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方程的意义》
第一步目标分解的依据
1、课标中的相关陈述:
(1)初步了解方程的意义,初步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能用等式的
性质解简易方程。
(2)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3)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如3x+2=5,2x-x=3)。
理解、体会、经历、感受是行为动词
理解方程的含义,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等是
核心概念。
2、教材分析:
《方程的意义》严格说来,应该是方程的同解定理。但由于中小学数学的理
论要求不高,再说在陈述等式的第一条性质时,只要指出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
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数,这两条等式的基本性质就可以作为同解定理来使用。
3、学情分析:
《方程的意义》对于儿童来说是一堂全新数学概念课,是算术思维的一种提升,
是数的认识上的一个飞跃,在用字母表示未知数的基础上,使学生解决实际问
题的数学工具,从列出算式解发展到列出方程解,从未知数只是所求结果到未
知数参与运算,思维空间增大,这又是数学思想方法上的一次飞跃,它将使学
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第二步学习目标:
核心概念/定位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表现程度
方程的意义/重点
理解具体情境
准确无误
方程思想/重难点
感受、经历观察、分析、分类、抽象、概括、交流,经历将现实
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初步、完全
方程与等式/难点
体会
运用公式
初步
1、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能准确无误地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
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
2、学生在观察、分析、分类、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完
全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
完整经验,初步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和符
号感。
三、评价设计
1、通过课堂提问和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完成对目标1前半部
分的评价(表现性评价)。
2、通过小组合作,操作等活动的状况,学生展示、汇报最终成
果的完成情况,对目标2进行评价(表现性评价)。
四、评价样题
1、连环情景:
①潘老师坐上大客车前往上海,大客车一共有45个座位,坐了x个座位,
还有10个座位。
②从常熟出发,大客车每小时行y千米,行了2小时到达上海,常熟与上海
之间的路程是120千米。
③到了上海,潘老师口渴了,来到超市,出示情景图:橙汁单价5元,我买
了一瓶,付出a元,找回15元。
④在回常熟的前一天,老师想为儿子带回点礼物,来到儿童用品商店,出示
情景图:上衣b元,裤子38元,买这套衣服共用去86元。
2、填入相应的圆圈内。
①6+x=14②3×42=126③60+23﹥70④8+x
⑤5x>10⑥x+4<14⑦10÷m=5⑧36-7=29
等式方程
四、教学重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方程的含义。
五、教学难点
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
六、教学过程
课前内容:播放学校的录像,欣赏美丽的校园,着重介绍报告厅,因为在课
尾处会呈现报告厅,根据提供的报告厅信息来写出方程。
一、创设情景,写出式子。
课件出示一架天平。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是一架——
生:天平。
师:了解天平吗?
生谈谈对天平的了解。
【说明:让不熟悉或不认识天平的学生认识天平,了解天平的作用。】(完
成第一个教学目标)
1、课件出示:两个苹果和一个菠萝。
师:用天平来称两个苹果(课件出示:两个苹果)和一个菠萝(课
件出示:一个菠萝)的质量,可能会出现怎样的结果呢?想不想来猜
一猜?
根据学生的回答,说明两边的质量可能有三种不同的关系。
预设学生的回答:
生1:可能会两个苹果的质量多。
师:他的意思是这样的——课件演示。这样的结果表示两个苹果的质量>
一个菠萝的质量。
生2:可能会一个菠萝的质量多。
师:你的意思什么呢?
生:两个苹果的质量<一个菠萝的质量。
生3:可能会两边的质量一样多。
师:他又是这样的意思——课件演示。这样的结果,你又想到了什么呢?
生:两个苹果的质量=一个菠萝的质量。
师:这时候天平平衡,可以用等于号来连接。
师:看来,用天平来称物体的质量,可能会出现三种不同的结果。
【说明: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经验,交流用天平称两边物体的质量
可能会出现三种不同的结果,渗透了事物间的“相等与不等”,为以
下根据天平图写出式子作好了铺垫。】
2、师:请大家继续看大屏幕,(课件出示:苹果每个300克,
菠萝600克)这样的两个苹果和一个菠萝,称一称,天平会怎么样呢?
生:天平平衡。
师:对,天平平衡,就表示天平左右两边物体的质量——相等。你能用一
个数学式子来表示这种相等的关系吗?
生:300+300=600;300×2=600
师两个式子都准备好,根据学生的回答,贴在黑板上。
师:说得不错!300+300(300×2)是天平左边两个苹果的质量,600是天
平右边一个菠萝的质量,天平平衡可以用等于号来连接,表示左右两边的质量
相等。像这样表示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就是——等式。(板书:等式)刚才这
位同学真是了不起,写出了一个等式。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个等式。
【说明:等式是方程的生长点。这是教学等式的第一层次,教师
引领学生观察天平的左边、右边分别是什么,使学生初步感知等式的
结构。】
3、师:如果老师把左边的两个苹果换一换:课件出示:苹果每
个240克,
这时候,天平还会平衡吗?(课件演示称的结果)
师:这样的结果你又能用一个怎样的式子表示出来呢?
生:240+240<600;600>240+240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课件演示:天平左边加一个物体,天平平衡。刚才
的过程你能描述出来吗?
生:„„
师:这个小方块的质量还不知道,是一个未知数,怎样来表示这个未知数?
结合学生的回答,使学生明确:未知数可以用字母表示,如x、y„„
最后商定用最常用的x来表示。
师:天平平衡,你想到了怎样的式子来表示呢?
生:240+240+x=600
师:这个式子也是——等式。
等式的左边和右边各表示什么?
为什么可以用等于号来连接?
生„„
师:我们用不同的数学式子表示出了天平左、右两边物体之间的质量关系。
好多同学还不过瘾,还想说呢!不急,还有机会——
【说明:这是教学等式的第二层次,从天平不平衡到平衡,学生
看到了这一动态过程,当出现小方块的质量未知时,唤醒学生的记忆:
未知数可以用字母来表示。让学生感知这是一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在这一层次中,让学生自己说出等式的左边、右边分别表示什么?加
深对等式的理解。】
4、根据天平图,列出式子。
(完成第二个教学目标)
师:这里还有四幅天平图,请你仔细观察后,用式子把天平两边物体之间
的质量关系表示出来。
采用学生口答的形式交流:
★250>200
★x+50=100
★x+50<200
★2y=200
【说明:让学生根据四幅天平图,写出式子,有的是等式,有的不是等式,
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看天平图的能力,另一方面为后面分类提供了素材。】
5、师:生活中有很多的情景,也可以像刚才的天平图一样,用
数学式子表示出来。有兴趣看看吗?
课件出示:用50元钱去文具店买文具
铅笔盒:x元
钢笔:5元
书包:35元
师:小红拿50元钱去买文具,听,她想买什么?
录音:
小红:我买一个铅笔盒和一个书包
营业员:正好50元
师:你想用怎样的式子来表示小红买文具的情景?
生:x+35=50
师:左边x+35表示一个铅笔盒和一个书包的总价,正好等于右边的50元
(边说课件边动态演示),左右两边相等,就相当于天平平衡,也可以用等于
号来连接,这也是一个——等式。
【说明:这是教学等式的第三层次。从天平图延伸到生活中购买
文具的情景,让学生体会到:左边x+35表示一个铅笔盒和一个书包
的总价,正好等于右边的50元,左右两边相等,就相当于刚才天平
平衡,也可以用等于号来连接,这也是一个等式。】
(二)、引导分类,概括概念。(完成第二个教学目标)
1、引导分类
师:我们从天平图和购买文具的情景中找到了黑板上的这些式子,在你们
的课桌上,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和黑板上一样的式子,请你们先仔细观察,然后
同桌讨论讨论,能不能按照一定的标准,把它们分分类呢?
学生交流:
⑴第一次分类。可能会出现的情况:
△按“<”、“>”、“=”连接符号来分成三类
△按是否是等式分成两类
△按是否含有未知数分成两类
师:同学们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对这些式子进行了分类。是呀,学会从不同
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你的收获就会更多!
这节课老师和大家重点研究等式,按是否是等式来分的同学已经找到了等
式,那用其他方法分的同学,相信你们也能很快地找到等式,行吗?请把不是
等式的式子放到课桌里。
【说明:第一次分类学生按照不同的标准,得到了不同的结果。
这节课重点研究的是等式,所以最后统一让学生找到等式,为第二次
分类作铺垫。】
⑵学生尝试第二次分类。
师:仔细观察等式,它们还有不同吗?如果有,请你们再把这些等式分分
类。
请同学到前面黑板上分。
师:你为什么这样分?
生:„„
【分类思想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
进行有序划分和组织的过程。学生经历两次分类,都能选择某一个标
准对8个式子进行分类,掌握了分类方法。并初步树立归类整理的意
识,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还
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索意识。】
2、概括概念
当有学生说到一类等式中有未知数时,
师:他的发言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词语,你们听出来了吗?
生:„„
师:这些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板书:含有未知数的)
师: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这就是这节课研究的《方程的意义》(板
书课题:方程的意义)
师:指着等式,这些为什么不是方程?
生:„„
师:再指边上的不等式,这些又为什么不是方程呢?
生:„„
师:看来,方程必须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在“未知
数”、“等式”两个词语下面画上红圈)
【说明:让学生说说其他的式子为什么不是等式,加深了对方程概念的理
解。】
(三)、分析练习,巩固新知:(目标达成检测一)
1、看图列方程。
师:我们认识了方程,请大家看着图列出方程。
2、分辨等式与方程,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先读下面的式子,
填入相应的圈内。
师:这里有一些式子,请你分辨一下,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
自测:
填入相应的圆圈内。
①6+x=14②3×42=126③60+23﹥70④8+x
⑤5x>10⑥x+4<14⑦10÷m=5⑧36-7=29
等式方程
交流:
请认为等式有:3×42=12636-7=29方程有:6+x=1410÷m=5的同学
先来交流,请他们说说是怎么想的?
持反对意见的同学再交流:
等式有:3×42=12636-7=296+x=1410÷m=5
方程有:6+x=1410÷m=5
如果第一种意见的同学比较多,就再出示两个式子:45+30=75x-y=10
请学生说说该怎么填入合适的圈里,媒体演示。
师:在找等式和方程的这一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如果有学生说到:我发现方程一定是等式,
师:说得精彩,方程一定是等式,比如说——
生:„„
找出三个例子:6+x=1410÷m=5x-y=10它们既是等式,又是方程。
如果有学生说到:我发现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师:观察细致,比如说——
生:„„
师:数学知识的联系就是这样密切!刚才我们关注了等式和方程之间的关
系。请看大屏幕——
媒体演示方程与等式的关系图。
【说明:等式和方程的关系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初步体会等式和方程的逻
辑关系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在这个环节中引导学生解决“请你分辨一下这
些式子中,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的问题,不是单纯地经过判断,填入圆圈,
而是把选择的过程看做引起学生有效思考、深化认识、提高能力的载体,学生在
说理中澄清认识,深化认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把学生的思维不断引向深入。
如:上述教学过程中学生经过判断、说理,找到了哪些式子是等式,哪些是方程
以后,让学生说说刚才在找等式和方程的过程中,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告诉
大家。学生的发现其实就是等式和方程之间密切的联系,这时候学生的体会就深
刻了。】
(四)、回归生活,拓展应用:
(目标达成检测二)
师:通过探讨,对于方程,同学们有了非常深刻的认识。让我们走进生活,
去找找生活中的方程!
1、连环情景:
①潘老师坐上大客车前往上海,大客车一共有45个座位,坐了x个座位,
还有10个座位。
②从常熟出发,大客车每小时行y千米,行了2小时到达上海,常熟与上海
之间的路程是120千米。
③到了上海,潘老师口渴了,来到超市,出示情景图:橙汁单价5元,我买
了一瓶,付出a元,找回15元。
④在回常熟的前一天,老师想为儿子带回点礼物,来到儿童用品商店,出示
情景图:上衣b元,裤子38元,买这套衣服共用去86元。
师:从老师上海之行的情景中,你可以找到哪些方程呢?试试看。
【说明:充分挖掘习题功能,让学生经历把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
系抽象成方程的过程,体会方程的思想,感受方程的价值。在这一过
程中,再次感知到可以用x表示未知数,也可以用字母y表示未知数
或其他字母表示未知数。】
2、校园信息:
①新校园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老校园的建筑面积是a平方米。新校园的
建筑面积是老校园的3倍。
②男同学800人,女同学y人。全校一共有1500人。男同学比女同学多10
0人。
③报告厅一共有204个座位,中间有12排,每排有x个座位,两边有96
个座位。
根据时间有选择地进行。
【说明:在我们熟悉的校园里,也找到了今天所学的知识。向学
生渗透“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就可以发现生活中处处充满了数学”
的思想。特别是最后一题根据报告厅的信息来找方程,这一情境在课
前已经向学生呈现过,学生不再感到陌生,而且学生找到的“12x+9
6=204”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方程,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表示鼓励,让学
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成功之乐!】
3、课堂小结:
(目标达成检测三)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方程,把你的收获和大家一起来分享!
生:„„
师:回顾一下学习的过程,我们是怎么学的?
生:„„
【说明:课堂小结也可以呈现精彩。“反思催生智慧”,“经历过程”之后
的反思:我们是怎么学习今天的知识的?这样的反思,可以激活、突出学生的数
学思考,感受到在学习过程中运用的观察、比较、分类等思想方法。】
本文发布于:2023-01-24 21:29: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2949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