区作物一年二熟,种类繁多。4

长江中下游稲、棉、油、桑、茶区该区耕地以

水田为主5.南方丘陵双季稻、茶、柑橘区耕地水

田为主。。6.华南双季稻、甘蔗、热带作物区作

物种类繁多,粮食作物中双季稻占90%以上。。

7.川陕盆地稲、玉米、薯类、桑、柑橘区粮食

作物中,水、旱粮并重,水稻占主要地位8。云

贵高原稲、玉米、烟草区立体农业明显,种植

制度复杂多样9.西北绿洲麦、棉、甜菜、葡萄区

必须灌溉才能种植,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10.青

藏高原青稞、小麦、油菜农作物一年一熟,作

物多喜凉耐寒简述我国主要优势农产品的区

域布局规划。1.专用小麦重点开展优质强筋小

麦和弱筋小麦,稳定开展筋小麦,重点建设黄淮

海、长江下游和大兴安岭沿麓等3个专用小麦带

2.专用玉米以提高玉米的商品质量和专用性

能为突破口,大大力开展饲用玉米和加工玉米,

优化玉米品种结构3.高油大豆以提高单产和含

油率为重点,4.棉花以提高棉花强度为中心,

重点开展目前市场短缺的陆地长绒棉和中短棉

生产,大幅度减少“三丝〞含量,提高棉花质量

5.“双低〞油菜以提高“双低〞油菜的含油率和

单产水平。降低芥酸和硫苷含量为重点6.“双

高〞甘蔗以引进、培育和推广高产、高糖甘蔗

良种为重点,大力提高甘蔗单产和含糖率

第三章

1.简述作物的光温反响特性及在农业中的应

用?作物的光温反响特性:作物生长发育过程

中需要一定的温度和光周期诱导,才能从营养生

长转为生殖生长的特性。应用〔1〕引种方面如

长日照作物的北种南移生育期变长,短日照作物

的北种南移生育期变短,所以引种时从光温生态

环境相近的地区进行引种易于成功。〔2〕栽培实

践方面的应用如大豆是短日植物如果播种延迟

会加快生育进程为了高产适当密植。2.营

养生长:绿色开花植物的根、茎、叶等营养器官

的生长,叫做营养生长。生殖生长:当植物营养

生长到一定时期以后,便开始分化形成花芽,以

后开花、授粉、受精、结果〔实〕,形成种子,

植物的花、果实、种子等生殖器官的生长,叫做

生殖生长。二者的关系:1〕相互制约:植物

营养生长过胜时,就会不结果,同样生殖生长旺

盛,那么营养生长受到抑制,营养就跟不上,造

成后期落花落果,或者果实瘦小。2〕相互依赖:

没有足够的营养就无法进行生殖生长,营养器官

为生殖生长提供养分。3.休眠:有些作物的

种子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扔不能正常萌发的现

象。休眠原因:1〕种皮厚,透气差2〕胚未发育

完全3〕后熟作用未完成4〕抑制物质的存在。

解除措施:1〕对于种皮厚透气性差可采用机械

摩擦,加温或强酸等处理2〕胚发育不完全或后

熟作用引起的休眠采用层积法,变温处理和激素

处理等方法3〕对于抑制物的存在采用冲洗,低

温等处理4.作物种子萌发的条件:〔1〕温

度:一定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升高种子萌发速度加

快,原产高纬度地区萌发温度较低,原产低纬需

温度较高。〔2〕水分:种子吸水后膨胀软化有利

于氧气进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加快呼吸和新陈

代谢。〔3〕氧气:需要充足的氧气保证氧呼吸的

正常进行,以提供所需的能量。种子萌发的过程:

〔1〕吸水膨胀:蛋白质,淀粉,纤维素等亲水

物质吸水膨胀〔2〕萌动:胚乳和子叶中储藏的

养分在酶的作用下分解转化淀粉-葡萄糖,脂肪-

甘油/脂肪酸-糖,蛋白质-氨基酸,这些物质供胚

生长,胚细胞不断增多,体积增大,顶破种皮称

萌动〔3〕发芽:种子萌动后胚根和胚芽继续生

长,当胚根长度与种子长度相等,胚芽长度约为

种子长度的1/2称种子发芽5.根的功

能:吸收〔吸收水分/二氧化碳/无机盐〕,输导〔通

过维管组织〕,支持〔根的固着作用〕,合成〔合

成氨基酸/激素/碱〕,分泌〔有机酸〕和储藏茎的

功能:支持和运输,储藏〔球茎,茎短而肥大〕

和繁殖〔如根状茎〕叶的功能:光合作用,蒸腾

作用和一定的吸收作用,储藏作用,少数的作物

的叶还有繁殖功能。6.作物花的结构:花柄〔着

生花的小枝〕,花托〔着生于花柄的顶端〕,花

被〔着生于花托边缘或外围,有保护和传送花粉

的作用〕,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和雌蕊〔柱

头,花柱和子房〕花的分化发育过程:开花〔雌

雄蕊发育成熟花被翻开〕-授粉〔雌雄蕊露出,

花粉散放完成授粉过程〕-受精〔花粉管萌发,

通过花柱进入子房,精细胞与卵细胞结合,另一

精细胞与极核结合完成双受精〕7.生物产量:

作物在整个生育期间生产和积累有机物的总量,

即整个植株的干物质重量。经济产量:单位面

积上所获得的有经济价值的主产品数量,也就是

生产上所说的产量。经济系数:在一定的生物

产量中,获得经济产量的多少,要看生物产量转

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这种转化效率称为经济系

数,即经济产量与生物产量的比率8.产

量构成因素间的相互关系:〔1〕相互制约,主要

由光合产物和分配和竞争引起的,单位面积上密

度增加后,各个体所占的营养面积和空间就相对

减少,个体的生物产量就相对消弱表现为穗粒数

等的减少,反之亦然。〔2〕相互补充,如小麦播

种密度低时可通过发生分蘖以形成较多穗数来

补偿;穗数缺乏时可通过每穗粒数和粒重补偿

产量形成的生理根底:a光和面积〔指作物上

所有的绿色面积〕b光和强度〔单位时间内单位

叶面积吸收,同化二氧化碳的量数〕c光和时间

d光合产物的消耗〔呼吸消耗,器官脱落,病虫

危害〕9.源:指光合产物供给源或代谢源,

是制造和提供养料的器官;库:是光合产物储藏

库或代谢库,是指储藏,利用或消耗有机物的器

官。流:指光合产物的转运和分配。三者之间的

关系:库源的大小及其活性对流的方向,速率,

数量都有明显影响,起着“拉力〞和“推力〞的作

用,连接源和库的维管系统发育是否良好影响同

化物的运输,进而影响产量。源是产量库形成和

充实的重要物质根底,库的大小与作物产量密切

相关,不单纯是储藏和消耗养料的器官,同时对

源的大小,特别是对源的光和性能具有明显反响

作用,生产中适当增大库源比增强源的活性和促

进干物质的积累具有重要的作用,生产上力争源

大,库足,流畅。10.生物品质:收获目标产

品到达某种用途要求的适合度。食用品质:指蒸

煮,口感和食味等的特性。营养品质:指蛋白质

含量,氨基酸组成,维生素含量和微量元素含量

等。工艺品质:影响产品质量的原材料特性。

加工品质:不明显影响加工产品质量,但但又对

加工过程有影响的原材料特性。11.生态环

境对作物品质的影响:〔1〕光照光合作用是形成

作物产量和品质的根底,光照缺乏会严重影响作

物的品质。〔2〕温度如禾谷类灌浆结实期温度

过高或过低均会降低粒重,影响品质;气候冷凉

和温差较大的地区有利于大豆油分的积累;烟草

是喜温作物,昼夜平均温度较高等〔3〕水分作

物品质的形成期大多处于作物大多处于作物生

长旺盛期,因此需水量多耗水量大,如果此时

遭遇水分胁迫会降低品质。〔4〕大气污染如大

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高使小麦蛋白质赖氨酸脂

肪含量增加,淀粉含量降低等。〔5〕土壤通

常肥力高的土壤和有利于作物吸收矿物质营养

的土壤能使作物形成优良品质的产品。12.

在作物的生产中如何如采用适宜的栽培措施来

改善品质?答:〔1〕种植密度和播种期,对于大

多数作物适当稀植可以改善个体营养从而在一

定程度上提高作物品质;播种前不同植株生育和

物质形成所遇到的温光水等条件也不同,这些

条件的变化会对作物的品质产生很大的影响。

〔2〕施肥一般使用有机肥对作物品质较好,过

量使用化肥使作物品质变差;肥料施用过少作物

生长发育不良干物质积累少,产量低,品质差。

〔3〕灌溉根据作物需水规律适当的进行补充

性灌溉通常能改善植株代谢,促进光和产物的积

累,因为能改善作物的品质。〔4〕生长调节剂,

作物的生育过程中喷施生长调节剂一方面可以

提高产量另一方面可以改善品质。〔5〕收获适

时收获是获得高产优质的重要保证如禾谷类大

多数在蜡熟或黄熟期收获产量最高品质最优。

第四章作物生产与环境条件

1.光照度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光照度通过影

响作物器官的形成和发育以及光合作用的强度

来影响作物生长发育。作物的细胞增大和分化,

组织和器官分化,体积的增大和重量增加都与光

照度有密切的关系,它影响花芽的分化形成和果

实的发育。作物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光。

日照长短与作物发育:自然界一昼夜间的光暗交

替称为光周期。作物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转

变受到日照长度的影响,根据作物发育对光周期

的反响不同,分为长日照,短日照,中日照和定

日照作物。作物积累干物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

作物光合速率的上下和光合作用时间长短。光谱

成分:光谱中的不同成分对作物生长发育和生理

功能的影响并不是一样的,作物主要利用400

-700纳米的可见光进行光合作用,其中红光

和橙光利用最多其次为蓝光和紫光。2.光

能资源的特点:我国太阳辐射资源十分丰富,西

部高于东部,高原高于平原,干旱区高于湿润区,

青藏高原为最高值区,我国呈西多东少的趋势。

利用:光资源的特点以及光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

响,对农业生产有重要的作用。例如,作物的光

周期现象,对不同地区间的引种极为重要。作物

的需光特性和光照在群体内的分布状况,对考虑

不同地区作物布局,兼套种的作物搭配,通过种

植密度的调节而改善某些作物的品质等方面都

有重要意义。另外,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的各种

措施也必须考虑光能资源的特点。3.作物温度

三基点:各种作物对温度的要求有最低点,最适

点,最高点之分。极端温度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

响〔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常会受到低于或高

于生长发育下限或上限的温度称为极端温度的

影响〕〔1〕地温对作物的危害:冷害和冻害。

冻害是指作物体内冷却至冰点以下,引起组织结

冰造成的伤害或死亡,细胞内结冰,冰晶使细胞

原生质膜发生破裂和原生质的蛋白质变性而使

细胞受到伤害。冷害指作物遇到0摄氏度以上低

温,生命活动受到影响而引起作物体损害或发生

死亡的现象。作物体内水分代谢失调,扰乱正常

的生理代谢,植物受害,酶促反响作用下水解作

用增强,新陈代谢破坏,原生质变性,透性加大

使作物受害。4.活动积温是作物全生育期

或某一生于阶段内活动温度的总和,有效积温是

作物全生育期或某一生育阶段的有效温度的总

和。5.水对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性:水是

生命起源的先决条件,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有收

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水是连接土壤

-作物-大气这一系统的介质,水在吸收输导和

蒸腾过程中把土壤,作物大气联系在一起。

6.干旱对作物影响:缺水干旱常对作物造成旱

害,长期持续无雨,又无灌溉和地下水补充,致

使作物需水和土壤供水失去平衡,从而对作物生

长发育造成的伤害。分为大气和土壤干旱。涝

害:指长期持续阴雨,或地表水泛滥,淹没农田,

或地势低洼田间积水,水分过剩,土壤缺乏氧气,

根系呼吸减弱,久而久之引起作物窒息死亡的现

象。水体污染:污染源有城市生活污水,工矿废

水,农药化肥施用不当。水体富营养化毒害作物。

7.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开展节水型农业和旱作

农业;改善水质,扩大水源;兴修水利工程,增

加蓄水能力8.CO2的来源和分布;主要

来自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即来自群体以上的空

间,作物本身呼吸作用和排放,土壤外表枯枝落

叶的分解,土壤中微生物的呼吸,已经死亡的根

系和有机质的腐烂。二氧化碳在群体内的分布有

较大的差异,近地面层得二氧化碳浓度一般比拟

高,在一天中,午夜和凌晨,越接近地面,浓度

越高,白天群体中部和上部得浓度较小,下部较

大。因此在光照较强的群体中上部由于额二氧化

碳的限制而达不到较强的光和速率,而二氧化碳

较高的下部群体又由于光照较弱而光合速率较

弱,这是作物生产上十分重视田间通风透光的原

因所在。9.大气环境对作物影响:〔1〕温

室效应:CO2,CH4,N2O使地区间的

气候差异变大,气温上升,降水量分布发生变化,

一些地区雨量明显减少;CO2浓度增加,作物

和野草的产量增加,出现栽培作物与野生植物间

的竞争加剧,杂草防治更加困难;温室效应导致

气温和降雨量的变化,影响作物病虫的发生,分

布,发育,存活,迁移,生殖,种类动态等,加

剧病虫害的发生。〔2〕O3浓度较高时,影响

作物的生理过程代谢途径,引起作物生长缓慢,

早衰,产量降低。〔3〕酸雨PH<5.6落地前

影响叶片,落地后影响作物根部,对叶片主要是

破坏叶面蜡质,淋失叶片养分,破坏呼吸作用和

代谢,引起叶片坏死。对处于生殖生长阶段的作

物,缩短花粉寿命,减弱繁殖能力,以致影响产

量和质量。它还会降低作物的抗病能力,诱发病

原菌对作物的感染,抑制豆科作物根瘤菌生长和

固氮作用。〔4〕二氧化硫,氟化物,氮氧化物:

造成大气污染,对产量品质生长发育有直接或间

接的影响,SO2和氟化物的长期或急性毒害,

通过影响作物的生理过程而使作物叶片出现焦

斑,植株生长缓慢和产量降低,氮氧化物引起大

气中氮氧化物含量过高可导致植物群落的变化

而影响作物生产。氮氧化物还是酸雨的组成成

分,并与空气中分子态氧反响形成臭氧。10.

土壤质地指土壤中不同大小直径的矿物颗粒的

组合状况。〔1〕砂土类,土壤间空隙大,土质疏

松,易于耕作,透水性强,保水肥性差,作物易

于出现前期猛涨后期脱肥早衰的现象,施肥管理

宜勤施少施,对快跟类作物生产有利,适宜种植

生长期短耐瘠薄的植物芝麻花生西瓜〔2〕黏土

类总孔隙大而土粒间孔隙小,土质黏重,不耐旱

也不耐涝,适耕期短,耕作困难,通气透水差易

积水,有机质分解慢保水肥强,作物有却苗现象,

幼根生长慢表现发老苗不发小苗,小麦玉米水稻

枇杷〔3〕壤土类:土粒适中透气透水良好,有

较好的保水肥能力,耐旱涝,耕性良好,发小苗

也发老苗,是当家地和高产田,适于种植各种作

物。11.土壤酸碱性影响有效元素的吸收,

从而影响作物生长,一些植物对酸碱要求非常严

格,他们只能在某一特定的酸碱范围内生长,这

些植物可以为土壤酸碱度起指示作用被称为指

示植物。12.土壤有机质与肥力的关系:有

机质有助于提高土温和增强土壤保水性;有机质

与土壤矿物质发生各种反响,可促进土壤团聚体

和结构的形成,增加土壤渗透性;土壤有机质有

较大的外表积,有助于增强土壤保肥性和缓冲

性;有机物质矿化后释放出C02,

NH4+,NO3_,H2PO4_和SO42-为作物提供大量

有效养分;土壤有机质中低分子脂肪酸腐植酸等

对作物生长或起促进或起抑制作用;有机质还可

以与进入土壤中的化学农药结合,影响农药的生

物活性,持续性,生物降解性,挥发性和淋溶状

况。增施有机肥料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提高

土壤肥力的重要措施。13.必须营养元素:

N,P,K肥料三要素,营养充足时,植株叶片大而鲜

绿,光合作用旺盛,叶片功能期延长,分支多,

营养体健壮,产量高,缺乏下部叶片先出现病症,

早衰;P生育期前得幼苗含量高于后期老熟的秸

秆,老叶出现病症,下部叶片反常,呈暗绿色,

植株矮小,根系不兴旺影响地上局部生长;K下

部叶的尖端及边缘出现缺绿斑点,枯死的组织脱

落,多在生长旺盛中期表现;Ga,Ma,S:幼叶较

老叶颜色更为浅;硼:缺乏出现新的嫩叶基部退

淡,严重时生长停滞;铁;新叶全部黄化或脉间

黄化;镍:缺乏时叶尖积累较多的脲14.作

物营养关键时期,作物的生长初期为营养临界

期,营养最大效率期,在绝对数量和吸收速率上

都是最高的,增产效率也最为显著,常出现在作

物生长的旺盛时期

第五章作物种植制度

种植制度是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布局与

种植方式的综合。它包括作物布局、复种、间套

作、轮作与连作等内容和技术是解决种什么作

物、各种多少、种在哪里怎么种等种植业生产中

的重要决定问题,是对一个生产地区或生产单种

植业生产的全面按排。建立合理的种植制度的

根本原那么:①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提高资源利

用率a农业资源的类型b农业资源的根本类型及

合理利用〔资源的有限性及经济利用、自然资源

的可更新性与合理利用、社会资源的可储藏性与

有效利用〕c,提高光能利用率d,提高土地利用

效率②协调社会需要,提高经济效益。试述

作物布局的概念、地位及作用作物布局:一个

地区或生产单位作物组成与配置的总称,及作物

种植方案。地位:1〕、作物布局是农业生产布局

的中心环节2〕作物布局是农业区划和规划的主

要依据3〕、作物布局是种植业较佳方案的表达

作用:1〕、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2〕、解

决各类作物争地、争光温水肥、争季节和劳畜力

及机械的矛盾3〕有利于复种、间套作和轮连坐

的合理安排4〕、有利于充分发挥作物的生产潜

力,提高生产效益5〕有利于恢复、提高和保持

地力,维持农田生态平衡,促进生产向持续高产、

优质和高效开展6〕、有利于促进林、牧、渔及其

他生产部门的开展。

作物布局的原那么1〕作物的生态适应性是根底

2〕、社会需求是导向3〕、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是

保障复种:同一年内在同一块田地上连接

种植或收获两季或两季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复

种的意义:1、有利于增加播种面积与作物年产

量,2、调节土壤肥力3、保持水土4、缓解作物

争地、争时、争肥矛盾5、有利于稳产复种

的条件:1、热量1〕、年平均气温法2〕、积温法,

一个地区复种程度的上下以及采取何种负重方

式,还需了解不同作物完成一个生育期对积温的

要求3〕、生长期法:以无霜期表示生长期2、水

分3、肥料4、劳力、畜力和机械条件5、技术

条件复种的技术:1、作物组合与品种搭配

1〕、作物组合①充分利用休闲季节增种一季作物

②利用短生育期作物替代长生育期作物③开发

短间隙生长期的填闲作物④开展再生稻⑤搭配

早熟品种2〕、品种搭配2、充分利用生长季节1〕

改直播为育苗移栽,缩短本田期2〕、套作技术的

应用3〕、促进早发早熟的技术4〕、作物晚播技术

5〕、地膜覆盖技术试述间作、套作和混作的

概念和效益分析间作:在同一田地上与同一生

长季节内,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

生育期相近作物种植方式。用“11〞混作:在同

一块田地上,同期混合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生育

期相近作物的种植方式.。用“×〞套作:在前

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

的种植方式。用“/〞效益分析:国际上采用

土地当量比来反映间作、套作和混作的土地利用

效益。试述间作、套作和混作的效益原理:1、

空间上的竞争与互补充分利用空间和提高光能

利用率。1〕间作、套作和混作能提高种植密度,

提高叶面积。2〕使光能得以充分利用3〕、改善

通风和CO2的供给状况2、地下局部的竞争与互

补3、时间上的竞争与互补4、生物间的竞争与互

补1〕、充分发挥边行优势2〕、减轻自然灾害、稳

产保收3)、发挥作物分泌物的互利作用。间作、

套作和混作的技术:1、选择适宜的作物种类和

品种1〕、生态适应性的选择,应根本了类似2〕

不同形态的作物搭配,即株型搭配,“一高一矮、

一胖一瘦、一圆一尖,一深一浅,一长一短,一

早一晚〞3〕、不同生育期的作物搭配:主发育期

要长些4〕、选择分泌物互利的作物搭配,至少应

无害5〕、综合效益高于单作2、确定合理的田间

结构1〕、种植密度:主作物占据较大的密度,副

作物占较小,总之要小于单作2〕、行数、行株距

和幅宽,共生期越长,空行越大3〕、间距4〕带

宽5〕、高度差,矮秆作物的行数多些,但其总行

数与高杆作物差不多6〕行向,矮杆作物应东西

向播种3、作物生长发育调控技术〔适时播种,

及时收获,综合防治病虫害〕1〕适时播种、保

证全苗2〕、加强水肥管理3〕、应用化学调控技术

4〕、综合防治病虫害5〕、早熟早收9、试述轮

作、连作的相关概念及轮作的意义轮作:在

同一块田地上不同年度按照一定顺序轮换种植

同作物或不同的复种形式的种植方式。连作:

在同一块田地上连年种植相同作物或相同复种

方式的种植方式。轮作的意义:1、合理利用

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2、用养结合,培养和提高

地力3、改变农田生态环境,减少田间杂草4、减

少病虫害10、试述连作的危害:1、生物因

素:主要是伴生性和寄生性杂草的危害2、化学

因素:连坐造成土壤化学性质的改变。3、物理

因素:土壤物理性状显著恶化,不利于同种作物

的继续生长。11、试述作物茬口特性与轮作的关

系作物茬口是指在连续种植作物过程中,前

后作物的相互衔接和相互影响的关系各类作

物的茬口特性:1、养地作物〔豆类作物和绿肥

作物〕1〕、固氮作用2〕、增加土壤有机质3〕、活

化土壤养分2、半养地作物〔棉花、油菜等经济

作物和饲料、蔬菜作物〕:残落物,饼肥还田3、

用地作物〔禾谷类作物、薯类作物和甘蔗、烟、

麻类等作物〕禾谷类作物多为耗地作物,但耐连

作,抗病虫害能力强,是易感病虫害的作物的良

好前作。马铃薯是很多作物的良好前作,甘蔗等

作物是水稻的良好前作。轮作中作物轮换的意

义:1、减缓作物茬口的季节矛盾2、减轻病虫害

3、因土种植

第六章

1种子在植物学上是指由胚珠发育而成的繁殖器

官,一般需经过有性过程。在作物生产上,可直

接用来作为播种材料的植物器官都称为种子。&

品种是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

据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的群体。优良品种应具备高

产,稳产,优质,早熟,多抗,适应机械化生产

等条件。2制定育种目标的原因是:确定育种

目标是育种工作的前提,育种目标适当与否是决

定育种工作成败的关键。原那么是适应国民经济

开展;适应当地条件;育种目标性状要明确具体

3作物引种遵循原那么:气候相似地区引种;4

混合选择&单株选择:混合单株5远缘杂交特

点:能培育出高产的优良新品种;可提高品种抗

病虫害的能力;可获得雄性不育系。品种间杂交

特点:6系统育种:由自然变异的一个个体采

用单株选择法优中选优,培育成为一个新品种。

根本原理:变异与纯系学说。品种遗传根底的稳

定是相对的,变异是绝对的。变异分内因和外因,

内因是遗传物质的变化,包括自然杂交引起的基

因重组、基因突变,外因由于环境条件的影响。

纯系学说的内容:在自花授粉作物群体品种中,

通过单株选择,可以别离出许多纯系,说明原始

品种是纯系的混合物;同一纯系内,差异是由于

环境的影响,无选择的必要。7利用杂种优势

的主要途径:人工去雄法;利用标志性状;化学

杀雄法;自交不亲和性的利用;雄性不育性系的

利用。不育系繁殖和杂交制种:8诱变育种:利

用物理或化学因素诱导作物的种子或其它器官,

发生遗传变异,通过人工选择挑选有利变异类

型,培育出符合育种目标的优良品种的方法。特

点:优:变异类型多,时间短,改变育性;缺:

易对人体产生危害,化学诱变剂多为有毒物质平

安性不高,难以确定诱变的变异方向9在农

作物育种上应用最多最广的方法:引种,系统育

种,杂交育种,杂种优势利用,诱变育种,生物

技术主要育种10不同繁殖器官作物原种的生

产方法:11自花授粉作物、常异花授粉作物原种

生产、异花授粉作物自交系原种生产的方法12

种子检验的内容:扦样,净度,纯度,发芽试验,

水分测定,生活力测定,健康测定,千粒重。

第七章

1高产土壤的特点:适合机械化作业,养分含量

高,保水能力强。土壤培肥措施:增厚活土层;

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合理轮作,用养结合2

土壤根本耕作作用:改变整个耕层的性质。根本

方法:翻耕,深松耕,旋耕。表土耕作作用:在

根本耕作的根底上对土壤外表进行较浅作业,为

作物创造良好的播种出苗和生产条件。方法:耙

地,耱地,镇压,中耕3种子播种前处理的步骤:

清选,晒种,种子消毒,种子包衣,浸种催芽。

清选方法:筛选,风选,粒选,液体比重法4

作物播种期确实定:气候条件,温度日照降水等

气候要素及危害性天气出现的时段都是确定播

种期的依据;品种特性,作物品种类型不同,生

育特性不同,安排播种期应有差异,一般晚熟品

种宜早播,早熟品种宜晚播,春性强的适当晚播,

冬性强的每当早播;种植制度,适宜播期要考虑

当地种植制度;病虫害,调节播种期使作物的易

发病期避开病虫害发生顶峰期5合理密植

增产的原因:能协调产量构成因素,可建立适宜

的群体结构,能保证适宜叶面积。确定适宜密度

的原那么:作物种类和品种类型:株型紧凑品种

宜密,平展型宜稀;气候条件:短日照作物向南

推移宜密,反之宜稀,长日照作物向南推移宜稀,

反之宜密,气候条件适宜宜稀,差宜密;肥水条

件及栽培水平:好宜稀,反之宜密;种植方式及

收获目的:营养体为收获目的宜密,种子为收获

目的宜稀;地势;病虫害:危害严重地块宜密,

反之宜稀。实现合理密度的方法:精确播种量,

均匀播种,适时定苗6合理施肥考虑因素:影

响肥效的环境条件,包括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

养分作用规律:最小养分律,报酬递减律,养分

互作律;作物营养特性:养分临界期,最大效率

期7生产上适用的肥料种类:有机肥料,无机

肥料,微生物肥料。有机:人畜粪尿,沼气池肥,

绿肥,青草,秸秆等,使用方法:适合各种作物

和土壤常作基肥施用,用前需腐熟,作基肥时在

耕地前施入土壤,经腐熟的或速效的有机肥也可

用作追肥和种肥,有机肥和无机肥料一起施用,

可以取长补短,缓急相济提高肥效。无机:N肥,P

肥,K肥,微肥,复合肥料等,使用方法:可与

有机肥配合或单独使用作基肥,也可作追肥,种

肥和叶面喷肥施用,一般用量较少。微生物:根

瘤菌,固氮菌,抗生菌,磷细菌,K细菌等,使

用方法:由于各种微生物作用方式不同,施用是

应注意与有机肥料无机肥料配合,创造适合微生

物生活的环境,才能充分发挥肥料效果。8

推荐施肥技术:分为土壤测试和植物营养诊断两

个相互关联又有特色的技术系统。前者为土壤分

析测试为主,后者以植株分析诊断为主,进行推

荐施肥。施肥量确实定:最可靠的方法有进行田

间试验,结合测土和作物诊断综合决策。我国应

用较多的是目标产量施肥法,肥料效应函数法,

应用系统工程确定最正确施肥模型,施肥方法:

根据作物的整个生育期肥料的施用可分基肥的

施用〔作物播种前结合土壤耕作施用的肥料称为

基肥,主要有有机肥,如堆肥,绿肥等〕,种肥

的施用〔作物播种或移栽时施于种子附近或与种

子混播的肥料称为种肥〕,追肥的施用〔作物生

长期间施用的肥料称为追肥,包括根外追肥和根

内追肥〕。还可以分冲施,埋施,撒施,根外追

肥,根内追肥。9作物灌溉制度的内容:作物

的灌水次数、灌水时间、灌水定额、灌溉定额。

灌溉方法:指灌溉水进入田间或作物根区土壤内

转化为土壤有效水分的方法,亦即灌溉水湿润田

间土壤的形式。一般分为地面灌溉〔按田间工程

和湿润投入方式可分为畦灌法,沟灌法,膜上灌

法〕,喷灌,微灌,地下灌溉10不同灌溉法的

优缺点:地面灌溉:所需设备少,投资省,技术

简单,是我国应用最广泛最主要的一种传统方

法。包括畦灌法:适用于密植条播和撒播作物;

沟灌法:节省水量,适用宽行距作物;膜上灌溉:

减少土壤的深层渗漏和蒸发,提高地温且使地温

稳定,节水增产效益明显。喷灌:省水省工,不

破坏土壤结构;需要一定设备,能源消耗大,投

资费用高直接蒸发损失大,出现田间灌水不均

匀。微灌:使灌溉水的深层渗漏和地表蒸发减少

到最低限度,省水省工省地,可水肥同步施用,

利于作物吸收,利于自动化管理;投资较大,灌

水器孔径小易被水中杂质堵塞,只湿润局部土

壤,不利于根系深扎。地下灌溉:不破坏地中土

体结构,不产生土壤地面板结,促进土壤保湿,

减少地表蒸发;投资高,易产生深层渗漏,11

如何正确应用作物化控技术:12以当地作物

为例,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要点:地膜的选择:分

普通地透明地膜和有色地膜。整地作畦:畦高在

北方以10-15cm为好,畦宽据作物薄膜宽度而

定,一般70cm地膜覆盖宽度为30-35厘米,高畦

90-100厘米宽地膜覆盖畦面宽55-65厘米。施足基

肥。播种与覆盖:有先播种后覆膜,和先覆膜后

打孔播种两种方式。田间管理:其环节有检查覆

膜质量,及时放苗出膜,疏苗地苗,灌水追肥,

加强病虫害防治

第八章植物保护

植物保护:就是研究病、虫、草等有害生物的生

物学特性、发生与流行规律及其防治措施与防治

的一门综合性科学。如何理解有害生物的综

合防治?答:即综合考|虑生产者、社会和环境

利益,在投入效的根底上,从农田生态系统的

整体性出发,全面考虑生态平衡、经济效益及防

治效果,协调应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

治、物理治疗、机械防治等多种有效防治技术,

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危害允许水平以下。它的

主要特点是不要求彻底消灭有害生物;强调防治

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情调多种防

治方法的相互配合;高度重视自然控制因素的作

用植物保护的根本措施有哪些?病害与虫

害的危害性状有和差异?害虫危害的病症:〔1〕.

咀嚼式害虫a田间缺苗断垄b顶芽停止生长c叶

片残缺不全d茎叶枯死折断e花蕾、果实受害2)

吸收式害虫a直接伤害是指吸收式害虫对植物

吸食造成的生理伤害。b间接伤害病害的病症:

病害的病症是病症和病状的共同表现病状的类

型变形、坏死、腐烂、萎蔫、和畸形病症的类

型霉状物、粉状物、修状物、粒状物、索状物、

脓状物植物病虫害的农业防治措施包括哪

些内容?答:植物虫害的防治措施:〔1〕植物检

疫〔2〕农业防治、a选用抗虫或耐虫的品种b

建立合理的耕地制度c加强栽培管理d改变生态

环境3〕化学防治喷洒杀虫剂杀虫剂的分类

按化学成分分为有机杀虫剂和无机杀虫剂〔4〕

生物防治a以虫制虫b以微生物制虫c以激素制

虫〔5〕物理机械防治a捕杀b诱杀c阻杀d高

温杀虫植物病害的防治措施:〔1〕植物检疫〔2〕

农业防治a使用无病繁殖材料b建立合理的种植

制度c加强栽培管理d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3〕

生物防治a頡抗作用b重寄生作用和捕食作用c

交互保护作用〔4〕物理防治a汰除法b热力处

理c地面覆盖d高脂膜防病〔5〕化学防治5.

杂草的生物学特性有哪些?杂草防除有哪些方

法?答:杂草的生物学特性〔1〕休眠性〔2〕早

熟性〔3〕多产性杂草防除方法〔1〕农业防除水

旱轮作、土壤耕种、播前对种子进行处理、施用

腐熟的有机肥〔2〕生物防除是利用动物、昆虫、

病菌等方法来防除〔3〕植物检疫加强植物检疫

是杜绝杂草种子在大范围内传播、蔓延的重要措

施〔4〕化学防除利用除草剂来防除杂草的技术

措施。6除草剂有哪些种类?除草剂的作用机

理是什么?答:按在植物体内的移动性分为触杀

型和内吸型除草剂按其作用方式分为选择性和

灭生性除草剂除草剂的作用机理〔1〕抑制杂

草的光合作用〔2〕抑制杂草的呼吸作用〔3〕干

扰杂草的蛋白质代谢〔4〕破坏杂草体内生长素

平衡〔5〕抑制植物微管组织发育7如何到做

合理施用农药?除草剂的选择遵守的原那么:时

差选择、位差选择、形态选择。其次应注意用量。

其他自己编

本文发布于:2023-01-24 22:37: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2981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提出建议
下一篇:真善美作文
标签:农学概论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