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典故故事

更新时间:2023-01-24 20:46:48 阅读: 评论:0

初三寒假规划表-精美的什么


2023年1月24日发(作者:强烈)

第1页共6页

经典的历史典故故事

经典的历史典故故事精选

导语:中国上下五千年,留下了许多历史典故,我们整理了一些,

一起来看看吧:

篇一:乞浆见女

唐代诗人崔护到京城参加进士考试,结果没有考中。于是,他在

城中借了间房子,刻苦攻读,筹备第二年再考。

到了清明时分,大家纷纷去郊外踏青。崔护也暂时忘了考试落榜

的不快,兴致勃勃地往城南游览。

崔护一边走,一边欣赏沿途的美景。他游玩了大半天,觉得口干

舌燥,看到附近花木丛中有一幢房子,就上前敲门,想讨杯水喝。可

是等了很久,却无人开门。崔护心中不免很失望,正想离开,只见一

个年青的姑娘打开了门,瞧了崔护一眼,问:“你是谁呀!干吗敲我

家的门?”

崔护拱手说:“我是来长安应试的举子,名叫崔护。今天偶出踏

青,口渴了,想讨杯水喝。”

姑娘见崔护长得一表人材,举止彬彬有礼,便利索地搬了张椅子,

请崔护坐下休息,然后端来一杯清茶递给崔护。

这户人家的庭院中种着不少桃树,桃花盛开,那姑娘倚在一棵桃

树下,羞怯地注视着崔护。在桃花的映衬下,姑娘美丽的俏脸更显得

第2页共6页

抚媚动人。崔护见了,顿生爱慕之心,与姑娘拉起了家常,向她表达

了我们的爱慕之心。姑娘没正面回答他,但从她那含情脉脉的眼神中,

崔护知晓姑娘也很喜爱自身。

不知不觉,太阳快下山了,崔护见时光不早,便告别姑娘,动身

回城。

这将来,崔护忙于读书应考,没有再去。直到第二年清明节,他

又去寻访自身心爱的姑娘。他来到姑娘家的庭院前,不料铁锁把门,

不见人影。他很失望,就在门上题了一首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

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并在最后署上

崔护之名,恋恋不舍地离去。

那样,这一天姑娘哪儿去了呢?原来,清明那天,姑娘跟她爸爸

到亲戚家去了。几天后,姑娘回到家中,看到了崔护的题诗,才知晓

崔护来访不遇。她感到再也见不到崔护了,不由失声痛哭。一连几天,

她卧床不起,茶饭不思,精神恍惚,最后竟昏死过去。

过了几天,崔护又到南郊寻访。他刚来到姑娘家的门外,就听到

门内有老人的哭声,不由很惊异,忙上前敲门。一个老翁出来开门,

问清他就是崔护,便把自身女儿由于思念他而死去的消息说了。

崔护悲恸欲绝,请求再见姑娘一面。老翁同意了,崔护便来到姑

娘房中,哭着说:“姑娘,崔护来迟了!来迟了!”

他抱起姑娘的头,枕在我们的臂上,眼泪落到姑娘的脸上。突然,

姑娘慢慢醒了过来。原来,她只是暂时昏迷,并未真正死去。崔护和

老翁都喜出望外,老翁就把我们的女儿嫁给了崔护。一对有情人终成

第3页共6页

眷属。

后来,“乞浆见女”这一典故,用来指艳遇或遇艳之人,又表示

未遇的惆怅和感叹;而用“人面桃花”来形容女子的美丽。

篇二:春蚓秋蛇

典出《晋书·王羲之传》:子云近世擅名汇表,然仅得成法,无

老公气,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

梁朝的萧子云,自幼喜爱书法。他的书法虽出于近世,却独具一

格,因而是闻名于长江一带。但当时有人却有不一样看法,觉得萧子

云的书法“仅得成法,无老公气,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

后人用“春蚓秋蛇”比喻书法拙劣。言其字象春季的蚯蚓和秋季

的'蛇的行迹一样,弯弯曲曲的。

篇三:白衣送酒

典出南朝·宋·檀道鸾《续晋阳秋》:陶潜尝九月九日无酒,宅

边菊丛中,摘菊盈把,坐其侧久,望见白衣至,乃王弘送酒也。即便

就酌,醉而后归。”

国内古代许多著名的大诗人都爱喝酒,东晋大诗人陶渊明也不例

外。他曾在自传体散文《五柳先生传》里说自身生性最喜好饮酒。但

隐居山乡,家境贫困,不是常常都有酒喝的。亲朋故旧知晓他的嗜好,

有时便备办了酒菜请他去享用。他呢,只须一去,便要一醉方休。尽

兴之后,便立即向主人告辞。他性格中的洒脱豪放,也可略见一斑。

有一年的九九重阳节,菊花盛开,南山明确可辨,秋风吹拂,飞

鸟翩然。这么美好的佳节,本是喝酒的好日子,但这天陶渊明家中一

第4页共6页

滴酒也没有。他只好无聊地坐在房屋外的菊花从中,有意无意地一把

把摘取菊花,以此来消磨时光。正在百无聊赖之时,陶渊明远远望见

一个穿白服装的人向他走来。走近一看,此人手里还抱了一大坛酒。

原来,这个白衣人是刺史王弘家的仆役。他受主人的差遣,给陶渊明

送来一坛酒。陶渊明真是喜出望外,他连忙向白衣人表示对朋友王弘

的谢意,收下了这坛酒。

白衣使者刚走,陶渊明便迫不及待地打开坛盖,阵阵酒香向他袭

来,他立即开始喝了起来,一杯又一杯,直到喝得酩酊大醉,方才心

认可足地回到屋里。

后人用“白衣送酒”形容赠酒、饮酒。或咏重阳风物。

篇四:坦腹东床

典出《晋书·王羲之传》: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

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

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

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晋王羲之,字逸少,山阴人,他很聪明,不但文章好,字也非常

不错,十三岁时,已有知名度。在拜谒周凯将来,他的知名度更大了,

由于当时周凯的声誉非常高,士大家只须得到他称誉一句,身价就会

非常高。当时太尉郗鉴,有一个女儿,不但美慧而且很有才学,一时

找不到适合足以匹配的世家子弟。后来,想起了王家,郗太尉就派一

个门生先到王府去观察,看看是不是有适当的人。那位门人到了王府,

向家长王敦说明来意,王敦叫他自身到东厢去观察。王氏子弟,个个

第5页共6页

生得眉清目秀,都是一表人才,他们听说郗家遣人前来相亲,不禁都

紧张起来,大伙装模作样,态度都不很自然;只有一个年轻人,袒露

着肚子,盘坐在东边的床上吃东西,意态自如,旁若无人的样子。那

位相亲的门生把这情形回去告诉了郗太尉,郗太尉说:“那位毫无矫

揉造作,意态自如坦腹东床的年轻人,正是我心目中的佳婿。”于是

就把女儿许配给那个人;那位佳婿就是王羲之。

因为郗鉴择婿的故事,后来大家凡是称谓女婿,就叫坦腹东床,

也有人称“东床快婿”,这句话含赞美的意思。

篇五:一鳞半爪

典出清·赵执信《谈龙录》:诗如神龙,见其首,不见其尾,或

云中露一爪一鳞而已。

清代有一个诗人,名叫王士祯,他作诗需要有神韵。有一次,他

和他的学生谈论作诗之法,讲到神韵时说:“诗如神龙,见其首,不

见其尾,或云中露一爪一鳞而已。”

后人把“一爪一鳞”说成“一鳞半爪”,用来比喻事物零星片断,

不够完整。

篇六:汉阴丈人

典出《庄子·天地》:子贡南游于楚,反于晋,过汉阴,见一丈

人方将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

子贡曰:“有械于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夫子不

欲乎?”为圃者仰而视之曰:“奈何?”

曰:“凿木为机,后重前轻,挈水若抽,数汤,其名为槔。”

第6页共6页

为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曰:“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

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

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

子贡往南方的楚国去游历,回晋国途中,经过汉水南岸,遇见一

位老人正要去务菜园子。只见他从挖开的一个隧道下到井里,双手抱

一只大瓮汲水出来灌园,万分吃力而效果甚微。

子贡说:“我有一种机械,一天可灌一百亩地,用力少而见效很

大,老人家您不需要它吗?”务园子的老汉抬头望了望他说:“哪种机

械?”子贡说:“在木头中凿一个机关,后半重前半轻,用它提水就像

抽引一样,接连不断,水流泛溢奔流,名叫桔槔。”

务园子的老汉勃然大怒,一下变了脸色,讥笑说:“我从我的老

师那里听到说,有机械的人肯定有投机取巧之事,有机巧之事的,肯

定有机变巧诈之心。胸中存留着机心,人的纯粹洁白的天性就受到破

坏;纯粹洁白的天性不完备,就会心神不定;心神不定的人,是不可能

得道的。我并非不知晓桔槔这种机械,我是耻于做这种事情!”

后人用“汉阴丈人”比喻顽固分子反对新事物,往往会拿出一套

歪道理为我们的守旧行为辩护。

本文发布于:2023-01-24 20:46: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2930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典故故事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