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7·学术
2019年7月语文教学通讯Jul.,2019
第1054卷第7期BulletinofChineLanguageTeaching灾燥造援员园54晕燥援7
辛文君
(山西省盂县一中,
山西阳泉
045100)
——
—以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海子《九月》为例
以诗歌的传统架构解读先锋诗歌
摘要:先锋诗歌在骨子里自觉或不自觉地继承着传统诗歌的一些基本特质
。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
怀古》、杜甫的五首《咏怀古迹》等诗歌中归纳出传统诗歌架构方式
,并指出这个架构的三要素、两维度,并以
此为突破口,对海子的《九月》进行解读。这不失为进一步透析先锋诗歌的一个合理角度
。
关键词:古典诗歌传统架构场景要素时空维度先锋诗歌
中图分类号:I20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097(2019)07-0070-02DOI:10.13525/.201907023
作者简介:辛文君(1972—),山西盂县人,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山西省盂县一中语文教师,曾获“山
西省模范教师”“山西省第八届教学能手”“三晋名师”“山西省优秀班主任”“山西省语文骨干教师”“阳泉市
教科研先进个人”等荣誉。研究方向:
中学语文教学。
◆文艺评论
像基因烙印于生命一样
,诗歌传统也隐藏于生
生不息、绵延不绝的文学长河之中。
变异是常态,一
些未变的特质也是常态。
先锋诗歌亦然。先锋诗虽神
秘朦胧,是“最新的、具有革命性的诗歌
”[1],但它不
是花果山蹦出来的石猴,
在骨子里,它自然地有着传
统诗歌的未变基因,有着那些无可剔除的传统特质。
这些特质正是解读先锋诗歌
,还原诗歌初始状态、作
者写作初心的突破口
。
海子的诗歌《九月》因《中国好声音》歌手旦增尼
玛的演唱再次被人们关注
。歌手的歌声虽然优美,但
歌词内容却鲜有人能够读懂
。
九月
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
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
我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
我把这远方的远归还草原
一个叫木头一个叫马尾
我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
远方只有在死亡中凝聚野花一片
明月如镜高悬草原映照千年岁月
我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
只身打马过草原
有人用存在主义解读此诗
,愈发使诗歌显得神
秘莫测。在笔者看来,赏析的难点在于这类诗歌另类
的叙述语言,在于个别怪异意象的选择。但如果用诗
歌传统的架构去看,海子的这首诗其实很传统
。
我们先通过高中必修课本中苏轼的名篇
《念奴
娇·赤壁怀古》,提炼一下这种传统的诗歌架构方式。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
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
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
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
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人生如
梦,一尊还酹江月
。
这是一首怀古词,主要通过对古迹的描写和对
古人、古事的记叙,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
,即写游
览黄州赤鼻矶的所见、所想
,借怀古表达对古代英雄
豪杰的缅怀,特别是对英雄周瑜的仰慕之情
,又联系
70
2019.7
·学术
个人现状,于是产生了时光易逝
、壮志难酬的无限感
慨
。
简单地看,苏词的架构有三个要素:
场景、场景
里存在过的人和事、个人在场景里的感触
。
场景
——
—长江、长江边的赤壁古战场
、江上的明
月
。
场景里存在过的人和事———许许多多的英雄豪
杰,重点突出周瑜的风流余韵及其在赤壁大战中的
丰功伟绩
。
个人在场景里的感触———时光飞逝、人生苦短、
壮志难酬
。
同时,这个架构还有两个维度
:时间维度、空间
维度,因为“时间和空间是一切事物同时也是古典诗
词得以存在的基本形式”[2]。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这首
诗中时空存在的形式为同一空间里的今人对古人的
遥想追思。
杜甫的五首《咏怀古迹》也是这类架构的典范。
他本人流落夔州,这里有很多名胜古迹
,不少历史人
物的故事在此广为流传。
这五首诗各咏一人,分别为
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
、诸葛亮。作者吟咏古迹,缅
怀历史人物,同时抒发一生漂泊
、功业无成的感慨。
另外,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也具备这两个维度与
三个架构要素。
缥缈的诗境终归要以生活的真实为根基,
利用
这个传统诗歌架构模式去衡量海子的
《九月》,真实
的场景就会显现在我们眼前
:
场景
——
—九月的草原、秋风、一片野花
、马头琴、
明月
。
场景里存在过的人和事
——
—“死亡”的“
众神”。
个人在场景里的感触———内心“呜咽”,是草原
的过客
。
现实空间场景古今同一
,是了然的。那么难以理
解的“众神”和“远方”只能从时间维度去观照了。“远
方”在时间维度里,只能是遥远的过去
。“众神”作为
一个更为主观的意象,其内涵极其丰富
。如果不纠结
于海子独具特色的叙述语言,
从架构角度看,应该是
草原上曾经有过的“人和事
”,而且是海子看来能称
为“神”的人和事,也许包括征服俄罗斯和整个中欧
、
东欧地区的成吉思汗,也许包括
“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为汉家换来六十年和平的王昭
君、也许还有卫青、霍去病
……是那些曾经在草原上
存在过的历史人物以及他们的丰功伟绩
,甚或是那
些流传在草原上的神的传说。这
些都随着时光遁入
无形,不可触及。由此看来,
《九月》写的是海子这个
“今人”对广阔草原这个场景的描摹
,是对草原历史
的追思,是作为渺小个体在邈远时间与广阔空间中
的无限感慨,是海子“作为草原上的一个匆匆过客,
领悟到时空的无限与个体的渺然
”[3]。
佐证苏词与《九月》主题相似的还有两首作品中
共有的那轮“明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明月烛照古
今,是永远的见证者,见证的是
“古人今人若流水”,
见证的是“共看明月皆如此
”。天地悠悠,过客匆匆,
不仅是海子,哪一个人又不是这永恒时空里的过客
呢?这也就解释了“我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的表
述,即哀而不伤
。
有网络评论人说得好,“从孔夫子的
‘逝者如斯
夫’到曹子建的‘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再到李
太白的‘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
,多少诗人用他们
手中的笔撰写出了关于时光易逝
、人生短促的感叹,
这是诗人们感时伤逝的古典情怀,海子也在这个行
列之中”[4]。只不过海子的人生阅历无法与李杜苏陈
这些历史人物的厚重阅历相比
,终其短暂一生,只是
一个“纯净少年
”[5],这是一个少年诗人在草原的
“纯
净”感慨
。
还是一开始的观点,传统就是基因,
变是常态,
不变也是常态,这些未变的特质与生俱来,不可
剔
除。因为没有过去,就没有现在,
更没有未来。
参考文献:
[1]江海雕龙.中国先锋诗
[
DB/OL].(2018-07-02)[2019-03-
22]./item/%E5%85%88%E9%94%8B%
E8%AF%97/1666418?fr=aladdin.
[2]张红运.论唐宋诗词的时空结构形态[J].信阳师范学院学
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
[3]张德明.存在主义与传统诗思的融通
——
—细读海子《
九月》
[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4]罗恩格林.只身打马过草原———海子《九月》解读[EB/OL].
(2015-07-07)[2019-03-10]./note/5072
60687/.
[5]骆礼鹏.解读海子诗歌《村庄
》的静谧意境[
J].现代语文(学
术综合版),2014(6).(编辑:李小叶)
71
本文发布于:2023-01-24 21:09: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2940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